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YANG·
『一條街耍遍新潮華陽』
繼去年華陽
新晉網紅打卡聖地
『坎城灣風情廊橋』
以及『稀客海鷗屢次拜訪錦江河畔』
引無數人往返流連後
新年到來之際
華陽又一種
新的網紅打卡姿勢
悄然而生——
【華陽新潮牆繪打卡】
漫步華陽街頭,行至正西街167號,記憶瞬間被拉回了上世紀末……街角巷陌,賣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雜貨鋪是孩子們最常光顧的地方;零件完備的修理店總能讓人們用最少的錢解決當務之急;旁邊佇立著的橙色老式公用電話,承載了多少人的家常話。
華發已生的老奶奶倚靠在窗戶前,不知在等待誰的歸來,身旁放著的一盞煤油燈,現在幾乎再難見到。
樓下的黑白電視機裡正播放著外面的大千世界,那裡被新奇圍滿。
街坊們來來往往,若是沒什麼要緊的事,就搬起小凳圍坐一團,有一搭沒一搭嘮家常、擺龍門陣,偷得浮生半日閒。孩提時的歡樂,除了爆米花,還有那冰涼整個夏天的一根老冰棍。跳格子、踢毽子、放鞭炮、鬥蛐蛐、玩彈弓、滾鐵環……孩童的快樂總是無比簡單而又貨真價實。穿過喧鬧的人聲,一頭扎進富貴巷。「砰!」剛開爐的爆米花機,驚醒了低著頭的行人……
孩子們欣喜地圍著貨郎,爐內熊熊火焰燃起!霧氣從旁冒出,遊轉於空中,然後消散。這裡,寄存了太多童真。這裡,聲色犬馬和燈紅酒綠仿佛都斂息了一般。鏡頭一轉,時光機再往回倒了幾圈,我們來到了廣都遺址。寬闊的石青路,貨郎挑著擔,正走街串巷地吆喝,聲色洪亮。趕路的人也少有行色匆匆的模樣,大多優哉遊哉,從容自若。馬車輾轉而過,年復一年,在青石板上留留下淺淺的形跡。為描繪出心中的廣都遺址,主創團隊特意採用更為貼切的雕刻形式,再現廣都昔日盛景。
國家級天府新區迅速崛起,被賦予了種種新身份的華陽,再也不是舊時模樣。而今,短短數米的「華陽版清明上河圖」便勾勒出遼闊新貌。夢幻島、藍潤置地廣場、藝展中心、二江坊、海昌極地海洋世界、華陽中學、安公像……華陽地標盡數呈現,躍然牆上。
點擊華陽版清明上河圖按鈕,我們又來到了 菜蔬街社區的「彩蜀巷」。順著往裡走,與初看時的不起眼相比,內裡可謂是別有洞天。畫風與小巷子的古韻味相輔相成,換鎖匠原木色的涼椅涼床擺放其中,不覺突兀,反而與之渾然一體。而格外吸人眼球的便是一堵色彩明亮的方言牆——「龍門陣」、「巴適得板」、「爽翻爽翻」……融合了成都眾多方言元素,獨樹一幟。轉角處,熊貓、竹子、火鍋、變臉川劇等耳熟能詳的成都元素,極盡巧思,繪成了一個「成都」符號。而在創作過程中,除了精心設計,即興發生的小故事,也成了意外之喜。比如,一日正巧一小男孩手拿著火烈鳥玩具,從小巷子裡飛奔而過,主創團隊成員之一班魯突然很受觸動,隨即便在這面牆畫了幾隻火烈鳥。畫到一半時,見一隻小貓正好蹲在電箱上,他又頓覺有畫龍點睛之妙。一番繪製後,「小貓」便永遠留於牆上。在巷子行走時,碰見一對老人互相依偎曬太陽,這種攜手「青絲變白髮」的美好也被畫筆記錄了下來。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它們都融於牆繪,留在了華陽的街頭巷尾……談及「彩蜀巷」的改變,周大爺一股自豪之意油然而生。這個住了數十年的小巷子,沒想到還能呈現如此別致的一面。「真好!」他嘴裡咕噥著,止不住自己的笑意,拿著杯子,往巷子更深處走去。這是特意為迎接今年大運會而創作的作品。巧妙運用,賦予熊貓蓉寶運動靈魂,使之運動神態活靈活現。
打籃球、踢足球、跑步……這些生動的場景仿佛讓這裡「動」了起來!因特意在街頭作了「愛成都迎大運」牆繪主題,街道和社區也受了啟發,隨後便在此處添置了些健身器材,將其改造為一個晨練場所,也算是因地制宜之舉。時常有過往的行人在這裡停留,與背景相得益彰,好不歡樂!「這個牆,我們是用110種不同語言,寫下『我愛你』……」班魯想要用自己熱愛的畫筆表白華陽,作為一個新華陽人,與其它數萬華陽人一樣,希望生活的這片土地越來越美!近些年來,談及華陽的改變,可謂是看得見、摸得著!華陽總計增綠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設小遊園微綠地12處;大街小巷擺放的鮮花面積約1萬平方米,與5年前相比,增長率超150%。「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變化啊!」周大爺現在時常喜歡在華陽的街頭巷尾閒逛,對他來說,走出家門處處見綠、步步是景的生活已經成為吸引自己越來越願意出門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