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海寧這個二孩家庭,姐弟相處方式無人不羨慕

2021-03-03 海寧日報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

天天變著花兒的上熱搜

劇中明玉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引起了廣泛討論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等詞頻繁出現

有了二胎或者三胎

更應該注重每個孩子的心理

些許愛的偏頗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家住海洲街道洛洲小區金惠莉是一個二孩家庭,姐姐小苗今年上小學2年級,弟弟小布丁3歲。

沒有重男輕女、沒有偏疼一個,這一家四口過得和和美美,幸福味都要溢出來了~

與一般二孩家庭不同的,

弟弟的出生是姐姐決定的。

37歲的金惠莉是南苑小學的老師,起初,她和丈夫張佳鋆沒有計劃生二孩。

「媽媽,幼兒園裡的同學都有弟弟妹妹,我也想要呀!」小苗懇求媽媽,夫妻倆想了想,一個孩子確實太孤單。

在確定要懷二孩之後,夫妻倆開始鍛鍊姐姐的獨立能力,讓她學會自己一個人在一個房間睡覺。姐姐睡得很早,一般情況晚上8點半就進入睡眠狀態了。

懷二孩以後,金惠莉也會詢問姐姐想要弟弟還是妹妹,小苗說想要一個妹妹,但當弟弟出生的時候,她很歡喜。

巧的是,弟弟出生那天,姐姐人生中第一顆牙齒掉了。

見到在襁褓中的弟弟,姐姐樂開了花,金惠莉馬上將這個畫面記錄下來。

有了弟弟以後,夫妻倆對姐姐的愛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呵護她。遇到事情,也都會諮詢姐姐的意見。

弟弟生日怎麼過?

姐姐當起了「參謀」。

要買氣球裝飾、買蛋糕、邀請好朋友一起給弟弟過生日。

小苗抱著弟弟,向自己的好朋友介紹,「這是我弟弟,他很可愛的呢!」就連吃飯她也總喜歡和弟弟坐在一塊,幫媽媽餵弟弟吃米粉。

由於小苗經常抱著弟弟,弟弟有時候很惱火,直接揪姐姐的頭髮,金惠莉見狀馬上護住姐姐。

「看到姐弟倆和睦相處,我很欣慰。」媽媽金惠莉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很多家長很相像,第一個孩子會格外關注安全問題。

「小心手會燙傷,熱水瓶千萬不能碰!」「凳子上不要爬,會摔下來!」「桌子邊不要站,會撞到頭!」……

每個母親都害怕孩子會受傷,不帶孩子出門,管束孩子的行為。

小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地變得文靜起來。金惠莉決定,弟弟要轉變方式,少管束,讓他自然地成長。

其實,姐姐的懂事,

無形當中也會影響弟弟。

姐姐在家練習鋼琴,弟弟喜歡敲打鋼琴鍵;

姐姐跳舞,弟弟跟著手舞足蹈;

姐姐背著書包上學,弟弟也喜歡戴紅領巾、小黃帽,背上小書包模仿上學。

每每提到姐弟,金惠莉滿滿的自豪感。

姐姐疼愛弟弟,每天早上都打卡跟弟弟說早安,弟弟聽話,每天晚上洗漱完畢,套上睡袋就安靜地入眠。

金惠莉說:「姐弟兩個很讓我們大人省心,只希望可以能夠多些時間陪伴他們成長。」

二孩家庭平衡愛,

必須做到公平公正,

不要所有的過錯都歸於某個孩子,

也不要在一個孩子面前經常批評打罵另一個,

更不要隨便拿兩個孩子作對比,

這會讓孩子感覺心理失衡。

與孩子相處

父母要慎之又慎

二孩家庭更要如此!

