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剛剛殺青的馬伊琍,突然被「新戀情」頂上了熱搜。
有媒體拍到她和一名神秘男子約會,男子本來是幫馬伊琍整理頭髮,她卻順勢抓到男子的手貼在自己臉上,還上演了一幕撒嬌捧臉的甜膩浪漫情節,「摸頭殺」,「捏臉蛋」等一系列親密小動作,實在是甜。
這麼親暱有愛的姿態,像極了熱戀中的少女。
隨後,有媒體報導稱「新男友」是比她小18歲的男演員,就是在《歡樂頌》中扮演「應勤」一角的吳昊宸。
兩人曾在2017年拍攝的電影《找到你》有過合作,飾演一對情侶。所以,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因戲生情」。
雖然吳昊宸方很快就出來否認說:「跟馬司令都三個月沒見了,開什麼玩笑。」
但是大家似乎並不在意馬伊琍跟他的戀情是真是假,他們更在意的是馬伊琍有新戀情。
自從馬伊琍和文章離婚後,網友仿佛瞬間變身操心她終身大事的「娘家人」,從高偉光到保劍鋒,再到吳昊宸,她的感情生活一直都是大眾焦點。
這次被拍到,讓不少粉絲激動了一把,姐姐終於要開始人生新篇章了嗎?
於是大家都在齊刷刷地給她送祝福,有人說:
「為什麼還特意強調一下小18歲男演員,小18歲怎麼了,就是差28歲,司令優秀也配得上!」
「現在有男朋友了,挺好的,真的愛人可以治癒上一段婚姻的不幸。」
「比她小怎麼了?懂得愛護她就行了!」
點讚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只要保養好,男友年年在高考。
這樣的留言非常多,可見大家對於馬伊琍的肯定態度。
值得玩味的是,同樣遭遇離婚風波的李小璐,如今不僅事業深受影響,而且口碑一路撲街。
自從2018年經歷了「夜宿門」之後,事業一路下跌,路人緣全部被敗光了。
和賈乃亮官宣離婚之後,開始在抖音上活躍,錄了很多和甜馨的日常,還有跳舞的視頻。
在「做頭髮」事件發生之前她也經常錄跳舞的視頻。
以前大家看到會誇上一句:
「李小璐跳舞真好看,一點都不像一個孩子的媽,太有活力了。」
但是現在呢?
大部分都會嘲諷上一句「你每個動作都有pgone的影子」、「現在也只能跳跳舞了吧,硬裝嫩」、「你怎麼完全成了網紅了」……
有網友替她惋惜:
猶記得,2007年《奮鬥》播出,古靈精怪的楊曉芸和敢愛敢恨的夏琳瞬間燃爆了整個夏天。
劇中兩人深受喜愛和歡迎,劇外兩人也一同爆紅,命運之筆似乎也從劇中延至到了現實。
一切看似天意,卻又冥冥之中註定。
01.
1981年,李小璐在北京一個演藝世家,爺爺是原八一製片廠的員工,父親李丹寧是導演,母親張偉欣是電影明星。
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李小璐就已經多次走進片場。
演藝世家出生的李小璐,顯然並不愁好資源,連導演都得對三歲童星李小璐敬上三分。
三歲就出演電視劇《孔子》,六歲出演《我只流過三次眼淚》,正式出道。
而此時的馬伊琍剛剛10歲,她喜歡跳舞,父親就每天都在報紙上搜尋少年文藝團的招生信息,用自行車載著她, 陪她去練舞和考試。
坐在父親自行車的後座上,從上海的弄堂穿過去往舞蹈教室的她,還不知道什麼是演戲。
普通職工家庭出身的她,早早就學會了懂事的體諒父母。
15歲那年為了賺取學費,她努力進入了上海電視臺綜藝舞蹈隊,想方設法在底層的角逐中讓自己脫穎而出。
而1997年,著名導演陳衝準備將小說《天浴》編拍成電影, 張偉欣得知後極力向好友推薦自己的女兒,李小璐就這樣不費任何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出演女主的資格。
1998年,《天浴》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17歲的李小璐,也憑藉這部影片拿到了金馬獎影后,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大多數演員,演一輩子的戲估計也拿不了獎,更多人是跑龍套,而她出手即得。
運氣好是真的,天賦也不可小覷,但她似乎並不珍惜。
拿了影后之後,李小璐覺得自己可以靠演戲養活自己了。她沒有報考電影學院,進一步在演技上鑽研,轉身拿了一家語言學校的文憑。
而且拍完《天浴》之後,陳衝又找李小璐和影帝梁家輝搭戲拍攝《萬有情婦》,但是李小璐回想之前拍藝術片的艱辛,拒絕了。
她說:「拍藝術片太苦太累,我是一個特別怕困難的人。」
由此,也不難想像她後來的衰退。
02.
