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螞蟻和大象可以交配,繁殖出來的生物會是什麼樣子?

2020-12-23 Catia外星迷

繁殖是每個生物為產生後代而進行的生理過程,不管是地球上的何種生命,其每一種生物都有著繁殖後代的天性,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就與繁殖有關,假如螞蟻和大象可以進行交配,繁殖出來的生物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根據現在生物學家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生物之間按照常理來說是不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簡稱為「生殖隔離」現象。

而原因就是每種生物的物種在自然演變進化的過程中都會保留自己種族的獨有DNA基因,不同物種的DNA基因之間是無法融合的,並且只有保留下「自然選擇」後的DNA基因,那麼物種才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存活下來,否則一旦遇到危機就死翹翹了。

舉個簡單例子,長頸鹿在早期的原始社會中,其脖子並沒有現在長,而長頸鹿為了能夠吃到樹上的果實,那麼脖子就在漫長的進化中變長了,當然這個長頸鹿我們理解為是正常的長頸鹿之間所誕生的長頸鹿。

那麼假如在這個交配的過程中,長頸鹿和某個短脖子的生物進行雜交會怎麼樣呢?結果就是長頸鹿整個族群會因為脖子短吃不到樹上的果實而滅絕。所以在自然界中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就必須保證自己的優勢能夠延續下去,這是一種本能。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螞蟻和大象可能永遠無法進行交配,但是我們通過想像,大致上能夠猜到如果它們兩個「喜結連理」那麼繁殖出來的物種大概是何種情況。

我們先來看看螞蟻和大象有哪些相同點和哪些不同點。相同點是:都是群居動物,都由雌性來指揮,力量十分巨大,都需要在有氧條件下存活。不同點就明顯多了,一個身體巨大,一個需要用放大鏡來找。

而假如將這兩種生物結合在一起,筆者已經想好了一個名字叫「蟻象獸」。我們雖然見不到這樣的奇葩生物,但大體上可能有兩種形態。

第一, 就是這種「蟻象獸」融合了兩種動物的優點,例如大象原本很笨重,但螞蟻很靈活,因此這種生物的體型應該不會太大,介於貓到豬之間,但力量卻不小,可以舉起比自身重幾十倍的物體,並且長了六條腿,跑起來飛快。

第二, 就是這種「蟻象獸」融合了兩種動物的缺點,例如可能頭顱巨大,但腿細小,甚至由於腿部力量無法支撐其巨大的頭顱,要在地上爬著走,並且原本大象厚厚的脂肪能在冬天提供溫暖,但這種結合起來的生物卻像是瘦得只剩骨頭一樣,很容易被凍死。

