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與「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同臺共話校友經濟

2020-12-23 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

2020年12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湖北校友會在武漢卓爾萬豪酒店召開換屆大會,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應邀代表高校校友會湖北聯盟,與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湖北校友會名譽會長黃旭華同臺演講,共話校友經濟和校友情,激起現場武漢校友們的強烈反響。

劉萌會長在演講中說到,北大最偉大的校長蔡元培,就是上海交大校友,他曾於1901年在該校的前身南洋公學擔任總教習,讓北大校友對交大徒生親切,在湖北,他有很多優秀好友,也是交大校友,讓他對交大更生敬仰。其後,他分享了三個觀點。

人與人的連結方式需要升級。過去人們常用老鄉等連結方式,現在這個連結方式已經升級,校友,已經成為一種人們較常用的連結方式,它不僅滿足了「信任和共情」的基礎功用,還具有「同頻和發展」等社會功用,校友成了新時代的老鄉。

今天上午,劍橋大學校長杜思齊在北京論壇的視頻演講中說到,全球大學的使命是服務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校友作為大學的產品,需要不斷地滿足服務社會的需求,升級社會連結方式,推動社會進步。

校友會的功能定位需要升級。校友會一方面連接母校,另一方面連接校友,是情感共同體,校友會基礎版的功能是校友聯誼、母校聯絡和政企聯繫,但隨著人們越來越願意使用校友作為連結方式,隨著校友對校友會的訴求不斷增加,校友會功能定位也需要隨之升級,

需要成為價值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實現校友、母校、政府的多維互動,校友會不僅是聯誼會和聯絡處,更要是平臺和舞臺。

武漢校友經濟需要升級。武漢校友既包括在漢高校的校友,也包括全國高校在漢校友,後者的人數,僅高校校友會湖北聯盟統計,就遠超100萬人,這與在漢高校100萬名校友,共同構成了武漢的校友資源,成為武漢的核心優勢之一。

2017年武漢發起的「資智回漢」,使武漢變成校友經濟的聖地。現在的武漢需要繼續緊抓核心優勢,掀起「資智來漢」高潮,讓武漢校友經濟從1.0時代升級到2.0時代。

為此,我們正在籌建中國首家校友經濟促進會,以常態化、團隊化和務實化地推動武漢校友經濟不斷迭代升級。在此,希望湖北校友會聯合起來,武漢校友聯合起來,一起來創造歷史。

已經96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自始至終認真地傾聽了劉萌會長的演講,不時點頭讚許。其後,他執意從輪椅上站起來,全程站著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他在講話中說到:

「我是1945年到重慶進交大,1949年到上海畢業。進交大之前,保送我進中央大學航空系,當時我不曉得能保送,我就去考交大,考得很好,就被錄取了,當時的錄取是登報紙的,報紙上登錄取名單,沒有錄取通知書,那麼一個中央大學,一個上海交大,都是名牌大學,中央大學保送我是航空系,上海交大我考取的是造船系,航空、造船都是我的志願,那麼我選擇哪個呢?

我考慮了好幾天,兩個因素決定了我的選擇,一個是上海交大,當時被稱作東方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社會公認的,二是我生長在海邊,造船我更有濃厚的情節,考慮來考慮去,我忍痛放棄了中央大學航空系,我要進上海交大。我這個選擇對不對?我敢肯定地告訴大家,我這個選擇絕對正確!

當時我在交大讀書的時候就想,我在交大,我以交大為榮,將來,我要讓交大以我為榮!我是這麼想的,那就朝這個目標努力,朝這個目標努力就要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交大的校風、交大的嚴格教學、交大的自強不息、交大的愛國思想等等,給我很好的基礎。

核潛艇是潛艇、核動力和飛彈三輛馬車組裝,這三輛馬車要把它組成一個核潛艇,談何容易,第一需要有人才,這個人才要具備這個條件,要有牢固的知識基礎和廣泛的知識面,第二要有一個崇高的品格,要有艱苦奮鬥、堅韌不拔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我是從交大中來,因為工作需要,隱姓埋名工作了很多年,第一次公開我的身份,是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那次我非常激動,為什麼呢?錄製現場上,左邊一大片坐著的都是交大的校友,他們一直在為我鼓勁,我非常地激動!我說交大了不起啊,我還有個親身體會,我1949年從重慶到上海時,水路和陸路上都是交大校友,一路上他們對我照顧的非常好,我深深的感動,我以交大為榮,交大真正了不起。

不管是政治家、不管是科學家,不管是社會活動家,我們交大都培養了不少,江澤民、陸定一、汪道涵,錢學森等等,千萬別忘記,我們今天坐在這裡的校友,不要忘記交大,一定要以交大為榮,好好地幹工作。

