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英雄學院》來看少年漫畫與英雄文化的碰撞

2021-01-18 遊民星空

本文作者:金一

英雄學院的誕生

    伴隨著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映,美國漫畫超級英雄的形象得以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這種影響在文藝創作領域更為深刻,催生了一大堆採用了英雄世界的背景和英雄文化來表現自己主題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我的英雄學院》算是現在的明星,不僅是原產地日本的讀者喜歡,《我的英雄學院》的人物也是國外漫展COSPLAY的熱門,傳統熱血的少年風格也討得相當部分的美國人喜愛這作。

  由現象談成因,《我的英雄學院》所代表的日本少年漫畫及其大篇幅致敬的美國超級英雄漫畫,分別是日本和美國兩個不同文化圈中的漫畫大類,也是各自市場中份額佔比最大的種類,這兩種漫畫類型算的上是兩國青少年「通俗讀物」。雖然目標人群是青少年,但是喜歡這類漫畫的成年人大有人在,甚至還有從50、60年代就沉迷漫畫不可自拔「老宅男」。由於時間的積澱,這兩種漫畫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現象,而《我的英雄學院》就是這兩個文化圈堆積之下的一個交集產物。

  《我的英雄學院》原作是比較新的連載於集英社旗下雜誌《周刊少年JUMP》的漫畫,前不久少年JUMP50周年的時候,作者堀越耕平也畫過賀圖。說起少年JUMP背後的集英社那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漫畫「帝國」,相應的少年JUMP的編輯其實都挺強勢的,而且從事了長年的少年漫畫製作包裝,企業內部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和推廣套路——什麼時候該畫什麼劇情,什麼時候該怎麼樣推進故事,外至詳細的讀者調查,看人物人氣決定以後發展路線等等,編輯都會與作者對接。像岸本齊史、尾田榮一郎這樣的大手都得乖乖合作,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富樫義博了,誰叫人家有個厲害的老婆可以為所欲為呢。

  隔一段時間集英社旗下雜誌都會約一些新手漫畫家畫一些短篇漫畫,然後一方面內部審評,一方面看讀者反饋,綜合意見找比較有潛力的漫畫家來一個比較長的小連載。如果繼續熱度提高,那麼就有機會成為長期連載的漫畫家。《我的英雄學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來的:堀越耕平最初就是被約了短篇漫畫《我的英雄》,之後便畫了個小連載《逢魔之刻動物園》,然後就是長期連載《戰星巴爾基》……等等,長期連載名字好象不對?這正是《我的英雄學院》能夠出現的偶然之處——堀越原本應走上軌道的漫畫家生涯因其突然的情緒低落而暫時終止。

  就在終止活動的時候,堀越從之前的這些作品中汲取了新的靈感,從而創作出了《我的英雄學院》這一作。因為是繼續之前作品的靈感,所以可以看出不少以前作品的痕跡,尤其是類似原點的《我的英雄》(《我的英雄學院》中有多篇名字都有「原點」,恐怕也是受此影響),從這裡出發進而想描寫英雄的日常,搭配以美漫風格,《我的英雄學院》初作就這樣誕生了。

文化的起點

  《我的英雄學院》的分類是少年漫畫,而少年漫畫這一定義的來歷頗有曲折。日本漫畫的起點從遠了說可以追述到「戲畫」這一事物,當然日本真正引進漫畫還是在明治維新,成長期則是二次大戰以後,尤其是在60年代。那時候日本經濟開始復甦,但是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尚未有大的提升,電視機這種電器也不是誰都買的起的。就是在這種將起未起的時候,漫畫成了填補空白的過渡品。此外,戰後迎來的生育高潮,到60年代前夕,恰好就是一群10多歲左右的熊孩子,是個龐大而又有消費潛力的群體。

  少年漫畫這個名字其實一開始指的是刊登在以少年為受眾雜誌上的漫畫,當時同本雜誌刊登不只有少年看的漫畫,往往還有兒童漫畫,以及現在怎麼看都是少兒不宜的漫畫。當時暴力、性、恐怖這些要素在此類漫畫中是經常可見的,這與現在的少年漫畫有很大的差別。

