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他輪遍了派出所所有崗位 快退休了當上案偵民警

2020-12-27 上遊新聞

△向治剛在工作中

公安派出所裡有許多多面手,治安、案偵、社區,各個崗位都幹過的民警不少見,而像九龍坡公安分局西彭派出所民警向治剛這樣的卻不多——58歲的老向從治安到社區到現在做案偵,把所裡的崗位輪了個遍,旁人都以為這個老戶籍會在社區幹到退休,然而他卻在從警生涯的暮年,來到了案偵崗位。

主動請戰接下苦差事

向治剛經常對同事們說,當警察如果沒有搞過案偵,總感覺自己的從警生涯不完整。多年從軍、從警經歷讓向治剛具有遇事不驚、沉著冷靜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年紀大並不代表我比別人差!」就是這一股子倔勁兒,讓他在案偵崗位上做得「風生水起」,體力不如年輕人他就加強鍛鍊,蹲點、抓捕、審訊他樣樣衝在最前面。

本月(9月)初,九龍坡西彭鎮一家醫院連續發生了兩起盜竊案,醫院的職工和住院病人多少有些不安。而實際操作中有價值的線索寥寥無幾,給案件的偵辦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時候向治剛站出來主動攬下了這份苦差事。同事們紛紛勸他先放一放,休息一下再考慮調整偵查思路。然而向治剛毅然帶領兩位新同事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將案件的偵辦全過程進行多次復盤,連續奮戰近一周的時間,終於,他從視頻監控錄像下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線索,儘管嫌疑人居無定所、無有效身份信息、反偵察能力較強,但通過視頻追蹤仍然捕捉到了其行動的軌跡。

「如果『線上』的線索有限,那麼我們就從『線下』發力。」向治剛結合視頻追蹤的線索,走訪自己的社區「情報中心」,一周後成功將一名外地流竄作案前科人員抓獲歸案。

老向有「情報中心」

「向老師雖然年齡大點,身體單薄,但精神是真的好,幹工作永遠衝前面,而且對於案件很善於鑽研思考,我們都服他!」派出所副所長歐勇這樣評價道,所裡不論領導還是民警,說起向治剛沒有不佩服的。

如今已經是大數據、信息化辦案時代,不懂技術,也搞不好案偵,尤其是向治剛所在的綜合研判崗位。老向剛來這裡報到時,同事們有點擔心:「向老師搞得懂高科技不哦?」殊不知,老向絕不是「老古董」。早在擔任社區民警期間,向治剛就用微信群管理起了社區警務:針對轄區出租房多、流動人口多、社區沒有物業等情況,向治剛通過微信群發動網格員為居民建起了微信群,民警當群主,網格員當管理員,建起20多個微信群,確保每家每戶都有人在群裡。

當然,玩微信和玩轉大數據畢竟不是一回事,因此向治剛又投入到新的學習中,「都說年輕人跟老民警學經驗,我這個快退休的老頭兒反而逮到年輕人學,說起還不多好意思的。」說是不好意思,但老向可沒停下找小年輕請教的腳步,連剛到派出所的大學畢業生也不「放過」,幾個月下來,一堆技術上的操作摸熟了,老向還發現了自己的特長——視頻追蹤需要長時間待在電腦前觀看,而自己比年輕人更沉得下心來,不會放過一點點細節。

如果說綜合研判組是派出所的情報中心,那麼老向還有一個自己的「情報中心」,基於多年社區工作的基礎,老向在轄區裡有良好的群眾人脈——樂享天倫的老人,沿街叫賣的商戶,他們都是老向的「千裡眼」、「順風耳」,辦起案子,事半功倍。

△向治剛(右)在工作中

幫助失散幾十年親人相見

「情報中心」能輔助破案,也能更好地服務群眾。有一次,向治剛在值班前臺接待了一位焦急的老人。來人馮老師是他的老熟人了,這位退休教師是鎮上有名的熱心人。馮老師此行的目的,是幫助一位貴州的賀女士尋找失散近半個世紀的弟弟,憑著有限的線索,老人已經苦苦找尋了三次,均無功而返。

年愈九旬的馮老師在一次去貴州探親途中遇到了賀女士,熱心腸的他攬下了找人的任務。這讓向治剛很是觸動:馮老師憑一腔熱血,不顧自己年邁體弱,還堅持不放棄,現在接力棒交到公安民警手裡了。

馮老師掌握的唯一線索是一個小地名「高家壩子」。「高家壩子」這個地名,顯然是個老地名,向治剛乾了二十多年戶籍民警,硬是沒聽說過,而賀女士對弟弟的記憶都停留在了五十多年前,弟弟到底還在不在重慶?

