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動作優雅,肢體語言豐富
又能塑造寶寶們的好身形
現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
但是仍有爸爸媽媽對兒童芭蕾持有疑問態度
中外少兒芭蕾教育有何不同?
芭蕾舞能給寶寶們的身心帶來哪些益處?
目前常見的對少兒芭蕾認識誤區又有哪些?
兒童芭蕾舞教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中國
中國的芭蕾教育主要來源於俄羅斯(芭蕾大國之一),擁有非常嚴格的舞蹈選拔體系。由於芭蕾藝術的表演需求,在甄選芭蕾舞演員時採用各項標準,包括身材比例、腳背情況、髖關節外開能力以及肌肉素質等等。
優勢:非常注重基本功的教學與訓練
劣勢: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些標準非但沒有意義,長期強行要求他們還容易造成肌肉和關節損傷,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我們不提倡在孩子能力還不夠的時候,老師就開始用外力讓小朋友壓腿或是劈叉,這既不合理更不科學。我們認為業餘的芭蕾學習,掌握基礎的芭蕾技巧及學會如何用力比軟開更加重要。
英國
英國兒童學習芭蕾主要在私立學校,專業的老師都會開設屬於自己的舞蹈學校。由於專業度要求高,老師的數量並不多,需要家長對教育機構有一定的鑑別能力。
英國舞蹈學校裡一般教授多舞種,除了芭蕾,還有爵士、摩登、踢踏舞等。各種學生匯報演出活動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在這個階段學到了什麼。
優勢:寓教於樂,充滿樂趣
劣勢:在一些私立舞蹈機構,兒童學習芭蕾,「玩」幾乎佔據了課堂一半以上的時間。造成小朋友基本功不紮實,未來舞蹈的學習發展受到制約。
正確的兒童芭蕾教育理念是——兒童需要通過玩來學習,但芭蕾絕不是玩出來的。這需要老師有責任心並讓孩子既感到快樂,又能受到專業訓練。
學習芭蕾能給孩子帶來諸多幫助:
學習芭蕾能夠豐富兒童的業餘生活,這是一項非常健康積極的活動。通過與老師及同學們的互動配合可以讓兒童學會與他人合作,提升團隊意識,增強自信。
芭蕾是一項肢體語言,在舞蹈中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運動」的美感。學習中還能培養樂感,欣賞不同質感的音樂,尤其是上課時有現場配樂的情況下。
學習與提升能給每一個兒童帶來「成就感」與「自尊」,完善他們的人格。
學習目的不同:
成人學習芭蕾往往為了改善形體,使身形更為挺拔。
對於兒童而言,這是舞蹈的啟蒙階段,將為未來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方法不同:
成人擁有更高的理解領悟能力,老師以示範教學為主。
兒童則需要通過啟發和引導的方式來教課,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教學手段和方法完全不同,對教師的專業度與經驗要求相對更高。
芭蕾會讓腳趾變形嗎?
首先,兒童芭蕾教學內容一般不涉及足尖,上足尖課的前提是腳踝足夠有力、腿型符合標準以及有長時間訓練的基礎;
其次,兒童上課時往往會著軟鞋,幫助教師隨時觀察學生腳部腿部動作,軟鞋對腳趾沒有任何傷害;
再者,即使兒童接觸了足尖學習,在老師的正常方法的指導下發生腳趾變形的概率也比較低。
跳芭蕾腿會變粗嗎?
最可能帶來腿粗的原因是基因和不科學的訓練。正確的發力反而會讓芭蕾舞者的腿部肌肉更加纖長。
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使腿部力量能夠達到延伸出去,而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個地方。遇到不確定的情況建議及時和老師交流。
學芭蕾會讓孩子長不高?
純屬無稽之談。廣義上說,芭蕾舞也是一項運動。長期練習反而能促進骨骼生長和肌肉的發育。
會讓孩子受傷嗎?
在需要軟度的情況下,老師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專業的指導下不會發生受傷的情況。而且,芭蕾不等同於壓腿,也不等同於劈叉。
跳芭蕾會導致孩子外八字?
芭蕾要求外開,肌肉就處在那個外開的狀態,所以走路有時候會呈現外八字,但這個只是專業舞者才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小朋友的芭蕾舞學習上會做一些動作放鬆肌肉,是完全不存在外八字的現象的。
男孩子會不會變的女性化?
首先芭蕾舞中對男舞者的要求跟女生是不一樣的,女生要求的是柔和挺拔的美,但男生的美體現在他有多man,多有肌肉力量感。
男生學習芭蕾舞只會讓他肌肉更加有男性的肌肉線條。2008年北京奧運會英國代表隊的拳擊冠軍James DeGale拿了金牌,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是學芭蕾舞的。
關於兒童學習芭蕾的幾點建議
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他們的想法,不用家長個人的觀點去強迫孩子。選擇專業的舞蹈機構與負責的老師,家長可以參與試課體驗做現場考察。
家長先學會堅持,在孩子放鬆懶散的時候進行督促,並且相信老師的專業判斷。鼓勵孩子享受芭蕾的樂趣,學習初期不以走專業路線來要求孩子,如果孩子有潛質再與老師溝通。
兒童學習芭蕾舞,能夠讓孩子的形體健康成長,同時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芭蕾舞對孩子的藝術氣質塑造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學習芭蕾舞,重點在於讓孩子對芭蕾這一舞蹈形式產生濃厚興趣,從而進行科學專業的芭蕾舞訓練,最後才能夠讓孩子在芭蕾中收穫更多益處。
*文字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Isee灰姑娘。
秉承「向美而生」的教育理念
根據1.5歲—18歲兒童發展的特點
設有芭蕾舞蹈和創意繪畫兩大課程體系
致力為我們的孩子開啟多彩的藝術人生
教會孩子如何把芭蕾特有的優雅內涵融入到生活中,在快樂生動的氛圍中訓練身體的柔韌性及大腦與肢體的協調。用故事、角色扮演、遊戲和道具提升孩子的音樂舞蹈興趣,幫助孩子在舞蹈的學習和表達中獲得快樂與自信。
想像力、創造力與藝術審美能力,促進孩子智力發展與全面和諧的成長。打破平面作畫限制,提供多樣的藝術形式,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創作素材,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藝術情感,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形成創新思維。把「模仿式」繪畫變成「創想式」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