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如何得高分?掌握這5類評委、4種評分角度,看透評委的內心

2021-02-07 結伴學職場

結伴學_職場,專注1億職場人的技能提升,歡迎關注結伴學送12套黑色大氣述職PPT。

述職如何拿到高分?

很多人參加述職演講之所以會緊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評委,而且不止一個評委,害怕在評委,特別是間接上級、協同部門領導參加的述職。

一場述職報告或者說是述職演講怎麼才算是做好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述職評分的高低。述職評分越高證明越成功,述職評分低則代表述職不成功也就是失敗了。特別對於晉升述職、轉正述職等,涉及職務變化時更是如此。評委的評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那麼評委都是怎麼評分的?有哪些不同的評分標準?不同類型的評委他們的關注點、評分點有哪些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作為10年職場的老兵,我自己參加過太多的述職,同時作為團隊領導,特別是帶過文化和人資部門,我作為評委評價過的述職也有很多。

今天這個分享我們從述職評委的構成、評委通用評分表詳解、不同評委的評分關注點等三個大的方面展開。

01述職評委會的構成

首先我們先來看都有哪些人會是評委,這個評委會是怎麼構成的。

一般公司正式的述職會之前就要確定評委,評委一般由HR部門的同事,牽頭組建。包含述職人的HR、HR主管、該員工直接上級、間接上級、平行部門LEADER以及組織發展和文化的同事等。一般由HR支持部門的同事來擔任主持人,負責述職順序、介紹規則、提醒時間、發放打分卡、並最終計算分數給出分數排名。

關於平行部門leader,是指的與該述職員工上級平行的部門或者團隊的leader,例如,你是渠道部門的經理,你的上級是渠道部門的老大,那麼平行部門的leader就是指與渠道部門平行的部門老大。又比如你是一個城市的BD,你的上級是城市的主管,間接上級是城市經理,那麼你的述職就在當地城市進行,其他主管就是平行部門的leader。如果是主管述職,很有可能你就要到其他城市,一般都是大區組織的述職,其他城市的城市經理這時就是平行部門的leader。

關於你的直接上級,一般情況,述職評委會他會參加,但是不參與打分,有時也會在其他評委提問時做一些補充說明。

述職評委會裡面,間接上級的分量和意見一般都是最重要的,他的決定或者分數權重也會更高。

02通用述職評分標準

在述職開始之前,HR的同學會給每一個評委發放一份評分標準和一份評分表。作用顯而易見了,讓大家參照評分標準給出評分。

一般長這個樣子

述職演講評分標準表
述職演講評分表2

上面這兩個表,分別是某個組織的述職報告的評分標準和述職演講的評分標準。我們今天要講的是述職演講,其實各個公司有自己不同的評委標準,但是大體上差別不會太大,大體可以分為內容、表達、文本專業度、和述職人的外在形象等四個大的方面。內容項太複雜其實根本也沒用,評委不會認真看完。

第一:內容項

所謂內容項,是指具體的報告內容,包括:工作總結、經驗教訓復盤、未來工作計劃等三個大的方面,看的主要是主題中心意思是否表達清楚、工作總結是否全面客觀、經驗教訓復盤是否深刻準確、未來工作計劃是否落地可行等方面。

內容項部分是評委重點評價的部分,也是我們述職和工作總結匯報的核心和主體部分。

第二項:表達項

表達項是指講得怎麼樣,述職報告或者工作總結我們不光要會寫、會設計,更要會講、講清楚、講全面、講專業。主要包括:語音、語調、語速是否得體恰當,演講內容是否熟練、表達是否流利、節奏把控是否張弛有度,演講內容是否邏輯清楚、重點突出、講解全面,演講時間是否掌控恰當、不能超過預定時間,但是也不能用時太少。

表達項部分是最能影響評委評價的部分,熟話說三分內容七分講,我們把述職報告和工作總結寫完以後一定要自己多多練習講,提前預演幾次,把表達項包含的這四部分練熟。

第三項:文本專業度

主要是指你的PPT設計、或者是工作總結設計,包括:結構是否完整、有沒有主題標題、圖片是否運用得當、文字字體 字號是否專業得體、內容形式是否符合要求等。述職報告也好工作總結也好,光有好的內容還不行,也好把內容包裝好,讓評委了就能感受到專業度和職業度。

