兒子和前妻住18平米房自己住故宮旁四合院,你知道這牛人是誰?

2020-08-30 慵懶範兒

文/慵懶範兒

李成儒,牛!他只想看到兒子成才的結果,至於過程,與他無關

曾經,浙江衛視一檔《我不是明星》讓很多星二代走進觀眾視線,同時,也將明星家庭「瑣碎」前置於觀眾面前。

節目中一個重要環節,星二代的助陣嘉賓格外引人注目,其實,這應該也是節目的一大看點:親情、友情、人情。小小舞臺,人間百態。

特別是家庭關係較微妙的星二代,更是節目中不可不打的一張親情牌。

於是,主持人趙屹鷗拿星二代李大海說事了。

李大海,有個很有名氣的父親——李成儒,在商,驚天動地;在演藝圈,他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演員;作為父親,他更是與眾不同。

或許,有人聽說過,李大海和他媽生活在18平米的蝸居裡,足足28個年頭,而他的父親卻住在離故宮不遠處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裡,天壤的差別讓人匪夷所思。

為什麼會這樣?李成儒為什麼對兒子這麼狠?

隨著《我不是明星》節目的推進,李大海和李成儒父子「情仇」慢慢浮出水面。

是悲是喜?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

01

李成儒的人生可謂荒誕傳奇,所以,他想將自己的經歷在兒子身上重放一次,恰好,他的婚姻給他創造了條件。

1984年,李成儒結婚,婚房18平米。

1985年,李成儒在這個房子裡有了兒子。離婚後,李成儒離開,這房子留給了前妻和兒子。

這裡也是李成儒的根,他大哥也住在這裡,和他們家公用一個豆腐塊廚房。

房子沒有衛生間,小胡同有公用的。

7歲的李大海,在父母離婚後高中念到高二就輟學了,他無心學習,羨慕同學上、下學有父親用自行車接送;羨慕同學穿名牌衣服、鞋子;羨慕同學有喜歡的女生可以大膽表白。

缺少父愛的孩子內心是卑微的。

當他知道自己有個會賺錢,很有錢的父親,而自己缺衣少食,他想證明自己的欲望就一天天強烈。

他也是個孝順的孩子,所以,帶著矛盾和掙扎的心理,過早闖入社會,一為媽媽分擔點經濟壓力;二想讓很少見他的父親多點對他的關注。

只是年少懵懂,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怎麼施展拳腳?

他的第一份工作自然很卑微,做餐廳服務員。

不過,他很能吃苦。賣力的工作,得到了老闆的認可,老闆安排他到後廚做事。

畢竟是一份苦差事,又掙錢少,他想到了街頭賣藝。

他歌唱得不錯,於是就拿著吉他在酒吧街上唱歌,若有人點歌,一首歌可收入10到15元錢。

當時的行情是一首歌七八塊的樣子,由於唱得不錯,後來在酒吧唱。

沒多久,他又厭倦了,又換了一份賣眼鏡的工作,一個月能掙800元左右。

在他跳來換去的時候,他背後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盯著他,那就是他認為不關心他的父親——李成儒。

李成儒覺得這孩子沒有出息,欠錘鍊。

02

當然,李大海回不到李成儒生活的時代。

李成儒,1954年11月25日出生於北京,不到3歲父親去世,母親拉扯11個孩子,他排行老九,過著居無定所,家無隔夜糧的生活。

為了填飽肚子,他曾經在人家馬槽裡和馬搶餅吃,能吃飽是最開心的事。

沒有房子住,舉家搬到西山北廟暫住一年半,幾乎是處於飢不果腹的狀態。

每天,母親就帶著他們到農民收割完的農田撿一些遺漏的糧食,什麼薯根、薯須,運氣好時還能撿到一些白薯。

那時的農民也有吃不飽的,他們也要撿一些作為口糧的補給,城裡來的人要在人家地盤上「搶糧」,難免武鬥。

6歲的李成儒和四哥五哥為了各佔一壟撿白薯,和農村孩子打得頭破血流,當他們看到簍子裡有二三十斤糧食就覺得打一架很值。

碰大連雨天,揭不開鍋,母親就冒著大雨,到人民公社去偷玉米。

那可是性質問題啊,若被抓,就是盜取人民公糧。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李成儒的成長經歷不亞於一部血淚史,畢竟是歷史的原因,他出生在貧窮落後的時代。

