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從PanDownload作者被抓到百度網盤用戶獎勵計劃,百度網盤持續成為了網際網路的焦點話題。
在最近的產品更新中,百度網盤推出了"PC端用戶激勵計劃",通過用戶每日持續貢獻1MB/s帶寬等方式,百度網盤可以合理調配用戶資源提升用戶體驗,並反饋給用戶一定的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值後可以兌換對應的獎品等。
原本以為這樣的計劃一經推出會深受用戶的喜愛,但由於百度默認用戶加入這一計劃,不少用戶表示無法接受紛紛在網絡上表示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
一時間,百度網盤面臨著巨大的爭議。最終,百度網盤緊急發布新版本,在給用戶道歉後直接將用戶激勵計劃將改為默認關閉狀態,並將已經參加用戶激勵計劃的全部用戶將做取消處理。
從百度快速反應過來誠懇道歉的態度來看,百度還是非常重視用戶的體驗。拋開本次用那個和獎勵計劃,廣大用戶對於百度網盤可謂是又愛又恨。作為目前雲存儲市場最後還活在的主流網盤平臺之一,百度這次真的錯了嗎?
顯然,未經用戶允許默認開啟"用戶激勵計劃"共享大家帶寬,百度這個決定是有錯。但事實上使用P2P技術來提升用戶體驗不僅是網盤行業慣用的做法,也是現在視頻網站普遍使用的,而且視頻網站更是默認用戶打開。
話說回來,如果從整個網盤行業以及技術角度去判斷百度網盤的動機,你會發現百度網盤要堅持運營下去確實很不容易。
毋庸置疑的是,網際網路行業成逐步變得越來越透明,許多行業潛規則正逐步被打破。站在用戶角度,未經允許執行一些新的平臺計劃,這是侵害了用戶的權益。
但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默認執行一些新的用戶條款和平臺計劃已經成為常態,就好比說我們所使用的微信、抖音這些熱門APP,其實都有用戶協議,但大多數用戶都沒有看過。
這種行業潛規則放在以前問題不大,但在用戶法律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產品都需要更加尊重用戶的權益。百度網盤此次未經用戶主動允許,確實是有錯,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不得不說的是,點對點(P2P)傳輸技術本身並沒錯。
一方面,P2P傳輸技術是一種網絡新技術,處於網絡中的客戶端都可以提供帶寬、存儲能力等資源。這種可以擺脫網絡資源高度依賴少數幾臺伺服器的網絡技術,在視頻、下載、存儲類產品的發展中非常重要。
比方說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快播,拋開其違法違規的一面,其採用P2P的技術對於視頻行業的在線點播、視頻存儲、視頻下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幾乎所有的視頻平臺都有採用P2P的技術,但卻並沒有給用戶現金和福利。
毫不誇張地說,P2P技術,是一種利用閒置資源緩解網絡信息傳輸壓力的一種非常優秀的解決方案。
另外一方面,在P2P經過科研院校和企業平臺持續研究成為市場主流後,在最近幾年也有一些平臺希望可以通過激勵制度激勵用戶更好地支持P2P技術。
此前,迅雷和優酷就都推出了可以賺錢的路由器盒子,最核心的就是讓用戶使用這種路由器產品,在閒置的時候共享自己家裡的網絡帶寬,從而達到賺錢的目的。儘管這種帶上賺錢的模式後續也出現了一些攪屎棍影響了這種模式的發展,但共享帶寬支持平臺的發展也逐步成為了主流。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上行帶寬一般都處於閒置狀態,下行帶寬也並不見得會持續飽和的使用起來。能夠通過共享閒置資源獲得更多的現金、網際網路服務的福利,又有助於行業發展,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好技術。與很多免費偷偷共享用戶帶寬的平臺不一樣,百度網盤其實也和迅雷、優酷一樣,是希望通過P2P技術給用戶更多的福利。
確實因為沒有在用戶權益方面更為尊重用戶,最終才出現了這種好心辦壞事的尷尬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百度網盤、迅雷、優酷他們其所提出的這種理念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從整個網盤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百度網盤也確實不容易。
從免費的產品到一個付費的產品,這對於很多用戶來說的痛苦的,而對於一個平臺來說是艱難是痛苦的。在PanDownload作者被抓後,筆者還有朋友很不開心,認為百度網盤做得不地道。但很多事情都具備兩面性,如果不是被逼無奈,中國的網盤存儲平臺誰會想收費,誰會想倒閉呢?
