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鮮推出輕鹽系列醬油 掀起調味品行業「健康革命」

2021-01-18 生活泛資訊

隨著健康生活觀念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飲食健康,減糖減鹽減脂的概念盛行,在減糖、減脂被普遍接受並付諸實踐後,減鹽成為新的趨勢。然而,大部分消費者知道高鹽危害,但不清楚到底該如何評判鹽分攝入情況,也不知道該如何科學減鹽,輕鹽飲食的觀念在實際生活中的落實情況仍然需進一步提高。

為了傳遞健康的飲食觀念,倡導公眾養成低鹽飲食習慣,六月鮮輕鹽醬油聯合健康科普媒體丁香醫生對大眾發起了【飲食口味偏好調研】,並聯合食品安全博士、知名食品科普作者鍾凱,從國人不健康的高鹽飲食現狀入手,進行控鹽減鹽、健康飲食觀念科普。

減鹽,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長期的高鹽飲食,會增加高血壓、胃癌等患病風險。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主題定為"三減三健",其中每日<5g的食鹽推薦量是健康膳食標準首位,因吃鹽過多、飲食不當引發亞健康的相關知識也在不斷被普及。無論是國家層面的膳食指導還是消費者本身的意識升級,都在呼籲飲食偏好趨向健康、清淡發展。大環境的變化,也預示著調味品口味優化即將成為主流趨勢。

"隱形"高鹽無處不在,飲食習慣亟待糾正

想要清淡飲食,光有意識還不夠。目前,中國成年人的每日人均鹽攝量能夠達到10.5克。根據丁香醫生發布的調研報告來看,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91%的年輕人有每周至少外食1次的習慣,而無論是外賣還是到店吃飯,人們都愛吃"有味兒的"。炒菜、火鍋冒菜、麻辣燙,這三類重油重鹽飲食是外食選擇TOP3,更受年輕人青睞,但這類菜餚的鹽分攝入超標風險往往也更高。

鍾凱博士介紹:"隱形的高鹽食品無處不在,人們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量的鹽。"因此即使不常在外吃飯,平時吃的不鹹食物中"隱形鹽"含量也不可小覷。

日常飲食,為了口感更佳,人們往往會加入過量的調味品。調研報告結果顯示,78%的受訪者會靠嘗味來主觀判斷。而除了食鹽以外,醬油等含鹽調味品也是導致重口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鹽分攝取超標太常見,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磬待改變。

六月鮮輕鹽醬油,推動健康飲食觀念升級

目前,大部分消費者知道高鹽危害,但不清楚到底該如何評判鹽分攝入情況,也不知道應該如何科學減鹽。

其實,重口味是一天天養成的,減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丁香醫生認為,人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減鹽觀念,有意識的注意食品中的含鹽量,並採用階梯式減鹽的科學方式,有規律的控制鹽分攝入。

基於這一現實背景,一直倡導健康飲食的六月鮮推出全新子品牌——六月鮮輕鹽醬油。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需求,推出4款輕鹽醬油,包括8g輕鹽原汁醬油,10g輕鹽原汁醬油,12g輕鹽牡蠣醬油與12g輕鹽昆布醬油,通過不同梯度的鹽分變化,幫助大家逐級減鹽,養成輕鹽飲食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調研報告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公眾並沒有養成看成分表的習慣,只有48%的人會有意識的查看成分表,這其中選擇控鹽的人也只有59%。為了糾正消費者的這一習慣,六月鮮輕鹽醬油的外包裝上擁有清晰的鹽分標註,直觀展現含鹽量,幫助消費者養成吃鹽看克數的習慣,塑造逐級減鹽的概念,優化飲食結構,達到推動飲食健康升級的目的。

同時,六月鮮輕鹽醬油在工藝上延續六月鮮一貫的高品質,非兌水稀釋,而是通過科學減鹽工藝,在去除多餘鈉離子的同時,保留營養物質。同時,產品還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完整保留了胺基酸態氮的天然鮮味,真正做到減鹽不減風味和營養。

輕鹽醬油將帶動調味品行業健康升級

此次六月鮮與丁香醫生的聯名,是跨界合作更是針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民倡議。調味品行業種類繁多,要想佔據市場高地,必須要真正滿足消費者痛點。

輕鹽醬油的推出,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健康飲食需求,也滿足了消費者生活品質升級、廚房消費升級的心理,以高品質、健康的產品獲得市場關注,在消費者需求把控以及行業未來趨勢上獲得了先發優勢。

