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經以妾換馬,他跟納蘭容若誰更痴情?網友:毫無疑問是後者
提到蘇軾,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提到蘇軾,大家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豪放」、「灑脫」、「豁達」、「勵志」以及「痴情」。
是啊,蘇軾是痴情的。
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的時候,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悼念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一段時間後,他在湖邊喝酒,看到了另一個讓他傾心的女子——王朝雲。於是便有了那首著名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朝雲在世時,蘇軾最愛聽她的《蝶戀花》,在她死後,蘇軾便再沒聽過。
但是,誰說痴情的人,就不能有無情的時候呢?
馮夢龍的 《情史類略》記載,蘇軾有一年被貶黃州,走的時候帶了一個叫春娘的小妾。這時有個姓蔣的朋友過來給蘇軾送行,看上了蘇軾的小妾,就提議用自己的馬換這個小妾,蘇軾竟然答應了。
這件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春娘一聽蘇軾要把她送人,悲憤難當,一絕辭謝。
她說:「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賤畜,此生苟活怨誰嗔。」意思就是再也不要做女人了,卑賤如牲畜,自己無法決定自己命運,因此,在這個世上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於是,春娘一頭撞死在樹上。
蘇軾曾經以妾換馬,他跟納蘭容若誰更痴情?網友:毫無疑問是後者。
對此,蘇軾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若論痴情詩人,與其說是蘇軾,不如說是納蘭容若。
納蘭容若出身豪門,但是鍾愛自己的妻子盧氏,但兩人只生活了三年,盧氏便去世了。之後納蘭又受父母之命娶了官氏為妻,但婚後兩人婚姻並不幸福,納蘭並不愛官氏,而是愛上了才女沈宛。
「添段新愁和感舊,拚卻紅顏瘦」,這一句勾心的文字,就是出自沈宛之手,這一句不僅勾去了納蘭的心,也勾去了納蘭的魂。但最終因為沈宛是漢女,而納蘭身份特殊,未能將沈宛正式納入名下,也正是這個原因,讓納蘭鬱鬱寡歡,最終31歲就撒手人寰。
蘇軾可以以妾換馬,而納蘭卻因情深而不壽,由此看來,納蘭是比蘇軾痴情的。
很多人喜歡蘇軾,是因為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生活態度,將人生的灑脫,不羈,以及處境的艱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原序)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在黃州的第三個年頭,歲月給了蘇軾關於生活的答案,蘇軾寫了《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全然不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孤寂之色。生活再難,也不要失去信心,你厭倦生活的那天就是生活將你拋棄的日子。
這本《蘇軾詞傳》中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不僅僅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王國維先生稱納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很多女人喜歡納蘭,與蘇軾的豪放不同,納蘭是婉約派代表,他的詞,唱盡悲歡,美到極致。
無論「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是「一生一代一雙人」,都傷了世間無數痴情女!
據悉,現在在北京,知識女性讀納蘭性德的詩詞已經成為一種風尚,人手一本納蘭詩詞,那是標配。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現在都21世紀了,還讀這些古詩詞有什麼用?當然有用,語言我們都會,但是語言之美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而語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詩詞,它是對語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最美的語言表達。
比如,同樣是喝酒,「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意境是多麼的美好。
如果你不會詩詞,你只能喊「哥倆好啊,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啊」,那是多麼的大煞風景,哪還有什麼意境?
現代人生活都很累,但我們反思自我,難道我們一生只能有工作嗎,不,我們更應該有詩和遠方。當你回家後卸下一天的勞累,一杯香茗,一本詩集,那是多麼的雅興。
當你在遠方旅遊,看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興來上一句詩詞,你身邊的情侶定為對你刮目相看。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詩詞,學生學習詩詞可以提高學習成績,青年人學習詩詞可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至少還可以把妹。成年人學習詩詞則可以陶冶情操、頤養天性。
因此,學習詩詞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最美的詩詞集,一共六本,分別是《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全是文學大家,上下五千年,最美的詩詞全在裡面。
一套書6本只要75元,平均一本還不到15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購物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