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街道辦,不少市民都知道它是與老百姓距離最近的基層政府職能部門,也是直面群眾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政府職能部門之一。
解決日常生活「小問題」
積極推進多項惠民措施
今年以來,華商報向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街道辦發送的新聞調查函均能快速有效地處理回復,針對城市治理的問題都會解決後持續關注,防止問題反彈。
據了解,韓森寨街道辦轄區內有多個大中型國有企業及其家屬院,人口密度較大。今年,在華商報發送函件的政府部門中,韓森寨街道處理最多的是小區環境和一些安全隱患問題,如小區內汙水亂流、家屬樓停水、院牆傾斜存隱患等。「這些看似都是小事情,卻與市民生活大相關。」韓森寨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績深說,在接到華商報新聞調查函後,街道辦公室第一時間報主要領導審批後,由分管領導、相關科室承辦,核實處置後形成情況報告,經辦公室審後報主要領導審定回復。
除了解決市民投訴反映問題外,王績深說,街道辦在2020年還持續推進老年助餐點、飛毛腿「鹹東小哥」品牌及成立物業服務聯盟等多項惠民措施。
今年以來,韓森寨街道對「飯大爺」再升級,通過整合資源,將「微型」養老園「嵌」入社區,融入書畫興趣、文體娛樂、智慧點餐、康養小屋、助老助浴、午休短託、便民購物等服務,以「從舌尖到心間,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餐」為服務理念,創新「老年助餐+N」服務模式,打造行政快捷辦理、飲食文化傳播、社區公益活動、健康生活指導、社區居家養老、便民生活購物「六位一體」的社區服務綜合體。目前共成立5個點,共計3000多人辦卡,服務累計20萬餘人次,解決了空巢、獨居、行動不便老人吃飯難的問題。
街道辦整合城管科、社會事務科科室職能,創新成立物院辦。在此基礎上,成立西安市首個街道層面的物業服務聯盟組織,成立物業聯盟黨支部。2019年高標準承建完成新城區第四黨員政治生活館,建設集「黨員政治生活館」「黨群服務中心」為一體的「一館一中心」紅色會客廳。王績深說:「黨員政治生活館開館以來,開展的黨性教育共接待300多批次,共計8000多人次參與。
同時,街道還對黨建、計生、勞保、民政、信訪、法律等服務逐項梳理,通過線上和線下流轉模式進行路演,優化流程,實現群眾『進一扇門,找一個人,辦一攬子事兒』。」
「鹹東小哥」不僅提供志願服務
還組建巡邏隊保安全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層街辦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王績深表示,在疫情防控中,韓森寨街道、社區幹部、物業、志願者等共1200餘名「鹹東小哥」奮戰在一線。在轄區率先設立8個「鹹東小哥」進小區蔬菜便民點,為返回西安人員提供「六個一」暖心服務;成立21人的「鹹東小哥」心理疏導志願服務隊。「鹹東小哥」作為陝西省唯一社區工作者代表還出席了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記者見面會。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28個字為核心,形成了鹹東小哥「1+4+N」三維體系基層治理模式。
此外,韓森寨街道還成立了「鹹東小哥」電瓶車巡邏隊,組織派出所民警、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各物業公司保安、網格員及鹹東小哥志願者駕駛電瓶車在轄區小區院落開展地毯式巡查。截至目前,累計巡邏1100餘公裡,共為50多個小區車主開展提醒服務。增強了群眾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助民問題上,街道辦探索成立了「麥朵朵」託幼服務、矛盾調解工作室,在老鋼廠依託西安市米多多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成立專業託育早教機構,已接收轄區40餘戶居民幼兒託管。
同時,在老舊小區管理問題方面也下了力氣。為破解「二無小區」(無物業、無小區居民業主委員會)的治理難題,韓森寨街道創新使用「拆牆並院」的方式,將相鄰的鹽業小區、化工小區、果品小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改造,拆除三個小區之間的圍牆,拓寬了道路、打通了消防通道、增加了停車位、降低了管理成本,使三個小區融為一體、資源共享,達到「1+1+1>3」效果,得到小區居民大力支持和稱讚。
打造標準化15分鐘便民服務中心
變「群眾跑」為「數據跑」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2021年,針對關係轄區市民日常生活的問題,韓森寨街道也有明確規劃。
2021年,韓森寨街道將持續深化鹹東小哥「1+4+N」基層治理模式。進一步做實「N」的內容支撐,持續深化紅色會客廳、「飯大爺」老年助餐服務、物業服務聯盟、「麥朵朵」託幼、「佬街坊」矛盾調解等品牌,以迎十四運為契機,將「鹹東小哥」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一流城市基層治理品牌。按照「一館一臺一院三站」功能定位,對老鋼廠黨群服務中心再升級,擴大黨群服務中心的影響力;擴大鹹東小哥電瓶車巡邏隊影響力,打造基層綜合治理管理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工作局面,形成可複製的經驗;全力推進矛盾調解工作室全覆蓋,通過開展知識講座、提供法律幫助,調解轄區家庭、婚姻、鄰裡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做實志願服務,提高居民滿意度,整合轄區資源,針對低收入人群、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鹹東小哥志願服務隊,做好工程維修、電器維修、教育培訓、家政服務、心理疏導等服務。
此外,打造「飯大爺」老年助餐升級版,街道將積極探索「中央廚房」的經營模式,按照標準化、規範化、連鎖化的要求,對所有食材集中規模採購,統一加工為半成品和成品,統一集中配送,保障食品安全和飯菜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將「微型」養老園「嵌」入社區,融入書畫興趣、文體娛樂、智慧點餐、康養小屋、助老助浴、午休短託、便民購物等服務,探索推出手機點餐服務和刷臉就餐新模式,讓老人通過手機平臺,足不出戶即可點餐,由「鹹東小哥」上門送餐,老人們可對菜品和服務質量進行點評,從而實現智慧推送、精準服務,打造更多的「飯大爺」老年助餐社區服務綜合體。
同時,探索15分鐘政務服務圈,打造標準化15分鐘便民服務中心,減少優化50%的辦事流程。拓展網上服務,運用陝西政務服務平臺網站,進一步推廣「在線諮詢、網上申請、快遞送達」的辦理模式,實現公共服務事項家中申報、就近通辦、多點辦理等服務,變「群眾跑」為「數據跑」;拓展移動服務模式,讓群眾通過手機、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實現移動辦理、移動諮詢,智慧推送、精準服務。總結整理「麥朵朵」託幼服務內容,形成可複製經驗,擴大服務範圍。 華商報記者 楊平/文 張杰/圖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