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今天取一瓢飲,哪一瓢?常平通寶小平錢中的「武」字錢

2020-12-23 十味生

朝鮮王朝高宗時期,在歷經了西方銀元的滲透,戶大當百錢的強制流通,以及大量廉價清錢輸入,還有一段時間當五錢的運營,廣受民間信賴的常平通寶收到了巨大衝擊,同時,政權的不斷變動使得這個時期的常平通寶的鑄造和形制變化頻繁。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常平通寶小平錢中,武衛所鑄造的「武」字錢。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小平錢這個「武」與常平通寶早期的初鑄單字錢、折二錢中的「武」並非一個鑄局,早期的是武備司,這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平「武」字的鑄造局——武衛所。

武衛所,是高宗親政不久後的1874年(高宗11年),為了加強國王護衛和宮殿宿衛而成立的。

說是高宗李熙親政,其實,實際當權者是閔妃。閔妃與公公大院君的恩恩怨怨真的是一言難盡。因為這個兒媳婦閔妃,正是大院君自己選立的。

一、緣起

高宗三年(1866年),朝鮮為15歲的國王李熙選妃。當時大權在握的大院君為了保證江山永固,內心暗自定下了兩個選妃原則:

1、無外戚專橫之憂者。2、順從自己,不幹預政權之人物。這樣一來,作為與自家關係融洽的親戚、同時又是喪父孤女的閔氏成了絕佳人選。

據說在李熙登位之前,金炳學(安東金氏家族重要人物)就曾對興宣君李昰應表示:假若能以他的女兒為新王妃,就支持李昰應的兒子李命福登上王位。李昰應為換取支持,便同意了金炳學的要求。

但已成為大院君的李昰應擔心金炳學的女兒很可能在做王妃以後利用家族背景幹預朝政,進而威脅王權,於是不惜違背與金炳學的諾言,將閔氏內定為新任王妃。(你看,大院君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卻預料錯,到底是誰導致了他的結局)

二、生怨

在後來立世子的問題上,閔妃與大院君結下矛盾,但大院君仍將閔妃視為自己的一顆棋子而不以為意,閔妃則將此矛盾視為不可調和的,聯絡各方反大院君勢力,團結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暗中形成了以閔氏外戚為核心的政治集團。

高宗十年(1873)十月至十一月,儒臣崔益鉉連續上疏抨擊大院君的政策。

崔益玹,就是高宗五年時,抨擊大院君發行戶大當百的掌令,他那非常有名的疏略四條,其中之一就是「行之(當百錢)二年,士、農、工、商,俱受其病,百物耗損」

閔妃利用這次機會,鼓動高宗接受崔益鉉之上疏,宣布「親政」,儘管名義上是高宗親政,實權則落入閔妃外戚集團手中。

三、武衛所的設立

逼退大院君一個月後,景福宮慈慶殿發生火災,延燒紫薇堂、純熙堂等三百多間殿閣,王室被迫搬往昌德宮。

景福宮火災事件使當朝政局變得緊張。高宗(閔妃)把軍事政策的方向改為以宮殿宿衛為中心。當時是每個兵營抽調幾百人手,於1874年4月組成了把守軍。

兩個月後,即1874年(高宗11)6月20日,高宗下旨:「將把守軍的稱號改為武衛所,讓訓煉都監進行句檢。」將武衛所合法化,並確立武衛大將的地位。

武衛所雖然聽上去只是個「所」,然而開港以後,武衛所的權力加強,軍權集中起來,兼任訓煉都監·禁衛營·御營廳的京三營提調和都提調,將地位提升到與宰相相同的位置,甚至可以統領龍虎營和捴戎廳。

只是這套中央軍事系統以國王的人身安全和宮殿宿衛為中心。高宗,應該說是閔妃,把大院君傾注心血培養的江華島鎮撫營解體,把運營預算轉移到了武衛所。

同年12月,統制使的外登壇制度也被廢除,降低了一線戰鬥士兵的士氣,大大削弱了沿海防禦力。

其權限不斷擴大,隨後武衛都統使兼任軍器寺和造紙署·鑄錢所的提調,這樣一來,其權力延伸到財政領域。並參與影響了錢幣的鑄造工作。

四、武衛所*武衛營*壬午軍亂(壬午兵變)

