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開平南樓七壯士:華僑青年帶頭回鄉抗日

2021-01-11 中國僑網

  開平南樓七壯士,今日之盛世如你們所願

  提起江門開平市,碉樓是繞不開的話題。2007年,開平碉樓被正式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存1833座,是該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今天要講述的正是其中之一的「開平南樓」。

  南樓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潭江邊,由開平司徒家族於1913年興建,守水路之要衝。1945年,日軍兵分三路進犯赤坎,司徒四鄉自衛隊據守南樓抗擊,七位士兵堅守10天9夜,擊斃日軍16人,彈盡糧絕後又遭毒氣攻擊,終被捕壯烈犧牲,史稱「南樓七壯士」。

  「敵人屢勸我投降,我們雖不甚讀書詩,但對於盡忠為國為鄉幾字,亦可明了。」 75年後,南樓樓身的炮彈孔和遺書,仍默默敘述著「七壯士」的抗日故事。日前,在南樓旁百年榕樹下,當年戰爭的經歷者,86歲高齡的司徒亮講述了那段烽火歲月……

南樓七壯士雕塑。

  華僑青年帶頭回鄉抗日

  1944年6月24日,日寇侵佔三埠,人心惶惶,給年幼的司徒亮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日本侵略者到處搶糧食、牲口,抓壯丁拉車、拉炮。鄉親們只能逃難,村裡荒蕪不堪。」

  消息傳到海外,上下股鄉東華坊墳青年華僑子弟司徒煦憤然決定回鄉抗日,並與同鄉兄弟司徒遇聯合愛國僑胞二十多人,組成抗日誌願隊,回國殺敵。

  司徒煦和司徒遇回國後,積極尋找抗日救國門路。後來考入廣西民團訓練所受訓,半年結業,留所工作。江門失陷後,他即返鄉,和從開平縣軍事幹部訓練班受訓回來的司徒遇一起參加司徒四鄉自衛中隊,被任命為分隊長,並由他帶領分隊駐守南樓,吸收司徒濃、司徒昌、司徒丙、司徒耀、司徒旋等人入隊。

  為了團結更多力量抵禦侵略者,中共開平地方組織派黨員司徒新積利用姓氏關係進入該自衛隊所屬的南樓中隊,以愛國思想教育和影響自衛隊員,在隊員中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南樓中隊以頷下蓄一撮須作為標誌,並立下誓言:「不消滅日寇,決不剃鬚。」 戰鬥中,司徒煦展現出出色的軍事素養,日軍曾屢次派汽艇從水路進犯赤坎,都被該自衛隊擊退。

  留遺書誓與南樓共存亡

  彼時,南樓雄峙於潭江之濱,與北樓隔河相對,攻守皆備。南樓北靠公路,南臨潭江之水,是三埠、赤水水陸交通要道,形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45年7月,抗戰勝利前夕,日軍急於打通雷州半島至廣州撤退的水上路線,南樓成了「絆腳石」。16日,日軍遣派3000人分三路進犯赤坎,司徒四鄉自衛隊據守南樓抗擊沿潭江進犯之敵,擊沉三艘敵艦,溺斃日偽軍百餘人。

  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南樓中隊決定讓部分隊員突圍,其餘堅守,掩護其他自衛隊員突圍和父老鄉親轉移。

  7月16日至25日間,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濃、司徒丙等7名自衛隊員據守南樓抗擊日軍。「當時,南樓食水短缺,彈藥有限。日軍數次逼降、勸降,均遭拒絕。又調來迫擊炮等重型武器多次炮轟南樓,但因樓房堅固,也不能攻破。」

  戰鬥持續了數天,七壯士彈糧用盡,外援無望,聯名在南樓第三層的南邊牆壁寫下遺書:

  「我等保守騰蛟,歷時四日來,敵人屢勸我投降,我們雖不甚讀書詩,但對於盡忠為國為鄉幾字,亦可明了。現已擊斃敵十六名,亦已及相當代價。現在我們各同一心,於民國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自殺於騰蛟南樓,留語族人。」

  其後,七壯士放棄自殺想法,決心誓與南樓共存亡。他們把槍枝砸毀,避免武器落入敵手,只留刺刀,以備肉博。

  7月25日,日軍惱羞成怒,公然違反國際公約,向樓內施放毒氣,七壯士中毒昏迷被俘。

  次日,日軍對七壯士進行嚴刑拷打和非人折磨。就義前,七壯士仍大罵日寇。犧牲後,日寇將七壯士肢解,拋屍於潭江。

  七壯士犧牲後,5位英雄的遺體被鄉民打撈起來隆重安葬,另有兩名壯士的遺體永遠留在了潭江,與江水相伴。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戰勝利。開平人民舉行追悼大會,當時開平、臺山、新會、恩平等地百姓也紛紛前來沉痛哀悼。

