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經典小楷《心經》,流傳1000多年,雍容大度、險勁挺拔

2020-12-23 書法網

唐時大書法家歐陽詢被譽為「翰墨之首」,楷書險絕大氣、堪稱是「絕唱」,都說字如其人,歐陽詢的字險絕大氣,想必歐陽詢本人一定是魁梧高大、風流倜儻吧。

唐高祖李淵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其實不然,歐陽詢的書法雖然獨特别致,其長相卻是卻可以用「其貌不揚」來形容,在舊唐書列傳中,只用了四個字來形容他:「貌甚寢陋」。歐陽詢甚至還因相貌醜陋,而鬧出過兩個笑話,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唐朝貞觀十年時,文德皇后歸天,百官皆身著喪服為之服喪,這天,歐陽詢也身著喪服出場,但是歐陽詢一出場後,百官皆是對其指指點點,掩面偷笑。

知道中書舍人許敬宗看到他之後,沒有忍住笑出了聲音,場面一度尷尬。最後歐陽詢遭到了御史的彈劾,被處以降職調離。這可真是躺著也中槍。

在孟棨的著作《本事詩》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國初長孫太尉見歐陽詢姿形醜陋,嘲之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言麟閣上,畫此一獮猴。

歐陽詢雖然樣貌醜陋,但是其書法卻是流傳千古,而提起歐陽詢的書法,大家大多會想起他那些廣為流傳的楷書作品,比如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等,這些楷書作品被奉為經典,後世凡事有學習楷書者都會從中汲取營養。

歐陽詢的書法承接了魏、晉時期的特色,將六朝時期樸茂峻整的書法特徵化作了自己的書法風格特色,其用筆富含隸書筆意,凝重沉著,轉折處乾淨利落;結體緊結,方正渾穆,有一種極為森嚴的氣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險勁之趣。

而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除了《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還有很多其他不錯的作品,比如說這本小楷《心經》。

這本小楷《心經》可以說是歐陽詢最有爭議的作品了,但卻也是流傳了1000多年了,很多人認為這不是歐陽詢的真作,但是我們要明白,任何能夠引發爭議的時期,其背後一定是具備了一定的價值,有所水平,才能為人所爭議。

