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真實的歷史比故事還精彩

2020-12-24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元代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可通常認為它出自清代民間藝人石玉昆所編的《三俠五義》。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故事與敦煌佚經《佛說孝順子修行成佛經》的相似度極高,若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五代了。

狸貓換太子故事

故事說的是,包公在外出巡視途中,頭上的帽子突然被風吹落,他連忙去撿帽子,可這帽子隨風滾到了一座破窯裡。只見裡頭還住有一位身穿破爛衣裳雙目失明的老婦人。

包公見到婦人後,出言問候並報出自己的姓名。老婦人一聽,當場大哭,說 : 「包卿,可要為奴家伸冤啊!」包公聽後大吃一驚,這婦人如何敢以皇室的稱呼?

隨後,老婦人的一番話更讓包公驚掉了下巴。這位老婦人竟是當今天子宋仁宗的親生母親,宋真宗的李宸妃。因給真宗生下兒子後,當即就被劉皇后以剝皮的狸貓給調包了。

劉皇后還反誣李宸妃生下怪胎,自始李宸妃被打入冷宮,更要將李宸妃治罪。後來,有宮人看不下去,偷偷冒死相救。老婦人邊說邊掏出當年真宗留給她的佩,這下包公終於相信。

鐵面無私的包公遇到這等不平之事,自然不會置之不顧。他先將李宸妃帶回京城,再想法子使得宋仁宗與母親相認。最終,破解了一段宮廷謎案,讓真相大白於天下,宋仁宗母子得以團圓。結局雖完美,但畢竟只是故事,而真實的歷史卻要複雜得多。

真實版狸貓換太子

宋真宗在即位前,原配便已去世。在當上皇帝以後,雖然立了皇后(郭皇后),可在即位後的1007年也病故了。

於是,宋真宗就想立自己最為寵愛的劉德妃為皇后。這想法一提出,當即招致朝中大臣的反對。均認為德妃出身低賤,不宜作為皇后。

劉德妃原名劉娥,自小父母雙亡,早早就嫁給了當地銀匠龔美。雍熙初年,夫妻到京城謀生,後來因為太過貧寒,銀匠就讓劉娥改嫁,此時的劉娥才只有十五歲。

真宗當時為襄王,經指揮使張耆推薦,劉娥就這樣進了襄王府。宋太宗也知道這事,嫌棄劉娥其出身卑賤,曾下令將她逐出王府。

可真宗實在割捨不下,就暗中讓她寄居在張耆家中。到真宗即位後,重又將她接回宮裡,並於大中祥符初冊封為德妃。

雖然真宗立劉德妃為皇后一事,受到寇準等大臣的反對,但最終還是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冊立劉德妃為皇后。

不過,這中間還有個插曲,就是1010年的時候,宋真宗看上了劉德妃宮中的侍女,即後來的仁宗皇帝的生母李氏。真宗一時高興,讓她侍寢後,李氏竟然懷孕了,並且還生了個男孩。

劉德妃自知不能生育,就把男孩視為己出,與真宗的另一妃子楊氏(即後來的章蕙皇后)共同扶養,而這一切都得到了真宗的默許。生母李氏及宮中一眾知情人等,更被勒令封口,不得讓男孩得知真相。

乾興元年(1022年),真宗駕崩。年僅十三歲的仁宗即位,劉德妃為太后垂簾聽政。劉太后垂簾聽政長達十一個年頭,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仁宗才開始親政。

被蒙在鼓裡的仁宗自小就叫劉皇后為大娘娘,叫楊淑妃為小娘娘,母子間感情融洽,對於生母仍健在的事實仍一無所知。

生母李氏直到1032年,即仁宗親政前一年,為真宗守陵的李氏病重不治去世,此時方得進位宸妃。劉太后也派人覓得李氏失散多年的兄弟李用和,並讓他當上三班奉職。

李宸妃去世後,劉太后本打算以一般宮人的禮儀在宮外治喪。後得宰相呂夷簡上奏提醒喪葬應從厚,劉太后方下詔以一品禮厚葬,並以皇后服飾裝斂,棺中置水銀。

明道二年,劉太后去世,仁宗十分悲傷。此時,章惠太后(楊淑妃)終於和盤託出,「她非帝母,帝自有生母。」燕王亦告知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直到這一刻,仁宗方知自己的身世。哀痛之下,下詔自責,尊生母為皇太后,溢號章懿。

