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確認開發《三體》英語劇集。
這還很難稱得上是震撼人心的消息。
一方面,項目只是剛剛立項,還需要進行籌備,籌備過程中出現「意見分歧」屢見不鮮,能不能順利開拍還是另一回事;
另一方面,是否應該把《三體》交給美國人,一直以來具有爭議。美國具有最頂級的電影技術,這點不可否認,可是能否理解原著和中國文化,才是拍好的關鍵,所以更多人還是希望由中國製片方自己來拍。
而《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江湖合稱「2DB」)擔任編劇和製作人,沒有讓外界感到驚喜,反倒更多是質疑。
畢竟大家希望能駕馭《三體》的導演,至少熟悉科幻片的大導。2DB只是依靠魔幻劇成名,更別提《權遊》最終季爛尾的事情了。
其實一直以來《三體》粉絲都臆想過諸多的人選來執導改編影視作品,誰來當導演才能讓人滿意?
這裡有幾個人選,僅供參考。
代表作品:《星際穿越》
自從有了《星際穿越》,克里斯多福·諾蘭就成為了《三體》電影版的熱門導演人選。
不過諾蘭本人再拍一部科幻巨製的興趣可能不高,而且他更偏向做自己的原創劇本。除非他真的對《三體》非常感興趣吧。
Netflix此番要打造的是美劇,反倒是諾蘭的弟弟喬納森似乎要更合適。喬納森主導的科幻劇《西部世界》口碑出色,諾蘭的電影能如此出色,他也功不可沒。
當然,喬納森也有著自己的想法,2DB不退出,肯定是沒有他的位置的。
代表作品:《異形》、《銀翼殺手》
作為科幻電影的教父級人物,只要雷德利·斯科特願意接手,《三體》粉絲便大可放心。
除了有品質保證,雷德利·斯科特對內容深度的探索是不容小覷的,無論原創還是改編作品。
9月3日,他操刀的劇集科幻《異星災變》播出,哪怕是劇集,他也是願意嘗試的。
代表作品:《降臨》、《銀翼殺手2049》
不敢說拍一部火一部,至少是拍一部好一部。
《降臨》之後,丹尼斯·維倫紐瓦成為了科幻文藝片的旗幟性人物。《三體》要是交到他手上,風格上可能會沉靜一些,品質卻也是不用擔心的。
要是《沙丘》這種經典科幻巨製他都能拍好,那麼他應該就是國外的最佳人選了。
代表作品:《終結者》系列、《阿凡達》
為什麼把卡神列進來呢?
因為他來拍的話,《三體》必將是一部全球矚目的超級製作。
不香嗎?
但也想想就好了。
代表作品:《地心引力》
又是一個品質保證的導演。
只要阿方索·卡隆能理解原著,那麼他拍出來的《三體》肯定是相當驚豔的。
看看《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大概就能知道這位墨西哥導演的才華有多神奇了。
代表作品:《環形使者》、《星球大戰8》
《星球大戰8》導演,也是此番Netflix《三體》項目的監製之一。
他要是親自下場執導,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正是他為星戰IP注入了不同的活力,而《環形使者》也證明了他對科幻故事的把控能力。
代表作品:《流浪地球》
提了這麼多國外大導,也應該要提一提中國導演這邊了。
由於中國的科幻片只是在起步階段,證明過自己拍科幻大片能力的,寥寥無幾。
郭帆是其中一個,《流浪地球》帶給了他更多經驗,之後拍《三體》的話應當是更加純熟了。
有人說找張藝謀來,因為老謀子能搞大場面。可是人家張藝謀沒玩過科幻,光有大場面也沒用啊。
那不如就讓郭帆和張藝謀一起上,科幻內核和大場面都能有了。
代表作品:《綠巨人》、《雙子殺手》
可能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安中西文化通吃,而《三體》也絕不僅僅是中國人才能看懂。
化身為「120幀推廣大使」的李安,正愁自己鍾愛的新技術沒有施展的舞臺,《三體》不正是一個尚佳選擇嗎?
他曾經執導的科幻大作《綠巨人》被低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好萊塢製片體系的幹涉。
他要是和國內影業合作,以他的地位,必定能更加自如地在科幻領域內施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