武衛所在1881年(高宗18年)軍制改編過程中被改編為武衛營,主要內容是「武衛所·訓煉都監·龍虎營·護衛廳加在一起,做為武衛營。近衛營·御營廳·捴戎廳加在一起,做為壯御營」。

雖然被重組為武衛營,但在同一個軍營內,武衛所士兵和訓煉都監士兵之間仍然存在歧視。導致1882年夏,舊式士兵們積怨爆發,同市民一起發動暴動——即壬午軍亂。

7月24日,暴動士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宮,閔妃化妝成宮女逃往外地。士兵推戴興宣大院君重新上臺執政。

在壬午軍亂期間,大院君讓自己的長子李載冕兼任武衛大將、戶曹判書、宣惠廳堂上等重要職務,掌握兵權和財政。除了人事的安排外,大院君在奪回權力之後,亦立即著手推行改革以緩解社會危機。

只是南逃的閔妃集團向清政府乞援,大院君被清軍扣押被強制送往中國天津受審。不久羈押保定,大院君的第二次上臺只持續了33天便在清朝的幹預下垮臺。高宗19年7月27日(1882年9月8日)閔妃集團再次上臺執政。

五、常平通寶背「武·完·一」

這裡,筆者有一個小猜測,少見的常平通寶背「武完一」,有可能是在大院君重掌政權的極為短暫的時期鑄造。

以前一直疑惑的是為什麼會取「完」這個字,看到大院君之子李載冕在壬午事件中掌握重權,便有了聯想。

李昰應、李載冕是全州李氏王族的代表,完山是古朝鮮百濟,新羅時期全州的舊稱,「完」也是朝鮮實錄中全州的簡稱。李載冕最初的爵位是「完興君」。

武衛大將的權利在壬午事件中重歸大院君一派時,或許短暫鑄造了象徵全州派系的「武·完」錢。

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的主觀臆斷,也希望泉友們批評討論,來充實錢幣背後的趣味性,畢竟,有很多品種想上手見一面還是挺難的,要看緣分。

六、結語

大院君在短暫奪回權力的時期,宣布恢復五營軍和三軍府,沒多久便廢除武衛營,裁撤統理機務衙門等命令。至此,編入武衛所的武衛營在壬午兵變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壬午兵變還直接導致了外國勢力對朝鮮滲透和幹涉的加劇,成為近代朝鮮問題國際化的契機,是清朝和日本在朝鮮半島展開競爭的開端。在清朝洋務派的主導下,朝鮮開始了漸進式的近代化改革,設立內外衙門,開辦外交、通商、海關等事務,代購洋槍洋炮,代訓新軍,培養朝鮮的軍事人才。