同時親自到母親安葬之地的洪福院祭告,並下令派兵包圍劉氏府第。到達洪福院後更親自開棺驗視,見生母穿著皇太后冠服,置在水銀棺中膚色如生,並無毒殺的痕跡,才感嘆傳言之妄。

並下詔將母親棺槨移葬真宗永定陵。後因感恩於養母劉氏,撤去劉府圍兵,舅舅李用和拜為彰信軍節度使、檢校侍中。

燕王到底有沒有撒謊?

後世對宋仁宗生母李宸妃之死多有揣測,特別是燕王的所說的宸妃是死於非命。燕王就是戲文中八賢王的原型,按說,以他的地位及聲望,說出這番話,自然並非只是信口開河般。

另外,李宸妃的死亡時間正好是在宋仁宗親政前一年。也就說,劉太后即將交棒給宋仁宗。並且,宋仁宗知道真相後,只是開棺看了一下生母的容顏。

宋代的法醫技術成熟要到南宋時期,可名聞天下的法醫宋慈要到一百多年後才出生。就算他在現場,只是單憑觀看容貌也決不可能作出是否中毒的結論,必然還要進行解剖,但這樣的行為顯然並不實際。

因此,結合上述幾點,李宸妃之死令人充滿遐想,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狸貓換太子」,真實的歷史比故事還精彩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元代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可通常認為它出自清代民間藝人石玉昆所編的《三俠五義》。
  • 《少年包青天》中的狸貓換太子,在歷史上,真相究竟是什麼?
    這一部劇的播出,讓我們了解到了宋仁宗這一位仁君,也讓我們驚奇地發現,他便是民間流傳「狸貓換太子」一案當中的那一位太子。》也對此案有著精彩的演繹。所以,這曲折離奇的「狸貓換太子」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民間版本 在民間流傳的版本之中,狸貓換太子的主人公便是宋真宗的兩個妃子,劉妃和李妃。故事梗概便是劉李二人都是很受宋真宗寵愛的妃子,而她倆也恰巧同時懷孕,因為真宗承諾,誰生下兒子,誰的孩子即可得到太子之位,所以,善妒的劉妃便在暗中謀劃陷害李妃。
  • 真實的狸貓換太子,宋真宗允許皇后抱養皇子,成為一代明君
    小說和戲劇總是會因為要讓情節更加曲折、生動,或者吸引人的興趣,從而對歷史事實進行適當地改編。在《三俠五義》裡的「狸貓換太子」這一節裡皇后劉娥被塑造成了一個為了權力和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的奸妃形象。《清平樂》相對來說比較貼近史實,而《三俠五義》則是跟歷史相差千裡,其中的情節更是加上了神話的色彩。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狸貓換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劉娥。狸貓換太子中的「一代奸妃」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在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去世之後這段時間。
  • 典故「狸貓換太子」真實原型
    關於「狸貓換太子」故事中牽扯到人物有宋仁宗趙禎、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章懿皇后李氏;宋仁宗趙禎宋仁宗(1010~1063),即趙禎,宋真宗之子,章獻明肅皇后養子,章懿皇后親子;5歲被封為壽郡王,8歲封升王,立為太子。
  •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並沒在北宋後宮中上演,真實情形很平淡
    書中的故事雖然引人入勝,廣為流傳,但都是虛構的。比如說,從第十五回的《斬龐昱初試龍頭鍘,遇國母晚宿天齊廟》到第十九回的《巧取供單郭槐受戮,明頒詔旨李後還宮》所營造的「狸貓換太子」故事,影響極廣,很多人都誤將之當成了史實來讀,但它卻是假的。
  • 狸貓換太子的真相究竟如何?
    在包公的戲當中,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叫做:狸貓換太子,故事情節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影視劇中話說宋真宗在位多年一直沒有子嗣,此時他年歲也不小了,如果還沒有皇子出生的話,那麼老趙家這麼大的產業無人接盤,就在此時,一個好消息傳來,他的兩位妃子,劉德妃和李辰妃都已有了身孕,雙喜臨門,
  • 「狸貓換太子」到底是真的,還是杜撰出的梗?案件中的劉妃不簡單