  相比少年漫畫,超級英雄漫畫的歷史則早的多。超級英雄漫畫起源於美國,也興起於美國,甚至可以作為美式漫畫的一個代表。美式漫畫最早是起源於小說插畫,後來插畫的比重越來越高,從幾頁一插畫到一頁一插話,這樣就誕生了全新的故事書類型——連環畫。而當時流行的故事內容,也是以冒險類和偵探類為主,這一故事類型已經包含了英雄主義的要素。當題材和內容都已經具備,「英雄」的誕生就水到渠成了。

  今年是超人誕生80周年,1938年的《動作漫畫》連環畫第一次刊登了《超人》漫畫,這成為了一切的起點。現在在電影領域大紅大紫漫威系列作品則起步較晚,1941年才推出當家英雄美國隊長。之後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英雄漫畫至少經過了四個時期,分為黃金時期、白銀時期、青銅時期和黑鐵時期。一般認為各時期漫畫的特徵是主題深度由淺入深,涉及的社會話題從無走向沉重,也就是故事由一般的娛樂性質向有著深度內涵發展。

  故事內容上的差異也導致英雄出身和設定的差異,在每一時期都會誕生一些不同類型的英雄。隨著英雄的增多,漫畫公司這邊也就嘗試著將旗下作品的人物混合在同一世界觀之下。對於讀者來說,一部漫畫就可以看到多個超級英雄那是非常賺的,因此在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漫畫商也就傾向於多英雄故事,這樣固定的英雄團體就誕生了。在漫畫歷史上這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但在文化層面則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標誌著超級英雄漫畫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完全從早期故事畫中分離出來,成為了單一的英雄文化。

  因為時代背景和傳統文化不同,日本少年漫畫和美國超級英雄漫畫所強調的主題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人喜歡冒險,所以英雄漫畫的故事多以冒險故事為主;美國人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所以早期多是超級英雄打遍天下無敵手,偶爾就是被敵人算計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化險為夷。而日本這邊強調集體精神,個人是集體一份子,個人必須在集體中發揮作用等等,故事上就是團體合作較多,突出人際關係的表達。

  此外60年代是科技發展的時代,科學是時代的精神,所以那個時代日本漫畫裡的人物再怪力亂神也會給出一個「科學」的解釋。這些都構成了日本少年漫畫,乃至於日本漫畫的特色。而在美國人這邊則是大眾化的浪漫主義情調,英雄能力有天生神力的,有來自於傳說和神話的,也有時下最強的科技力(比如核能),並不會太過於考慮能力的「合理性」。

從漫畫到動畫的發展

  兩家漫畫的差別還不止於此,雙方繼續發展的路程也完全不同。到60年代晚期,電視開始在日本普通家庭普及,如果說漫畫取代了小說的流行地位,那麼動畫就取代了漫畫的流行地位。但這一趨勢變化並未讓漫畫銷聲匿跡,因為電視節目巨大需求,作為最大的動畫改編來源的漫畫就成了原材料供貨商。在這個情況下,對漫畫的需求是不減反增的,那時期漫畫題材的廣度和深度都呈井噴式發展。

  到70年代中期,少年向動畫作品的大量出現導致少年動畫這個分類開始形成,但這個分類的邊界非常模糊。內容上,體育運動、格鬥、少年冒險等等類型,都可以適合少年這一年齡層,劍走偏鋒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那時候什麼家庭倫理劇,什麼科學少年大戰外星人,只要帖上勵志和青春的標籤都以少年動畫自詡。

  少年動畫的這一混亂局面一直要持續到80年中後期,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三大少年漫畫「工廠」推出的作品逐漸佔領了線下雜誌的市場,從觀眾的認可和口碑上確定下了少年漫畫的風格,而由此發展來的動畫也就是現在意義上的少年動畫。那時比較典型的作品有《足球小將》、《北鬥神拳》、《龍珠》、《聖鬥士星矢》這些。熱血、陽光、理想、奮鬥,這四大要素構成了少年漫畫的主題,貫穿至今的《海賊王》、《火影忍者》乃至少年JUMP的新時代寵兒《我的英雄學院》也是一樣。

  80年代是日本少年漫畫—動畫發展的黃金時期,而美國那邊超級英雄漫畫卻面臨著發展的瓶頸。那時候正好是超級英雄的青銅時期末期,黑鐵時期到來之前,這在超級英雄漫畫中就體現為故事的黑暗與反英雄的出現。但過度將主題深化未必就合所有青少年的胃口,而恰在這時候日本的動畫包括少年動畫大量進入了美國市場。