而歐陽詢這篇小楷《心經》則是法度嚴謹,用筆險峻,於秀逸中有古樸,於古樸處見莊嚴,於莊嚴處出喜樂,別具一番趣味,落筆處工整古拙,觀之能夠凝神聚靜心,安逸坦然。

據說,此小楷《心經》正是歐陽詢在當時的名寺白鹿寺所書,乃是一件千古流傳的大作。

今天,我們將歐陽詢筆下的《心經》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始風貌,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書貴瘦硬方通神,歐陽詢經典書法碑刻——《心經》
    經濟上,盛唐的經濟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在此基礎上,文化藝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唐朝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書法家,歐陽詢便是眾多書法家中的佼佼者。學習書法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歐陽詢,練習楷書的不可能不知道「歐體」。歐陽詢的楷書風格最大的特點之一是「險勁瘦硬」。千百年來,歐陽詢的楷書是大多數書法愛好者的主要選擇之一,書法結體端正而嚴謹,引得古往今來跟隨者絡繹不絕。
  • 歐陽詢小楷《心經》,法度嚴謹,法相莊嚴!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傳統文化「書法」與「佛教」的完美結合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當中,《心經》是篇幅最短小、內涵最豐富、流傳最久遠的經典,在眾多的佛經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搜集歷代名家心經書法作品造冊立碑,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和推廣傳統文化,也為了不久的將來在五臺山清涼寺建造「心經」碑林造勢。同時,我們將面向全國徵集現代書法家創作「心經」的經典作品,補充進「五臺山清涼寺心經碑林」並造冊出書,用以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 小楷是如何「練」成的?這樣寫特別有味道
    小楷雖小。但它所包含的動作和內容卻有著很高的完成性。在有限空間中完成每一筆的精細和準確,猶如武林高手過招,他們的舞臺可謂是一張八仙桌那樣的天地,騰挪得當一招一式都自如。學習小楷也一樣少不了臨摹,而對於「臨」總有一些偏見在,譬如描紅。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部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的佛經。古往今來,《心經》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書法名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之練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作,既能提高書法水平,又能起到修心養性的作用。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不擇紙筆,皆能如意」的歐陽詢,「天下第一楷書」大家
    歐陽詢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與其子歐陽通稱「大歐」和「小歐」。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逝世。歐陽詢《張翰帖》歐陽詢和唐高祖李淵關係很好,李淵曾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 心經書法作品欣賞周京隆
    貴州岑鞏人,現居北京,現從事專業書法培訓,學生及各界勵志等教育工作,長期為各種社會團體作勵志演講培訓,畢業於貴州大學,書香門第,在祖輩的影響下自幼開始接觸毛筆書法,主攻楷行草、篆隸魏也有涉獵、取法顏柳歐趙及二王、兼學眾名家、曾榮獲歐陽詢杯書畫大賽銀獎,中國文人書畫大賽金獎,中國金鼎杯書畫大賽一等獎等等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作為培訓機構的硬筆書法老師選擇字帖成為首要問題當低年級孩子打牢規範漢字基礎之後老師切不可繼續讓孩子學習田英章了原因小編就不多說了你懂得總之,學習硬筆書法最終還是要向毛筆書法取經這裡小編就介紹幾部優秀的經典小楷
  • 請用這些小楷經典,練習硬筆書法
    總之,學習硬筆書法最終還是要向毛筆書法取經這裡小編就介紹幾部優秀的經典小楷
  • 歐陽詢:我很醜,可是我鐵畫銀鉤
    歐陽詢是隋唐之際的書法家,是楷書「歐體」的創始人。他的《皇甫誕碑》被書法界譽為「唐人楷書第一」,位在顏真卿、柳公權之前。其晚年所書之《九成宮醴泉銘》更為馳名,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是大多數書法學習者都臨摹過的書帖。問題來了,歐陽詢本人是「歐體」的嗎?觀歐陽詢之字,端正工整又不失大方飽滿,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亦云「歐陽父子險勁秀拔,鷹隼摩空,英俊之氣咄咄逼人。」
  • 談維小楷《心經》
    湖北省第二屆青年書法作品展入展  鹹寧市第四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佳作獎  武漢市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入展  黃岡市慶祝建國70周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獎  湖北省向人民匯報書法邀請展  全國海絲小品書畫展入選  師友集評  一直以為談維是80後,原來交往這麼多年他是90後。
  • 這位高官,書法融合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三家精髓,而自成一家
    處於唐楷頂峰的有三位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成為後世學習楷書的楷模!寫楷書者,能達到顏、柳、歐、趙任何一家的水準,也就滿足了!而清代有一位大書法家,取顏、柳、歐三家精髓,可以說把楷書寫到極致,而自成一家!
  • 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值得珍藏
    《般若波羅蜜心經》為《金剛經》降伏其心篇,簡稱《心經》。全經只有一卷,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餘卷中的一節。以下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手抄版,是古人使用小楷書寫的,字寫工整,一絲不苟,筆畫圓潤飽滿、蒼勁有力,張弛有度。
  • 梅蘭芳《小楷心經》及書法欣賞
    梅蘭芳的書法雖沒有他的畫出名,但他的字清新雋秀,功底深厚,以行楷書為主,小楷尤精。其小楷風格來源於《樂毅論》、《黃庭經》、《十三行》等二王小楷,並伴有唐人寫經筆意。
  • 歐陽詢、虞世南楷書比較——一個外露筋骨,一個內含剛柔
    歐陽詢虞世南二人在當時受南朝時風薰染,書法師承不脫二王一系。據《兩唐書》本傳,歐陽詢幼年由養父江總教以書記,「初學王羲之書」;虞世南受學於吳郡顧野王十餘年,又師同郡沙門智永,且妙得其體。歐、虞皆以二王作為學書的起步和基礎,然歐氏旁涉博取,熔鑄漢魏北朝書體,加以險峭之勢,為南北朝書風匯合、創變之集大成者,虞氏則堅持以二王蘊藉之風為尚,為南朝書風沿承發展之代表。
  • 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導語:歐陽詢,唐代著名的書法家,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同時歐陽詢也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歷經三朝,這些人生經歷與他美學思想的形成息息相關。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祖父歐陽頒曾為南梁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衛將軍等職。在他12、3歲時,家裡突遭變故。其父歐陽紇因才高權重受到陳宣帝的猜忌,被逼起兵造反,結果兵敗被殺,並株連家族滿門抄斬。歐陽詢從一個富家公子轉瞬成為亡命之人。
  • 翁志飛:千古名篇《蘭亭》《愛蓮說》《春江花月夜》......數種小楷寫就!
    而他這次所帶來的7件小楷創作,更是精彩紛呈,仿靈飛經、仿歐陽詢、仿多寶塔、也有多種風格結合出來的綜合效果,每一件都是寧心靜氣之作,同時也都是千古名作哦!王羲之《蘭亭序》,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周敦頤《愛蓮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歐陽詢化度寺碑,為佛教禪師立傳之碑
    唐·歐陽詢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簡稱《邕禪師塔銘》,別稱《青鸞白鶴帖》。唐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歐75歲書,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十一月刻。原石早佚,宋代已有翻刻本數種流傳。據吳湖帆藏本前所制的碑式還原圖,原刻正書,35行,行33字。原石久佚。宋以來翻刻本甚多。此碑無一字不佳,是歐書的第一代表作。有人把它比作晉朝王羲之正楷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