在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上,網盤行業一定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在曾經,網盤甚至被主流公司都試做一個重要業務,幾乎所有的主流公司都有參與到網盤市場的競爭。
2013年的時候,網盤空間大戰開始打響,百度、360、金山等網盤紛紛給用戶免費贈送網絡存儲空間,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包括115網盤、騰訊微雲、網易在內的很多平臺持續在網盤服務方面開啟競爭,整個網盤行業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
但在最近幾年,網盤存儲平臺的生存也實屬不易。就在去年9月份,網易就宣布由於產品調整,網易網盤於2019年11月30日關閉 wp.163.com 入口,此後將無法訪問。網易雲盤輕輕的走了,輕輕的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卻也永遠帶走了不少用戶歡快的"網盤免費時代"。
生存困難的不止是網易一家,很多存儲平臺都面臨跟網易一樣的版權風險、成本壓力問題,這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突出共性問題。事實上,各巨頭大多沒能撐過2016年:316年3月,115 網盤關停部分功能、同年3 月,阿里巴巴旗下的UC網盤終止存儲服務、4 月,新浪微盤停止普通用戶存儲服務、同月迅雷快盤、騰訊微雲關閉部分功能、5 月,DBank 華為網盤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10月,360網盤宣布逐步關閉個人云盤服務……
這些平臺選擇停止運營是很痛苦的,因為網盤承載著很多用戶的記憶,是他們信任平臺才會將有一些照片和青春記憶放在網盤,貿然停止運營會辜負用戶的信任。但在一個個平臺停止運營的背後,很多用戶也更加明白一個網盤平臺穩定的重要性。
其實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很多好用的工具APP中。慢慢地,不管是平臺還是用戶都發現,為了一個穩定的的平臺,純粹依靠廣告這的商業模式持續是很難的,用戶付費和平臺向用戶收費是工具App的最後一條路。
但是出生於網盤混戰時代的百度網盤,同樣面對艱難的運營條件,持續投入長達7年時間,持續的背後是不斷"燒錢"——網盤的開發需要硬體投入、寬帶資源、後期維護等等,投入是巨大的。
據"回形針"的一期視頻內容表示,以百度陽泉數據中心為例,陽泉數據中心可以存儲約614萬TB的數據,如果都使用8TBx18規格的存儲伺服器,硬體成本就是19.6億。除此之外,這種規模的數據中心每年電費還需要2.5億,網費近4億元。加起來,不包括設備維護的成本,每年的成本就在26億元左右。
能夠經得住這樣的消耗,一方面是百度有這樣的實力,另一方面,百度網盤的確是在不斷探索如何給用戶培養付費習慣,但即便如此,盈利對於目前的百度網盤而言也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習慣了免費的用戶目前還無法有足夠強烈的付費意願。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百度跟隨整個網盤存儲行業進入了付費時代,但依然還可以免費給一些用戶提供服務,而且在想方設法讓用戶獲得更多的服務。
不過,百度的這些動作也不可能受到所有用戶的認可。就在最近,拋棄百度網盤的聲音也有出現。但筆者個大家簡單做了一個對比,如果趕走百度網盤,至少在網絡存儲這個領域,大家可能付出的成本需要更高。
對比蘋果iCloud1TB每個月138的價格和華為雲存儲2TB每個月68的價格,百度網盤會員每年96元的價格平均每個月下來已經非常划算,而且百度網盤做活動的時候是每個用戶一開始就有2T的空間。
就以筆者的體驗來說,蘋果iCloud不僅收費更高,捆綁協議也依然不符合常理。筆者已經使用安卓手機有接近一年,但目前蘋果iCloud依然在保持扣費,甚至在黑貓投訴上也有非常多關於蘋果iCloud的投訴案例。比如說未經用戶同意開通服務每月扣費、惡意扣款等行為。
在整個網盤存儲行業都進入付費時代的情況下,手機自帶的付費雲存儲功能是會更方便,但如果要使用非手機自帶的網盤功能,百度的穩定性和價格優勢其實還是足夠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許也可以給百度一些包容性。
這樣一來大家發現,如果要便宜使用穩定的網盤產品,趕走百度網盤其實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不管是百度來推共享激勵計劃也好,還是對華為這種大手機廠商來說,面對平臺成本居高不下的壓力,大家都在用技術的方式去優化整個行業的問題。對於平臺而言,技術讓平臺的壓力更小一點,可以在產品體驗、價格等方面的競爭中進入一個更為良性的循環,對於消費者而言,技術可以讓消費者使用更高性價比的網盤產品。
因此,百度確實是有錯的,但其實也需要大家更為理性地看待百度網盤和整個網盤行業的情況。支持新技術的普及,看似是方便平臺,實質上最終也是方便我們自己。
作者:小謙,網際網路觀察員,多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微信聯繫net1996,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