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東南亞,中國影視下南洋|郭靖宇談《小娘惹》

2020-11-21 娛樂資本論

作者/雅莉

誰是中國最能掌控中老年人遙控器的導演?

郭靖宇若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6月28日,由他擔任總導演的《小娘惹》在CCTV-8開播。開播至今,該劇的全國網收視率從0.82%上升至1.76%,酷雲實時收視率破2%。

「我的基本判斷是,這種故事好的劇開播後收視率都會提高1.5倍左右,現在看《小娘惹》可能還不止。」上周五,《小娘惹》收視率剛破1.2%時,娛樂資本論採訪了郭靖宇,一向擅長把握電視觀眾心理的他對這部劇信心十足。

與火熱的收視率對應的,是網上對《小娘惹》兩極分化的評論。有人認為這部劇節奏快、故事好看,也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好人太慘,看得讓人生氣。每個人「好」和「壞」都寫在臉上,太臉譜化。

對於這些問題,《小娘惹》的編劇洪榮狄在創作之初就思考過。洪榮狄是2008年新加坡現象級電視劇《小娘惹》的原編劇,此次內地拍攝新版《小娘惹》,郭靖宇特意邀請了原版的編劇、導演和部分演員。時隔十年重寫《小娘惹》,洪榮狄的觀念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採訪完郭靖宇和洪榮狄後,娛樂資本論有了答案。為什麼郭靖宇要拍《小娘惹》?苦情戲在中國還有多少市場?中新合拍電視劇的模式能否走通?國產劇出海,或許並不僅僅是「走出去」,而是「引進來」再「走出去」。

為什麼拍《小娘惹》?這是一部命運劇

郭靖宇最早萌生拍《小娘惹》的念頭,是在一次去新加坡遊玩的途中。

當時,他帶著孩子經過一個商場,看到一家裝飾風格華麗的餐廳,裡面擺放著各式中國英雄的塑像,「花花綠綠的」。當時郭靖宇以為是中國南方某地的文化,結果一問才知道是「娘惹文化」。

所謂峇峇娘惹,即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之間開始定居在馬六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清移民後裔。男性稱為Baba 「峇峇」,女性稱為Nyonya「娘惹」。在歷史上,這一人群大多出身於貴族家庭,和當地人混血。他們中許多人雖然受過英國教育,但仍然秉承著傳統的中華美德,敬畏祖先、注重孝道。

郭靖宇恰恰是一個重視傳統文化、愛在作品裡寫「忠孝節義」的人。對中國觀眾來說,娘惹文化既熟悉又陌生。人們既能接受它內在的傳統價值觀,又對他們融合了多種文化的習俗感到好奇。這也是2008年新加坡爆款劇《小娘惹》引入中國後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文化魅力只是一方面,真正讓郭靖宇下定決心拍《小娘惹》的,還是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郭靖宇在國內素有「傳奇劇王」之稱,他的作品一向以節奏快、故事曲折離奇著稱。而《小娘惹》就是這樣的故事,「這其實是一部命運劇,它關注人的命運和人的成長。」郭靖宇說。

在《小娘惹》中,啞女菊香身為小姐卻一直被當作下人對待,為了改變命運毅然逃婚,後來又嫁給了日本人洋介,生下月娘,最終死於戰亂。女兒月娘和她的經歷一樣傳奇,屢遭小人迫害卻次次逢兇化吉,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女企業家。

「你會發現這部劇節奏很快,幾集就換了天地,能時刻牽著觀眾的情緒。」郭靖宇說。這正符合他對好故事的定義:接地氣、節奏快、關注人。從小聽評書長大的郭靖宇一直致力於創作這樣的故事。當他想進軍東南亞市場,寫當地文化時,《小娘惹》自然會成為他關注的對象。

郭靖宇計劃拍攝「南洋三部曲」系列。隨著中國影視產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關注海外市場。結合地緣、語言等各種因素,東南亞可謂國產劇出海的第一站。在郭靖宇的計劃裡,《小娘惹》將作為第一部先打頭陣,原創傳奇劇《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將在今後幾年推出。