    古裝懸疑劇《少年包青天》曾經是家喻戶曉的熱播劇,而劇中的最後一個案件,「狸貓換太子」,也因為曲折的情節和精彩的演繹,成為了經典。「狸貓換太子」不僅出現在影視劇裡,在小說《三俠五義》中,也有這樣的橋段。而「狸貓換太子」的太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那麼,「狸貓換太子」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是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梗呢?《趙宋》這本書就為我們揭開答案。《趙宋》的作者遊彪,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多年來都在研究遼宋史。他在書中介紹了宋朝18個皇帝的真實生平和命運抉擇,也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趙宋王朝的興衰演變。
  • 狸貓換太子,真相是什麼?這件事情的原型,到底是誰?
    這個故事被改編成各種形式傳唱,評劇、豫劇等,而且後來被拍成電視劇,成為了家家戶戶都知道的故事。可以說在當時應當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案件,讓人觸目驚心。歷史上是否真的有狸貓換太子這樁事?如果沒有,他的真相又是怎樣的?
  • 民間傳說的狸貓換太子:其實只是虛構事件,但卻和一可憐女子有關
    在我國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人盡皆知,但是在歷史上,這件事情卻是虛構的,為什麼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原因和一個命運悲慘的女子有關。圖片:狸貓換太子舞臺劇一、狸貓換太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民間說書的話本,目前可以在《三俠五義》裡面找到這個故事的完整版。
  • 「狸貓換太子」真相,騙了世人1000年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則很出名的故事——狸貓換太子。故事講的,就是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的生世之謎。在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中,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有劉妃和李妃兩個妻子。當年,劉妃和李妃同時懷孕。宋真宗在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最終立八賢王的「兒子」趙禎為太子。由於生下「怪胎」,李妃被打入冷宮,劉妃又派人謀殺李妃。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李妃逃到民間,以乞討為生。後來幸遇包青天包拯,在事隔24年後,李妃才得以與親生兒子宋仁宗相認。東窗事發後,已經做了皇太后的劉妃,最終在陰謀敗露之後自盡身亡。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梗概。
  • 劉娥「狸貓換太子」真實存在嗎?劉娥的身世 劉娥為什麼不乾脆自己當皇帝?
    《狸貓換太子》又名《鍘郭槐》,是一出豫劇祥符調的傳統經典劇目和看家戲。因為其存在時間歷史悠久,並且流傳範圍極廣,在民間有著很大的社會影響。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圍繞著宋真宗、宋仁宗、劉妃和李妃展開。主要講述的是宋真宗的皇后郭氏與其所生三子去世之後,後位與太子之位空缺,最關鍵的是當時宋真宗膝下已經沒有兒子,後繼無人。當時朝廷大臣上奏真宗請求立後,剛好劉妃和李妃又同時懷有身孕,於是便下旨道,劉妃和李妃誰先生下兒子,就立其為後,並且將她生的兒子立為太子。
  • 「狸貓換太子」和「すりかえる」
    留言裡有兩位朋友聯想到了「狸貓換太子」。不過仔細琢磨,事情大方向雖然都是「偷換」,可如果在「狸貓換太子」這個事情上,「成り済まし」首先用不上(本來已經是剝皮的貓了,它是不可能主動去「扮演」這個角色的),而「替え玉」也有點牽強。這個故事的核心基本在這個「換」字上,也就引出另一個動詞「すり替える」。
  • 「五一」翻翻書丨《宋仁宗》:「狸貓換太子」的「太子」,是被歷史...
    他是「狸貓換太子」裡的「太子」也是民間戲文裡的「路人甲」今天的中國人遊長城,必會想起秦始皇 ;遊大運河,必會想起隋煬帝 ;讀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會想起漢武帝 ;論及「鄭和下西洋」的盛況,會想起明成祖永樂帝 ;說起古代的治世