相關焦點

  • 葉一茜爆料森碟"恨透"了弟弟,二孩家庭"端水大師"不好當
    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裡,葉一茜講起了姐弟倆相處的小故事。葉一茜說,有了弟弟後,森碟就變了。曾經獨立自主的小女孩,開始"技能倒退",看見媽媽餵弟弟吃飯,她也要媽媽餵;看見弟弟吃奶,她也要吃。
  • 【全新觀點】爭寵=競爭力,一位二孩爺爺的全新嫉妒觀!
    堅持自己的觀點、勇於表達,這樣的個性在我們那個時代是吃不開的,是不受人歡迎的。但事實證明,這恰恰是我成年後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現在的人生!我常常反思,我們這一代父母所做的最最耽誤孩子的事,就是用我們所處的那個社會環境帶給我們的認知,去引導如今孩子們的選擇。
  • 孫儷談育兒: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一番話真的很有道理
    目的是想要通過這個,引起爸爸媽媽對他的重視。畢竟二胎剛出生,陳小春夫婦忙著照顧小寶寶,多多少少忽視Jasper的感受。這樣的情況,在不少二孩家庭裡都會上演。那二孩家庭,父母要怎麼對待兩個孩子?關於這個問題,"娘娘"孫儷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
  • 孫儷揭開育兒秘訣:二孩家庭,要的可不是「一碗水端平」
    二孩之間該如何相處,家長該如何對待兩個孩子。娛樂圈的孫儷在這方面稱得上經驗豐富。孫儷揭開育兒秘訣可能很多家長會認為,為了不讓兩個孩子爭風吃醋,會公平對待他們。但孫儷的育兒觀不是這樣的。不得不說,孫儷的兩個孩子確實相處得很好。據悉,在女兒小花還沒出生的時候,孫儷就給兒子等等做好了思想工作,還每天往等等的床頭送玩具,並跟等等說這是妹妹送他的,讓兒子等等對這個尚未出世的妹妹充滿感情,同時也會讓他覺得,以後將會多一個人來愛自己。
  • 酒店親子房只能住三人,二孩家庭消費遇尷尬
    體驗之後,陳女士對樂園的設施和服務都挺滿意。然而,樂園推出的辦卡套餐卻讓她很失望。「根本沒有適合『二孩』家庭的優惠套餐,目前只有針對『一大一小』或『兩大一小』的優惠。」陳女士告訴記者,這意味著即便辦了卡,自己每次還是要給第二個孩子多購買一張成人陪同票,才能帶兩個孩子一同進園遊玩。「為什麼樂園不能推出適合『二孩』家庭的優惠套餐呢?」陳女士感到很無奈。
  • 二孩妹妹給15歲哥哥準備生日禮物,網友大呼羨慕!
    這應該是一個很有時代特色的二孩家庭,哥哥15歲,妹妹最多不超過5歲。這樣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令人溫暖的故事,哪怕是偶爾的小矛盾也會令一眾網友產生無限的羨慕與遐想。這個時代,不是誰都有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也不是誰都能有一個大哥哥或者大姐姐。
  • 讓人羨慕的「綜藝姐弟」,楊紫王俊凱關係好,看到最後這組:是青春!
    綜藝節目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當然現在大部分的節目裡面都是會有一些固定的嘉賓的,他們在節目裡面的互動也是觀眾的一大看點,在一些節目裡面就有一些姐弟的組合,還是很讓人羨慕的,下面就一起來看這麼幾組。
  • 被逼出「超能力」的職場二孩媽媽
    這樣既可以避免工作時不被孩子突然打擾,也能讓家人不必為影響她工作而小心翼翼。  作為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二孩媽媽,張欣把時間分配得井井有條:每天早上8點到9點半陪孩子吃早餐,9點半到下午6點在車裡工作,午餐自行解決,下午6點到晚上11點再次回歸家庭,11點以後是保養皮膚和工作時間,凌晨兩三點入睡。  最近,張欣的工作壓力很大,她的服務對象涉及餐飲、服務和金融平臺等領域。
  • 孕期真人秀《新生日記2》開播,關注二孩家庭
    從近期播出的先導片來看,這些問題都將得到回應。先導片中,參加《新生日記2》的4組明星夫妻悉數亮相:應採兒陳小春夫婦、劉璇王弢夫婦、GAI(周延)王斯然夫婦、寧桓宇周安琴夫婦。在真實的日常生活場景——家裡、公園裡,每組明星夫妻都進行了角色互換遊戲,設身處地地感受孕期中雙方尤其是妻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從而更好地認識、更好地處理孕期的夫妻、親子及家庭關係。
  • 孕期真人秀《新生日記2》開播,關注二孩家庭
    從近期播出的先導片來看,這些問題都將得到回應。先導片中,參加《新生日記2》的4組明星夫妻悉數亮相:應採兒陳小春夫婦、劉璇王弢夫婦、GAI(周延)王斯然夫婦、寧桓宇周安琴夫婦。在真實的日常生活場景——家裡、公園裡,每組明星夫妻都進行了角色互換遊戲,設身處地地感受孕期中雙方尤其是妻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從而更好地認識、更好地處理孕期的夫妻、親子及家庭關係。