當然了,可能還要其他意想不到的基因突變,不過這些都不在我們的談論範圍之中了。

相關焦點

  • 螞蟻是二維世界生物,那它們看人類是什麼樣子呢?科學家給出答案
    螞蟻是地球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昆蟲,它的生存能力可以說非常強,它可以生活在灌木叢中,也可以能出現在你的吃飯的餐桌上,甚至能在你的床上肆意妄為。螞蟻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物種之一,它微小的身軀承載著地球歷史的變遷。但在人類的視野之中,螞蟻似乎是一種非常脆弱且渺小的生物。
  • 蝙蝠是怎麼交配的?繁殖地點和時機,跟佔比哺乳動物的20%有關?
    而且,佔據全球哺乳動物20%的它們,不僅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擁有在天空中翱翔的能力的一類,其繁殖行為也在交配地點和時機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從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時間來看,沒有一個物種曾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時間和地球本身的年齡相當。
  • 螞蟻也會養「奶牛」?這種生物甘願被螞蟻利用,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而這些採集方式,也使得地球上面的各種生物能夠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下生存下來,而蚜蟲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生物不僅能夠從植物中獲取能量,自身還能夠進行一定的光合作用。當然除此之外,這一動物對於我們的農作物來說危害極大。也因此,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這一種生物是一種害蟲。當然,對於研究者來說,它就不能被單一地界定成害蟲了。
  • 螞蟻、大象和屎殼郎,誰才是自然界真正的大力士?
    但是在動物王國,有很多生物都擁有令人震驚的力量,這種力量遠遠超過人類。以負重為例,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始終利用動物背負重物。西方人從石器時代開始,就用馱馬運輸貨物。2008年的研究顯示,輕型馬的負重不應超過其自身體重20%,但是重型馬的負重能力則相當強悍。通過選擇體型巨大的馬進行優良育種,人類創造了如著名的夏爾馬和克萊茲代爾馬等重型馬。
  • 約會、交配和照顧後代——昆蟲的奇妙生活
    假如先前的雄性採取了另一種把戲——把雌性的生殖腔開口堵住的話,這套工具也能派上用場。男一號的思路是自製一條貞操帶,讓雌性不能再次交配。這種伎倆並不總能奏效,因為男二號只需要用自己的刮刀、叉杆和鉤子,就能把塞子拔掉,讓自己的小傢伙一親芳澤。點點燭光、款款愛撫什麼的都歇歇吧!
  • 假如人生可以倒著活一回,會是什麼樣子?
    假如人生可以倒著活一次,會是什麼樣子?第一天在自己的葬禮上醒來,一群人穿著黑衣服,哭著迎接我這個新生命的誕生。一開始得住在醫院,然後身體一天感覺比一天好,直到因為太健康被踢出醫院。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工作了,直到五六十歲夠年輕了,就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的生活了。吃喝、玩樂、狂歡、天南海北的玩耍,哪天玩夠了就進入學校做一個學生。大學、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成長為一個孩子,衰老成一個嬰兒。最後,在一陣嬰兒的啼哭聲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乘興而來,盡興而返,想想,這是多麼美好。
  • 哪種生物的交配持續時間最長?它在這方面比人類強,長達8個小時
    世界上不同種類的生物擁有不同的食物喜好、生活習性和交配繁殖等等,其中交配繁殖是物種延續下去的必要過程,如果一個野生物種的繁殖能力較弱的話,那麼需要藉助人類的幫助來進行後代繁衍,後者該物種很有可能出現滅絕的情況,例如大熊貓,它是出了名的性冷淡。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
    對於任何一部自然紀錄片和動物愛好者來說,生物交配的話題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 從一個生物的出生到它的死亡,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欲望充斥著它的一生,生存本能是一個生物想要讓自身個體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它就需要從外界獲取每天所必須的能量消耗。比如尋找食物、捕食、躲避天敵、遷徙和冬眠。
  • 雨後多個小區出現「飛螞蟻」 專往白車上爬