作為西彭鎮的「活地圖」,儘管沒聽過這個地方,但根據向治剛多年的閱歷判斷,高家壩子應該在西彭工業園區一帶的雙鞍村、長五間村等幾個村落。

向治剛立馬啟動他的「情報中心」,首先撥通了雙鞍村老書記老田的電話。老田今年70多歲了,在雙鞍村村幹的位置上幹了近二十年,最熟悉當地情況,可老向收到的回覆卻是失望。

向治剛隨後找到了長五間村的老書記老吳,90多歲的老吳幹了近30年村幹部,大小事情門兒清。老吳建議向治剛去村頭一間賓館打聽,他隱約記得多年前這家人好像有親戚走失。

網上查到賓館的電話,向治剛立即撥打過去。接電話的是一位老人。向治剛簡短介紹完情況,電話那頭忽然傳來一陣哭聲:我的天啊,你說的那個人一定就是我的姐姐啊!

見面時,當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含著熱淚緊緊擁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向治剛眼眶也溼潤了。

向治剛始終把本職工作當事業,為他所鍾愛的公安工作貢獻了自己半生的青春,更讓向治剛驕傲的是,轄區群眾對他的一聲聲親切稱呼「向大哥」、「向爺爺」。他說,就為了這樣的「滿足感」,自己也要堅持在刑偵工作一線,直到退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譚遙

