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面標題下面藍字 「北青社區報(順義版)」 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將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林玲:兩個媳婦一起美甲、逛街、聊心事,又經常拼桌吃飯,有他們在我們身邊,真好。
張勁:成為鄰居後,張陳昱從此多了個姐姐,對門就是我們的家人。
(林玲,郭睿,郭寶成)
(陳錫美,徐素英,張陳昱,張勁)
(兩家合影)
有緣千裡來相聚,無緣對面不相識。雙興東區的這兩家人,從入住到相識只用了幾天,到熟識後相伴出遊,也不過半年光景。在他們眼裡,大家聚在一起是緣分,「雖是鄰居,勝似家人。」
解燃眉之急 沒水沒電相互借2013年1月,張勁一家搬到了林玲一家對面,開始裝修。幾天後的中午,林玲正在做飯,家裡突然停水了,焦急之下,她只好硬著頭皮敲了對門的門。正巧張勁在家,他聽林玲說明情況後,主動幫忙接了一大盆水,並送到了林玲家。兩家人聊了聊後,就算認識了。
沒想到,沒過幾天,林玲家的門也被張勁敲開了。原來,張勁忘記買電字,家裡裝修不能停電,情急下,張勁想起了對門的鄰居。「我直接拿著接線板就來對門借電了。要是沒有他們幫忙,耽誤事不說,還要浪費不少工錢。」張勁感激的說。
經過這兩件事,兩家人互相交換了姓名和電話,並開始經常互相走動起來。
相似的家庭讓我們走得更近逐漸熟悉起來後,林玲和陳錫美發現,原來她們兩個都是從南方嫁到北京來的,「我老公在東城上班,公婆住得遠,孩子又小,平常基本只有我們母女,悶得慌。」林玲說,相差只有兩歲的兩個南方媳婦很快的親密起來。相識兩年多來,她們經常一起聊天、逛街、美甲,就連買了新衣服,也要去對門讓對方試試,「有了新鮮玩意就要去顯擺顯擺,什麼心裡話都想和她說。」陳錫美笑著說。
兩個年紀相仿的寶寶更是兩家人的紐帶。郭睿只比張陳昱大一歲左右,平時兩人有好吃的都要一起分享。在張陳昱眼裡,郭睿就是自己的親姐姐,每當看到哪個小姑娘穿了好看衣服,張陳昱就會說,「我有姐姐,我姐姐穿也漂亮。」
好阿姨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去年11月的一天,林玲起晚了,離上班只剩二十分鐘了。林玲趕忙去把對門的徐素英請過來,她一邊洗漱收拾,阿姨也一邊給郭睿洗漱穿衣服。之後,徐素英還把郭睿帶到自己家,給她做好了香噴噴的早飯,再送到了幼兒園。「要是沒有這麼個好鄰居,我們不僅會遲到,孩子還得挨餓。」林玲說,多虧了對門的好阿姨,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
「平時做飯發現沒有鹽、醋什麼的,就直接去對門借,或者你家兩個土豆、我家三根黃瓜,就直接拼在一起湊頓飯了。」逐漸熟悉後,兩家人乾脆經常拼桌吃飯,出去滑雪、燒烤、遊泳等也都要和對門「搭夥」。林玲和陳錫美都覺得,每每和同事聊起自家對門,大家都投來羨慕的眼光,讓她們這身在異鄉的媳婦感覺很幸福。
文並攝/記者 李楠
編輯/侯威
好鄰居徵集備受關注的「中融·財富杯 順義好鄰居」第二屆徵集活動開啟啦!為鼓勵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今年獎勵辦法有所調整,凡入選好鄰居家庭均有獎勵。本屆活動由北青社區報、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經費由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獨家贊助。
活動背景:中國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鄰居,曾經是多麼熱乎的一種關係,卻不知從何時起,同一棟樓內,門對門,打頭碰臉,卻很少往來,叫不上姓名,不知道電話,不清楚年齡……鄰居這個詞,變成了「挨得最近的陌生人」。
活動意義:為了倡導和諧安詳的鄰裡關係,展現順義人熱情文明的風貌。
活動時間:本活動從2015年4月15日開始,為期一年的時間。
活動方式:每周報導一對好鄰居的故事,共計50對。最終將從50對好鄰居中選出3對、6個「順義好鄰居」家庭,並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獎勵辦法:一等獎家庭將獲得1萬元、二等獎家庭將獲得6千元、三等獎家庭將獲得3千元的獎勵。此外,未獲得前三名的好鄰居,每個家庭也將獲得500元獎勵。
報名方式:今日起,如果您和您的鄰居之間有互幫互助、友好相處的故事,您可以撥打本報熱線電話60416606報名,也可以通過本報微信報名。我們篩選後將派出記者前往採訪報導。
北青社區報由北京青年報主辦,共青團北京市委主管。每天,為您報導順義的時政新聞、民生新聞、突發事件,發布順義各類生活服務提示信息。我們為您提供看得見的實惠——周五8點搶活動。您有新聞線索, 歡迎微信留言或致電010 60416606,我們會獎勵50到300元不等的線索費。——貼近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