相關焦點

  • 典之智美【一】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源起佛經中的一則故事。其一:此句警醒人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也就足夠了」。其二:此句,也因為《紅樓夢》而倍有名氣,只是名著未讀,不知江湖人生之美罷了。
  • 俗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是啥?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在第九十一回「布疑陣寶玉妄談禪」一節中,賈寶玉曾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縱然弱水有三千華裡那麼長,但我只願舀取其中一瓢來喝。縱然天下美女如雲,可是賈寶玉卻只喜歡林黛玉一人,寓意堅貞不渝的愛情。但「弱水三千」和「一瓢飲」,卻分別出自《尚書·禹貢》和《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 古人常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指的是啥?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林黛玉一句話就讓林黛玉啞口無言,且小鹿亂撞。賈寶玉回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中的「弱水」是什麼,為什麼代表愛情?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雖然「弱水」二字來源古早,「弱水三千」成於明代小說,但是都和愛情沒有關係。真正讓這句話成為戀愛表白的經典,就是《紅樓夢》一力為之。而且並非出自曹雪芹筆下,是高鶚續篇所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出自第九十一回賈寶玉: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布疑陣寶玉妄談禪從這一回目標題我們就可以看出,寶玉用禪心來解答黛玉關於寶釵和自己三人之間的關係,使用了「弱水三千」的整體意思,代表選擇很多。我們具體看這一段,琢磨一下愛情中的春秋大義:黛玉乘此機會說道:「我便問你一句話,你如何回答?」
  • 俗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後半句更動人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這句話源起佛經中的一則故事。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中的「弱水」要怎麼理解?
    「弱水」,並且用詩歌形容沙和尚居住的河流弱到連鵝毛都浮不起;電視劇《寶蓮燈前傳》中,弱水是一種可以造成三界毀滅的水,無法融於大海,並且弱水之神的形象是一個柔情似水的美女;此外,在其他文學作品裡面,還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說法。
  • 文章|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麼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 漲知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但是這一句話雖然廣為流傳,膾炙人口,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恐怕真正清楚"弱水"之意的人也並沒有多少。那麼"弱水"到底是什麼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又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呢?  第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出處:跟兩部名著有關,但不只關愛情
    寶玉聽後思索半晌,然後大笑著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換成白話就是即使世上美女再多,我也只要你一個就夠了。寶玉在此時此景說出這句話,對黛玉來說,無疑是一句最美的情話了。不但黛玉安心不少,也因此讓這句話成了表達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專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然而, 這句話開始卻並不只為表白愛情。這要從它的起源說起。
  • 「弱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有什麼深意?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其實是源自佛經中的一個小故事。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個人:「你有錢有勢,又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為什麼感覺還是不高興呢?」那人回答:「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佛祖聽後,就給那個人講了一個故事。
  • 「弱水」到底是什麼?古人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應該怎麼理解
    但是這一句話雖然廣為流傳,膾炙人口,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恐怕真正清楚"弱水"之意的人也並沒有多少。那麼"弱水"到底是什麼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又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從古籍記載分析"弱水"到底是什麼。"弱水"意具體水名、地名。眾所周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留存了許多古代典籍。而《山海經》便是其中之一。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到底是什麼,要怎麼理解
    但是這一句話雖然廣為流傳,膾炙人口,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恐怕真正清楚"弱水"之意的人也並沒有多少。那麼"弱水"到底是什麼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又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從古籍記載分析"弱水"到底是什麼。"弱水"意具體水名、地名。眾所周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留存了許多古代典籍。而《山海經》便是其中之一。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指的是什麼?答案盡在《山海經》中
    在中華文化中,成語的存在無疑也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比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這個成語最開始出自於佛經的一則故事: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
  • 古人俗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弱水」代表什麼
    對於喜歡文學或者對愛情充滿幻想的人來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很顯然是非常美妙的句子。可是,如此唯美的文學,雖然那麼多人聽過,真正知道意思和出處的卻寥寥無幾。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是出自何處?而「弱水」又有幾種意思呢?
  • 「弱水」是什麼?古人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應該怎麼理解?
    引言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文學典故還是影視作品,我們最經常能夠聽到這樣一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很多人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比較模糊,大概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很多,我只選擇其中的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裡的「弱水」究竟指代的是什麼,那麼這句話中的「弱水」該作何理解呢?
  • 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
    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 是白月光更是硃砂痣第一句話是《紅樓夢》賈寶玉為表達對林黛玉的愛引用於佛經的一句話 而第二句是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飲
    我們分開了三年,如果你一剛畢業,一出來一看男生,就只看見我一個,那我當然是最好的,因為只有我一個。那三年我就跟她說你去外面看看別的男生。全場觀眾驚呼。他接著說,沒有選擇不是愛,如果有這麼多選擇後,最後還是選擇你,那個是她自己的選擇,那是真正的愛,所以她看完這麼多男生之後還是覺得我最好。我突然就想起林黛玉問賈寶玉:「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啥意思?為何寶玉講完,黛玉就放心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就是古人常用來表達自己對別人愛慕之情的句子,那麼這個「弱水」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個「弱」字,是一個通假字,通「溺」,意思是溺水的意思,但在這個句子裡,指的是水淹沒的地方。整句話的意思為:就算我在很深很深的水中,我也只取其中的一勺水來喝。這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一開始並不是來表達愛情的,而是出自一個典故。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輪迴三世,傾君一人
    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  講到這裡,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