畢竟,《小娘惹》已有成熟的故事,且具備較為深厚的觀眾基礎。2008年原版《小娘惹》曾引入內地,在地方臺播出時收視率就不俗。郭靖宇希望儘量保留原作的氣質,便請來了原版的編劇洪榮狄和導演謝敏洋。

2018年初,接到郭靖宇的邀請時,洪榮狄很驚訝。「畢竟這已經是十年前的戲了。」在新加坡一家餐廳,他第一次和郭靖宇見面。當時的他並不清楚《小娘惹》在中國的市場反響,也有些擔心,今天的觀眾會不會覺得這種戲過時。但作為最早寫出這個故事的人,他覺得「沒有人會比我更適合重寫這個故事」,於是很快就答應了。

在創作上,洪榮狄和郭靖宇的想法非常相似。洪榮狄堅信寫電視劇應該接地氣,只有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才能打動觀眾。《小娘惹》講述了兩代女性為改變命運不斷抗爭的故事,劇中反映的人性是共通的,這是它在新加坡和中國都頗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傳統還是現代?《小娘惹》中的文化衝突

新版《小娘惹》的劇本寫了四個月。和十年前相比,這次洪榮狄更注重觀眾感受了。

在寫新版《小娘惹》之前,洪榮狄研究了一下中國市場。「現在中國的年輕觀眾喜歡看所謂的甜寵劇。」新加坡人洪榮狄表示,「他們喜歡看甜一點的東西,但是我的戲相比之下比較苦情。所以我在寫的時候,想試試看能不能順應這個潮流。」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刻意迎合。在洪榮狄看來,《小娘惹》中兩代女性的戀愛故事,其實就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甜寵」故事。年輕觀眾為什麼愛看甜寵劇?本質上是因為對愛情懷有憧憬,那麼把愛情戲寫得足夠細膩、動人,就夠了,「畢竟糖吃多了也會膩的。」

擔心有觀眾還是覺得故事太慘太壓抑,洪榮狄在情節安排上也做了一些設計。比如女傭阿桃,就是一個調劑性的、比較有喜感的角色,女主角月娘挨打時,鏡頭一直定格在她看的牌匾「追遠」兩個字上,分散了觀眾對女主被虐的注意力。

某種程度上,月娘就像童話裡的灰姑娘一樣,雖然在家中經常受到虐待,但她總能從繁重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好萊塢的灰姑娘愛在洗衣服時唱歌,遠在馬六甲的月娘則喜歡在拖地時背英語單詞。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塑造苦情角色的方法。

在結局方面,洪榮狄也充分考慮到了觀眾的感受。以前的洪榮狄覺得遺憾也是一種美,所以在《小娘惹》中,男女主最終沒有修成正果,大家關心的善良角色玉珠結局也很悲慘。這次洪榮狄改了結局,「他們太苦了,得有些甜的東西來稀釋。」

但在有些角色的處理上,洪榮狄和郭靖宇堅持傳統觀念。比如一直虐待女主的黃家人,許多觀眾都希望他們能惡有惡報,但洪榮狄還是堅持給他們一個好結局:黃家沒落,女主以德報怨接濟他們,最終雙方和解。

劇中反派黃家的頭家娘桂花

「確實很多人都不希望女主原諒壞人,但寬恕很重要。如果內心永遠是怨恨,那自己也不會平靜。我們希望把這種理念傳遞給觀眾。」洪榮狄說。郭靖宇也強調,原諒是最可貴的中華傳統美德之一,「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基本因素。如果大家都不原諒,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要微笑著與歷史和解。」

另一方面,讓女主原諒家人,也是最符合女主人設和時代特徵的寫法。生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之地,月娘身上既有傳統女性的善良賢惠,也有現代女性的堅強獨立。儘管她常說不認命,但在改變命運和傳統孝道發生衝突時,往往會選擇後者。