  南樓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開平市對南樓的保護和修葺一直在進行。1983年,南樓成為歷史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修建「南樓紀念公園」,樹立紀念雕像、紀念館、紀念牌樓等。去年4月,赤坎南樓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建築修繕和內部布展也於當年完成。

  如今,走進南樓紀念公園,通向南樓路旁的柏樹,讓紀念公園增添了幾分肅穆。抬頭仰望高聳的南樓,昔日炮彈轟擊留在牆上的炮彈孔清晰可見。這座1913年由華僑、僑眷出資興建的碉樓歷經百年風雨,已成為僑鄉人民英勇抗日的歷史見證。

  「南樓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牆壁上每個炮洞、每個槍口都是故事,都在重現當年七壯士抗擊日寇的壯烈場景。」司徒亮說,七壯士成功拖延了日軍借道僑鄉水路撤退計劃的實施,彰顯了僑鄉人民不屈不撓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南樓七壯士」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僑鄉抗戰的豐碑上。

  走上南樓正門前的三級階梯,首層前言中寫道,「南樓是開平民眾抗擊日本侵略者,是華僑愛國愛鄉的見證。後人詩曰『南國千秋尊義士,江聲日夜喚司徒』,道盡了開平人民對七壯士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走進南樓內,透過瞭望口向外望去,潭江悠長靜謐,江邊草木蒼翠。75年前,戰鬥間隙,南樓七壯士或許也曾看過同樣的情景。不同的是,如今,遠處城市天際線已緩緩靠近,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人們悠閒地在榕樹下歡聲笑語……這或許就是對烈士英魂最好的告慰。

