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爸吳鎮宇
文/沈寅 李曉娜 郭揚
事實上,《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時就曾邀約吳鎮宇,只因後者檔期原因最終無法參與。而當第二季再次發來邀請時,吳鎮宇有些動心,也有顧慮。他和太太討論了一下,決定讓平時由媽媽照料的Feynman,通過和父親相處,學習像個男人一樣獨立,並留下一段日後可供翻閱的珍貴回憶。
「帶兒子一起去冒險是挺有意義的。」吳鎮宇將參加《爸爸去哪兒》稱之為「冒險」,他向記者強調:「你不冒險就沒有危險的事情發生,就沒有案例來給他(Feynman)上一課。」
男人要獨立面對世界
吳鎮宇不愛用手機,也不愛上網,微博只關注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在他看來,微博就是把一個「假裸體」給大家窺視,狗仔隊把人抹得太黑,而微博可以用來洗白。他說自己在電影裡太黑了,黑得不想把自己漂白:「黑夜給了我漆黑的身體,用來逃避光明」。
在內地拍戲,大多數時間他都躲在酒店裡,不願意出門。回到香港也是如此,他住的是三層洋房,自己和太太王麗萍各有一層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他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看書、打坐、喝茶,看各種通俗電視劇,還看《康熙來了》。
他也不愛交際,圈中好友不多。和太太出門逛街,偶遇好友劉青雲夫婦,互相就說了句:「噯!是你。」然後很默契地各走各路。他太太被朋友詢問:「為什麼你先生這麼酷?出來見面不說話。」他就對太太說:「最好把你的朋友和我的朋友分開,我對交友本來就不熱衷,因為你,我才應約。看!我在街上碰到青雲也不過打打招呼而已,為什麼要我裝熱情?」
他對自己的穿著很在意,太陽眼鏡有100副以上,牛仔褲五六十條,軍褲分不同國家,皮衣有十來套。他捨得買貴的休閒服,比宴會的服裝還貴。他特別中意迷彩服,他說過:「迷彩是保護色,在叢林中不容易被人發現,表示低調做人的意思。」
作為好友,袁詠儀對吳鎮宇「知根知底」,她解釋說:「有時候看到他很生氣的表情,或者很猙獰的眼神,那是因為他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不知道自己要幹嗎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
的確,一如記者在採訪吳鎮宇過程中發現,他對所處的環境相當敏感。比如,他會強調採訪環境必須安靜,每當有人走動,或室外出現聲響,他就會被妨礙。又如在採訪剛開始時,吳鎮宇會比較謹慎,似乎在試探,看對方能否聽懂他不太流利的普通話,或是他表達的意思。而隨著採訪繼續,他逐漸對所處環境熟悉並確認後,就會放鬆,開始開玩笑,或妙語連珠,或輔以大幅度的肢體動作,或惟妙惟肖地模仿那些他提到的人,比如模仿Feynman說話的神情,相當有趣。
吳鎮宇對於外部環境的敏感,來自於他的成長經歷。1961年12月21日,吳鎮宇出生於香港黃大仙區。他雙手比畫著向記者描述幼年時的居住環境:「你想像一下,將一棟30層樓打橫,大約這麼個長度,然後高度也有20層,裡面住滿了人,四通八達。」那是香港的老式居屋,是香港政府經由政府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
用他的話來說,父母都是「草根」。父親是廚師,本分而老實,他的一句「寧願被人家佔便宜,也不要佔人家便宜」,成為吳鎮宇對父親最深刻的記憶。母親是漁民,與父親很不同,母親「是用另外一種方法對待這個世界的」。
小時候,吳鎮宇書被同學偷了,不敢告訴老師,而偷書的同學還寫上了名字標記歸屬。媽媽得知後對他說:「你把書拿回來,把有他名字的那頁撕了,再寫你的名字,不就行了嘛。」
全家能住上公屋,也是靠媽媽。當時申請公屋,幾千人排隊輪號,還要抽籤。媽媽拉著吳鎮宇到靠前的隊伍中,叫他爬進去,自己轉身走了。吳鎮宇就蹲著,見媽媽轉個圈回來,抱起他就往隊伍裡一站。後面人說:「大嬸,你怎麼插隊。」媽媽就說:「沒有,我去上廁所,我兒子在這裡排隊。」
在那個時代,吳鎮宇的媽媽以發自本能的生存智慧,對抗著惡劣的外部世界。吳鎮宇對記者說:「我們那個年代不是要生活,我們是要生存。」
為了生存,必須學會應對各種潛在危險。那時吳鎮宇家附近,是當時香港最魚龍混雜的地界:九龍城寨。他記得有一天睡夢中被小夥伴拉去房子外面上廁所,他迷迷糊糊到了那裡,突然驚醒了。有一群人圍堵另一些人,毆鬥一觸即發。那個小夥伴瞥了一眼,就默默走開了。「(他)是回去叫大人。那麼小的孩子已經習慣了危險,會跑回家叫父母,多厲害啊,」吳鎮宇說:「而現在很多人都是宅男,不知道什麼是危險,也不懂得逃跑。」
這就能夠理解吳鎮宇對Feynman的教育方式了。他不像大多數「老來得子」的父親那般溺愛孩子,而是讓Feynman去體驗危險,從而加深記憶,形成一種發自本能的「危機意識」。比如《爸爸去哪兒2》中Feynman不小心落水,吳鎮宇聽聞後淡定地拋出一句:「他掉下去才知道危險。」隨後他坐在石頭上喝茶,遠遠地觀察Feynman。許久才過去,碎碎念念:「你去玩,你繼續去玩啊,為什麼要這樣?受傷了是不是要回家?要換衣服,不然會生病,你想什麼時候回家?」
在香港家中也是如此。吃飯時Feynman愛伸手亂摸,勸阻不聽,吳鎮宇就按著Feynman的手,燙他一下,讓他記住。Feynman非要一個人下樓梯,吳鎮宇就推他一把,Feynman跌倒記住痛了,以後就不會犯錯。Feynman在遊樂場同其他小朋友有爭執,吳鎮宇不會幹預:「這樣可以先訓練他自立,即使被人罵和打,我都不插手,只會之後教育他。再遇到這樣情況能避就避,避免同人起衝突。」
而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埋藏著吳鎮宇深層的愛。他曾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已53歲,而Feynman才5歲,他很怕自己離開世界時,沒有人教Feynman,因此急切地希望他學會獨立,快速成長。而Feynman在節目中,每每想哭,都會深吸一口氣硬忍住,也是因為吳鎮宇曾教他,男子漢有悲傷情緒時要深吸一口氣,把悲傷都留在心底,留給別人一個挺直的背影。(來自:外灘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