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的經歷很多人都體會過,肛門墜脹不適、肚子絞痛不安,一次次地往廁所跑,在跑了七八次以後,就感覺手腳乏力、頭暈等。
可以說,拉肚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病了,但一般來說拉肚子都是急性發作,多由於細菌感染或者食用不潔食物之後引起,在經過治療和飲食控制後,拉肚子的症狀就會迅速緩解。
但是部分患者長期出現反覆拉肚子的情況,很多人以為這是腸胃不好所致。其實,反覆的腹瀉很有可能是其他較為嚴重的疾病所致。
一、糖尿病、甲亢
糖尿病和甲亢都屬於是內分泌疾病,糖尿病導致腹瀉主要是由於血糖控制不佳,影響到植物神經,導致神經功能紊亂,並且某些藥物諸如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等都可能導致腹瀉發生。而甲亢導致腹瀉,主要是由於甲亢患者的血液中含有過高的甲狀腺激素,刺激胃腸道,加快了胃腸道的蠕動從而引起腹瀉。
這些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導致腹瀉,除了腹瀉症狀之外,還有有相應的原發病症狀,一般會伴隨發熱、膿血便、嘔吐等症狀。這些疾病引起的反覆腹瀉,主要是以治療原發疾病為主,在血糖以及甲狀腺素平穩以後,腹瀉的症狀也會逐漸緩解。
二、胰腺癌
胰腺癌是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它的發病率不高,但是惡性程度卻較高,一般在確診的時候就已經是中、後期了,導致諸多患者沒能早期切除而危及生命。
胰腺癌的一項主要症狀,就是長期腹瀉,這種腹瀉呈單純性腹瀉,只有大便次數增多和便質稀溏,偶爾有患者會出現輕微的腹痛、噁心等症狀,這種單純的腹瀉就給許多患者營造出一種病情不嚴重的假象,從而延誤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所以如果中年患者出現長期腹瀉並且伴有體重消瘦等情況出現,一定要及時完善腹部CT、胃腸鏡等檢查,排除胰腺癌、大腸癌等胃腸道惡性腫瘤疾病。
三、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侵犯結腸、直腸的腸道疾病,其最大特點就是腹瀉反覆發作,並且極其頑固,很難徹底根治。炎症性腸病的腹瀉類型為黏液便,甚至還會含有膿液和血液,同時伴隨裡急後重和腹部痙攣、疼痛。
目前,對於炎症性腸病,多通過症狀加上腸鏡檢查來確診,確診後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控制症狀,如果病症較輕,可以單獨使用氨基水楊酸製劑。
腹瀉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症狀,但往往就是這樣的症狀,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嚴重的疾病,切忌單純的以為腹瀉就是自身消化不好或者食物變質問題,一定要注意腹瀉和其伴隨症狀,必要時儘早完善胃腸鏡等檢查,某些惡性疾病在早期發現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而一旦到了中後期則預後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