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湖北校友會在武漢卓爾萬豪酒店召開換屆大會,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應邀代表高校校友會湖北聯盟,與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湖北校友會名譽會長黃旭華同臺演講,共話校友經濟和校友情,激起現場武漢校友們的強烈反響。
劉萌會長在演講中說到,北大最偉大的校長蔡元培,就是上海交大校友,他曾於1901年在該校的前身南洋公學擔任總教習,讓北大校友對交大徒生親切,在湖北,他有很多優秀好友,也是交大校友,讓他對交大更生敬仰。其後,他分享了三個觀點。
人與人的連結方式需要升級。過去人們常用老鄉等連結方式,現在這個連結方式已經升級,校友,已經成為一種人們較常用的連結方式,它不僅滿足了「信任和共情」的基礎功用,還具有「同頻和發展」等社會功用,校友成了新時代的老鄉。
今天上午,劍橋大學校長杜思齊在北京論壇的視頻演講中說到,全球大學的使命是服務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校友作為大學的產品,需要不斷地滿足服務社會的需求,升級社會連結方式,推動社會進步。
校友會的功能定位需要升級。校友會一方面連接母校,另一方面連接校友,是情感共同體,校友會基礎版的功能是校友聯誼、母校聯絡和政企聯繫,但隨著人們越來越願意使用校友作為連結方式,隨著校友對校友會的訴求不斷增加,校友會功能定位也需要隨之升級,
需要成為價值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實現校友、母校、政府的多維互動,校友會不僅是聯誼會和聯絡處,更要是平臺和舞臺。
武漢校友經濟需要升級。武漢校友既包括在漢高校的校友,也包括全國高校在漢校友,後者的人數,僅高校校友會湖北聯盟統計,就遠超100萬人,這與在漢高校100萬名校友,共同構成了武漢的校友資源,成為武漢的核心優勢之一。
2017年武漢發起的「資智回漢」,使武漢變成校友經濟的聖地。現在的武漢需要繼續緊抓核心優勢,掀起「資智來漢」高潮,讓武漢校友經濟從1.0時代升級到2.0時代。
為此,我們正在籌建中國首家校友經濟促進會,以常態化、團隊化和務實化地推動武漢校友經濟不斷迭代升級。在此,希望湖北校友會聯合起來,武漢校友聯合起來,一起來創造歷史。
已經96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自始至終認真地傾聽了劉萌會長的演講,不時點頭讚許。其後,他執意從輪椅上站起來,全程站著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他在講話中說到:
「我是1945年到重慶進交大,1949年到上海畢業。進交大之前,保送我進中央大學航空系,當時我不曉得能保送,我就去考交大,考得很好,就被錄取了,當時的錄取是登報紙的,報紙上登錄取名單,沒有錄取通知書,那麼一個中央大學,一個上海交大,都是名牌大學,中央大學保送我是航空系,上海交大我考取的是造船系,航空、造船都是我的志願,那麼我選擇哪個呢?
我考慮了好幾天,兩個因素決定了我的選擇,一個是上海交大,當時被稱作東方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社會公認的,二是我生長在海邊,造船我更有濃厚的情節,考慮來考慮去,我忍痛放棄了中央大學航空系,我要進上海交大。我這個選擇對不對?我敢肯定地告訴大家,我這個選擇絕對正確!
當時我在交大讀書的時候就想,我在交大,我以交大為榮,將來,我要讓交大以我為榮!我是這麼想的,那就朝這個目標努力,朝這個目標努力就要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交大的校風、交大的嚴格教學、交大的自強不息、交大的愛國思想等等,給我很好的基礎。
核潛艇是潛艇、核動力和飛彈三輛馬車組裝,這三輛馬車要把它組成一個核潛艇,談何容易,第一需要有人才,這個人才要具備這個條件,要有牢固的知識基礎和廣泛的知識面,第二要有一個崇高的品格,要有艱苦奮鬥、堅韌不拔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我是從交大中來,因為工作需要,隱姓埋名工作了很多年,第一次公開我的身份,是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那次我非常激動,為什麼呢?錄製現場上,左邊一大片坐著的都是交大的校友,他們一直在為我鼓勁,我非常地激動!我說交大了不起啊,我還有個親身體會,我1949年從重慶到上海時,水路和陸路上都是交大校友,一路上他們對我照顧的非常好,我深深的感動,我以交大為榮,交大真正了不起。
不管是政治家、不管是科學家,不管是社會活動家,我們交大都培養了不少,江澤民、陸定一、汪道涵,錢學森等等,千萬別忘記,我們今天坐在這裡的校友,不要忘記交大,一定要以交大為榮,好好地幹工作。
黃旭華院士的講話得到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其對校友會的殷殷之情,令人感動。上海交大副校長張安勝、上海交大湖北校友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青等200多名校友等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