中西方觀念的衝突豐富了人物的性格維度。《小娘惹》中的人物大多善惡分明,是好是壞,一眼就能看出來。這麼做能讓情節衝突更激烈,劇情更跌宕起伏,但也容易讓人物臉譜化。

洪榮狄的做法是儘量在其他維度上豐富人物的多樣性,比如文化層面。月娘本想逃婚一走了之,但最終怕連累家人和朋友選擇留下;陳盛本想追求自由婚姻,但因為自身的懦弱和孝道壓力最終選擇屈服。這其中蘊含了西方文化和東方儒家文化的內在矛盾。

「另外整個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那個年代本就風起雲湧,傳奇故事多,極端的好人和壞人更多。所以在創作時,我也不會刻意塑造處在灰色地帶的人物。」洪榮狄說。情節先行,人物為劇情服務,這樣寫出來的故事才會高潮迭起。

先「引進來」再「走出去」,國劇出海的新思路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面向中國觀眾的《小娘惹》,那可就錯了。

早在開始籌備時,《小娘惹》就被寄予了爭取東南亞市場的厚望。此前郭靖宇創立的長信傳媒已有多部作品發行至中東、東南亞等地,但都是單純的海外發行,這次拍《小娘惹》則採用了中外聯合開發的模式:中國影視公司領銜,新加坡人參與創作,馬來西亞人參與拍攝。主要出品方愛奇藝則負責海外發行。

在選角方面,男主角寇家瑞被導演謝敏洋選中,主要是因為他的氣質貼近那個年代南洋的富家子弟。肖燕也是因為穿上娘惹服後很像那個年代的娘惹,才被定為女主。為了讓故事看起來更「南洋風」,曾出演原版《小娘惹》的戴向宇和向雲也受邀參演了新版。時隔10年重演山本洋介,戴向宇的登場引發了一波回憶殺。

在製作方面,《小娘惹》的投資較大,主要在馬來西亞拍攝,拍攝時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資金扶持。「這就像影視製作上的『一帶一路』。」洪榮狄笑稱。在寫《小娘惹》之前,郭靖宇就說過,請儘管寫大場面,不要擔心沒錢拍。

有了充足的製作經費,新版《小娘惹》服化道精緻,反映娘惹習俗的大場面眾多。前幾集幾乎是「舌尖上的娘惹」,每道娘惹菜的工序都得很細緻。劇中許多場景都是在娘惹博物館拍的,除了主演們用的杯子以外,布景裡的瓷器、擺件等都是古董。

不過,儘管劇組努力還原娘惹文化,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劇中的TVB配音,一些熟悉港劇的觀眾覺得出戲。「聲音如果不配,南北方口音就沒法統一。但在中國,過了珠江想找團體配音,就只能用香港或者臺灣的配音演員。」郭靖宇解釋道。

在馬來西亞四個月多的拍攝中,中國和東南亞團隊都吸取了寶貴的合拍經驗。「這是個相互學習的過程。」郭靖宇說。中國人的影視工業化水平更高,但不那麼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新馬人合作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項目剛開始時,確實磨合時間很長,但正式開機後很順利。」洪榮狄說。他和謝敏洋導演聊天時,謝導用了四個字來形容郭靖宇的團隊:很好相處。

好相處的背後是對創作者的尊重。新馬團隊的拍攝節奏比較慢,每個導演拍哪幾集都劃分得很清楚。「經常演員集中在一個地兒,把一個導演的戲拍完了,剩下10場沒法拍,因為那是另一個導演的。」郭靖宇說,「但這是他們的工作習慣,要尊重。」

同樣的,對於編劇的創作習慣,郭靖宇也儘量不幹涉。洪榮狄表示,目前他還在和長信傳媒合作《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合作前他就提出,他的工作模式是「孤軍奮戰」,不接受集體寫作,郭靖宇爽快地答應了。