  • 《清平樂》開播,主角竟是狸貓換太子疑案中最大受害者
    狸貓換太子之謎說起宋仁宗,是少有以仁政之國的仁愛之君,可他被我們熟悉的初始居然是源於一則離奇謎案——狸貓換太子。《狸貓換太子》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一個文學故事,講述的是宋真宗時,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嬰兒,李宸妃隨被打入冷宮。仁宗趙禎即位後,包拯受理李妃冤案並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的故事。因故事膾炙人口,後多次被改編為戲劇、影視劇等搬上舞臺熒幕。
  • 《清平樂》中的穿天子服的劉娥和狸貓換太子中的劉娥是一個人?
    歷史上對她的評價是「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大型歷史鴻篇大劇《清平樂》正在熱播。此劇一經播出,便掀起了一股「大宋風」,其考究的服化道、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和一眾演技派演員的精彩表演,令觀眾隨劇情一同置身大宋。吳越的演技一向在線,雖然這部劇被吐槽劇情鋪展緩慢,需要開著二倍速看,但是劉娥和仁宗皇帝母子之間那種矛盾日益加深卻又無法擺脫親情羈絆的複雜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 宋仁宗身世之謎,狸貓換太子不只是傳說,真相原來如此
    宋仁宗狸貓換太子 只是有可能「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小說《三俠五義》,後被元人改為「陳琳抱妝盒」,清末時期,又被改為多種戲曲在舞臺上演故事講述宋真宗在位期間,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的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嬰兒歸於劉妃,而李宸妃隨被打入冷宮。宋真宗死後,那位當年用狸貓換回的嬰兒即位,他便是宋仁宗趙禎。包拯奉旨赴陳州放糧途中遇李妃喊冤,包拯查明真相,迎李宸妃還朝,解開宋仁宗生世之謎,母子相認團聚,故事的原型見於《三俠五義》第一回「設陰謀臨產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救皇妃」。
  • 一段傳奇淹沒歷史真相,兩千年封建王朝,從未發生狸貓換太子之事
    愛好戲曲的朋友都看過傳統京劇劇目《狸貓換太子》吧,這個離奇故事,可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發生在宋代的一段宮廷故事,在元代被藝術加工為《金水橋陳琳抱妝盒》的雜劇。民國初年,上海京劇班改編為《狸貓換太子》京劇劇目。解放初期,崑曲、越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紛紛移植演出。
  • 狸貓換太子的真相是什麼?劉娥替丈夫宋真宗背了千年的鍋
    狸貓換太子是宋朝一大奇案,很多電視劇都會拿這個故事當作素材,比如:可見狸貓換太子是一個非常受觀眾和製片人喜愛的一個故事,那麼這個故事究竟有幾分真假呢
  • 狸貓換太子的真相
    (圖片來源網絡)狸貓換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一個文學故事,最早出自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
  • 《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① | 狸貓換太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最近,隨著古裝劇《清平樂》熱播,宋仁宗這個歷史人物走進觀眾的視野。他是大宋皇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宋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宋仁宗雖然只活了五十多年,卻留下太多的佳話與傳奇,有些讓人津津樂道,有些卻是真假莫辨。千年不過一瞬,最終都成為後人評說的故事。今晚開始,我們將為您帶來郭瑞祥的《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