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的夢
鬱可唯 / 快樂女聲
超級女聲創造了內地選秀的盛世,鬱可唯曾經連續兩次在超女中失利但並未放棄,最終在2009年快樂女聲中獲得全國第四名。加入滾石唱片以來五年四張專輯,鬱可唯漸漸從當年的選秀之星華麗蛻變成流行前線的女歌手,用她醇厚的嗓音演繹著自己的情歌,更值得細細回味。
孫盛希 / 華人星光大道
超級星光大道堪稱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選秀,以專業及回歸歌唱著稱,滾石新人孫盛希亦從這裡起步,在2012年華人星光大道中獲得第六名,因緣巧合下受到滾石唱片青睞和栽培,首張個人專輯中有七首創作作品,無論是抒情、搖滾甚至是帶有節奏感的快歌,都呈現出新世代女孩的新音樂能量。
李婭莎 / 超級偶像
超級偶像是在臺灣與星光大道齊名的另一檔電視歌唱選秀節目,2009年底上海姑娘李婭莎隻身到臺灣參加第四屆超級偶像,不會講臺語的她大膽選唱臺語歌,竟意外獲得評審交口稱讚,最後獲得亞軍,比賽結束後籤約滾石,兩次入圍金曲獎並如願以償奪得最佳臺語女演唱人獎,妙不可思議!
卓文萱 / 滾石最小
音樂甜心卓文萱算得上是在滾石大家族裡長大的,1998年12歲的卓文萱參加歌唱比賽模仿李玟被紀宏仁發掘,13歲籤入滾石唱片成為最小的成員,16年成長之路上也曾有過傷痛和迷茫,如今在一步一步的泥濘中卓小咪或俏皮可愛,或成熟驚豔,變得更加堅強和美好。
木船民歌系
在民歌盛行的時代裡流行「去木船聽民歌」,全臺最多有十三家連鎖木船西餐廳,而一年一度的「木船民歌大賽」也是踏入樂壇的捷徑之一。
萬芳在文化大學時在木船打工兩年,1990參加比賽演唱《鎖上記憶》奪得優勝從此加入滾石展開歌唱生涯。
1991年張震嶽17歲參加木船時其他參賽者都是臺北的大學生,他一路晉級得到第一名讓三家唱片公司爭搶,最後選擇了滾石旗下的真言社。
1996年21歲的陳綺貞在臺北的政治大學讀哲學,她第二次報名參加比賽,當年的評委伍佰堅持讓她得一名的理由是「自己彈自己作品的女生,實在不多」。
金韻獎
不得不提到金韻獎,吳楚楚說民歌是滾石的營養,金韻獎的歌手們為滾石奠定了起初的基石。金韻獎挖掘了一大批校園歌手,陳明韶、齊豫、王海玲、李建復、施孝榮他們應該算得上是最早的「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了,而李宗盛、王新蓮、黃韻玲、鄭華娟、馬宜中後來都成為滾石唱片重要的製作班底。
更多滾石種下的種子1978年,TVB第二屆業餘歌唱天才比賽是周華健和杜德偉的初相識,兩人分別獲得冠亞軍,隨後遠赴臺灣和加拿大求學,周華健經學長引薦在臺灣民歌餐廳駐唱後進入滾石,杜德偉學成返港多年後加入滾石發表國語專輯。
張信哲早在基督書院讀書時已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大二時在比賽中歌聲震驚評審鄭華娟,隨即推薦與滾石旗下的巨石籤約。
黃品源二十歲時報名參加第一屆青春之星校際音樂大賽獲得第二名,之後他向製作人沈光遠自薦創作,受到賞識加入籤約。
1992年滾石來到華語音樂的重地馬來西亞,從這裡也培養了不少新星。1995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李心潔18歲,在參加張艾嘉的電影新人徵選後,立刻被張艾嘉囊括成為力捧新人,並和滾石籤約成為歌手。同一年,李宗盛到馬來西亞挑選新人,在一堆應徵作品中聽到了第一屆「海螺新韻獎」的冠軍光良和品冠的DEMO,七天後「無印良品」正式誕生加盟滾石。同樣被李宗盛發掘的梁靜茹在1996獲得第二屆海螺新韻獎第三名,那年的冠軍及最佳編曲獎是阿牛,之後也加盟滾石正式入臺。
祖籍上海出生在臺灣的汪佩蓉從學生時代起參加各種比賽,她在1997年中廣流行之星歌唱比賽奪得優勝冠軍,獲得滾石唱片賞識籤約。
不花俏、不賣弄、歌聲中有一絲甜美的彭靖惠在1998年MTV新音效卡位戰和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星願創作暨演唱大賽中得第一名,以當年最被看好的潛力新人之姿出道滾石。
還記得我是歌手中曹格的緊張嗎,1999年馬來西亞Astro新秀大賽時曹格落選卻仍獲好評,但因為緊張會不時打嗝兒留下「曹嗝」的別名。
2009年滾石聯手內地第一超級女聲人氣歌手李宇春海外發行,助力她正式進軍國際市場。
回復「點歌,歌曲名」或「點歌,藝人名」(例如:點歌,我好想你)即可隨時聽音樂。
回復「新歌」,你肯定知道會出現什麼吧?回復「熱歌」查看熱門歌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