相關焦點

  • 漳平永福派出所幾起案件「小案快偵」......
    連日來,永福派出所根據「小案快偵」工作機制,聚焦民生小案,服務轄區平安建設,對轄區發生的「盜搶」警情實行「零容忍」,充分發揮智慧偵查中心、業務警種、派出所「三級合成研判」作用,合力分析研判發案信息7月27日9時許,該所值班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其停放在店鋪門口的電動車被盜。接警後,民警迅速出警處置,啟動小案快偵工作機制,通過調取現場周邊視頻監控,經視頻分析研判,於上午11時許將嫌疑人抓獲歸案,並追回電動車。8月11日11時許,該所值班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其位於永福鎮呂坊村的小賣部收銀臺抽屜現金被盜。接報後,民警第一時間出警處置。
  • 【破小案護民生】楓林派出所快速偵破一起扒竊案
    近日,新化縣公安局楓林派出所立足「破小案、護民生」,構建快偵機制,把人民群眾反應強烈且深惡痛絕的盜竊、扒竊等多發侵財類犯罪作為打擊重點,有效提升了打擊效能。案起·口袋現金不翼而飛2020年12月24日12時許,楓林派出所接到曾先生報警,稱其乘坐客車到新化火車站,下車後發現外套內袋處被劃開一道長約10cm的口子,袋中500元現金不翼而飛。
  • 以快制快!廈門警方快偵率連續6個月全省第一,近四成侵財小案一天內...
    在破獲的侵財小案中,近四成在24小時內偵破,「小案快偵快破」取得突出成效。 市局根據省廳《關於加強「小案快偵」工作的指導意見》,成立「小案快偵快破」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刑偵支隊,各分局參照市局模式設置「小案快偵」小組。「兩搶一盜」案件發案數同比去年下降49%,破案率同比去年提升24%。
  • 「破小案護民生」楓林派出所快速偵破一起扒竊案
    近日,新化縣公安局楓林派出所立足「破小案、護民生」,構建快偵機制,把人民群眾反應強烈且深惡痛絕的盜竊、扒竊等多發侵財類犯罪作為打擊重點,有效提升了打擊效能。2021年1月5日8時許,石衝口鎮村民曾先生手持「破案神速 勇擒扒手」錦旗來到楓林派出所接警大廳,高興地說:扒手戴著口罩都被你們抓到了,新化公安「牛」啊!案起·口袋現金不翼而飛2020年12月24日12時許,楓林派出所接到曾先生報警,稱其乘坐客車到新化火車站,下車後發現外套內袋處被劃開一道長約10cm的口子,袋中500元現金不翼而飛。
  • 致敬退休民警|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傳
    今天他們依依不捨離開眷戀的工作崗位離開為之奮鬥數十年的公安事業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幾位退休老民警的從警生涯聽聽他們的從警感悟周景武:自豪、艱辛、奉獻、底線周景武,從警40年,從派出所到刑警隊,從片警到派出所所長,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並多次榮獲上級表彰。
  • 愛說愛笑的杭州老民警「雷叔」要退休了,他第...
    60歲的民警雷陳嶽照舊起個大早,打開濱江公安分局警務保障室的辦公室,像往常一樣打掃衛生,拿過同事的茶杯,抓上一把新茶泡上。忙活完,看著這間無比熟悉的辦公室,雷陳嶽的心情有些複雜。這麼多年,每天為民警們做後勤保障,其實他待在辦公室的時間沒多少。
  • 穿上警服今生無悔!武漢公安336名民警光榮退休
    趙勇是江岸區分局大智街派出所社區民警,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戰,和青年民警一樣一直堅守在所裡,下社區宣傳防疫常識、協助排查發熱患者、幫扶轄區困難群眾、參與集中隔離點值守,還5次請纓參加患者轉運。因表現突出,被湖北省公安廳記個人二等功。疫情期間,趙勇的父親87歲的老黨員趙潤庚躺在病床上,給兒子手書來信,鼓勵他「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人民警察愛人民的優良傳統,奪取阻擊疫情的全面勝利!」
  • 民警們退休前的最後一天都在做些什麼?
    在同事們為他舉辦的退休儀式上,李國平同志深情地回顧了自己從警三十餘年以來的社區工作歷程,真誠表達了對派出所和義達裡社區的感恩、熱愛和眷戀。期間,他的眼眶總是不自覺的溼潤......雖然我剛從擔任了30餘年的義達裡社區民警崗位上退休下來,但多年的公安事業賦予我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將一直伴隨著我,我也永遠是公安的一份子。
  • 當兵守國,從警護城 當老兵成了民警,他們的故事依然精彩
    昔日,他們曾是一群軍人,保家衛國鐵骨錚錚;而今,他們是公安民警,堅守崗位守護安寧。青春熱血、少年壯志,歲月流轉、百鍊試金。從橄欖綠到警服藍,他們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在新的崗位上用鐵血寫就人生底色,留給時光是鏗鏘背影。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 從技術宅男到「勞模偵探」 案偵好手郭瑞昌故事了解一下
    ▲研究受害者詢問筆錄在9年案偵民警經歷中,江北區公安分局華新街派出所案偵組長郭瑞昌每年都破案超30件,參與辦理的案件佔華新街派出所年破案數近一半。同事們都說他是地地道道的「全掛子」「勞模偵探」。2011年,他來到重慶,通過社招入警,在華新街派出所擔任案偵民警。問及辦案經驗,郭瑞昌說,基層的案件,或許就在家長裡短的細微之處。2019年9月,華新街派出所接到王女士報警稱,自己花了5萬多元買了三個「能量號」(手機號碼),據說能提升全家的運勢,但丈夫不同意,還下了「退不到錢就離婚」的「最後通牒」,她只好去找賣家退錢,卻被一口拒絕。
