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很有符號感的年代,人們對於人工智慧、宇宙探索、未來社會結構等科技的崇拜與恐懼,催生出賽博朋克世界觀,而由此衍生出的《銀翼殺手》《終結者》等相關藝術作品,深深影響了包括音速行星在內的一代人。
Sonic Planet 音速行星,電子音樂製作人。這個帶著復古未來審美的名字,有著80年代遊戲機或者科幻電影氣質,作品上也是如此——大多以復古合成器電子的風格為主,創作帶著濃厚復古未來氛圍和復古賽博朋克風格。
音速行星所構建的世界中,有著一套自己的運行邏輯:「腦海中有了一個故事或者畫面,然後用音樂這種語言把它講出來。線狀的創作方式,音符是畫筆,一筆一筆的下去,故事就講完了。」
在追求自我表達性的同時,音速行星希望留給聽者更多的參與空間。而 Synthwave所帶來的這種模糊朦朧的畫面閃回,置身公路電影的敘事感,正是音速行星所想要的。
無論是首張專輯中圍繞時間與回憶、感知與情感展開的「時間旅行有限公司」;還是有著東方式幻想和氛圍,接地氣又「禪」味的「南柯一夢」;在極度無聊中加倍速誕生的「比特英雄傳說10 in 1」;嘗試去表達一種時代符號感、有著濃厚復古氣質的「再見你」……
我們可以從這些作品中感受到來自創作者充沛的表達欲與探索精神。「時間旅行」、「未來城市」、「太空探索」、「人工智慧」……它可以是自我的,天馬行空的,充滿哲理的,火花四濺的……
在音速行星所構建的復古未來世界裡,一切都是如此的絢爛、奇妙。
Q1在以獨立電子音樂製作人身份出現之前,音速行星曾以另外身份組建樂隊並在獨立音樂圈一度活躍,是什麼契機讓你決定開始Synth wave風格音樂的創作的?
A樂隊更像是一種集體創作,所表達的東西都比較泛現實。而有一些自我的小愛好、小幻想之類很私人化的東西很難以集體表達的方式來呈現。在synthwave之前也在Bass、EDM之類的電音風格中去做過嘗試,最終發現synthwave這種形式和音速行星想要表達的內容是最契合的。
Q2前不久發行的新歌《再見你》,是一首具有濃烈復古氣質的情歌作品,可否和我們具體講講這首歌所想要傳達的情感?
A在製作完《賽博利亞》這張概念EP之後,我開始聽一些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華語老歌,突然發現裡面有很多元素和氛圍非常的有時代符號感,這種感覺很抽象,以我的文字能力很難去表達,但我嘗試用音樂去表達這樣一種抽象的氛圍,也算是對那個時代的一種致敬。
Q3聽說後續還會有和不同年紀、性別、語種歌手的合作版本上線,採取這樣的形式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
A音速行星一直希望能和更多的音樂人和歌手合作,所以接下來《再見你》還會有兩個不同的女聲版本呈現,一個國語版,一個粵語版。在《再見你》創作出來的時候,腦海中就覺得它應該是一首粵語歌曲,應該找到一個合適的粵語女歌手來演唱。所以後來我們請到了一位我們很喜歡的新一代粵語女歌手來演唱。現在暫時賣一個關子,應該很快就會推出這兩個版本的。
Q4新專輯《南柯一夢》最初的創作動機是什麼?
A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觀裡面,日本文化一直有著濃墨重彩,哪怕中國元素也一直是以老香港這樣的殖民色彩厚重的文化呈現的。音速行星希望能嘗試架構一個不僅限於機甲和霓虹等外在的賽博世界,而融入更完全中國化的意境。一個在音速行星世界觀裡面能和「賽博利亞」抗衡的文明。
Q5有別於上兩張賽博科技風的概念專輯,這次新專輯中加入了中國傳統樂器等國風元素和意境營造來表達一種東方式的幻想和氛圍,一開始就是奔著融合中國風元素去的嗎?為什麼會想到做這樣的嘗試?