第四項:個人形象

個人形象就是指述職演講人的外在形象是否得體,主要包括:服裝、化妝、髮型、飾品,肢體動作等外在的表現形象。服裝職業裝最好,男生不要太拖沓隨意、女生也不要太妖豔暴露,輕微化妝、乾淨整潔為宜,髮型也不要披頭散髮、簡單整潔為宜,飾品不要太過於吸引人,肢體動作方面不要有太多抹鼻子捂臉的小動作等。

03不同評委的評分關注點

幾乎每次述職之前HR支持都會給各個評委發一份評委評分參考表,就像上面的哪些,其實沒有評委會認真看,實際意義也不是很大。主要從以上四個大的方面去評價。

由於評委會的評委基於業務的了解程度不同、對述職人的熟悉程度不同、與述職人的厲害關係不同等幾個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同類型的評委或者說不同身份的評委他們的評分關注點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HR評委

HR部門的評委,一般都是是很了解業務,內容上只能和KPI指標做對比,關注的重點都是除了內容之外的部分,提的問題往往也都圍繞這些來提,一般不會直接提問業務方面的問題。當然前提是你的邏輯思路能讓他聽明白,也就是你講的時候要能把你的工作講給一個不懂的人,給它講明白就行,不然HR的評委會用沒有邏輯來diss你。

第二,平行部門LEADER

作為平行部門的leader們參加你的述職,作為評委,他實際上是懂業務的;同時他們和你的工作沒有直接的厲害關係。基於這兩個原因,作為平行部門的leader們,他們的評分一般都比較中庸,更關注與他們部門有關係的一些內容。樂於聽到你對他們部門工作的認可和感謝。這類評委給你的評分一般都是中等以上的。

第三,間接上級

如果你的述職會有間接上級參加,那麼間接上級關注的除了你的實際工作表現之外,更看重的是你對工作的思考深度,經驗教訓的總結部分是他最關注的地方,同時未來工作規劃的思考、對協同支持的要求等都是他比較關心的內容、他更看重你未來的價值和能量。間接上級的評委問的問題一般都是比較有深度的業務問題,這時如果你能在業務思考深度上給到間接上級一些比較高水平的回答,那麼你的分數一定不會差。

第四,直接上級

直接上級如果參加你的述職,那麼他一定是評委中最希望你得高分的人,特別是有平行部門和間接上級參加的情況下。他關注的是你不要亂說話、不要把影響到他或者是你們這個部分和團隊的形象。一般他不會提問也不會評分,如果提問大多數情況就是在給你表現的機會。

第五,組織發展/文化leader

如果你們公司有這樣的機構和組織,特別是在晉升述職的時候,組織發展部門和文化部門的同事也一定會參加。他們的參加除了關注你的整體職業度之外,特別關心你在組織中的成長,怎麼獲得成長幫助、與上級和平行部門的溝通是否順暢透明等。參加述職做評委對他們來講就是一次組織診斷的機會,所以他們的問題,多半會聚焦在你與他人和自己的關係上,與同事、與上級、與協同部門以及和自己等,問題多集中在這四個方面。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職場經驗,也歡迎你把關心的問題、困惑的問題,提給我,看看我有什麼好的辦法幫到你。