黃旭華院士的講話得到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其對校友會的殷殷之情,令人感動。上海交大副校長張安勝、上海交大湖北校友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青等200多名校友等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2020-07-25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話劇《深海》首次在鄂上演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鄂文旅)「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我無怨無悔!」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感人誓言。黃旭華出生於廣東汕尾市,工作後任職於武漢的七一九研究所。他隱姓埋名三十載,帶領我國核潛艇研發團隊,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畢生為我國核潛艇研發事業默默奉獻。2019年,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2020年1月,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中國核潛艇之父」93歲黃旭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而三位科學巨匠——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程開甲,中國工程院院士、有「中國核潛艇之父」之譽的中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研究員侯雲德,榮膺「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首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6-14 該劇也是近期舉行的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之大型話劇「深海」
    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黃旭華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黃旭華是廣東揭陽人,他花白的頭髮、和藹的笑容、外表看起來是那麼的樸實無華,那樣的和藹可親。他是艦船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原型 話劇《深海》在武漢上演
    昨晚,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人生經歷為原型的話劇《深海》,來到了他的工作地武漢,在琴臺大劇院上演。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攝話劇《深海》劇照,右一為「黃旭華」□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 鄂文旅□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的人生寫照。
  • 誓言無聲 話劇《深海》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一生
    誓言無聲 話劇《深海》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一生.mp33:00昨晚(13號),根據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故事創作的話劇《深海》在武漢琴臺劇院上演。該劇由廣東省話劇院出品,講述了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帶領研發團隊攻堅克難、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的感人故事,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一開場,潛艇內部的場景將觀眾一下子帶回到了1988年初,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在浩瀚南海展開首次300米的極限深潛試驗,作為總設計師的黃旭華決定親自登上核潛艇參與試驗。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只為蒼龍能遨遊四海
    軍事是一個國家的鎧甲,在此便不得不提起一位為鑄造這層鎧甲而幾乎付出一生的偉大科學家,他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黃旭華隱姓埋名30載,只為滄龍能遨遊四海,究竟是因為什麼才讓這位中國潛艇之父作出如此犧牲呢?
  • 中國核潛艇之父含淚講述:我們的第一艘核潛艇,是用算盤打出來的
    在研究潛艇的問題上,黃旭華為我國做了很多貢獻,被人親切地稱之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在接受採訪時,這位可敬的工程院院士回憶說,在研製核潛艇的過程中,許多關鍵數據都是敲算盤敲出來的。迄今為止黃旭華還珍藏著一把算盤,在沒有現代化計算手段的歲月裡,是這把算盤一直陪伴著他,幫他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將露面,肯定還有這些節目!
    有一位老人名叫黃旭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也是全國道德模範,94歲高齡仍堅守崗位。這一次老人要從武漢飛往北京,去參加一場團圓宴——春晚!(詳情請戳↓↓,建議在wifi下觀看~)昨天幫女郎在機場拜訪了黃旭華老人,94歲高齡的黃老,不久前才做完白內障手術,精神矍鑠,和藹可親。此次進京,是要去參加春晚。
  • 中國核潛艇之父:隱姓埋名30年,被親人誤解,父親到死不知其工作
    雖然中國研製出了核武器,但是世界上其他的軍事強國卻並不認為中國有足夠的實力去投放核武器,畢竟中國就連戰略轟炸機都沒有,更別說是核潛艇和洲際飛彈了。 等到在此後,中國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出現,這道天塹才開始真正跨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位人才,隱姓埋名30年為中國建造核潛艇,被兄妹誤解,父親到最後去世都還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工作。
  •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 話劇《深海》獲大獎
    廣東話劇院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12月6日晚舉行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汕尾市,曾在汕頭市就讀中學。
  •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其父至死不知他在做什麼
    中國的海軍建設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目前我國的核潛艇技術也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而說到我國的核潛艇,那就一定要說到我國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了,他奠定了我國核潛艇研製的基礎1958年,中國啟動了核潛艇研製計劃,而黃旭華正是我國我國欽定的核潛艇總設計師。
  • 「核潛艇之父」有哪些動人故事?《深海》下月來漢演出吐真情
    湖北日報訊(記者農新瑜、通訊員周媛媛、實習生彭潔茹)「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我無怨無悔!」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感人誓言。黃旭華出生於廣東汕尾市,工作後任職於位於武漢的七一九研究所。他隱姓埋名三十載,帶領我國核潛艇研發團隊,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畢生為我國核潛艇研發事業默默奉獻。2019年,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一生痴愛核潛艇 樂在...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笑容可掬、和藹可親,但曾經他的影像就像珍貴的文物,掛有「請勿拍照」的牌子。他和數以萬計無名如沙礫、沉默若黃土、平凡似溪流的奮鬥者,以血肉之軀鑄就核潛艇精神,將不畏犧牲、苦中求樂的品質刻印成永恆的勳章。
  • 今夕最相思,此生最相守|黃旭華院士與李世英女士的神仙愛情
    在夫人李世英的支持下,黃旭華心無旁騖,數年如一日地進行科研,最終從零到一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1994年,黃旭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年初,他還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團聚之後,黃旭華的家開始有了周末家庭晚會,他為妻子和孩子表演手提琴、口琴,用特別的方式詮釋對妻子和孩子的愛。在老科學家們戀愛的時代,很多情侶都沒有宏大的婚禮、昂貴的鑽戒,甚至會面臨如黃旭華、李世英一般的境遇——因為國奉獻而長期分別,無法保持聯繫,但他們依然攜手跨過了銀婚、金婚甚至鑽石婚。
  • 黃旭華30年隱姓埋名,終成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雖對父母姐妹心懷愧疚,但他甘為國之重器奉獻一生,他就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別國用幾十年才造成的核潛艇,中國只花了10年!像黃旭華這樣的中國核潛艇人,大都離家正少年,歸來已白頭,為了國之重器,他們甘願隱姓埋名數十年,只為祖國不落後,不愧為真正的民族脊梁!
  • 92歲院士演講 毅然推開了為他準備的椅子
    在120周年校慶之際,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博8日轉發了一張照片,在校慶活動中,92歲的老學長,在演講時毅然推開了為他準備的椅子,他就是上海交大1949屆造船系校友、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黃旭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
  • 中國這五位國寶級科學家,一人頂一個師,這才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在這份長長的名單裡,記載著中國多名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是真正的國寶級科學家。接下來,我們主要從中選出在某一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五名科學家,一起來了解他們做出了哪些貢獻。首位科學家是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總師。黃旭華生於1926年,是中國第一批研製核潛艇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