除了洪榮狄外,立志進軍東南亞市場的郭靖宇還在引進其他新馬創作人才,「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我們現在應該有個專門的辦公室,裡面坐著四個新加坡編劇,新人向前輩學習。」目前,長信傳媒在新加坡成立的分公司已成為新加坡第二大影視製作公司。

除了和國內視頻網站、國外創作人才聯合開發南洋三部曲外,長信傳媒還正在籌備《靈魂擺渡·南洋傳說》。2014年,郭靖宇監製的網劇《靈魂擺渡》播出,一連拍了三季,同系列的網絡電影也大獲成功。由新加坡演員出演的《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將融入南洋元素,專門面向東南亞市場,「他們想看他們演員演的版本。」

事實上,郭靖宇並不是第一個瞄準東南亞市場的中國創作者。但此前試圖在東南亞掘金的中國影視公司大都失敗了,「他們中很多人其實並不願長期紮根於此,只是來新馬走個過場。可是你不拍南洋題材,這邊的導演和編劇怎麼會完全配合呢?」洪榮狄說。

《小娘惹》只是郭靖宇團隊徵戰東南亞邁出的第一步。這種先「引進來」再「走出去」的模式能走通嗎?除了雙方磨合這種近在眼前的難題,還有哪些未知的挑戰?在郭導擅長的傳奇劇之外,南洋故事還能寫成哪種類型?中國團隊主導的南洋作品,能同時拿下中國和東南亞兩個市場嗎?新規則的建立,仍需長期的摸索和試錯。

