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匯成了一幅美好畫卷。瀘州新聞網記者 王雨航 攝(資料配圖)
江陽區,上午8時,喧囂漸起。48歲的周琴整理好相關資料,騎上電動車,到瀘州市人民醫院為丈夫辦理出院結算。對她來說,有了醫保,住院看病都能報銷,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龍馬潭區,下午4時,陽光和煦,一年級學生王鈺露背著書包,步行20餘分鐘來到宇華豪庭紅領巾加油站,在學習室找到座位做家庭作業,有人輔導作業,王鈺露學習起來越來越有勁兒。
合江縣,晚上8時,夜幕降臨。24歲的張波在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和父親打掃著自家農家樂的衛生。大學畢業後,他看到了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於是在家門口開起農家樂,生意越做越紅火……
近年來,瀘州堅持從老百姓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層面著手,在社會保障、教育、就業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頻出實招,讓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千家萬戶的「小幸福」開花結果,匯成了一幅城市蓬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祥和的美好畫卷。
夯實民生 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我來到這裡,工作比較順心……」近日,來自敘永縣水尾鎮鋼鐵村的曾丁兵在浙江省龍遊縣務工的小區裡,錄了一段視頻給親人報平安。去年2月27日,他在敘永縣農民工服務中心的組織下,赴龍遊縣務工。視頻中,曾丁兵站在小區花園一角,臉上滿是笑容。
和曾丁兵一樣,通過東西部對口勞務協作找到合適工作的人還有很多。據敘永縣農民工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正茂介紹,浙江龍遊縣人民政府與敘永縣人民政府2019年5月18日正式「結親」,為敘永縣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是幫扶內容之一,截至目前,已有446名敘永籍勞動力成功赴龍遊務工。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民生、老百姓的「飯碗」,一頭連著企業、經濟社會發展。
為讓老百姓的「飯碗」端得更穩,瀘州一直在努力——
近年來,結合就業扶貧,瀘州市人社部門積極搭建各類就業平臺,幫助有意願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開展扶貧專場招聘會131場,提供崗位77250個;送崗位下鄉入村活動299場,提供崗位55660個。已建成就業扶貧基地31個,吸納貧困勞動力1796人;就業扶貧車間36個,吸納貧困勞動力1148人。
結合「智能終端」企業人力資源招募「東西部勞務協作」「春風行動」等,舉辦各類室內外專場招聘會,全市為智能終端企業輸送人員12508人,智能終端企業在崗人數7764人。
組織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0802人參與培訓。
【來源:瀘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