但他固執地認為,男子漢,不論生在什麼時代,都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自己生的兒子也必須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現在機會有的是,莫想靠老子混飯吃。

03

曾經,李成儒當過工人、幹過劇務,也做過商人。

12年經商掙得身價過億,卻在外匯市場一夜賠得精光,他體味過生死兩重天。

但他覺得他是一條漢子,跌倒了就蹭地爬起來,自己扛著,不怨天尤人。

求人不如求己,李成儒就是憑著這份執念,在經商失敗後,闖進演藝圈。

李成儒5、6歲就愛唱京劇,他也有想當演員的夢想。

但他剛進入演藝圈,就有人給他潑冷水:形象既不是高大全,又不是奶油小生,更不是特別醜,想闖出點名堂來,玄。

李成儒想著,形象不行,就先修心。他覺得一個演員應該是個生活多面手。

於是,他開始多方面的積累,他練就成:

純正的北京味

很地道的京劇唱腔

很地道的京城方言

練得一手好字,他喜歡王羲之的字,《龍鬚溝》片名就是他親筆題寫。

2009年,他4尺整紙拍了3萬。

他保齡球也打得很好,最高分打到298分,與滿分僅差2分。

2000年,他教主持人魯豫打保齡球,他說影視圈會打保齡球的幾乎都是他的學生。

因為他喜歡做什麼,是什麼,而不是做什麼像什麼。

一個人,心中裝著這樣的目標,不愁做不到人上人。

03

1994年,李成儒在導演趙寶剛《過把癮》中飾演錢康,1995年,在《東邊日出西邊雨》飾演吳永民,都不是大角色,但他都演的很認真。

2002年,憑藉《重案六組》曾克強一角獲第12屆北京電視春燕獎電視劇優秀男主角。

他算得上一個大器晚成的演員,也是個實力雄厚的演員,有人說,他敢把京腔味恰到好處的融入到角色中,讓他的本色在角色中閃光。

他的確很有個性。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京腔京韻,在老舍先生誕辰110年之際,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老舍先生的《龍鬚溝》翻拍成電視劇。

2009年,在人們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自編、自導、自演《龍鬚溝》。

當時,他向臺領導說:想拍一部歷史性、藝術性集一體的《龍鬚溝》,領導很慎重,在全國各電視臺詢問,結果南方電視臺沒有一個看好叫座的,說京味濃,且髒、亂、破。

但李成儒就是這樣,他決定的事情一般不會輕易改變,他堅持要拍。

結果在北京臺一播出,收視率一開始達到3.5,中間達4.82,最後達6.9,他如釋重負。

一路過關斬將,做什麼成什麼的李成儒,想要兒子複製他。

只是,處境不同,心靈難通。

李大海覺得,父親有錢,就應該關照到他和母親的生活。

2007年,北京房價下調,李大海想給母親買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就到處看房,然後,第一次向父親李成儒開口,心想:這是正事,父親肯定會答應。

結果,李成儒沒答應,他堅持說:「我可以打借條。」

但還是被父親無情地拒絕了。

李成儒說:「你沒有能力,你就不要做這樣的事情,我不會借給你,你還不了。」

誰都想望子成龍,都想激將孩子,但李成儒其手法太殘酷。

在兒子想通過《我不是明星》證明給他看時,他的一瓢冷水從頭澆到腳:

我不僅不支持他而且反對

我一直沒有肯定過他

他是無病呻吟

父母離異是父母的事

他身上沒有男子漢的氣魄,一事無成,狗屁都不是

他當然希望我能幫他,甚至希望我去給他找嘉賓

我不支持不反對已經很不錯了

《我不是明星》自己若闖不過,就別走這條路

一段幾乎冷血的獨白。

李成儒朋友問他:「你為什麼不能像你母親一樣拿著命包裝你兒子呢?」

他說:「培養孩子的獨立、應變能力,必須讓他吃苦,而不是直接砸錢。」

04

李大海幾乎是在對父親的絕望中含著淚水挺進總決賽。

李成儒看到兒子在他的打壓下,並沒有退縮,而是越戰越勇,所以在成都拍戲接受採訪時,有媒體問到這件事,當時他表態:「只要我兒子進入總決賽我就去當他的助陣嘉賓。」

李成儒沒有食言,這一天他來了,李大海也向父親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獲得季軍。

趙屹鷗現場問李成儒:「這次他成功了,你支持他走這條路嗎?」

「除非他在浙江體育館開個人演唱會觀眾爆滿,100萬人買不到票,否則,休想。」

這次,李成儒雖然話說得硬邦邦的,但語氣中明顯能夠感受到一個做父親的愛和期許。

「人,買什麼東西都不要買最好的,要買最貴的。」,這是李成儒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兒子的期望。

李大海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他選擇和父親和解了。只是過程令人心酸。

在愛裡,每個人的心都是溫潤的,只是有時候被堅硬的外殼包裹著,不想輕易示人,特別是有些特殊環境的家庭。

比如李成儒父子,李成儒覺得,若一開始就給到孩子富裕的生活,就如給到孩子一顆玻璃心,會一擊就碎。

當人們都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今天,李成儒卻反其道而行之,著實令人費解。

比起孩子的成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值得關注。

現在,李成儒父子雖然和解了,但李大海的內心還是時時在被「自信」拷問,他怕在演藝圈發展,怕自己達不到父親的要求,他唱父親喜歡的京劇,卻擔心父親會罵他。

李成儒,在兒子需要父愛的時候缺席,內心只希望看到一個成功的兒子,而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卻視而不見,你贊同李成儒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嗎?

(圖片來自網絡)

您好!我是本文作者慵懶範兒,感謝您的陪伴!若喜歡本文請留言、點讚、轉發、收藏、關注!

