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又雙叒叕上熱搜了,這次是因為收了粉絲的應援禮。
本來以為這事幾天就過去了,沒想到這個熱搜持續發酵,甚至引來的人民日報的批評。
事情的起因是,沈夢辰在一檔節目裡吐槽說,杜海濤拿粉絲送的應援禮去拜訪長輩,禮物上的標籤都沒有撕。
何炅接下話茬,開玩笑說,因為粉絲的不乾膠粘得太緊,撕不下來,他無法送人,只能自己用。然後吐槽自己家裡已經有了20多個保溫杯,50多支筆。
這番話將何炅和「快樂大本營」推向熱搜。同時,一個個圈內的「明規則」,譬如粉絲應援禮物,飯圈的畸形生態等等,開始被大眾知曉。
01.
粉絲應援
應援禮,就是粉絲為了支持偶像,給各個節目組送禮物。
如果只是茶點之類的,表表心意也就罷了,沒想到被曝光出來的應援禮,竟然是LV、芬迪、愛馬仕……這哪裡是粉絲應援禮,簡直就是奢侈品大賞啊!
何老師提到的,多到用不完的筆,就有價值4000多的萬寶龍筆;20多個保溫杯裡,就有普拉達的限量款。此外,還有價值6000多理光相機,價值3000多的剃鬚刀,價值2000多的羅意威圍巾……
甚至還有金條、化石、和田玉等,這些價值上萬的貴重物品!
看到這些價值不菲的禮物,老母親差點驚掉了下巴。再想到自家也有追星的娃,下意識地捂緊了錢袋子。
畢竟,明星上個節目賺的通告費,比起我們普通人經年累月攢的小錢,要多太多了,也容易太多了。
其實要說追星,老母親是不反對的。誰年輕的時候沒追過呢?但現在突然發現,事情遠不是我們想像那麼簡單。
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看看現在追星族的消費數據:平均每個月超過5000塊以上所佔百分比,00後在所有年齡段裡是最高的。
平均每個月5000塊以上!這是什麼概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是2611元。其中,城鎮居民每月是3609元,農村居民人均每月是1345元。
這些小屁孩追個星,就要花去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兩倍!他們的錢從哪裡來?普通家庭哪裡承擔得起?
老母親心裡不由得一緊。
自己勒緊褲腰帶省下的錢,沒有餵到娃娃嘴裡,沒有長到孩子身上,而是以這種方式送給身價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明星們,人家還沒當回事,轉手賣掉,你說冤不冤啊!
看看,明星們這幾天都在忙著刪除二手交易記錄。經網友曝光出來的應援禮,轉手一賣,就是幾十萬。
其中杜海濤連夜刪除鹹魚上已出售的200多件寶貝,並因此上了熱搜,網友質疑他心虛。
除了刪除交易記錄,還有不少明星忙著刪微博,比如孟非。
02.
畸形的飯圈:
粉絲應援只是「飯圈」生態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還不知道飯圈為何物,真的該好好補一下課了,不然怎麼跟孩子交流?說來慚愧,我也是剛剛才知道的,飯圈就是粉絲圈子。)
別以為飯圈離你很遠,只要有網絡,你就躲不開飯圈。看看熱搜裡,全是流量明星的東西,粉絲為了偶像,組隊買熱搜、到各平臺養號,數據造假,打榜、集資、控評、反黑(監控差評並反擊)……早已經成了圈內人的「明規則」。
我就納悶了,偶像憑實力出來混的,哪裡需要粉絲費盡心思去維護?
呵呵,被打臉了吧。現在的偶像,哪兒有多少實力?一夜爆紅的愛豆,才沒有時間打磨演技,提升業務能力呢。所以,只能靠臉出位。對於自家偶像到底幾斤幾兩,其實粉絲心裡也明白。粉絲也不自信,被批演技差,只能厚著臉皮回噴一句「你瞎啊,看不到人家努力嗎?」
結果,偶像一上節目,就趕緊給節目組送禮,祈求特殊照顧。偶像一出唱片,就馬不停蹄地刷榜,甚至還有刷到國外平臺去,製造"我家愛豆世界第一"的假象。
粉絲中有大量三觀未成形的青少年,這種無底線追星的風潮,飯圈互撕的價值導向,哪個父母不憂心自家孩子被裹挾呢?