    "我爸說這是『飛蟻』,因為大雨把它們的窩淹了,結果都跑了出來。"張女士說,第二天一早,她發現這些"飛螞蟻"有些已經死亡,而大部分已經不見了。雨後多個小區均有出現記者了解到,大雨過後,我市多個小區的業主都看到小區內有大量"飛螞蟻"出現。
  • 「變種螞蟻」來襲!而且它們還反社會……
    論文作者、洛克菲勒大學生物學家 Daniel Kronauer 認為,螞蟻身上有許多值得研究的生物學問題,這一點是果蠅和小鼠做不到的。如果將一千隻果蠅放到髒桶裡,它們只會打架或交配,而螞蟻則會按部就班地築巢、繁殖、覓食。表觀遺傳學主要研究的是基因的顯、隱性對昆蟲個體性狀產生的影響。
  • 科普|無敵螞蟻!
    它是一種農業及醫學害蟲,也是全球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具有食性雜、習性兇猛、繁殖迅速、競爭力強大等特點,對入侵區域的農林業生產、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等會造成嚴重危害,已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有害生物名錄》。
  • 金魚繁殖中體色與身體特徵的遺傳
    以這兩種金魚進行雜交實驗,結果發現:在正常鱗魚的自交繁殖中,只能產生正常鮮魚的後代,沒有產生過一條透明鱗魚;在透明鱗魚的自交繁殖中,所有的後代都是透明鱗魚。當以透明鱗魚和正常鱗魚作正、反交實驗時,其後代皆為五花魚。當以五花魚雌雄魚交配時,其後代除產生五花魚之外,還有一些正常鱗和一些透明鱗的魚,其比例是1(透明鱗):2(五花魚):1(正常鱗)。這表明五花魚從無純種繁殖。
  • 假如人生可以倒著活一回,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被愛的那個則會變得越來越任性,越來越霸道。兩個人能走到的長遠,是因為其中有一方在努力迎合,遷就。因為愛,他什麼都介意,最後有什麼都能原諒。這不是天生好脾氣,只是不想失去對方罷了。生命最艱難的階段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當你覺得特別煩躁的時候你要先鎮靜。
  • 貓咪繁殖要注意什麼,多大才可以進行繁殖
    只就是小貓已經長大了,發育基本完善,可以開始交配了。正常小母貓大概是6個月左右可以開始交配,公貓一般是8個月左右達到交配。不過短毛品種會比長毛品種早一個月。貓咪到達性成熟,但是並不能立即交配,必須要達到體成熟,也就是骨骼、肌肉、內臟等器官還要在生長,必須達到完全成熟。
  • 母螳螂喜歡在繁殖後將公螳螂吃掉,為何如此殘忍?
    繁殖,或許是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都要進行的一項工作,為了培育出更強的下一代,生物也是想盡各種辦法。甚至它們這種類型的行為讓人類感到疑惑不解,畢竟,這是少有現象。就是母螳螂與公螳螂在完成交配後,公螳螂便會自願將自己的身軀供給母螳螂食用,這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是長期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還是另有說法?
  • 假如三維生物幹預二維生物的生活,二維生物會怎麼理解?
    因此,在二維空間內生存的生物(假如有的話)是沒有厚度的,簡單的說它就是有長度和寬度的一個平面生物。而三維空間則是由無數個二維空間組成的一個立體空間,如果說二維空間就是我們在紙上畫的一個正方形的話,那麼三維空間就是正方體。在三維空間內,長度、寬度和高度都是可見的,這也是我們看事物為什麼是立體的原因。
  • 啪啪啪可以持續8小時,馬島縞狸為什麼交配時間這麼長?
    所以不光人類還是動物,所有的進化其實都是為了更好實現種群繁衍,讓基因留存,比如母獅子會選擇更強壯的雄獅,人類女性會選擇更帥氣的男性。基因掌握著生物的「遺傳密碼」,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進化的關鍵最終都歸結於基因的自私。
  • 金魚的基因與繁殖
    選擇並不產生新基因,而是讓下一代增加合意基因的頻率,減少不合意基因的頻率,使人選個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趨於一致,從而保留或選出所需要的基因。近交可以使會意基因型儘快地純合、固定和發展,早日形成新品種。所以,近交是走向選擇所需的最好交配方式。近交的極端形式是自交或同胞交配。
  • 如果把幾隻螞蟻帶到數公裡之外,它們接下來會怎麼辦?
    有生物愛好者曾經在巴西找到一個廢棄的蟻穴,灌入多達10噸的水泥才將其灌滿,最後挖出來的凝固水泥,宛如一座巨大的地下「城堡」。螞蟻的食性很雜,不同種類螞蟻偏好也不盡一致,比如有以肉類為食的肉食性螞蟻、有偏肉類的雜食性螞蟻、有偏素食類的雜食性螞蟻、也有純以植物為食的素食性螞蟻。其中,素食的來源主要是植物的果實、種子等,大部分螞蟻都屬於這種食性。
  • 水母是如何繁殖的
    水母有著膠狀軀體,一條條奇怪的腿兒,這種生物似乎跟地球上其他的生物體沒什麼相似處。那麼它們的繁殖過程是不是一樣獨樹一幟呢?水母一般會成群結隊的活動,不過到了繁殖季節,它們的交配方式可不怎麼浪漫。雄性水母會遊著遊著在水中拋灑起自己的精子。精子是從他們的多功能口中釋放的,這個口兼職吃飯、排洩和生殖三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