  日本少年動畫一引進就讓美國青少年看的停不下來,這就造就了第一批美國「御宅」。日本動畫能這樣大舉入侵,還跟美國漫畫公司的長期忽視有關。當時對於漫畫公司來說,老朋友電影和新夥計電視劇是推廣和賺錢的最好途徑,對長篇的電視動畫並不怎麼重視。美國電視動畫的大發展,還是得到80年代晚期受了日本的刺激才開始後起直追的。

  美國人喜歡日本的少年漫畫,但日本人並不怎麼喜歡美國的超級英雄。實際上美國的超級英雄來到日本都面臨著嚴重的水土不服,這種浮誇式的單打獨鬥並不符合日本人的審美,日本人還是更傾向於團體合作和「科學」的解釋。所以當蜘蛛俠到了日本後,就成了開跑車操縱巨大機器人的「四百大媽」了。

  雖然日本人不喜歡美國漫畫,受到大洋對岸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有的,而且自90年代以後越發強烈,因為這期間是美式動漫畫相關主題電影的大發展時期。DC和漫威的電影大戰打到了全世界範圍,在日本的「戰況」雖然沒那麼激烈,但關注的群體一直在擴大。另一方面,美漫的英雄文化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既是對英雄團體的描寫加強。

  其實真正改變英雄團體面貌的,既非正義聯盟,也不是復仇者聯盟,而是X戰警系列。因為正聯也好復聯也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只是複數英雄的協作,缺少真正同一世界觀下的合作。而X戰警本身就是創作有眾多超級英雄的單一作,所以從一開始它就不存在世界觀融合的問題,可以更好的描寫英雄間的互動。而且還有英雄的培養和成長的路線,對英雄是怎麼來的這一話題進行了不錯的探索。

  在這方面,日本的少年漫畫是有著一定的相似度。縱觀少年漫畫概念成型後的歷史,作品大多都是描寫的團隊,成員們各懷異才,與美式漫畫的英雄團體異曲同工。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火影忍者》,還是《海賊王》,都是有一個主角團在打天下。在這麼個時期這麼個環境下,能出現《我的英雄學院》這樣的作品也就不希奇了。

何去何從

  《我的英雄學院》誕生之初很受美漫影響,世界觀也是諸多英雄的世界,這就是英雄文化的延伸。此外主角之一歐爾麥特的造型就非常的「美漫」,英雄學園的設計也是類似於X戰警,作者堀越都承認多這方面的借鑑。但在這些之外,直觀的美漫化的地方其實並不多,綠谷少年純正的日漫風格和歐爾麥特放一起簡直就是跑錯片廠。雖然有這種衝突,但作品整體給人感覺還是很「美漫」,這是因為《我的英雄學院》所參照的並不是超人、美國隊長之類的單一作品,而是浸潤著這些作品背後的英雄文化。

  另一方面,無論是故事風格還是人物性格,《我的英雄學院》確是不折不扣的「少年漫畫」。綠谷少年從一區區無個性的普通少年轉變為繼承All for one的英雄,就是一非常正能量的少年漫畫劇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個人和集體兩者的交匯在這裡形成了有機的統一。對於這樣的漫畫,掌握兩者間的平衡就很重要,不過面臨的出版方和讀者的雙重壓力,要維持平衡並不容易。

  至少在漫畫早期,堀越還是想表現英雄在日常生活和擔當英雄時的反差,想更多的表現英雄的日常從而突出「英雄為什麼成為英雄」。類似美漫描寫英雄在力量面前矛盾的內心,「力量越大責任越大」之類的云云。在這裡,雙主角的設定就非常重要:歐爾麥特在人眾眼中是英雄,而在綠谷的眼中則是亦師亦友的夥伴;而綠谷少年則是個普通人,獲得個性也不過最多數年,卻在危難時刻變為了不可或缺的英雄。什麼是英雄?怎麼成為英雄?漫畫就是用實際的故事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作為一個日本人畫的漫畫顯然是會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少年漫畫作為日本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也少不了之前這領域的熱門作品的影子。堀越自己就表示過,這部作品是在《火影忍者》的影響下創作出來的。《火影忍者》剛開始連載的時候,堀越還是學生,這種影響肯定是根深蒂固的。《我的英雄學院》中那類似卡卡西的「橡皮擦」老師;綠谷一身綠裝同是體術強化系,簡直就是小李再世。其實對比《我的英雄學院》與《火影忍者》早期的學校劇情,就可以發現很多相似的地方,而漫畫後來出現的死穢八齋會,又深有「曉」組織的感覺。