相關焦點

  • 出海東南亞,中國影視下南洋 | 郭靖宇談《小娘惹》
    時隔十年重寫《小娘惹》,洪榮狄的觀念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採訪完郭靖宇和洪榮狄後,娛樂資本論有了答案。為什麼郭靖宇要拍《小娘惹》?苦情戲在中國還有多少市場?中新合拍電視劇的模式能否走通?國產劇出海,或許並不僅僅是「走出去」,而是「引進來」再「走出去」。 為什麼拍《小娘惹》?
  • 單集最高收視率達2.2%,專訪郭靖宇:傳奇劇《小娘惹》的「破」與...
    在一次新加坡旅遊中,郭靖宇無意間知曉了娘惹文化並被深深吸引,在得知《小娘惹》這部12年前的經典南洋文化電視劇之後,郭靖宇便下定決心要進行翻拍,還原那個曾經令觀眾頗為感動的故事。在聯繫版權事宜之後,有人問郭靖宇為何不在《小娘惹》的故事框架下拍攝中國本土的故事,對此,郭靖宇果斷地表示,要將《小娘惹》進行翻拍,嘗試挖掘南洋文化題材故事,不僅僅要為中國觀眾拍攝一部新的《小娘惹》,更要進軍東南亞市場。雖然《小娘惹》所包含的南洋文化在當下市場中屬實新鮮,但也正是沒有人拍攝,使得郭靖宇在翻拍時需要耗費更多的努力。
  • 《小娘惹》出圈,揭開東南亞華人文化的面紗
    這在郭靖宇導演的作品裡可不多見,因為郭導的劇播作品一直中老年觀眾的熱愛,比如《娘道》,《大秧歌》,《打狗棍》,《鐵梨花》等,都在當年的熱播電視劇名單上佔有一席之地,而《小娘惹》為何出圈,受到年輕網劇觀眾的青睞呢?
  • 繼《小娘惹》後,郭靖宇出新版《靈魂擺渡》,原班人馬不復存在
    相信大家對《小娘惹》有所聽聞,它融合了馬來西亞的娘惹文化。講述的是在南洋有一個大家族住著幾代人,在這幾代人的恩怨下長大的啞巴小娘惹,經歷各種折磨後卻不屈不撓頑強抵抗的故事。與舊版《小娘惹》相比,新版《小娘惹》劇情有點讓人難以接受,結局爛尾並沒有出現逆襲。而《小娘惹》的導演這次又出新版《靈魂擺渡》,不知道劇情上會不會超越舊版呢?令人期待。
  • 長信傳媒新加坡上市,影視+演藝雙核驅動下的出海新勢力
    尤其在今年,《最美的鄉村》、《最美逆行者》等扶貧、抗疫題材作品在主旋律市場表現優異,以《小娘惹》為代表的年代傳奇作品更是成為了中新馬三地跨國協作、內容出海的排頭兵。 且觀察其招股書後娛樂資本論發現,除了影視業務,長信傳媒在線下演出市場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 不忘初心下南洋 《小娘惹》現文化追遠內涵
    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長信傳媒、一佐一佑影視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小娘惹》正於每晚7點半黃金檔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首播,愛奇藝、優酷網絡同步播出。該劇由洪榮狄擔當故事人,郭靖宇任總導演,謝敏洋、黃光榮擔任特邀導演,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領銜主演。
  • 《小娘惹》聚焦女性意識覺醒,南洋美學彰顯文化自信
    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長信傳媒、一佐一佑影視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小娘惹》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愛奇藝、優酷熱播中。該劇由洪榮狄擔當故事人,郭靖宇任總導演,謝敏洋、黃光榮擔任特邀導演,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領銜主演。
  • 華人下南洋不忘初心 《小娘惹》現文化追遠內涵
    華人下南洋不忘初心 《小娘惹》現文化追遠內涵 2020年07月08日 13:23   來源:北青網   參與互動
  • 郭靖宇新劇《小娘惹》開播,劇名令人疑惑,原來「娘惹」是這意思
    郭靖宇執導的新劇《小娘惹》已經正式開播了,該劇翻拍自2008年播出的同名電視劇,很多沒看過原版的都不明白「娘惹」是什麼意思,其實劇集一開始就解釋過了
  • 從傳奇劇起家到「下南洋」上市,長信傳媒內容驅動力全解碼
    但要是說起長信傳媒董事長郭靖宇,以及其過往的影視作品,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單說今年,長信傳媒就有《絕代雙驕》《小娘惹》《天舞紀》《最美的鄉村》《大俠霍元甲》《最美逆行者》等多部影視劇與觀眾見面,熱度頗高。不過,如今長信傳媒的業務範圍已經遠不能限定在影視劇創作上。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什麼是峇峇娘惹?新版《小娘惹》日前迎來大結局。這部由中國導演郭靖宇翻拍的新加坡電視劇在播出後,收視率和話題度都一路高漲。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郭靖宇《小娘惹》央視首播,嶽麗娜表現搶眼,但港劇配音讓人出戲