新趨勢為產品迭代提供更多機遇,唯有搶佔先機,才能夠引領行業風向。以消費升級、生活品質升級為指導,輕鹽醬油嘗試賦予調味品行業更多意義,引領行業產品向更健康、更優質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全民健康意識再升級 六月鮮輕鹽醬油成消費新食尚
    智研諮詢報告顯示,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從2014年16.6億元增長至2020年117.8億元,年增長率38.69%,遠超飲料行業總體增長率。這種健康需求在調味品市場表現也非常明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減鹽行動,「減鹽」醬油消費群體呈現逐年擴增趨勢,不少調味品巨頭紛紛提出了相應的產品解決方案。  減鹽需求走高,推動減鹽醬油市場加速發展。
  • 靠一瓶醬油,如何顛覆百億市場
    它就是六月鮮新推出的一組新品醬油系列。最大的衝擊是,相對於人們印象中「包裝土氣」的油鹽醬醋瓶,六月鮮這組醬油系列的顏值非常高。僅看顏值,如果不說是醬油,或許更多人會以為它是網紅飲料。但是,它的賣點絕不僅限於顏值。
  • 開啟時間醞味旅程 展現欣和用心標準六月鮮引領中國進入新醬油時代
    ,特邀全國數十家媒體前往六月鮮系列醬油在山東煙臺的生產基地。一位老員工談起工作時,更願意把自己當成「孕育師」,六月鮮紅燒醬油在上海市場的推出及獲得好評的背後,不僅有著長達三年的產品開發期及數十輪消費者口味測試,更凝聚了欣和人對好產品好品質的耐心守候。欣和是第一家給「醬油菌種」聽音樂的調味品企業,讓它們傾聽歡樂的音樂快樂成長,從而把快樂和愛心帶入到產品中。正是這種愛心的傾注成就了六月鮮高端的品牌基因。而這種用心不僅是企業的宗旨,更是每一個員工的理念。
  • 減鹽應是未來醬油標配
    食品行業應逐步減少產品中的鹽,使消費者適應口味;在食品銷售點舉行提高消費者認識的活動,宣傳食用減鹽食品的好處;餐飲業減少食物和餐食的含鹽量,標註食物和餐食的含鹽量。中國減鹽的實施也是這樣的路徑。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展戰略,「三減」「三健」作為實施合理膳食行動被重點提及,而減鹽更是「三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六月鮮引領醬油新時代
    給「醬油菌種」聽音樂,六個月的足期恆溫釀造,這些都是欣和對於醬油高品質的不懈堅持,這也造就了獨特醇香的「六月鮮」醬油。
  • 上海人一年吃掉相當於10個遊泳池容量的「六月鮮」醬油,是這樣...
    【長寧企業風採】在上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欣和,但很少會不知道「六月鮮」醬油,上海人對這個品牌的醬油可謂情有獨鍾,一年可以消耗掉幾千萬瓶,總量可以灌滿十多個標準遊泳池,空瓶排列起來能從上海一直排到三亞。而在17年前,「六月鮮」在上海市場佔有率幾乎是0。
  • 2020年度中國調味品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第二名: 海天海天是中國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專業的調味品生產和營銷企業,歷史悠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目前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
  • 九品牌醬油檢測報告:六月鮮和珍極品質有偏差
    然而,關於企業為拼等級,添加味精以增加胺基酸態氮的質疑聲未曾停息,在越來越高的胺基酸態氮標註量背後,真的是品質越來越好的醬油麼?  2013年10月,《消費者報導》送檢了海天、李錦記、加加、六月鮮、珍極等11個品牌的醬油,進行品質和安全性兩方面的檢測,以此考察市售醬油的真實狀況。
  • 野村國際(香港)--食品飲料行業調味品行業首次覆蓋報告:美食之道...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中國調味品人均消費量仍有上升空間。中國調味品人均消費量在過去14年間實現了翻倍增長,從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長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CAGR約為5%。
  • 「特寫」賣醬油做成「調味品中的茅臺」之後,海天如何突破瓶頸?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醬油行業產量為1001萬噸,同比增長5.1%。不過,醬油行業過去3年行業產量的個位數增速,與2008-2017年10年期間的複合增速11.83%相比下降較大,行業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調味品裡,除了鹽和糖的滲透率最高以外,就是醬油。從終端市場看,國內的醬油市場也已趨於飽和。」陳小龍對界面新聞說。
  • 千禾味業作為醬油屆後起之秀,會是下一個醬茅嘛?