  • 劇中的姐弟,現實是夫妻,相愛21年,憑藉《都挺好》又火了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一對明星夫妻,倆人就是通過合作相識的,不過兩個人在劇中並不是情侶關係,而是姐弟,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講述了生活在家庭邊緣的蘇明玉,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陰暗的家庭環境,最終成長為職業女強人的故事。
  • 看家庭劇《都挺好》適合思考人生
    《都挺好》 海報  近日,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引發觀眾熱議——該劇以「花式上熱搜」的方式,展現了極高的話題度。有觀眾認為,作為一部家庭劇,《都挺好》的焦點還是家長裡短的故事,從目前播出的劇情看,父母對兒女偏心、兒女對待老人贍養態度不一這些話題不過是家庭劇的普遍劇情,但這部作品卻因為故事和演繹都很生活化,所以精準地戳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從而產生共鳴。  蘇家故事戳中觀眾內心  電視劇《都挺好》開篇即呈現了一個因為「父不慈母不愛」導致「家宅不安寧」的蘇家故事。
  • 劇中是姐弟,現實是夫妻,相愛21年,憑藉《都挺好》又火了
    尤其是在劇中有很多對手戲的演員,那麼相處的時間就會更加長一些,而兩個人拍攝結束之後也會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他們兩個當初就是在劇中相識,在戲內是姐弟關係,戲外則是夫妻關係。這種愚孝的行為在國內很多家庭都可以看到,高鑫也將這個角色刻畫的非常的成功。因此當時很多觀眾觀看的時候,都恨不得想要打他一頓。
  • 【好歌曲門票】海寧智慧家庭生活館邀請您一起參加中國好歌曲現場錄製!
    關注海寧電信官方微信(hbdianxin)回復「海寧智慧家庭生活館,我要好歌曲門票」,第50,100,150回復的微友獲得好歌曲門票兩張!截止時間2月3日(今天)下午13點,中獎人員微信通知取票!取票時間:今天13:30-17:00取票地點:海寧文宗路159號(電信大樓二樓渠道中心)客服微信:18069697299海寧智慧家庭生活館新品地址:海寧工人路48號(華聯東200米)一、 智慧家居系列
  • 退休了又變身「保姆」,二孩時代老年人的甜蜜煩惱……
    「退休後本想四處旅遊去看看,但實際生活中,作為老人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孩子爸媽都想要二孩,孩子一出生,不帶也得帶,沒有太好的選擇。」強強姥姥向記者介紹,強強是家裡的二寶,老大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本來以為帶完老大就完事了,剛想歇歇,老二又來了,也不能讓姑娘下崗吧,硬著頭皮帶吧。」
  • 從一孩到兩孩:一個父親的心路歷程
    而《南都周刊》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亦有不少已經生育或者準備要二孩的父母,因為第一個孩子對弟弟妹妹的排斥情緒而焦頭爛額。「我們怎樣做父親」,這本是1919年底魯迅先生發表在《新青年》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的題目。一百年後,它又以新的面目出現,考驗著周鵬和那些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現在又因為「二孩政策」的放開而有機會擁有多一個孩子的中國父母。
  • 生了一男一女的家庭,媽媽有什麼感受?聽聽過來媽媽的心裡話
    現代的婚戀觀裡,生兒育女幾乎是大家都認可的,丁克家庭不怎麼受認可。最受大家歡迎的應該是生了一男一女,湊成一個好字的家庭,那麼真正生了一個好字的家庭的媽媽,心裡是什麼感受呢?她們覺得幸福嗎?小楊,28歲我們結婚比較早,我24歲就生了第一個孩子,當時是個男孩,家裡挺高興的,畢竟生了男孩,老一輩家人還是比較注重。
  • 乘風破浪的伊能靜與婆婆相處讓人羨慕:好的婆媳關係都滿足這2點
    誰能想到,結婚後,她的家庭經營、還有婆媳之間的相處,都是很和諧和融洽。 特別是她與婆婆之間,更是讓人感慨:這個婆婆真好。哈哈,這個媽媽有意思吧。在兒媳婦伊能靜談到秦昊不表達愛意,覺得自己有時候會受傷時,婆婆又及時解釋說:秦昊很愛你,只是不太愛表達。同時,在母子倆單獨相處的空當兒,秦媽媽這個婆婆就偷偷提示秦昊,要多誇自己的老婆。 可以說,這對婆媳關係相處的相當融洽了。
  • 好爸爸&新世相:用最普通的場景完成一次與有孩家庭的走心對話
    這些極具「煙火氣」的生活場景成為品牌與有孩家庭之間一種有效的對話方式,沒有「硬性灌輸」品牌植入和刻意煽情,用有孩家庭熟悉的場景縮短了與受眾的距離,對於受眾來說,這樣的場景更能增強代入感,讓品牌想要傳遞的聲音能夠散發更大能量。
  • 「解鎖」二孩家庭五大困擾
    半月談記者 張麗娜 鄭天虹 王瑩 董小紅 導讀 首批全面二孩已迎來入園潮。在新政實施的3年時間裡,二孩家庭過得怎麼樣? 煩心事二:家政市場魚龍混雜,找到好保姆靠運氣 趙慶和妻子都在呼和浩特市一事業單位工作,近幾年,夫妻收入的三分之二都交給了保姆:月嫂每月1.2萬元至1.4萬元,住家保姆每月4500元至6000元。 「能僱到一個稱心的保姆,真是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