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嶽雲鵬和沙溢主持的「蹭飯」綜藝《未知的餐桌》收官了,我表示,還沒看夠。
於我而言,這個節目是一打開就停不下來的節奏,我會被節目裡每個家庭的溫情治癒,也會被職場社畜們的不容易感染。
這個節目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輕鬆、真實、溫暖。也許,這就是我愛看它的原因,如今,節目走進尾聲,下一季,我希望期待還是嶽雲鵬和沙溢的組合,我依舊會守在屏幕前感受這份美好。
那麼,這檔節目為什麼會這麼成功?不外乎它做到了以下幾點:
其實,這檔節目開始錄製的時候,是疫情剛過去不久,所以,這個時候去陌生人的家裡吃飯好不好,值得商榷,但是,節目開始錄製之前肯定是經過報備的,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錄製及播出。
為了讓一起吃飯的家庭放心,嶽雲鵬、沙溢以及每期的飛行嘉賓都會主動出示自己的核酸檢測單,進屋的時候穿上鞋套,洗手消毒,更是帶著自己的碗筷。
在衛生安全這一塊兒,節目組做的很好,這樣不僅讓請客吃飯的家庭放心,也讓屏幕前的我們有著勤洗手、用公筷的意識,挺好。
這檔綜藝的規則是,主持人和嘉賓們去敲陌生人的門,在規定的時間內,有家庭收留吃飯才算是約飯成功,如果這一家人已經在吃飯或者吃過飯了,即便被留飯,也不可以吃。
所以,約飯還是挺難得,而敲門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門後邊是個什麼情況,所以,他們敲門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又彬彬有禮的。
十二期的節目,來的嘉賓不少,沒見過一個人擺明星架子。相反是,他們自報姓名,被認出來很開心,沒被認出來也不惱,即便開門的那家人已經吃過飯了,依然會應要求跟他們合影留念。
看過節目之後,你會發現,無論是嶽雲鵬還是沙溢,都會把著重點放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上,去挖掘背後的情感故事。
他們或許聊一聊老兩口的情感故事,追尋那個年代的表白、結婚,執手多年;或許聊一聊年輕小兩口的相識、相戀、求婚、生子;或許聊一聊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問題,二胎家庭的兩個孩子相處問題。
每一個問題都帶著我們平常生活的影子,有著濃濃的煙火氣息,吸引著如你我這樣的觀眾。有一個小朋友想要問問沙溢和胡可的情感經歷,沙溢直接來了一句,你去網上搜都能看到,然後他把話題再次引到這個家庭。
在這檔節目裡,明星只是陪襯,每個請客吃飯的家庭才是主角,這一點上,節目組把握的很到位。
因為是在一個小區去敲門「求」收留,所以,他們也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家庭,有的時候,別人連門都不開,有的時候直接告訴他們,不吃晚飯、吃過了、沒飯,他們也都說聲打擾了繼續尋找下一家。
當遇到邀請他們一起吃飯的家庭時,他們心懷感恩,連連道謝。遇到不願出鏡的,就打個馬賽克。
節目組沒有刻意放大「蹭飯」的辛苦,也沒有擺拍去提前定下吃飯的家庭,所以,有兩期嶽雲鵬是沒有約到飯的,只能帶著嘉賓去了深夜餐廳,可正是這兩次深夜餐廳的吃飯,讓我看到了剛畢業的年輕人們在熬夜加班的同時對未來充滿了嚮往。
一個城市裡,有的不僅僅是家庭的溫馨,更有無數追逐夢想、努力打拼的年輕人們,成年人的世界,誰都不容易。
節目組從來不迴避問題,有一期,一個剛剛畢業的男生坦言,自己曾經深陷校園貸裡,是自己的父親幫自己償還了債務。
這個問題,是很多還未步入社會的學生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節目組把它展現給觀眾們看,就是要給所有人一個警醒,不僅僅是校園貸,一些網貸都是我們不應該去觸碰的東西。
不要無節制的透支,更不要為了虛榮去貸款,讓自己深陷泥潭。一個人可以晚一點成功,但是方向不能錯,也不要試圖去走捷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餡餅可以從天而降。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沒有一檔綜藝是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未知的餐桌》之所以如此成功,離不開辦這檔節目的初心,更離不開節目裡時時刻刻體現的「人情味」。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親情、友情和愛情,我們一直和人打交道,一直和情相伴。工作後的疲憊、家人的摩擦都可以在一頓飯裡化解。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吃一頓熱乎乎的飯,卸下一身疲憊,今天,你好好吃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