在上一代追星族裡,出了一個楊麗娟,為了追逐偶像劉德華,一步一步把父親逼得自殺。震驚之餘,我們也慶幸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是理性追星。在那個年代,像楊麗娟那樣瘋狂的粉絲並不多見。
但是如今,飯圈追星比起楊麗娟有過之而無不及。
網上有一段被稱為「粉德」法則的話,類似女德精神的PUA法則,大意是這樣:
偶像是光,是空氣,沒有偶像不能活。所以粉絲必須無條件付出,全面接受……
看到這裡,三觀震碎。追個星而已,搞出個賣身契,老母親簡直要吐血。
讓人匪夷所思的飯圈行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了。
2017年,粉絲為了偶像慶祝生日,在好萊塢上空寫下他的名字,還有生日祝福。全球首例!
藝人發行專輯,要求無收入的學生粉絲,每人支持100張起步。
有多少普通家庭,承擔得起孩子這樣追星?
拿不出錢怎麼辦?
「飯圈」會教唆你家孩子去開白條,借錢也要支持偶像。
他們煽動小粉絲為愛豆衝銷量,並不斷洗腦,仿佛銷量不到幾千萬,自家愛豆就要流浪街頭了。如果被別人比下去,自家偶像就抬不起頭做人了。
拜託!人家偶像不是小孩子,人家有收入。他們的收入比絕大多數人多,過得比絕大多數人好。他們不會因為你少買了專輯而破產,他們不需要小朋友用借錢、要錢、省錢的方式來應援。
拜託「飯圈」,不要再用這種畸形的消費觀誤導小朋友了!
03.
追星的意義
眼看著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就這樣被「飯圈文化」孵化成娛樂至死的韭菜,在扭曲的價值觀中被利用被宰割被犧牲。
我們不禁要問:追星不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嗎?被洗腦,被操控,搞得身心俱疲,這樣的追星意義何在?
喜歡看明星,看看就好了。對你掏心掏肺的,永遠不是遠在天邊的明星,而是近在咫尺的親人、朋友。你有這時間和精力,多陪陪他們不好嗎?你有給偶像送奢侈品的財力,用來好好投資自己,精進自己不好嗎?
沒有收入的學生黨,如果不能從父母那裡順利拿到追星的錢,他們恨不得賣腎去給明星應援,但明星對待這些粉絲的態度呢?
看看李誕的這段「吐槽」吧,非常中肯。
追星應該是件私人的事,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如果它讓你陷入沒完沒了的撕X中,讓你感到痛苦了,那就停下來想想,哪裡出了問題。
當然,如果保持理性,追星可以成為一件美好的事。
老母親心目中也有偶像。我喜歡「北大還可以」的撒貝寧,欣賞他的學識,還有他風趣幽默的颱風。我也很喜歡何炅,欣賞他的主持功力,和真誠溫暖的態度。還有馮唐的才華,金城武的顏值,蔡康永的情商……他們都是我的偶像。
但,他們不需要知道我是誰,更不需要我省吃儉用,甚至借款換來的禮物。
他們憑實力吃飯(沒實力還當什麼偶像!)過著比我們絕大多數人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真的欣賞一個偶像,就離他的作品近一些,離他的生活遠一些吧。
最後,用我的偶像撒貝寧的話,送給正在追星的你們: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者一個你理想生活的人設狀態。
我們追逐的偶像,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像他一樣優秀,像他一樣成功。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其實最終追來追去,你追的就是自己的影子。
希望有一天,你們可以站在偶像身邊,自信地說,謝謝你,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關於#何炅被曝收粉絲禮物#你怎麼看?
關於「飯圈文化」你是什麼態度?
你支持孩子追星嗎?
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想法。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