A很長時間一直對於佛教文化很有興趣。佛教裡面的「四大皆空」、「霎那永恆」、一沙一世界」等理論跟我心中的許多關於意識和物質的理解很接近,我覺得這兩種聯繫能夠產生一種新的創作理念。其實佛樂之前有很多人做過,都比較偏氛圍,我則希望更接地氣一些,於是做了這樣一個更加「禪」味的synthwave,網上有人戲稱這張專輯為「超度波」。
其實我一直覺得體驗是作為「人」的關鍵,而體驗無非都是對大腦的刺激,科學家提出的「容器中的大腦」和佛教的「四大皆空」我覺得有一些可以想像的空間。
Q6很喜歡《南柯夢》這首歌,尤其是歌曲的後半部分,就如歌詞「一切只在霎那間」,喧囂洶湧又剎那散去,這首歌在編排時是如何考慮的?當時腦海中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畫面嗎?
A我在音速行星的編曲時都是跟著心中的畫面感在設計結構,整張專輯我之所以製作成機器人來演唱的聲音,就是想以一種更機械冷感的角度來表達這些我們人類是視為最重要的人生體驗。
《南柯夢》其實就是回望一生,恍然如夢,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一個表達。大概的視角是自己在苦海之外看著苦海中沉浮而執迷不悟的自己。
Q7整張專輯在創作製作過程中,有沒有哪首歌是讓你覺得比較費勁的?
A最費勁的是《女兒情》這首致敬歌曲,原作太完美,而且好多人的翻唱版本都很棒,這是一首講人性的歌曲,用機器人的聲音來演唱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冒險。但我還是想這樣去嘗試,所以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已經做了。
Q8今年六月還有發一張mini專輯,據說就是在疫情期間用兩周時間製作完成的,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臨時起意做這樣一張專輯呢?
A當時是我在一個酒店裡隔離兩周,真的很無聊,無聊到我冥想自己在玩8bit遊戲(這可能就是重度中二症吧)。我想像了各種復古遊戲的情節和畫面以及玩法,當然主要以橫版過關遊戲為主,哈哈。剛好我隨身的ipad上有一款叫做gadget的音樂製作app,裡面有很多復古遊戲機音色,於是我就邊腦補遊戲畫面邊快速製作了這張EP。嚴格來說,就是一張音樂速寫的練習集吧。
Q9選擇Synthwave風格音樂作為主要的表達出口,在你看來它最吸引你的點在於哪裡?
Asynthwave大多數是純音樂,給人一種敘事感和畫面感,模糊朦朧的一些畫面閃回。它的行進式特點也很容易產生一種置身公路電影的幻覺。比起許多其它音樂類型來,留給聽者的參與空間更多。很適合音速行星想要表達的這些世界觀和故事。
Q10聽音速行星的歌會有一種被音樂包裹的感受,似乎距離人很遠,但又有很直觀的氛圍感。可不可以簡單和我們說說,音速行星致力於推廣一種什麼樣的音樂呢?
A這個就是剛才提到的,音速行星希望給聽者更多的參與空間,能在這種包裹感中去展開自己的故事和畫面。
Q11音速行星的音樂世界中,有沒有一套明確的運行邏輯呢?通常是如何進行構思以及創作的?
A音速行星的創作都比較快,因為基本都是腦海中有了一個故事或者畫面,然後用音樂這種語言把它講出來而已。所以基本都是線狀的創作方式,音符是文字,或者畫筆。一筆一筆的下去,故事就講完了。而且音速行星的作品都是純自我表達性的,不太考慮其他商業創作流程中的因素,所以很多時候創作軟體硬體環境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用手中已有的材料儘可能來講好一個故事。音速行星的作品中有些採樣甚至拿手機就錄了。
Q12在之前的專輯概念中,有提到用音樂來打造賽博世界系列,對於這部分接下來是否還會繼續?和我們分享下接下來的一些規劃吧。
A一直在繼續。太空冒險的EP早就完成了,賽博利亞的死亡賽車遊戲的ep也製作了三首歌,《時間旅行有限公司2》也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創作,最近又構思了一個全新的故事,還有數十首帶人聲的復古單曲還在尋找合適的人聲來演繹。不過可以透露一下,一張用歌曲講述的小故事的概念EP已經接近尾聲,應該是最快能和大家見面的新作品吧。而且我們還計劃在ep中把這個故事以有聲書的形式收錄進來,這也算一個獨特的嘗試吧。
受訪者:音速行星
採訪者:笑笑
聯繫人:張稀雅 貓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往期專訪
飛椒樂隊專訪 | 搖滾樂為什麼一定要燥?
音樂人入駐:y.tencentmusic.com
官方微博:騰訊音樂人
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