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魂》影評:一個發明「永生」的男人決定去死!

2021-01-18 院線雜談

《緝魂》是一部輕科幻懸疑電影。

故事背景設定在11年後,也就是2032年,講述一個關於「永生術」的故事。

關於電影內容,實在無法透露太多,畢竟它是一部懸疑電影,看的就是層層解密的快感。

所以拋開劇情,本文將圍繞「永生術」做重點展開,探討科技與倫理道德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永生術」對於人類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因為不論貧富,人世間最大的公平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你說不對,還有時間,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非常公平。

如果你真那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時間]才是貧富分化最大的不公。

貧富差距不在於住多大的宅子,吃怎樣的山珍海味,一切物質可以帶來的享受,它不一定能使人幸福,不幸福的有錢人也很多。

所以摒除掉喜怒哀樂這些主觀因素,富人和窮人真正的差距在於,富人可以買窮人的時間,比如老闆請一個秘書幫他處理日常瑣事,按一天8小時算的話,那麼在老闆一天24個小時裡,他可以換來32個小時的價值,以此類推。

窮人出售時間,富人收割時間,窮人在打工,富人在做事業。

所以第一點,在相對時間裡,時間是極不公平的,窮人的時間淨值低,質量低。

但好在殊途同歸,只要時間線夠長,窮人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那就是死亡,死亡就是清零。

所以第二點,在絕對時間裡,時間又是公平的。

那好,回到電影的設定中,人類一旦掌握了「永生術」,那麼時間的絕對性也會被打破,人與人最後的公平也將被拉鋸。

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也就是講《哈佛公正課》的那個鼎鼎大名老師,他在《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一書中寫到:

「在一個不平等的社會裡,技術進步的受益者主要是強勢群體,因為弱勢群體無法支付技術費用,因此,技術進步的一個附帶後果就是擴大了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差距」

其實,擴大差距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差距擴大之後,強勢者對弱勢者的全面傾軋。

如果說從第一個工業革命,到信息技術革命,技術革命帶來的傾軋,還僅僅只是勞動力剝削,時間剝削,以及金錢剝削的話,那麼一旦涉及到生命科學領域,那將會是生命的剝削。

正如在電影《緝魂》中,王世聰借李燕的身體還魂,就是一種生命的剝削。

不要覺得這是異想天開,《緝魂》之所以稱為科幻電影,而不是玄幻電影,就是基於RNA遺傳生命科學之上的,是遲早需要面對的倫理議題,就好像對抗新冠的mRNA疫苗,不也已經研究出來並投入使用了嘛。

對生命科學技術的警惕,其實是對人的警惕,在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書中,他說人是自私的,這是編碼在基因裡的秘密。

人尚且自私,當人變成神,那後果自然不可想像。

電影《緝魂》中的王世聰,他不就是神嘛,他今時用李燕的身體做容器,下一步計劃用自己生的子女做容器,普通人已經淪為了「神」的工具,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生命技術的發展,一旦讓優生優育成為現實,將會導致人種劃分,帶來歧視。

還記得2018年那條震驚世界的新聞嗎?

南方科技大學一名副教授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對一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讓她們出生後就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

想想看,既然能夠天生抗HIV病毒,何不乾脆百毒不侵呢,何不再強化一下體魄,強化一下力量,甚至強化一下智商呢。

且不論一個生命有沒權利對另一個生命進行改造,就這樣經過人類修正強化的人類,還算是人類嗎?

不,那是超人。

你希望你的子女是超人嗎,你肯定希望。

但是對不起,這種特權只能是富人的遊戲。

再進一步想想,如果富人使壞進行壟斷呢?

再再進一步想想,有一天富二代超人厭倦、看不起普通人類了呢?