  隨著故事的深入,少年漫畫的成分就越來越明顯了,這最主要原因的還是少年漫畫的製作流程決定了漫畫故事的走向。作為一部日本漫畫帝國手裡的「商品」,顯然要照顧傳統和讀者,以及少年漫畫的基本價值觀。尤其是敵聯合出現以後,打鬥場景就是越來越激烈,而和平的校園時間越來越短。堀越早期還是想有張有弛,一段打鬥一段校園戲這樣來畫,但經不住敵聯合登場之後讀者對於激烈打鬥的期待,故事就走向重口味。既然不再需要綠谷少年和歐爾麥特之間的互相參照,那麼雙主角的存在就顯得不那麼必要了,故事走向單主角也是大勢所趨。漫畫到這時已經沒有多少美漫要素,後面新敵人組織的出現就更加向少年漫畫的傳統路線的靠攏。

  其實漫畫的變化還不止於這些內容,人物的能力從一開始的模糊也逐步走向精細以及日本特有的「科學化」。像八百萬的創造能力,一開始僅僅就是說的創造,後來設定為了是用自己的脂肪創造,這樣就避免了物質不守恆的問題,而且在對話中還刻意提了要避免影響到社會經濟。

  但恰在轉型這個節骨眼上,我們看到是一幕美漫的不能再美漫的「超人之死」,歐爾麥特的All for one餘燼在超越自己的發揮後徹底熄滅(今年正巧DC的新52系列動畫電影也放了超人之死,兩者間真的有默契)。這本來已經讓人淡忘的美漫要素,或許是在不經意的動畫化過程中以外拾回的。

  《我的英雄學院》的動畫挺意外的找了骨頭社,如果說有什麼動畫公司不適合拍少年動畫,那麼骨頭社是一定名列三甲。就算骨頭社能夠按照製作方的要求,把小清新文藝畫風給改了,那糟糕的故事節奏把握能力和大篇幅的人物心理描寫,都不適合少年漫畫的故事表現。加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敢達創戰者》的成功,腳本找的黑田洋介,監督找的長崎建司,這兩個日升御用拍大齡動畫的人物,不僅讓這片不少年,而且還讓片子帶上了濃厚的日升味道,連骨頭社自己的風格也看不出多少了。

  但恰恰是這樣一個組合,動畫第1季拍出了原作漫畫不那麼少年漫畫的一面,或許還是連原作者堀越自己都忘記的初心。骨頭社和黑田的合作,強化了人物內心的描寫,這就很靠近美漫的人物塑造風格,在故事中體現出了反英雄的一面。也許是動畫的推出讓堀越找回了當初的感覺,當年漫畫最重要的劇情就是歐爾麥特退場的「超人之死」。

  毫無疑問的是,現在《我的英雄學院》已經是少年JUMP的明星漫畫,在宣傳和製作上的套路傳統化不可避免,動畫方面隨著製作方越來越重視也基本和漫畫劇情無二風格一致。美漫要素的退出是進行時,誰叫日本人性格天生就和美漫風格相差十萬八千裡呢。但相較其他前輩們,《我的英雄學院》的英雄文化算是學的不錯,幾乎近似地在日本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澤維爾天才青少年學校」。當然故事的走向依然不可預測,《我的英雄學院》是繼續《火影忍者》的路線發展到同學爭鬥,還是拐向《X戰警》那樣不同組織為各自的理念而戰,這就要看堀越自己心中少年漫畫和英雄文化的天平更傾向於哪一邊了。