  • 《派出所的故事2019》特別節目直擊一線民警抗疫
    人民網上海2月20日電(王文娟)連日來,全景式警務紀錄片《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持續熱播,由一線民警特別錄製的手語版抗疫主題MV《不放棄》更是在B站上受到紛絲一片好評。
  • 成都民警彭志剛倒在崗位 妻子追憶:他永遠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12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彭志剛在為同事穿上疫情防護裝備後,突發疾病暈倒在辦公室,經送醫後搶救無效,這位54歲的老民警不幸犧牲。「他是好兒子、好女婿、不可多得的好丈夫。」這是妻子眼中的彭志剛。「戶外運動達人、樂觀、開朗、熱愛生活。」這是同事對他的印象。彭志剛生前總說,這身警服要穿一輩子,結果還沒等到退休,他卻倒在了熱愛的崗位上。
  • 看看青年民警的...
    他是編程高手自製小程序助力疫情排查自製的小程序,投用後一天時間就搜集了1000多人的防疫信息。做到這事的,並不是程式設計師、黑客,而是江北區花園村派出所普通案偵民警劉建國。原來,1月24日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一級應急響應後,重慶市公安局全警動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原本就在加班的劉建國,因為排查社區排查需要警力支援,從而被抽調參與排查。
  • 北辰這位老民警,退休前站好「抗疫」最後一班崗~
    2月7日,是一位民警的60歲生日,這天也是他退休前最後一天上班。他叫趙國欣,公安北辰分局開發區派出所一級高級警長。疫情就是命令,在退休前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趙國欣毫不退縮,始終工作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站好最後一班崗,就是他最樸實的信念。
  • 掃黑除惡、小案快偵、打擊詐騙 這個刑偵大隊長戰鬥力「爆表」
    他恪盡職守,忘我拼搏,勇於亮劍,一直奮戰在基層所隊,盡職盡責地踐行著維護社會穩定的崇高使命。他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刑警,也是一位令罪犯聞風喪膽的忠誠衛士。他就是李勇,現為豐澤公安分局黨委委員、刑偵大隊大隊長。
  • 從偷車小案牽出殺人逃犯 看日照大學城派出所神速破案
    惠文和孔鵬是大學科技園派出所的兩名輔警骨幹,是一對師徒,「95後」惠文是師傅,幹圖偵員已經三年了,當年他的師傅也是一名輔警,三年之後他也開始帶徒弟了。孔鵬是惠文的第一個徒弟,也是他最好的搭檔,雖然今年才開始接觸圖偵工作,但腦瓜子靈活,進步很快。
  • 重拳出擊 聚力攻堅 林口分局森偵大隊偵破一起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
    全省林區公安機關「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林區公安局林口分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省局攻堅行動工作會議精神,在切實保護生態資源絕對安全的嚴打工作中,以森偵大隊及各山上派出所為主力,充分發揮「打、
  • 成都一民警突發疾病倒在崗位上 辦公桌上放著救心丸
    成都民警彭志剛突發疾病倒在崗位上,他曾說:「這身警服還沒穿夠」12月8日,成都市成華區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公安分局全警積極投入到患者接觸史的追蹤溯源排查工作中。10日9時40分,成華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彭志剛在為同事穿上疫情防護裝備後,突發疾病暈倒在辦公室,經送醫後搶救無效,這位54歲的老民警不幸犧牲。「戶外運動達人、樂觀、開朗、熱愛生活。」這是同事對彭志剛的印象。但不為人知的是,他患有類風溼性冠心病,長期忍受病痛堅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 盡職盡責 無私奉獻——記確山縣交警大隊案偵中隊負責人劉源
    劉源,男,1987年1月出生,現任確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案偵中隊負責人,二級警司。2011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他刻苦鑽研業務,勤奮工作,逐漸由一名「門外漢」成為「行家裡手」,由一名普通的民警成長為業務骨幹。他先後在事故中隊、外勤中隊工作,無論是在什麼崗位上,他都憑藉著對公安工作的滿腔熱情,憑著對公安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忠實地履行著人民警察的誓言。
  •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將至,退休老民警回憶奮鬥歲月:「那是電影般的...
    為了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浦東公安分局特意組織退休老民警重返警營,參觀分局刑偵支隊新址,再次感受警營氛圍,回憶當年奮鬥的激情歲月。圖說:朱振斌。浦東警方供圖(下同)「做了一輩子警察,這次也終於要有自己的節日了!」今年70歲的朱振斌,是1982年參加公安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