    千禾味業成立於1996年,位於東坡故裡四川眉山,是中國專業釀造高品質健康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的股份制企業,當前以「零添加」醬油及食醋產品在行業內獨樹一幟。食鹽、食糖、醬油、食醋、味精、芝麻油、豆瓣醬、西紅柿醬、花生醬、腐乳、蠔油、料酒、火鍋底料等都是常見調味品。醬油是調味品行業最大細分子領域,醬油是僅次於食鹽的鹹味調味品,可以與肉類、海 鮮、蔬菜、米麵、禽蛋等幾乎所有食材搭配,同時適用於多種烹飪方法。醬油在烹調過程中具有定味、增鮮、增香、上色、複合、去腥解膩等作用,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
  • 中炬高新:暫時沒有併購其他醬油品牌計劃 將全力在調味品行業上...
    中炬高新:暫時沒有併購其他醬油品牌計劃 將全力在調味品行業上開拓發展
  • 「2018年度中國調味品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目前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 以「傳揚美味事業,釀造美滿生活」為己任,海天一直致力於用現代科研技術對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承和創新,建有規模超大,面積超60萬平方米的玻璃曬池和發酵大罐,專門用於高品質醬油的陽光釀曬。
  • 「打醬油攻略」1張圖搞清如何選醬油
    一般只有「特級」會印在醬油瓶正面,其他級別的醬油會在背面/側面標明級別。3「高鹽稀態」是醬油的發酵方法,相比於另一種發酵方法——「低鹽固態」,高鹽稀態法釀製的醬油發酵時間長,味道和香氣更豐富。PS:「高鹽」和「低鹽」代表的是發酵時所用鹽水的濃度,和成品醬油裡的鹽多少沒關係~4可以佐餐的醬油比只能烹飪用的醬油衛生等級高,食用更安全。5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越鮮,營養價值越高!6一些添加劑裡含有少量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 海天味業,千禾味業,兩大僅次於白酒的稀缺的醬油股
    但是,醬油卻是個能做100年的生意,因為醬油是屬於生活必須品。而且,海天的行業地位非常穩固,他就在那裡,俯視著行業眾生。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挑戰它的位置,所以海天的股價堅挺,不是新高,就是在新高的路上。所以,海天可以被譽為「小茅臺」,醬油除了不像茅臺酒那樣越放越值錢,有收藏價值,但他卻能像鹽那樣屬於生活必須品。
  • 「醬油第一股」逆風翻盤,加加食品做對了什麼?
    近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發布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達20.40億元,創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達1.62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創5年新高,資產負債率創5年新低,豐厚的資金儲備和輕負債結構為未來幾年的發展起了個好頭。
  • 李錦記兩款醬油榮獲《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
    12月8日,知名國際醬料品牌李錦記兩款熱銷產品「原釀本味鮮醬油」及「零添加醇味鮮特級釀造醬油」榮獲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自此兩款認證產品可正式啟用「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這也是目前我國醬油行業唯一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產品證明商標。
  • 中炬高新二季度業績逆勢上揚 調味品市場賽道寬廣
    其中,作為中炬高新主要收入來源的美味鮮分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92億元,同比增長10.16%;實現淨利潤4.95億元,同比增長24.07%。調味品賽道空間廣闊調味品業內,反映行業集中度的關鍵指標之一的CR5,即市場內前5家最大的企業所佔市場份額的總和。
  • 下一個海天味業,閉眼入,千禾味業,僅次於白酒的稀缺的醬油股
    原來,千禾是一家地道的四川企業,但最開始,他是做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劑的,也就是醬油呀、食醋呀這些調味品的上遊。看到下遊企業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千禾心裡也痒痒,嗯,和尚摸得,為何我摸不得?於是,2001年起,公司決定向下遊進軍,也去做調味品。
  • 黑豆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看完即刻「漲姿勢」
    現在人們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吃得好,還要吃得夠精緻,由此我們廚房裡面的調味品自然就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油鹽醋醬油的四大基本件,到現在的料酒,蠔油,味精,胡椒粉······品種可謂五花八門。近來,醬油界又興起了黑豆醬油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