本文僅代表訂閱平臺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遊民星空僅提供發布平臺。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漫畫本免費領取!
    一向以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而得名的《我的英雄學院》,作為「日本漫畫第一刊」《周刊少年JUMP》的次世代「新臺柱」,《我的英雄學院》自2014年3月連載以來,人氣不斷攀升。2018年,《我的英雄學院》漫畫系列年銷量達到了671.8萬,僅次於常年霸榜的老大哥《海賊王》(811.3萬)。《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在日本上映期間動員觀眾129.6萬人,總票房16.4億日元。北美區域,票房連超多部優秀經典影片,躋身北美歷代日本動畫電影票房TOP15。除此之外,《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在IGN的評分為7.7分,入圍了2018年最佳動畫電影評選。
  • 《周刊少年JUMP》的全新臺柱,《我的英雄學院》正式接班
    由日本集英社發行的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自從兩大少年熱血漫畫的王牌《火影忍者》和《死神》完結之後,就只剩下創下銷售記錄的《海賊王》這一部長篇少年熱血漫畫在獨自支撐了(全職獵人這種一年連載不了幾話的就不提了),集英社也急需補充一些新鮮的血液來挽回日趨減少的熱血漫畫作品了,《我的英雄學院》
  • 專欄 《我的英雄學院》背後真正的英雄
    集英社以及少年Jump編輯部對於雜誌目前的狀況自然也是有所考量,於是近幾年推出的新作品中也有幾部一下就成為了話題作品。隨著不斷高漲的讀者人氣,這些作品自然而然就被拿出來放到開頭的那個命題中做一番比較了。 而這些作品中《我的英雄學院》風頭更盛,廣大讀者們對其寄予強烈的期望也足以證明這部作品或許就是大家苦苦追尋的那個答案。
  • 《我的英雄學院》全力一戰預告 少年熱血重燃青春
    《我的英雄學院》全力一戰預告 少年熱血重燃青春 並非天選之子,平凡少年亦可成英雄《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作為2019開年首部熱血王道之作,主線劇情依然是少年的逐夢之路,但與大多數王道漫「被選中」的主角設定不同,本片主角綠谷出久身處幾乎人人都有超能力的未來時代,卻並非天賦異稟,這種平凡到弱小的設定,如何實現最強英雄夢?
  • 熱血少年漫怎麼衝入飯圈?以《我的英雄學院》為例
    我們先看看《我的英雄學院》的前世今生。堀越耕平是1986年出生的日本新生代漫畫家,受到jump系王道漫畫的影響。在漫畫創作方面,《我的英雄學院》也在之前的作品的基礎上做出了許多的改進,堀越耕平認為之前的兩部作品與jump同期連載的其他漫畫作品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而《我的英雄學院》則是與之前相比更加用心的一部作品。他指出這部作品最大的提升體現在畫面的密度上,提升了畫面場景的密度但是依舊保持很高的分鏡質量是畫面提升的秘訣,也更加適合這部作品的題材。
  • 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
    日本動畫電影《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
  • 我的英雄學院
    《我的英雄學院原作介紹是堀越繼《逢魔時刻動物園》、《戰星的巴爾吉》之後的第3部連載作品,於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2014年32號開始連載,作品講述了一個天生無能力的少年綠谷出久追隨憧憬的偶像英雄歐爾麥特,在以培養未來英雄為目的的雄英學院中求學
  • 《我的英雄學院》,漫畫的創作需要底線
    近日,動漫界又起波瀾在《我的英雄學院》漫畫的最新一話,作者崛越耕平將一名進行人體實驗的反派角色命名為「志賀丸太」(此處丸太注音為:maruta)。而且從這一注釋上也看得出作者並非是所謂的意外「丸太」在日文當中有著兩種讀音,即上文中的maruta以及另一種讀音genta,所以平常我們雖然也有在其他作品裡看見過「丸太」,但一般來說,作者在使用時都會對此有所規避的選擇genta這一讀音但是《我的英雄學院》的作者崛越耕平偏偏使用了此代稱maruta其中的意會,著實令人氣憤而該事件最早是被同樣有日軍
  • 【今日上映】《我的英雄學院》打破逆境, 做成就自己的英雄!