相關焦點

  • 醜態百出:兒子和前妻住18平米房自己住故宮旁四合院,你知道這牛人是誰?
    或許,有人聽說過,李大海和他媽生活在18平米的蝸居裡,足足28個年頭,而他的父親卻住在離故宮不遠處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裡,天壤的差別讓人匪夷所思。為什麼會這樣?李成儒為什麼對兒子這麼狠?隨著《我不是明星》節目的推進,李大海和李成儒父子「情仇」慢慢浮出水面。是悲是喜?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
  • 他是圈內老戲骨,家住故宮旁四合院,前妻和兒子卻住18平小屋28年
    他曾說: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母親是最偉大的,但我想和他們比一比。即便是生活常常會吃了上頓沒沒下頓,但母親仍然要送幾個孩子去學京劇。而且,他還曾表示自己的家就在故宮旁邊的四合院裡。其實,這只是李誠儒教育兒子的一種方式罷了。從小吃苦長大的李誠儒,想讓兒子成長為有擔當的男子漢。
  • 最慘星二代:父親身家過億住故宮旁四合院,自己和母親擠18平小屋
    李誠儒當年住的是故宮旁邊的一個四合院,面積不小,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在院子裡放風箏。在那個寸土寸金的年代,可以想像李誠儒是多麼的有錢了,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如果在樓頂上放風箏,一陣風吹來,風箏指不定就跑到故宮的牆上去了。
  • 李成儒:身家過億住故宮旁四合院,為何讓妻兒住28年小黑屋?
    在這期間,他靠的都是自己的努力,每天蹲守在各個劇組的門口,為的就是在他們需要演員的時候,自己能第一時間站出來。身家過億的他也讓自己住上了故宮旁的豪宅四合院,他還曾表示,自己那時候開的奔馳車價值七八萬美金等等。
  • 最慘星二代,父親身家過億住故宮旁四合院,他住18平小屋28年
    但這對父子倆的生活處境卻大相逕庭,父親李成儒身家過億住在故宮旁的四合院,而兒子李大海則蝸居在一個18平米的小屋中28年,而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在北京故宮旁購置了一座四合院,放風箏時風箏經常會掛到故宮角樓上,而這座四合院如今價值上億。
  • 自己住故宮旁四合院,兒子住蝸居18平胡同房,李成儒為何這樣做
    從腰纏萬貫到傾家蕩產,從進入娛樂圈到退出娛樂圈, 他的人生仿若一個傳奇;家住在故宮旁,90年代有著身家上億的存款,但好景不長,因為失敗的投資全部破產。,並開著奔馳560;不過這時候李成儒絲毫沒有想到還租住著房子生活的前妻和兒子,但好景不長,這樣的事業僅僅持續了幾年。
  • 最慘星二代:父親身價過億住故宮旁四合院,他和母親擠18平小屋
    李誠儒當年住的是故宮旁邊的一個四合院,面積不小,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在院子裡放風箏。在那個寸土寸金的年代,可以想像李誠儒是多麼的有錢了,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如果在樓頂上放風箏,一陣風吹來,風箏指不定就跑到故宮的牆上去了。
  • 住故宮旁四合院,開奔馳的李誠儒,為何讓妻兒住28年小黑屋?
    早在90年代時,他就已經靠著自己強大的經商能力開上了奔馳,還住在了故宮旁邊的四合院裡。但如此有錢的他卻因為讓前妻和兒子住了28年的小黑屋而一直被大眾所詬病,那這究竟是為何呢?在萬元戶還非常稀缺的九十年代,他就已經開上了價值七八萬美金的奔馳,還在故宮旁邊買了四合院居住。
  • 李大海爸爸身價過億家住故宮旁,自己卻和媽媽在外住18平米出租屋
    李大海爸爸身價過億家住故宮旁,自己卻和媽媽在外住18平米出租屋一直以來,在國內的娛樂界都有「京圈」這個群體。成儒說自己算是最早發財Mi的那一批人,的確非常真實,那時,他的鄰居就是故宮博物院的人,每天出門都是高級跑車,穿著名牌,在那個時候真是風光之後,由於一次投資失敗,他選擇進入演藝界,成為一名演員,經歷了大起大落,讓他對一切都很淡漠。
  • 他住故宮旁上億四合院,戀小28歲女演員,兒子卻蝸居18平小屋
    ,李誠儒也是憑藉著自己犀利、不留情面的點評態度,讓自己爆紅網絡。他早在1985年便下海經商了,在五年後開了一家服裝店,沒過多久他的服裝店就幫他賺了不少的錢,而他當即就用賺來的錢在北京故宮旁購置了一座四合院
  • 他住故宮旁上億四合院,戀小28歲女演員,兒子卻蝸居18平小屋
    而這個節目中討論度最高的不是選手的表演,而是說出「如坐針氈、如芒刺背」這句話的李誠儒,李誠儒也是憑藉著自己犀利、不留情面的點評態度,讓自己爆紅網絡。經過6年的打磨,終於在大火的警匪劇《重案六組》中飾演曾克強而大火,從這之後他便參演了大大小小的電影電視劇高達20多部,他還不止演藝事業取得了成功,做生意和感情生活都是豐富多彩。
