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幸第一批入手大陸版本三星GALAXY S7 EDGE,算是完了S6 EDGE那時候缺失的夢,帶著對這個系列的熱愛,本人對GALAXY S7 EDGE的評價可以說是「不客觀」的,但可能是最貼近大家所想知道的。首先帶來開箱和外觀的第一次接觸,安卓機皇這個稱號,至少在我心中是確定的,如果把這臺手機放到5年之前,那肯定會被說成「未來世界的科技幻想概念產品」,然而一切卻不知不覺地實現了。
前面的感想可能稍多,不過我相信至少了解EDGE系列的人都會對它讚不絕口,也許說GALAXY S7 EDGE是目前安卓機皇反對的人也最少。國行版本打開的一瞬間似乎帶來了一絲陌生感——沒錯,與之前的日版一樣,中國大陸版本S7系列正面板的三星LOGO取消了,更加簡單簡潔,但也會讓人不能立刻習慣。
依然是標誌性的曲面屏幕設計,不過GALAXY S7 EDGE選擇從S6 EDGE的5.1英寸屏幕升級到更受歡迎的5.5寸大屏,2K解析度配置不變,細膩的程度似乎也沒有因為細微的PPI下降而改變。第一眼的感覺,依然是那兩個詞語,質感與科技感。
相對於上一代產品,這次三星繼續發揚之前對圓潤哲學的設計理念,至少S7系列在上手持握的一瞬間,總算是告別以往對鋒芒金屬中框戰戰兢兢的感覺。
曲面玻璃與圓潤的邊框融合過渡更加舒適自然,工藝要求、品控要求自然不用說,更關鍵一點,這還是一臺IP68等級的防水手機,韓國人對極致和黑科技詮釋得讓我欽佩。
指紋識別Home鍵並沒有如傳聞那樣改為內嵌式,依然有細微且能感受到的凸出,按壓的手感相對GALAXY S6 EDGE來得更加硬和脆,告別了軟綿感,至於這種小改變是好是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
最近國內某品牌也推出了曲面手機產品,然而粗獷的黑邊讓人無法去承認那是一臺曲面手機。GALAXY S7 EDGE與之前上手的A9一樣,黑邊控制做得近乎是完美的,配合真曲面屏幕足以產生視覺無邊框的感覺。這裡筆者只想表達一個觀點,概念是要實現的,而不是用來炒作的。
對於手機的尺寸體積大家都有自己的喜歡,從GALAXY S6 EDGE過渡GALAXY S7 EDGE,第一感覺就是大得不習慣,第二感覺是變得圓潤的機身,帶來更好的持握感覺。
雙曲面玻璃設計,邊框隨之減少厚度,按鍵就隨之變得細且長,這樣的搭配個人覺得反而更加精緻了。
攝像頭的凸出基本可以忽視,平放在桌面也不會產生明顯落差,然而三星似乎對雙色溫閃光燈設計並不贊同,連續兩代旗艦產品都沒有配備,留下更多空間給心率檢測模塊。
2K曲面屏幕,什麼都別說,看視頻看電影就是爽。如果從功能機到android智能機是從使用上的變革,那麼從直面屏到曲面屏就是體驗上的變革。如果大家還不明白曲面屏除了外形以外的其他優勢,找一段稍微清晰的視頻試看一下一切就理解了。
筆者使用的相機正是傳說中光圈為F/1.7的20mm神餅,恰好S7 EDGE也擁有一顆相同光圈的1200萬像素攝像頭。然而,相機的整體感覺似乎體驗不夠完整,或許目前軟體的調教還沒完全到位。顏色不錯,細節保留也好,但在層次感和白平衡方面似乎還沒有後期的S6 EDGE那麼成熟。
曲面屏側欄快捷啟動實用與否筆者不予評價,畢竟對於本人來說,該功能的使用率實在不高。然而這個設計「逼格」還是滿滿的,看來我的關注點不在實用性之上。
眼看國產手機正在快速發展,但這臺GALAXY S7 EDGE的出現感覺就像晴天霹靂一般,摧毀了我對國產手機的關注,尤其是某曲面手機的出現,在有對比產品的情況下,差距就變得更加明顯。以上就是本人對GALAXY S7 EDGE一個簡單而「不客觀」的開箱外觀評價,我已經給它封上安卓機皇地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