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全國人大代表、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 駱雲蓮
【駐地現場】
不開會的時候,駱雲蓮的房間總是有客人,除了人大代表,來得最多的就是新聞媒體記者。她說家鄉要發展、要搞旅遊,「打名聲就靠這幫朋友了」,並主動要求記者「把我微信加起嘛!」
駱雲蓮的微信名叫「我從天梯上的村莊來」,去年,女兒幫她註冊這個微信號時,她剛參加完全國兩會,「發現這是個好東西,不但可以學到新事物,還能通過它宣傳自己的家鄉。」
駱雲蓮所在的古路村,至今未通公路,村民與外界交往的唯一通道,是從石壁上鑿出的一條5公裡的騾馬道。值得欣喜的是,今春古路村第一條出村公路動工了,「村裡一直在大力發展核桃種植,等道路修通,產品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我們打造的懸崖上的村莊也會迎來越來越多的遊客。」
但修路並不容易,駱雲蓮算了算,按照國家和省現行的農村公路補助標準,建設資金缺口大,嚴重製約公路建設發展。
【代表聲音】
今年兩會,駱雲蓮帶來了一份「關於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補助標準」的建議,希望國家能對像雅安這樣彎多、坡陡、路窄、公路標準低、修築成本高的地區農村公路建設,因地制宜,提高補助標準。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劉佳
(本報北京3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