如果說二戰時希特勒對猶太人趕盡殺絕,用的藉口是消滅「低等民族」,那麼有一天超人消滅人類時,可是實實在在,有憑有據的在消滅「低級人類」啊。

而這一切蝴蝶效應的開頭,很可能就是從修改一個小基因開始的。

行文至此,也許你已經發現了。

基於「永生術」的話頭,展開聊到生命科學,我所有一切高論調的內容,都已經嚴重脫離電影《緝魂》本身了。

但不管怎樣,權當是一些延伸思考吧,或者是提醒大家對生命科學技術保持一定的警惕吧。

因為一旦「化人為神」成為現實,我們唯一能祈禱的,就是希望神能夠像萬博士那樣,能夠不被自己研發的「永生術」所異化。

因愛而活的炙熱熾烈,為愛而死的凜然正義。

相關焦點

  • 影評|《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正如帕維娜對歐維說的,「沒有人能獨自承擔一切」,我們生活在人群中,俯仰皆是各種溫度,它們有的濃烈有的平淡,貫穿每一個人的一生,給我們帶來星星點點的感動。 災難,這是帶給歐維多番打擊的源頭,一次次的事故下他變得固執暴躁,敏感脆弱。個性鮮明的索尼亞在災難目前表現的樂觀勇敢,她是歐維的驕傲。車禍奪取了這個女孩肚子裡的小生命和她的兩條雙腿,她卻仍然高高興興地坐著輪椅到處求職。
  • 靈魂轉移與意識永生,反轉不斷的《緝魂》刷新了華語懸疑片新高度
    說實話,《緝魂》這部電影起初並不在我想看的片單裡,因為從官方發布的預告片來看,它似乎就是一部平平無奇的破案片,沒有給到我劇情上的新鮮感和刺激點。但這周參加了媒體觀影后,我真的被驚豔到了,一個字形容就是:絕!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慢慢地,我開始想要了解電影背後的一些東西,可能它只在電影中出現了幾秒鐘,但是對我來說是一種新奇的事物,就會去查有關於它的一些資料信息。通常來說每一部電影都會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小元素,所以每一部電影都可以延伸出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有的時候你能從中收集到一段有趣的故事和一些奇妙的理論,而通過電影裡出現的這些東西,會不斷拓寬我們的知識面,你會看到一個對你來說新的世界。
  • 張震新片《緝魂》點映獲贊 「短影評海報」曝光
    張震新片《緝魂》點映獲贊 「短影評海報」曝光 共9張 1905電影網訊 由張震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
  • 超殘酷的中式科幻,有錢人得永生,被《流浪地球》略去的賽博朋克
    由張震,張鈞甯,孫安可 主演的《緝魂》是講述一個發生在2031年的故事。一位富可敵國的大企業家王世聰,忽然被自己的兒子王天佑給殺了,張震扮演的檢察官阿超在調查的時候就發現王天佑不過是一個棋子,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王世聰的好兄弟萬博士,他的前妻,新妻子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 三藏讀書丨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歐維這個男人從故事一開始就一直走在各種自殺的路上,但總是被各種打斷,連死都不能好好地去死。我們看到,他自殺前都要收拾地乾乾淨淨,穿戴整齊後再去死。他必須以良好的形象去見他過世的妻子索尼婭,所以自殺也變成一件有儀式感的事。他上吊,用汽車尾氣接到車內,去火車站跳鐵軌,用獵槍等等方法自殺,卻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成功。
  • 電影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一個決心要死的人該怎麼活下來?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很多人說:看這部電影,笑著笑著就哭了,可哭著哭著也就懂了。《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一部喜劇片,由漢內斯·赫爾姆執導,2015年12月在瑞典上映。
  • 淺談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前幾天一個朋友推薦了一部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我認真得看了兩遍,電影裡講述了一個古怪的老頭兒,他少年喪母,成年喪父,中年喪子
  • 【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cp]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2015年瑞典感人電影。歐維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對其影響至深,熱愛汽車,誠實熱心,他拿著優秀的成績單讓父親看,父親高興地向同事炫耀卻被火車撞死。他的房子被燒,好在歐維遇到了天使一樣的索妮婭,他每日乘坐初遇的那列火車只為再次遇見她,他提前在家吃好晚飯只為省錢讓她盡情點餐。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六次自殺未遂的男人
    一個不被命運之神眷顧、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該如何面對生活?帶著這個問題跟小梗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一個六次自殺未遂的男人在北歐的小鎮上有一個叫歐維的男人,59歲。這個男人買東西的時候喜歡斤斤計較;每天早晨,他都會定時在社區內巡邏,檢查所有車輛是否都正確停放;還會檢查大家的垃圾是否有按照規定分類;甚至嚇唬社區內的流浪小貓……因此,他被鄰居們稱為「來自地獄的惡鄰」。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執拗刻板、脾氣古怪的老頭,決定要自殺。
  • 《緝魂》曝出終極預告,全員演技在線,全程高能,預定1月爆款!
    在這個浮躁的影視行業,為了貼近人物,有的演員會特意去增肥,有的演員會去減重,不管是增肥還是減重,這些演員無疑都是可敬的。畢竟他們在用心塑造角色,為了心中的藝術在執著地堅持著,沒有被世俗的銅臭而玷染了他們心中的藝術聖堂。而有的所謂的演員,生怕扮醜生怕丟掉自己的偶像包袱,和這一類「演員」相比,張震這種敬業和執拗的勁,也值得觀眾走進電影院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 一個叫圖拉真的男人決定去死