渴望安逸的李小璐,在拒絕了幾個電影邀約後,接了一部電視劇《都是天使惹的禍》。
這部劇是國產偶像劇的鼻祖,很快火爆全國,李小璐也因此被觀眾熟知。
而馬伊琍1994年才考取上海戲劇學院正式學習科班表演,大二時拍攝了《真空愛情記錄》出道,而那時李小璐已出道10年。
當時的馬伊琍尚未有絲絲頭目,直到2003年出演《還珠格格3》紫薇一角才展露頭角,雖然她憑藉紫薇出名,但她卻說:
「我不喜歡紫薇,很反感,甚至討厭。她溫柔,但特別傳統,她全部的世界就是圍繞一個男人,這點我做不到。」
直到2007年,馬伊琍遇到了那個性格剛烈的短髮女生夏琳,在觀眾看來,這就是馬伊琍本人。
而李小璐也遇見了一個跟她的性格高度吻合的角色——楊曉芸,有些作、嬌氣,但又不討厭的富家女,一夜之間收穫了萬千迷弟。
就這樣,兩個起點不同、性格迥異的女孩相遇了。
兩人也因此一度爆紅,但那時李小璐也沒想到,這竟然成了她最後的高光時刻。
從那之後,李小璐再也沒有為難自己,出演的都是一些相對輕鬆的婆媳劇,剩下的精力就用來追求「浪漫」。
可能,在路人眼中的珍寶。對於李小璐來說,是習以為常,是禁錮。
所以,要玩就玩刺激的。演技好,那就隨便演演,什麼亂七八糟的劇都接,來者不拒。
這也可以看出她在追求安全感的過程,一直帶著一種盲目性。
最要命的是,她又有點懶,不願意做感覺吃力、費腦力的事。
她開始整容,學女團舞蹈,開始做服裝設計和淘寶店,嘻哈風流行就緊跟著變身rapper。沒有任何目標和規劃,一切以開心為主。
直到夜宿門後, 狠狠摔了下來。
最近又在抖音上直播帶貨,但是看過她直播的人就會發現,她整場下來就沒怎麼說話,甚至產品都不怎麼了解,找了一個非常像她的助理在旁邊講,她就負責賣萌和扮美。
影后變網紅,那人氣消耗完了之後呢?她不知道,或許壓根就沒想過這些。
無論是喜歡嘻哈風、跳舞還是做直播,她一直在模仿,但是又一直不肯通過努力為這些複製來的身份去填充一個實在的內裡。
所有她所謂的熱愛,仿佛只是為了獲得關注而臨時套上的假殼。
作為她曾經的劇粉,那真的是「眼看她起朱樓,眼看她宴賓客,眼看她樓塌了。」
03.
當李小璐迷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時, 馬伊琍卻一直很清楚自己每個階段該做什麼事。
2008年,她一改都市女性形象,扮醜出演農村婦女趙小芸。在《江北好人》中,她憑藉「毀容式演技」,獲得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同年,她與文章扯了結婚證。
在接下來好幾年的美麗時光裡,馬伊琍把青春都付給了丈夫和孩子。
她退出,他頂上。
有了她在背後的支持,文章也很快地憑《奮鬥》、《雪豹》逆流而上,成為娛樂圈的「實力小戲骨」。
對外,文章直呼「馬司令」,說這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娶了馬伊琍。
而她,也在忽明忽暗的婚姻裡,退卻著,忍讓著,軟弱著。
那會,她還沒變狠。
2014年,一場「周一見」打破了她的婚姻,她以一句「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表明了立場,保全了文章,也這讓這段婚姻繼續苟延慘喘。
但是從那以後她開始奮起發力,如同獵豹般的反擊與崛起,不只是在證明演技,也是在向過去的自己宣戰:不可以再柔弱了!
她「被出軌」後這幾年取得的成就,比結婚前還要多:
生二胎後,馬伊琍接下《我的前半生》,將同樣遭背叛的羅子君,演的惟妙惟肖,一舉奪下白玉蘭。
《北上廣沒有眼淚》,讓她斬獲華鼎獎最佳女主角;
《找到你》,讓她獲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獎;
《在遠方》,又使其與劉燁組成最佳CP。
以前以為馬伊琍在婚姻中的退讓和原諒是在示弱,但實際上,馬伊琍從來就不是一個軟弱的人:
兒時的她,憑努力考上上戲;長大的她,為補貼家用,瘋狂掙錢;戀愛的她,遭閨蜜背叛,一滴淚沒流;結婚的她,一邊帶娃,一邊持家,一邊拍戲。
她清晰地知道每個階段自己要什麼,並且能為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並且有奮起反擊的能力和底氣。
因為她始終記得兩段對話:
一次是父親在她母愛泛濫,與孩子寸步不離時,告誡她作為女人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
「養你一年、兩年可以,五年、十年呢?」
一次是她提前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時,校長的叮囑:
「馬伊琍,你將來要做藝術家,不要做明星。」
她現在也時常以此自省,踏踏實實做演員。
除此之外,通過她的言行,小辣更佩服,她活在當下的態度。
四十三生日那天,她寫下一篇長文,其中有這樣一段:
「二十多歲,對手裡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恆,因而為未來的諸多不確定而莫名煩惱,錯過些美好。
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恆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熱情而好好地生活,一代生生不息。」
是啊,人生哪有永恆,我們只能把握好眼前。字裡行間,都能看得出她的通透和智慧。
三八婦女節那天,她寫道:女孩,請保持自信和勇敢,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任何想要成為的人。
可見,她在為女性打破偏見這條路上,一直奔赴在前端。又正如她自己的逆襲之旅,自信和勇敢給了她不可小覷的力量。
接受三聯採訪時,她說:
「我是個悲觀主義的人,不喜歡曬幸福。因為我覺得只有不幸福的人,才需要曬。」
可現在她的幸福,卻寫在臉上:
結婚前放肆瀟灑,結婚後恪守本分,離婚後又狠狠去愛!
我們要明白,幸福是自己的,抓緊它並活出自己的女人,才能閃閃發光。
這樣閃閃發光的馬伊琍,贏得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