    >此前,《小娘惹》已經在東方影視頻道全國首播,不過此番央視上星播出收視率依舊強勁,收視輕鬆破1。這版《小娘惹》是郭靖宇團隊傾力打造的翻拍劇,郭靖宇任總導演,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領銜主演。熟悉新加坡版《小娘惹》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以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南洋」地區為背景,通過半個世紀以上的跨度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的故事。
  • 《小娘惹》:又一部《娘道》?
    由郭靖宇擔任總導演和監製,洪榮狄編劇,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等聯袂主演的年代劇《小娘惹》,翻拍自新加坡2008年播出的爆款劇《小娘惹》。當年《小娘惹》在新加坡創下多個收視記錄,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有空前的影響力;後來《小娘惹》引進國內,在多個地面頻道播出,同樣創下收視佳績,給不少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 《娘道》之後 導演郭靖宇拍出了這部「舌尖上的《小娘惹》」
    這部電視劇,正是《小娘惹》。從題材來看,《小娘惹》的確是當下許多中老年電視觀眾所喜愛的題材:以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南洋地區為背景,通過半個世紀以上的時間跨度,講述三代娘惹的命運變遷,書寫三個華人家族的糾葛興衰,展示獨特的娘惹文化。而在題材之外,當看到這部劇的總導演為「郭靖宇」時,也能猜到《小娘惹》會在收視率上「乘風破浪」,獲得佳績。
  • 郭靖宇:從《打狗棍》到《小娘惹》的傳奇之旅丨良叔專訪
    這也是郭靖宇的「出海方略」中的重要一環。 一個月之前,11月14日,周日,10點至12點,郭靖宇把陪孩子的時間給了記者。嗯,這話似乎有點彆扭。但事實就是如此。他和記者,兩個70後在辦公室裡聊得過了頭,快到晌午1點,妻子嶽麗娜和孩子們都等急了。
  • 《小娘惹》熱度登頂,郭靖宇再出佳作?《勇敢的心2》何時安排上
    郭靖宇團隊以擅長拍年代劇聞名,前幾年的《打狗棍》《大秧歌》等作品都引發了一波收視高潮。而今年則是有《最美的鄉村》央視播出橫掃《三叉戟》《燃燒》《幸福觸手可及》等衛視劇;現在他操刀的《小娘惹》熱度持續登頂力壓同期播出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局中人》等劇。
  • 郭靖宇導演肖燕寇家瑞主演新劇《小娘惹》首播1-2集
    郭靖宇導演肖燕寇家瑞主演新劇《小娘惹》今晩首播1-2集!哇!!話題大劇來了,家族大戲來了。呈現女人不屈不撓奮鬥的大戲來了!讓你垂涎欲滴欲滴的娘惹美食來了!°°你們心心念許久的《小娘惹》終於來了!600多年前,南方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和當地女子成婚,他們的後裔,男人稱為諮諮,女人稱為娘惹。這部劇就是講述了個娘惹的故事。播出的1、2集,真的是看到目不暇接,劇拍得相當用心了,馬來西亞的建築、裝飾、飲食文化完全還原,各種新知識GET!
  • 南洋話題大劇《小娘惹》來了,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
    郭靖宇導演,肖燕、寇家瑞主演新劇《小娘惹》今晚首播1-2集!哇!!話題大劇來了,家族大戲來了!呈現女人不屈不撓奮鬥的大戲來了!讓你垂涎欲滴欲滴的娘惹美食來了!你們心心念許久的《小娘惹》終於來了。曾經執導過《鐵梨花》、《打狗棍》的郭靖宇導演新作來了!《小娘惹》是由郭靖宇總導演並監製,謝敏洋、黃光榮執導,洪榮狄編劇,肖燕、寇家瑞、嶽麗娜、邱凱偉、戴向宇、向雲、孫子鈞、何雨虹、房程程、牛北壬、牛寶軍、辛宇 ,等聯袂主演的年代劇 。
  • 繼《小娘惹》之後,郭靖宇團隊多部作品熱拍,再次力捧弟弟楊志剛
    這兩年,郭靖宇團隊可以說是製造了不少的爆款,像今年在央視播出的《小娘惹》《大俠霍元甲》《最美的鄉村》《最美逆行者》都是出自郭家班,也就是長信傳媒。長信傳媒這幾年發展可以說是非常迅猛,堪稱爆款收割機,業務從傳統主旋律電視劇、傳統年代傳奇劇、偶像劇、網劇、網大和獻禮劇都有涉獵,這兩年也是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
  • 男主用老款女主棄偶像,《小娘惹》背後故事不少丨揭秘
    「娘惹」指的是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本報專訪總導演郭靖宇,在他看來,這部劇就是讓大家去了解神秘的娘惹文化,了解海外華人的奮鬥。「娘惹」指的是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早年華人從中國南方,漂洋過海來到南洋一帶落地生根,並和當地土著女子結婚,繁衍後代。他們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而且傳聞中每個「娘惹」都是烹飪的高手,並創造出了獨特的「娘惹菜系」。2008年的《小娘惹》是新加坡首部表現「峇峇娘惹文化」的臺慶劇,開播之後紅遍東亞及東南亞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