    作者:pocky編輯:南笑兮備註:本文為主題徵稿作品▼《一個叫圖拉真的男人決定去死到海裡去吧,讓我留在我的旱地上,我們生來不是為了把彼此的日子混在一起。」石上,水擊。風中,鷗鳴。月下,人立。「我愛過您,默默無聞地愛過您。」「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
  • 電影推薦:《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我想把這部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推薦給大家,這部電影是由書籍進行改編拍攝而成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也是我最近喜歡上的一個作家。當然,如果你更喜歡看書的話,也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叫歐維的老男人,在面對心愛的妻子離世、以及被公司解僱後,歐維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他也確實開始了自殺行動。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藍色布魯斯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回憶的電影是《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北歐五國,也被稱為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裕,人民生活最為幸福的地方。但要說明的是,著名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其實只有兩個國家:挪威和瑞典。芬蘭與其接壤但不在半島上,丹麥位於日德蘭半島上與斯堪地那維亞隔海相望,至於冰島,聽名字就知道它自己是個島。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個蠻橫固執的純真老頭暖了世界
    「這是一個還沒過期就已經過時的世界。整個國家都在為沒人能正經做事起立鼓掌,毫無保留地為平庸歡呼喝彩。」在文章開始之前不得不做個解釋,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A Man Called Ove」並沒有「決定去死」的含義。這就非常的有意思,為什麼中文名字要加上這四個字呢?在眾說紛紜中,我倒是認為,這個可愛的怪老頭歐維是向死而生,微笑暖人的。
  • 驚悚、換腦、LGBT——大亂燉的《緝魂》卻是開年國片第一驚喜
    生可以死,死可以生。」某種程度上,《緝魂》探討的正是世間那些「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極致感情。富豪前妻唐素貞出於對王世聰的怨念,用肉身獻祭要讓王世聰永墮無間地獄,這是「生可以死」。而萬宇凡為了挽救同性戀人王世聰的性命,努力推進RNA技術,最終讓王世聰的意識找到了宿主李燕,這是「死可以生」。從情感出發,故事的反轉也有了充足的人物心理動機。
  • 瑞典暖心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今天推薦一部瑞典暖心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他是根據Fredrik Back man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光聽小說作者名字,你可能覺得不熟悉。但是說起《外婆的道歉信》《清單人生》等書,你可能就會發出一聲「噢!~~~」。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
    那麼這個叫做歐維的人為什麼決定去死?超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圍繞著:死亡、愛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解展開的。歐維就像《活著》裡的主角福貴一樣,漂泊苦難的一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親人的離開,最後只剩下自己孤獨的活著。但歐維畢竟還是比福貴幸福的,他有與妻子的浪漫回憶,也有一群友善的鄰居們。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輕電影解讀:令人熱淚盈眶的惡鄰喲
    一、電影背景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2015年上映的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是一部比較小眾的電影,影片前半部分是喜劇片,隨著劇情的深入逐漸流露出她溫情的一面。《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改編自瑞典知名暢銷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的同名小說,電影經過了一些戲劇化和簡化的處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原著,這會對電影有更深的了解。
  • 一部治癒類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教會我們敬畏生命
    導語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症,這些躁動不安或是來自於家庭或是來自於工作,嚴重的焦慮便會使人們有一種輕生的想法,一部治癒類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教會我們應該敬畏生命,平凡的人仍舊能夠帶給身邊的人快樂,也被身邊的人所需要,分享和溝通是治癒人心靈的最佳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