  【記者】任龍

相關焦點

  • 廣東開平南樓「七壯士」抗日堅守家鄉
    在僑鄉廣東江門市轄下的開平,由華僑華人修築的碉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成為不少影視劇的取景題材。  耄耋老人講述英雄事跡  「南樓七壯士」的悲壯故事一直都被人們熟知和銘記。位於開平潭江邊的南樓是開平司徒家族1913年在赤坎鎮騰蛟村建起的一座碉樓,樓高七層,19.06米,每層都設有槍眼、瞭望口、機槍位和探照燈。
  • 「熱血五邑人」之三|彈痕累累南樓的背後:七壯士寧死不屈,抗擊日軍...
    近日,我們推出「熱血五邑人 可敬僑鄉魂」系列文章,追尋江門抗戰印記,挖掘宣傳江門大地上的抗戰英勇事跡,以及海外江門籍後裔在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感人事跡,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初心、繼續前行。今天推出第三期彈痕累累南樓的背後:七壯士寧死不屈,抗擊日軍10天9夜!
  • 七壯士堅守南樓寧死不屈
    □文/圖 唐達 傅雅蓉 黎秀敏「一樓作砥柱中流氣吞風雲不讓田橫五百,七子護河山半壁心堅金石雄於項羽八千」,這副鐫刻於南樓紀念公園入口牌樓兩側的對聯,講述著「南樓七壯士」血戰日寇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司徒亮,這位86歲高齡的長者,是在赤坎長大的。
  • 全國主流網媒齊聚開平,追尋江門抗戰印記
    全國主流網媒齊聚開平,追尋江門抗戰印記 2020-08-28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神謝霆鋒到江門拍戲!會來開平嗎?
    【微信號:開平部落網】據稱男神謝霆鋒、吳彥祖最近在江門拍戲!首先來一張拍攝時間表!據知情人士介紹,謝霆鋒和吳彥祖此行來到江門,是為了拍攝電影《限期破案》,而拍攝地點就在江門大橋附近一家錄像廳。碉樓之鄉、華僑之鄉、建築之鄉、藝術之鄉、廣東省首個縣級國家園林城市對,沒錯,就是開平,別名:小武漢。
  • 江門開平碉樓晉身「5A」景區
    江門開平碉樓晉身「5A」景區金羊網  作者:陳卓棟、江訊、譚耀廣  2021-01-07 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晉身「5A」,為江門旅遊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寶貴經驗,也將帶動江門全域旅遊的發展。
  • 自力村,戰鬥的開平碉樓
    河源林寨的四角樓和江門開平的碉樓,都是中西合璧的產物,而個性又極為鮮明。潮州人對韓愈的崇拜,惠州人對蘇東坡的懷念,徐聞人對湯顯祖的追思,殊途同歸而表現有別。鄉村保留了一整套的文化,保留了差異,保留了豐富。馬邦德和夫人坐著馬拉的火車赴任縣長,一路上吃著火鍋、唱著小曲。
  • ...推出房車美食旅遊線路、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開平積極創建...
    活動開啟了開平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裡程,開平將進一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深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開平碉樓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對於「開平家宴」的寓意,開平市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平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藝術之鄉、碉樓之鄉,也是名廚之鄉。據不完全統計,從事餐飲行業的海內外開平人有20多萬。「這20多萬開平人,既是粵菜乃至我國飲食文化的傳播者,更是中華文化、華僑文化的傳播者。家鄉的美食對於遠在海外的遊子來說,不僅僅是口腹的滿足,更寄託了他們的中國夢、故鄉情。」該負責人表示。
  • 江門首個5A級景區即將誕生……原來是它!
    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 位於江門開平塘口, 是集華僑文化、園林藝術、 2013年 自力村碉樓、立園、馬降龍碉樓等景區組團成為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開始申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並按照創建標準,全面提升景區內外環境,以「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精神,使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成為江門旅遊的金字招牌。
  • 原來江門人,平時就生活在電影裡!
    代表影片:《讓子彈飛》《一代宗師》《香江風雲》《秋喜》等江門五邑,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因僑而聞名。近代江門僑鄉,華僑的影響滲透在城鎮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華僑建築。而這些保護完好的華僑建築成為了拍攝電影的「天然影棚」,受到姜文、王家衛等眾多名導青睞。
  • 開平立園 武裝到雞舍的洋味兒碉樓
    開平位處廣東江門地區,是名副其實的碉樓之鄉,這裡就是電影《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的拍攝外景地。       開平自清末至民國期間,出國華僑很多,而華僑的歸國,又帶回了外國文化,開平碉樓就是外國文化影響本地建築的見證。
  • 青年相約 對話青春|江門市中心醫院到我市開展四級團組織青年交流...
    江門團市委副書記許國覺,江門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左萬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品,赤水鎮黨委書記黃大勇、開平團市委副書記李惠玉等領導出席活動。 江門團市委副書記許國覺充分肯定結對共建活動。他表示,江門團市委見證了江門市中心醫院每次團組織結對,見證了「省-市-區-鎮」模式的成長。
  • 開平,你有什麼好驕傲的!
    赤坎古鎮項目將整合獨特的古鎮景區、華僑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資源,形成集觀光、休閒、文化、娛樂、影視、美食、住宿等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使開平從單一的觀光旅遊向休閒體驗式旅遊結構轉變,打造以赤坎古鎮、塘口碉樓、馬岡美食、龍勝休閒
  • 開平碉樓被央視《航拍中國》選上,驚豔全國!
    在廣東江門僑鄉下轄的開平市,現存碉樓1833座,有「無樓不成村」之說。它們千姿百態,中西合璧,綿延百裡,蔚為壯觀。開平壁畫藝術-吳就良 攝開平碉樓的壁畫,一般為開平本土民間傳統手工藝人所繪製,圖案異常精美,色彩十分豐富。
  • 醉美江門五邑
    你知道讓子彈飛的取景地在哪嗎?你知道蔡李佛拳的發源地在何處嗎?  這裡是江門,別名五邑,被譽為最美僑鄉,這裡名人明星輩出。這裡有魚餅,豆腐角,古井燒鵝,廣陳皮,漂洋過海,讓每個華僑魂牽夢縈。這裡有赤坎影視城,開平碉樓,古勞水鄉,小鳥天堂,圭峰山等眾多美麗的風景名勝。
  • 【美呆了】又一批開平碉樓的照片被曝光!90%街坊沒見過!
    開平百合鎮馬降龍村,是世界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四個遺產地之一。該村南依百足山,北臨潭江水,幢幢碉樓掩映於竹林之中,雞犬之聲相聞於阡陌之間,讓人如入世外桃源.這裡,被聯合國專家稱為「世界最美麗的村落」。
  • 【霸氣】開平碉樓最新宣傳大片震撼出爐!這畫風實在太美了!
    華僑們投入了心血和財力,將在外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審美情趣,都融注在碉樓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而這一千多座精美獨特又風格各異的碉樓,正是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最新製作的創5A五分鐘宣傳大片,讓您在5分鐘內看到開平碉樓建築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源、錯落有致的村落民居、淳樸至真的人文景觀、和諧優美的自然環境,其大氣磅礴,獨特風採,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