結伴學_職場,專注服務1億職場人的技能提升,這裡沒有雞湯、只有解決怎麼辦的方法。

如果你認為對你有幫助,歡迎打賞小編,你的打賞是我持續輸出的最大動力~~~

寫工作計劃,少了這一條會直接不及格,職場精華

提前準備這5點,讓你的述職報告工作總結脫穎而出

制定工作計劃用一張圖就夠了,詳解「目標計劃施工矩陣圖」

推薦一本書,述職報告怎麼寫,大家可以參考看看,京東自營的,請放心購買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評委翻車,黃聖依高分金莎低分被質疑,她瞧不起評委
    ,分別從個人特質、成團潛力、聲樂表現力、舞臺表現力四個維度評分,每項25分共100分的制度,最終給出總分來評價每位姐姐的成團潛力,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組安排的都是每位姐姐自己自備的表演作品,沒有專業指導,更沒有初試彩排,因此,這也給到了諸位姐姐極大的壓力和挑戰性。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一個被評委耽誤的節目
    30多歲的女性,處在人生的瓶頸期和轉折期,她們選擇丟掉自己以前的榮耀和光環,開始嘗試新的人生道路,儘管有一些坎坷,但是她們表現得非常勇敢。 來場的嘉賓們,有演員、歌手、主持人,她們來自內地和港澳臺不同的地方。
  • 知名女歌手唱自己代表作,卻遭評委否定,張學友直言
    當然這種節目的看點不是選手的實力,而是話題和熱度,所以那些評委和導師可能並不是專業的,他們按照節目組的劇本來扮演這個角色,為節目製造輿論。就拿《中歌會》來說吧,這是一檔以歌手為中心的音樂賽事節目,很多優秀的歌手都參加過,比如順子。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布新歌了,所以當節目組邀請她參加比賽時,她非常看重這次表演機會,並在舞臺上演唱了自己的代表作。
  • 它的演唱嘉賓比《歌手2020》大牌得多,評委卻被鄭中基諷刺「過氣...
    畢竟,對於演唱類綜藝來說,歌手的資歷、年限是很大的一個看點。 邀請大咖位選手,請硬核唱將出山,另一檔節目做得就相當好,它就是——《蒙面唱將猜猜猜》。 但是,這仍然不妨礙它被吐槽。
  •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撕,杜華評分任性惹眾怒,金牌評委即將救場
    此次節目組邀請了三位評委嘉賓,分別為女團經紀人杜華,舞臺總監陳琦沅,音樂總監趙兆,他們將從個人特質、成團潛力、聲樂表現力、舞臺表現力這四個維度給小姐姐打分,每項25分,總分100
  • 難道評委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
    其實這場輿論針對的並不是孟美岐,而是事件背後的現象: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音樂節目的評委不再需要門檻了?什麼時候開始,評委說話不能服眾了?何潔的話說得完全沒毛病,倒是丁太升的點評挺令人窒息的,歌曲方面說不過何潔,立馬轉移話題到何潔的私事上,這就是專業樂評人的素養?
  • 一封奧斯卡評委的匿名信
    「Rank」、「Movie」、「Studio」、「views」、「Box Office」,這5個緯度正藏著奧斯卡最佳影片難以預測的5個秘密。更加幸運的是,在第92屆奧斯卡8496位評委中,我們有幸找到一位匿名評委,願意帶我們感受一次當奧斯卡評委的感覺。
  • 評委背對背評判,有異議提交仲裁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談潔) 江蘇省2021年藝術類專業省統考美術類、音樂類專業評分評卷工作正在進行。昨天下午,江蘇省教育考試院舉行評卷現場媒體開放日活動。記者了解到,本次藝術類專業省統考報考總人數近4萬人,其中,美術類專業約2.8萬人,音樂類專業約5900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約5400人。
  • 《乘風破浪的姐姐》評委們:備受爭議,而黃曉明的做法卻很暖心
    本以為像《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那樣,展現出青春靚麗,光芒四射的女團,同時也會得到評委的鼓勵或者好評。誰知一路看下去,卻心意煩躁,相信有很多觀眾像我一樣,想把評委直接換掉。前面說到評分規則時,就把姐姐們搞懵了。現在又說沒有彩排,直接表演,從而進一步把姐姐們嚇壞了。眾所周知,一般的演出都有彩排,目的就是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這次竟然沒有彩排,難道想把節目搞砸了?但是,從後面黃曉明說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可知這節節目會給觀眾很大驚喜,同時也給姐姐們很大挑戰。
  • 《跨界歌王》張月被批跑題,鄭愷隔空示愛,得犀利評委好評
    但主題卻是比較煽情的「以歌為名,為愛而戰」,八強選手紛紛用歌曲向TA傾訴內心最深處的情感,通過車輪賽制對決,得分最低者直接出局,競爭將會很激烈,選手們誰能真正的打動人心誰就是勝利者!但是這個曲調過於歡快,評委們覺得與主題不符,所以評分並不高。尤其是丁太升評委沒有舉牌。張月也坦誠自己很容易緊張,雖然在演戲的時候,能夠揮灑自如,但在直接面對觀眾的舞臺還是有點放不開。
