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學校工作特色,展示團隊精神面貌,講述感人教育故事。為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事業和社會各界支持教育事業的熱情,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社會氛圍,平臺將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展播2020年教師節獲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的「最美」風採。
三代人的教師之路
洪洞縣職業中學 王倩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是縣職業中學的一名教師。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代表「教育世家」發言。
我今天發言的內容是——三代人的教師之路。
我和我的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教師,三代從事一個共同的職業。同樣的職業,卻有著不同的酸甜苦辣。
我的爺爺叫王壽松,他的教師之路是泥濘坎坷的路,也是充滿闖勁與幹勁的路。
上世紀六十年代,爺爺自臨汾師範畢業後,在左木鄉翟莊小學任教。那時從龍馬鄉南馬駒家中到學校60裡,沒有交通工具,完全是靠步行,道路也不很通暢,還要翻越青龍山。尤其是下雨之後,山路泥濘難行。小時候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個細節,一次去學校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爺爺一不留神腳下一滑,摔倒在泥水裡。爺爺說,那個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身上的疼痛,不是身上的泥水,而是先翻開包檢查隨身帶的教科書、作業本有沒有損壞。入職以後,我常常回味爺爺講的這個細節,我終於明白,是身後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支撐著爺爺,讓他忘記疼痛,不忘責任!
後來,爺爺還在白石、龍馬等學校任教,很多地方留下他傳道授業的足跡。現在,他老人家已經過世,但他為我們這個家族留下了矢志教育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的爸爸王紅心,媽媽趙冉珍,他們沿著前輩師者鋪墊好的道路繼續前行,走的是開拓之路,建設之路。
1985年到1988年,爸爸媽媽同在臨汾師範專科學校物理系學習。走上工作崗位,爸爸每天都告誡自己,要當一名合格、稱職的物理教師。但是面對那麼多的學生,才發現夢想與現實迥然不同。於是他在教學水平上狠下功夫,白天上課講課、聽課 ,晚上批改作業,忙的不亦樂乎。爸爸說,當看到學生們的物理成績越來越好的時候,他會覺得當教師是一輩子中最幸福的事。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只記得媽媽每天都忙於學生和班級的事情,常常忘了我的事,說實在的,那時,我真是埋怨不斷。記得一件事,至今讓我刻骨銘心,那是冬天的一個下午,媽媽要去學校了,可我捨不得媽媽離開,哭得撕心裂肺,媽媽的眼眶也紅了,抱著我說,明天媽媽還要上課,一百多個哥哥姐姐還等著媽媽呢,說完把我交給奶奶轉身就走,那時候我還小,只知道媽媽在身邊就好。現在,我也用一顆教師的心重新評價媽媽,我終於理解了:媽媽她既是我的媽媽,也是學生的媽媽!
在教育迅速發展的年代,爸爸、媽媽與共和國的教育事業並肩前行,昂首挺胸,滿懷信心,忙碌的幸福與走出去的學生,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如今,受爺爺和父母的影響,我也成為了一名教師。我的教師之路是傳承之路、創新之路。
我從小學就跟隨父母生活在校園之中,對於我來說,少年的夢想就是繼承父母的衣缽,用手中的筆與心中的夢描繪我的未來,只是等著真正成為教師的那天。而當真正成為教師之後,我才深刻品嘗到這條路上的艱辛與幸福,汗水與眼淚,才真正認識了責任與擔當。
在我抱怨的時候,我身後經驗豐富的領導和實力雄厚的教師團隊開導我,叮嚀我,鼓勵我,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深記為師者的責任,讓我信念更加堅定,在教師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我永遠記著媽媽的話:「作為一名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當成『一塊寶』,用心付出,用心愛護,才能讓學生在探索知識、提高素質的道路上閃光發亮。」
我知道,與爺爺、爸爸、媽媽剛開始從教的條件相比,現在的教學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永遠不變的是奉獻與付出!
現在的我以及以後的我,都將滿懷信心,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最後,請允許我代表新一代青年教師向老一輩教育工作者致敬!祝願洪洞教育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王倩倩老師在我縣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