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被譽為「大海之子「,在遠古時期,原始人在海邊尋找食物時,發現了具有彩色暈光的潔白珍珠,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從那時起珍珠就已經成為人們喜愛的飾物。
那麼珍珠有哪些種類呢,我們來簡單說一下。
從珍珠的成因來分,可以分為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
天然珍珠是在天然的貝類和蚌的體內所形成的珍珠,包括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
養殖珍珠就是用人工培養的方法在蚌體內產生的珍珠,也可以分為海水養殖珍珠和淡水養殖珍珠。
所以不管是天然珍珠還是養殖珍珠都分為海水和淡水兩種。
一、海水珍珠
第一種是南洋珠
主要產於南太平洋,產地是澳大利亞西北部海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南洋珠的直徑一般是10-15毫米,大的有18毫米,史上最大的南洋珠達到了21毫米。南洋珠是由一種特殊的貝產出,這種貝比一般的貝要大,所以產出的珍珠也要大一些。
生產南洋珠的貝比較稀少,南洋珠的捕撈難度也比較大,就算是人工養殖珍珠,培植的困難度也較大,產量比較低,所以南洋珠的價格就會昂貴一些。
第二種是akoya珍珠
這是由馬氏貝所產的海水珍珠,馬氏貝的產量很低,一般一隻貝只能收穫一顆海水珍珠,都是正圓形,產量也比淡水珍珠要少很多。
Akoya珍珠的直徑一般在5-9毫米之間,很少的一部分會達到9-10毫米,它比淡水珍珠晶瑩有光澤,品質也顯得更高檔,所以同等質量大小的海水akoya珍珠比淡水珍珠價值要高數倍以上。
第三種是大溪地珍珠
大溪地珍珠是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境內鹽湖的特產,大溪地珍珠以黑珍珠為主,是由一種珍貴的黑蝶蚌孕育出來的晶體,這種蚌只生長於天然無汙染的玻里尼西亞的水域當中。
黑珍珠對於養殖環境和採集的過程要求都很嚴,每100個黑蝶蚌大概只有50個能孕育出珍珠,這其中產出的珍珠可能只有5顆是完美無瑕的,每一顆都很珍貴。
大溪地珍珠的培育過程都是天然的,幾乎每顆珍珠的顏色、尺寸、形狀都是獨有的,但大溪地珍珠並不像看起來那樣是黑色,它的顏色變化很多,有淺灰、銀灰、孔雀綠、茄紫等,還有珍貴的幻彩色。
大溪地珍珠由於它的稀有珍貴,一直以來為皇家貴族所喜愛,因此也有了「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稱。
(玻里尼西亞)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海水珍珠,下面我們再介紹幾種淡水珍珠。
二、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產出的珍珠,淡水珍珠絕大部分生產於我國,大約佔全世界的80%。我國的淡水珍珠養殖區主要在諸暨、常德、江西、蘇州、湖北等地。
淡水珍珠和akoya珍珠很相似,但淡水珠的價格只有akoya珍珠的五分之一左右。淡水珍珠形狀各異,有近圓、扁圓、橢圓各種形狀。
淡水珍珠的光澤也要柔和一些,顏色以白色、粉色、紫色為主。不管是海水珍珠還是淡水珍珠,表面都會有一些天然的瑕疵,完美的很少,所以完美的價格就會比較昂貴。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雖然與海水珍珠有一定區別,但每個品種的珍珠都有好有壞,不能說海水珍珠一定比淡水珍珠好,它們各有特點。
比如做吊墜或者耳環,可以選擇比較大的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也可以選擇極少數較大的淡水珍珠,一般在9毫米以上為好。珍珠項鍊可以選擇akoya珍珠、我國的海水珍珠或者淡水珍珠。
大約公元前200年,古埃及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就把珍珠視為護身符和財富的象徵,至今已經幾千年的歷史。人們對「大海之子」的喜愛從不曾間斷,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款屬於自己的珍珠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