  • 《陳道明怒斥評委不懂常識:不擺脫這3種效應,你越學習越無知》
    但隨後評委自以為是的點評卻讓人質疑。這是一個我們不小心就會變無知的時代,甚至是,我們越學習越無知。01網際網路海量的信息使知識學習的方向發生了改變我們一般把知識分為兩類:事實性知識和方法性知識。當一個評委給臺上的孩子們出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面積多少?」這些表現優異的孩子卻被這道常識性問題考倒了。有人說10萬平方公裡、有人說30萬平方公裡的,還有人說7500萬平方公裡......答對「960萬平方公裡」答案的卻人很少。
  • 國展評委最討厭的5種作品,附優秀作品及點評
    評委高慶春對吳建軍作品提名理由吳建軍的小篆四條屏在入展的篆書作品中是比較突出的。寫小篆是習篆的基礎,既容易又不容易。基本的結構和用筆容易掌握,但要寫出神彩來很難。文字依《說文解字》而講究小篆規矩,這是寫篆的基礎和底線,也顯示了作者嚴謹的學風;字形在整體一致性的前提下,開合、輕重、揖讓、呼應等手段多樣,違而不犯、合而不同;筆法準確、乾淨、到位,搭接處虛實結合,火候拿捏適度;章法處理更見匠心,四條之間、字與字、字組之間空間感恰到好處,配以朱絲攔裝飾,由此生發出典雅古奧的篆籀氣息和文人趣味,冷豔動人!
  • 《乘風破浪》評委集體遭吐槽,評分隨心所欲不專業,「鬧著玩」麼
    首輪公演就被觀眾瘋狂吐槽,評委評分隨心所欲不專業,理由奇葩難以接受,「鬧著玩的」麼! 但是因為優秀而被踢出去,不能成團,這我們不能接受也不能理解。 杜華這樣評價丁當不適合成團的理由:「丁當,她是一個很優秀的歌手,但就是唱得太好,你就會顯得別人太差了,反而是不和諧」。 優秀的人不是應該被珍惜麼,為何會選擇拋棄呢?
  • 第五季跨界歌王的評委專注冷場一百年
    可就是這不大的水花,也快被那「江南七怪」給整沒了。最新一季換回一、二季的評分淘汰賽制每期會有四個「歌王」,挑戰者先PK一輪。勝出者再向歌王發起挑戰,挑戰成功坐上歌王的位置。挑戰失敗下期繼續輪迴。評委火力全開:影子:「鄭愷唱歌的時候有個業餘的習慣,滑音,對於創造者來說恨得要命。」丁太升:「就像大家喝醉酒在KTV唱的一樣,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很普通。」
  • 我是百花獎評委:真沒「內定」
    和很多人一樣,我最好奇的是:獲獎的影片是如何產生的,組織者有內定了嗎?百花獎是大眾獎,它不像奧斯卡等專業獎項是由評委無記名投票產生,它是由觀眾投票定的,最終101位大眾評委,投票終評表決出已經入圍7部影片的各個獎項。作為101分之一。通過我仔細的觀察,確實沒有組織方的明示或者暗示的「內定」。
  • HIPA評委教你如何贏得100萬獎金
    無創意即篩掉如何篩?總之評委感覺像是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就篩掉,例如下面這一類:「例如這種桂林灕江漁夫清晨點捕魚的照片」,來自德國的評審Volker Frenzel說,」差不多地點、角度、時間拍攝的圖片,他在HIPA已經看過上千張,請大家不要再交了,因為一定會被篩掉(這個貌似是有些主觀)」。
  • 藝術節 |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評委如是說
    以此為引子,我們在這裡特地編發了這19位金像獎獲得者的創作感悟和作品精選,以及部分金像獎評委在評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如果您未能參加20日當晚的「金像面對面」活動,那麼希望本文能讓您有所收穫。2020年12月20日晚,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的重要學術活動——「金像面對面」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國際文博城4樓多功能廳舉辦。
  • 「8歲女孩當評委」只用紅不紅來決定嗎?
    一檔唱歌比賽節目中,主辦方邀請一個小8歲童星當評委,當眾點評一些長輩唱歌,引起網友熱議。網友表示此舉太不尊重選手,讓一個小孩當評委,小孩點評長輩非常不禮貌。童星經紀人黃女士接受採訪表示,這是當地舉辦的一場比賽。想問這些歌手有童星火嗎?你們有她出名嗎?
  • 【話題】辯論賽中評委打分的標準是怎樣的?
    不同的比賽評委會得到不同的評分表,有的是直接對每個環節打分,最後計算所有評委的平均分,有的是一個評委給一定數量的票數,最後統計雙方得票。比如給每個評委有三票:印象票,環節票,決勝票。 印象票沒有相對固定的評判標準,有的評委主要看儀態和禮貌,有的是看對正常比賽誰的論立得更穩。
  • 8歲童星當歌唱比賽評委,過早商業化引輿論反思
    近日,山東濟寧舉辦的一檔成人歌唱比賽節目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是,主辦方邀請了一位8歲小童星擔任評委。有網友認為此舉不太尊重選手,兒童點評長輩不禮貌;也有網友表示,「既然是全民唱歌的活動,小孩子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點評沒什麼問題」;還有網友認為,主辦方有博眼球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