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高譯丹、全媒體記者許南平、章娜攝影報導:臨近南昌地鐵3號線開通,12月8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先行探站,感受3號線特色車站環境。據了解,南昌地鐵3號線線路定位為科技文化線,線路主色調為藍色,線路裝修主題為「科技之光,脈動洪城」,全線共設22座車站,其中17座標準站,5座特色站即八大山人站、江鈴站、繩金塔站、六眼井站、火炬廣場站。
當天下午14時,記者走進繩金塔站,只見車站兩邊的文化牆上印著繩金塔、滕王閣、八一大橋、綠地雙子塔、摩天輪等標誌性建築;灰白色牆柱及仿古的屋簷就像穿越了古代長廊;抬眼望去,兩排燈籠襯著星空頂倒映在磚面上美輪美奐,讓人目不暇接。不僅車站內有星空頂,乘客在候車區等車時同樣可以欣賞「星空」美景。據悉,繩金塔站的設計是以江西傳統文化為切入點,提取南昌繩金塔外觀建築對空間進行塑造,展示南昌自然生態和傳統歷史文明。
同樣擁有星空頂的還有六眼井站,六眼井曾有「南昌第一井」之譽,抗戰時新四軍戰地服務團曾經駐紮此處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典範。車站的設計提取了井的輪廓為設計元素,結合科技的燈光進行組合運用在天花板,打造一個現代、科技、未來的地鐵空間。
接著,記者乘車來到火炬廣場站,剛剛下車就被扶梯前的科技樹所吸引,乘自動扶梯從負二層候車區來到車站負一層,慢慢地,扶梯口處一座更大地科技樹映入眼帘,車站內共有4座科技樹,帶給乘客新奇的體驗。另外,與其他站點不同的是,乘客在火炬廣場站可以看見列車即將到站時間,方便乘客趕車。火炬廣場站周邊是高新科技園,車站就以「藍色科技樹」為設計元素,抽象化運用,天花柱面一體化設計,講述在科技之光的滋養下智慧城市之樹茁壯衍生出各種科技成就,打造未來高新科技之引擎。
另外兩個特色站分別是八大山人站與江鈴站,據悉,八大山人站提取了八大山人的《鄉人約南登》畫為設計元素,提取了畫的輪廓做成扇形的燈具進行模塊的陣列組合,將南昌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相互融合,旨在讓乘客感受濃濃的人文特色文化。
而江鈴站提取貨櫃為設計元素,結合科技燈光對空間進行塑造,將空間打造成一個精緻、科技、未來的地鐵空間。目前,南昌地鐵3號線工程已順利完成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具備初期運營條件,正全力以赴做好最後的衝刺準備,以確保按期開通運營。
編輯:範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