  • 身家過億住北京四合院,兒子和前妻卻住小破屋,李成儒如此絕情?
    而他也將自己的座駕換成了不多見的豪車,並且把自己的房子換成了四合院。可以說,李成儒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很少回家的李成儒也漸漸和前妻的感情有了裂痕。李成儒和前妻離婚,而前妻也帶著兒子離開了這個家。然而前妻在帶著兒子離開之後,生活卻過得並不如意。前妻和兒子只能居住在一間只有18平米的小破屋裡,但此時,李成儒卻住在四合院中。儘管兒子在成年之後也曾向李成儒求助,但卻被李成儒拒絕了。
  • 身家過億住四合院,卻讓前妻和兒子住小破屋,李成儒為何如此絕情
    而他也將自己的座駕換成了不多見的豪車,並且把自己的房子換成了四合院。可以說,李成儒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很少回家的李成儒也漸漸和前妻的感情有了裂痕。李成儒和前妻離婚,而前妻也帶著兒子離開了這個家。然而前妻在帶著兒子離開之後,生活卻過得並不如意。前妻和兒子只能居住在一間只有18平米的小破屋裡,但此時,李成儒卻住在四合院中。儘管兒子在成年之後也曾向李成儒求助,但卻被李成儒拒絕了。
  • 李成儒自住故宮旁四合院,兒子蝸居18平胡同房,他是無情父親?
    其實,持質疑態度的觀眾並不知道他是如何點評自己親生兒子的!說起兒子李大海,李成儒總是離不開兩個標籤:「人模狗樣」和「無病呻吟」。李大海與父親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他在節目中曾說自己長到28歲,與父親單獨相處的天數不超過100天,有時一年只能見到一兩次。他與媽媽從此在一個18平米的胡同房中相依為命。而李成儒曾在節目中自曝擁有一套故宮旁邊的四合院,「放風箏一不留神能飛到故宮裡邊」。
  • 父親住故宮旁,李大海卻和母親住18平窄房
    父親李成儒,身家過億,住在故宮旁邊的大四合院裡。但是李大海自己,卻和母親住在一個18平米的窄小房子裡。這套連廁所與浴室都沒有的窄房,李成海與母親一住就是28年。唯一留下來的,就是祖上傳下來的一套在故宮旁邊的四合院。這樣的大起大落,也讓李成儒的情緒,變得喜怒無常。
  • 家住故宮旁的李成儒,願給前妻兒子買百萬豪車,卻不願為其鋪路?
    家住故宮旁而且還是很成功的商人,李成儒在出道之前就住在故宮旁邊。從自己家門口到故宮門口只要五分鐘。按照房價來計算,這已經算不出價值了,就是一個字「壕」。而前妻因為沒有大本事,所以一直住在一個只有18平方的小房子裡。
  • 「最慘」星二代和母親擠18平屋,父親住故宮旁,向父借錢還遭拒
    和母親擠18平屋,父親卻住故宮旁離開劇組之後他對經商這一塊也非常有頭腦,快就賺了自己的第1桶金,有了本錢。最後還在北京西單開了800多平的一個商場,這個商場在當時是非常大的,每日的純利潤就上萬元。成了億萬富翁之後,他就入手了一套房子,這個房子是坐落在故宮旁邊的四合院。而他自己也成了富豪,穿著一身名牌,開著幾十萬的豪車。
  • 李大海:爸爸身價過億住故宮旁,自己卻跟媽媽住18平米出租屋
    021985年,國家實行價格雙軌制,商品的市場價和計劃價格的差距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李成儒從這裡面看到商機,於是決定下海經商,沒想到這一試就成功了,在嘗到了甜頭之後李成儒就創立了自己服裝店。但是這段婚姻沒有多長時間兩個人就走向離婚的結局,離婚後,兒子和前妻生活在一起,生活過得很是拮据。
  • 他是90年代的億萬富豪,家住故宮旁,卻讓兒子租住在28平小房中
    從腰纏萬貫到傾家蕩產,從進入娛樂圈到退出娛樂圈, 他的人生仿若一個傳奇;家住在故宮旁,90年代有著身家上億的存款,但好景不長,因為失敗的投資全部破產。好景不長,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父親因病離世,家中的重擔全部落在母親身上;為了維持家中的生活,母親將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變賣,希望能顧住這一大家子的吃喝。
  • 李誠儒身價上億,前妻及兒子卻蝸居18平房子28年,狼爸式教育
    李誠儒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家住故宮附近。有多近呢?李誠儒曾說放風箏一不小心就能掛到故宮角樓上去。如今,李誠儒就還住在這四合院裡。但李誠儒的前妻和兒子卻蝸居在在18平米的房子裡住了28年。兒子曾想換大房子找李要錢,卻被李拒絕。李成儒不給兒子借錢的原因,就是希望他自己自力更生。對於兒子的窘迫現狀,李誠儒表示:我希望他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生活品質,而不是無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