    日本熱血漫畫新臺柱•••喜歡二次元文化的朋友一定對日本的漫畫和動漫非常熟悉,秋葉原更是死宅們的聖地,小編有生之年也想去朝聖一次!《火影》和《海賊王》走下王座後,要說現在最火的熱血漫畫當然是《我的英雄學院了》。
  • 《我的英雄學院》漫畫因角色辱華被全網抵制下架:不配做「英雄」
    一切還得從漫畫說起:在《我的英雄學院》漫畫的最新一話,作者崛越耕平將一名進行人體實驗的反派角色命名為「志賀丸太」(此處丸太注音為:maruta)。這個名字成了導火索。而對國內很多愛好我英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無法接受的反差。《我的英雄學院》漫畫作者崛越耕平發表推特,稱自己並無此意圖。
  • 我的英雄學院--免費觀影福利!
    、《海賊王》、《火影忍者》,以及近年在追的《海賊王》、《我的英雄學院》等等,感覺人生都因這五彩斑斕的日漫而變的豐富和充實而今,大電影《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即將於3月15日全國公映,不啻為又一次的燃爆的觀影狂歡,相當值得期待!
  • 熱血少年番《我的英雄學院》,憑什麼收穫這麼多女粉?
    《我的英雄學院》成為了B站播放量第二,同人作品最多、且動畫評論最多的作品。在日本,niconico上《我的英雄學院》的播放量排名第九,但在Pixiv上當季同人作品數量TOP10榜單中,《我的英雄學院》就有6位角色上榜。
  • 《我的英雄學院:兩個英雄》英雄就是說到做到
    《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定檔海報《我的英雄學院》源自日本85後作者堀越耕平,自2014年3月連載以來,人氣不斷飆升,相繼拿下「下一部漫畫大賞」2015年第一名,「SUGOI JAPAN 2017」第一名,成為年度能代表日本的動漫作品。
  • 《我的英雄學院》The 「Ultra」 Stage,見證英雄的誕生!
    《我的英雄學院》首次登上舞臺點燃你內心的熱情與狂熱6月7日至6月9日讓我們一起走進虹橋藝術中心在《我的英雄學院》The 「Ultra」 Stage的舞臺感受友情、努力、勝利在那個全民英雄的時代見證最強英雄的誕生2014年,《我的英雄學院》開始連載於《周刊少年JUMP》,這是漫畫作者堀越耕平在《周刊少年JUMP》的第三部作品。
  • 《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新時代熱血王道!
    《我的英雄學院
  • 我的英雄學院漫畫節奏逐漸加快,戰力設定出現崩壞跡象
    本期談論漫畫《我的英雄學院》,這部作品也算是近年較為火爆的少年熱血動漫。也被許多讀者譽為周刊少年JUMP的新臺柱,稱其有望接班海賊王等作品成為新一代民工漫。不過最初該作品在漫畫雜誌連載時是定位中短篇章漫畫,預計連載個兩三年便完結。
  • 《我的英雄學院》有望引進 原作被贊次世代NO.1
    《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漢化海報《我的英雄學院》首部劇場版(中文片名《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有望引進中國內地,其原著漫畫自2014年7月在《周刊少年Jump》連載以來,人氣一路扶搖直上,收穫「次世代少年漫畫中的實力之作」讚譽。
  • 《我的英雄學院》第4季文化祭篇PV:英雄降臨!
    《我的英雄學院》第4季文化祭篇PV:英雄降臨! 《我的英雄學院》第4季「文化祭篇」PV: 《我的英雄學院》講述了在大部分的人類都擁有名為「個性」的力量的奇異時代,但有力量之人卻不一定都屬於正義的一方。只要邪惡出現的地方,必定會有英雄挺身而出拯救眾人。
  • 贈票 | 《我的英雄學院》The 「Ultra」 Stage,見證英雄的誕生!
    《我的英雄學院》首次登上舞臺點燃你內心的熱情與狂熱6月7日至6月9日讓我們一起走進虹橋藝術中心在《我的英雄學院》The 「Ultra」 Stage的舞臺感受友情、努力、勝利在那個全民英雄的時代見證最強英雄的誕生2014年,《我的英雄學院》開始連載於《周刊少年JUMP》,這是漫畫作者堀越耕平在《周刊少年JUMP》的第三部作品。
  • 人氣少年漫《我的英雄學院》好萊塢真人化
    傳奇影業近日宣布,計劃真人化改編日本動漫系列作品《我的英雄學院》,該漫畫是漫畫家堀越耕平的少年漫畫作品,講述了在一個80%的人類都擁有特殊能力「個性」 (quirks)的世界中,一個本身並沒有任何特殊能力的年輕男孩夢想成為超級英雄並為之努力,展開繽紛冒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