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大書法家歐陽詢被譽為「翰墨之首」,楷書險絕大氣、堪稱是「絕唱」,都說字如其人,歐陽詢的字險絕大氣,想必歐陽詢本人一定是魁梧高大、風流倜儻吧。
唐高祖李淵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其實不然,歐陽詢的書法雖然獨特别致,其長相卻是卻可以用「其貌不揚」來形容,在舊唐書列傳中,只用了四個字來形容他:「貌甚寢陋」。歐陽詢甚至還因相貌醜陋,而鬧出過兩個笑話,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唐朝貞觀十年時,文德皇后歸天,百官皆身著喪服為之服喪,這天,歐陽詢也身著喪服出場,但是歐陽詢一出場後,百官皆是對其指指點點,掩面偷笑。
知道中書舍人許敬宗看到他之後,沒有忍住笑出了聲音,場面一度尷尬。最後歐陽詢遭到了御史的彈劾,被處以降職調離。這可真是躺著也中槍。
在孟棨的著作《本事詩》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國初長孫太尉見歐陽詢姿形醜陋,嘲之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言麟閣上,畫此一獮猴。
歐陽詢雖然樣貌醜陋,但是其書法卻是流傳千古,而提起歐陽詢的書法,大家大多會想起他那些廣為流傳的楷書作品,比如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等,這些楷書作品被奉為經典,後世凡事有學習楷書者都會從中汲取營養。
歐陽詢的書法承接了魏、晉時期的特色,將六朝時期樸茂峻整的書法特徵化作了自己的書法風格特色,其用筆富含隸書筆意,凝重沉著,轉折處乾淨利落;結體緊結,方正渾穆,有一種極為森嚴的氣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險勁之趣。
而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除了《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還有很多其他不錯的作品,比如說這本小楷《心經》。
這本小楷《心經》可以說是歐陽詢最有爭議的作品了,但卻也是流傳了1000多年了,很多人認為這不是歐陽詢的真作,但是我們要明白,任何能夠引發爭議的時期,其背後一定是具備了一定的價值,有所水平,才能為人所爭議。
而歐陽詢這篇小楷《心經》則是法度嚴謹,用筆險峻,於秀逸中有古樸,於古樸處見莊嚴,於莊嚴處出喜樂,別具一番趣味,落筆處工整古拙,觀之能夠凝神聚靜心,安逸坦然。
據說,此小楷《心經》正是歐陽詢在當時的名寺白鹿寺所書,乃是一件千古流傳的大作。
今天,我們將歐陽詢筆下的《心經》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始風貌,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