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為東亞文化,韓影卻有著明顯區別於日影,中影的一大特徵,那就是它們有著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以及嫻熟的類型片,商業片敘事模式,這使得韓國電影在東亞電影圈裡是最像好萊塢的,無論是前幾年爆火的《釜山行》,《熔爐》我們都能看見韓國類型片逐漸擴張到海外市場,收穫了廣大粉絲。
然而另一方面,在商業類型片之外,韓國導演們也立足於韓國本身的文化傳統,將韓國文化元素與類型片的敘事技巧做一個巧妙融合,讓觀眾不僅對導演高超的敘事技巧所驚嘆,同時也為韓國文化深深吸引。
大家好,我是七點,每天清晨我都會為碎片化時間的您,用心分享一部好電影,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韓國導演羅泓軫的作品:《哭聲》。
這部作品雖然被劃分恐怖類型,但各位卻不能單純當作恐怖片去看,因為他用懸疑的製作手法,將大量韓國歷史知識以及韓國文化獨有的民俗元素暗藏於內,是一部披著恐怖片外衣的懸疑燒腦佳作!喜歡韓國電影和韓國文化的觀眾一定不容錯過。
在一個叫做谷城的小鎮,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儘管生活不算富裕,但人們生活安寧而和諧。直到某一天晚上,村中突發一起家庭滅門慘案,只有一名男性生還,這個人全身長滿了膿包,神志不清。
經過警察鍾久以往的探案經驗來看,這是一起惡性殺人事件,犯罪嫌疑人正是倖存的那名男性,鍾久推測,這名男性之所以對自己家人痛下殺手,是吃了毒蘑菇致瘋。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不久之後,村裡又發生了另一起滅門事件,鍾久和其他刑警仍然把目標鎖定在一個發瘋的女人身上,他們盯上了受害人傷口,兇手的兇器,並尋找目擊證人,可是辦案的過程卻慢慢把他們引向了一個超自然現象——巫術。
他們聽說兇手極有可能是一個外來的日本老人,這個老人會對村民施巫術,並以此達到禍害村民的目的。鍾久一直以來就是無神論者,他對這類怪力亂神之說不屑一顧,他帶著刑警成福和教堂小輔祭來到老人的家中,卻驚奇地發現老人作法用的道具以及受害人死前的照片。
儘管矛頭已經指向了日本老人,但鍾久不明白日本老人的目的,他仍然按照以前的判案思路去搜尋老人殺人的證據,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女兒孝真也出現了中蠱的現象。
為了挽救女兒的性命,鍾久請了巫師來為女兒解除巫術,巫師告訴他日本老人是鬼不是人,鍾久陷入了極端的自我懷疑之中,他的無神論思想開始動搖,這迫使他做出最後的決定:帶一幫人把日本老人給殺了。
影片到這裡為止,仍然像一個撲朔迷離的謎團,在我們即將以為真相要揭曉的那一刻,我們卻看見曾經如同惡魔般的老人突然變得懦懦弱弱,他四處躲藏人們的追捕,以至於掉下了懸崖。
羅泓軫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各種類型元素,如喪屍,探案劇,鬼魂恐怖片,我們走進了導演所布下的「陷阱」,以為會有一場酣暢淋漓的人魔大戰,或者是跟隨鍾久的判案思路一步一步走向真相。
可是導演反其道而行,我們以為的幕後黑手就那麼輕易死去,而鍾久根本沒有探案,僅僅是靠蠻力獲得了意外勝利。可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故事的結尾指向了一場信仰之間的鬥爭。
在這場人類與超自然的較量之中,還有另一股勢力在默默幫助著村民們——一個神秘的白衣少女,結尾處,鍾久為了挽救女兒的性命,必須選擇相信白衣少女,或相信薩滿巫師日光。
可是,就在即將殺死惡魔的那一刻,鍾久那些不適用的判案經驗又出現他的腦海,他發現白衣少女穿著死人的衣服,這使他認定白衣少女才是幕後黑手,他匆忙趕回家,悲劇卻接踵而至——女兒孝真把全家人殺光了,惡魔已經完全侵佔了她的身體。
鍾久目睹家破人亡的慘劇,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和悲憤之中,這場巨大的打擊,已經讓他喪失了鬥志,也讓白衣少女拯救村民的願望功虧一簣。最終,鍾久和小輔祭被日本老人和薩滿巫師用照相機攝取了魂魄,他們將成為籠罩在這座谷城之上無家可歸的冤屈亡靈。
《哭聲》看似是一個恐怖探案劇,但其中卻潛藏著羅泓軫導演對於韓國歷史的映射。我們知道,在上世紀初,韓國曾被日本殖民50年。在這長達50年的統治裡,韓國人民飽受日本統治者的摧殘,其中最顯著之一便是宗教迫害。
韓國是一個宗教多元的國家,有人持無神論(比如影片中的鐘久),有人信仰天主教(比如小輔祭和成福),也有人還在利用傳統的宗教造勢(薩滿巫師日光),而在日本殖民時期,統治者們為了讓韓國民眾更加順從,便通過迫害等方式強行讓這些人歸順日本神道教。
在影片裡,我們也可以看見日本神道教的代表——外來的日本老人,是如何通過超自然巫術迫使村民們相信神道教的,同時薩滿巫師日光象徵著日本殖民時期的「韓奸」,他們既是日本統治者的狗腿子,又想盡辦法榨取韓國民眾的財富。
羅泓軫通過這樣一部電影,揭示了韓國人民的歷史苦難,雖然導演在人物刻畫,以及敘事上有一些瑕疵,導致影片主線敘事有點散亂,但在七點看來,整體實在比抗日神劇高明太多。
同樣,通過觀看這一部電影,七點也希望大家在滿足了觀影享受的同時,也能更進一步地了解他國的文化和民俗,做到科普和娛樂兩不誤,這樣電影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人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