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作品
永遠的豐碑(組詩)
文/楊柳風
1.英雄雨
我坐在盛世的花錦上擦拭歷史
一條皸裂河床露出真相
像千年胡楊切咧著骨節
錚骨羞於喊一句疼
多少豪傑在典藉中探出頭來
脊背的葳蕤煥發著春天綠意
黃天厚土埋不住沉重歲月
塋冢中的母愛再也打撈不出
壯士遺落的鄉愁
一場英雄雨,淋滅褶皺的烽煙
多少捨身赴死的榮光
在羞愧的墨箋中流放
2.斜陽島餘輝
一輪紅日薄暮中歸隱
熾烈的焰沉入冷冷淵海
所有的驚世駭俗被拍打成飛鳥翅膀
在歷史的天空迴轉
斜陽島長風把困在羊咩洞的浪濤
蜿蜒成一條永不褪色的斑斕
在島民茶餘飯後的談資中
或排山倒海,或波瀾不驚
七天七夜,彈盡糧絕
多少英魂在馬革裹屍的悲壯中凋零
嗚咽的海崖也丈量不了這血海深仇
在自由與正義路上
一路顛簸的歲月如螻蟻一般
在凌立陡峭的人間爬行
斜陽下,一株傲放的小野菊
把草木之心殖入英雄骨血
碑林下一茬茬鮮活的名字
在今夜一枚苦澀詩意裡返青
3.豐碑
把該送的都送走
從春天花骨朵到冬天梨花白
燃盡最後一滴紅燭
深諳最後一豆螢光就會迎來黎明
多少次您顫顫地捧著縫好的千層底
不同的尺碼,相同的囑咐
您的心尖裹著滾燙的革命紅衣
披在兒徵戰的雲涯路上
從調那山後村崖坡到北海西炮臺
炮烙之刑濺成梅花朵朵
開在凌夜剛毅枝頭
囹圄的鐵鏽是腐敗的猙獰,誓必
與破落舊桎梏一起消亡
一把毀家紓難滿門忠烈的焰火
把南路大革命上一塊塊焦石
鑄成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
二等獎作品
在遂溪,仰望一朵朵綻放的木棉(組詩)
文/劉春柳
一
乘著初春的翅膀,木棉的開放從不遲到
一枚枚花苞,燦然爆裂
陽光和雨水同時到達
你可以忽略雲朵的飄逸,草芽的嫩綠
卻不能忽略,一棵棵木棉樹
保持最初的本色,在時間的洪流中
將花朵舉成火炬,點燃南半島的天空
安靜的花瓣,從枝頭墜落
深紅的聲音,蕩起了歷史的迴響……
二
走在遂溪的大地上,紅色故事的細節和主詣
開成花朵,結成果實。它們掛在枝頭上
低頭、微笑或者昂首挺胸
春風和煦,映照出一片血色浪漫與激情
是的,只要一朵朵的木棉在枝頭開放,所有
為這片土地付出生命的人,我們都不會忘記
在木棉高舉的一面面旗幟上
所有前赴後繼的人們
便可藉助花瓣的花紋,找回他們的氣魄
三
走進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史展覽館
仿佛在翻閱一部沉甸甸的史書
從第一頁翻看到最後一頁
我記住了這些年輕的名字
黃學增29歲、黃廣淵24歲、陳光禮27歲、薛經輝31歲
他們是最鮮豔的木棉,是最旺盛的火苗
我的心被他們的熾熱所燙而熱淚盈眶
他們對大地的愛,一瓣一瓣綻開
開出風中成千上萬的花朵
這些年輕的生命,寧自由、獨立,不願屈辱而活
一切如此純粹,美好
展覽館裡瀰漫著寧靜。沒有人說話
我放輕腳步,忘記心中的私念
忘掉身邊的人和事
讓一些崇高、敬意充盈心間
四
走進遂溪,住進一朵木棉的內心
像是住進了故鄉,內心篤定
仰望一朵朵木棉,滿目星光
靜靜地,把所有的樹木、河流、村莊、星辰
裝進血液和心中
積蓄的力量,我要全部用來綻放
就讓我來替那些年輕而犧牲的生命
好好地綻放一次吧
告訴他們,盛世如你所願
星火鑄造的豐碑
文/劉贊雄
一、
侵略者,用炮火轟出的弧度
像一把鋒利的屠刀,瘋狂的刺向海頭汛
安康破碎,寧靜破碎,幸福破碎
我的家鄉,我的城鎮,我的祖國
滿目瘡痍,破碎的軀體被拋棄在廢墟中
血,在臉頰上被初升的陽光烤乾
此刻,鄉親們攙扶著在祈禱:這一切
消失,消失,永遠地消失
二、
家鄉啊,我悲傷著你的悲傷
鄉親啊,我哀痛著你的哀痛
祖國啊,我吶喊著你的吶喊
就讓我在你熱血染紅的泥土中
長成一朵微小的小紅花
隨馬克思主義的希望之風
盛開在這片土地上
人心上
三、
我們不是殘暴者,也不是倭寇土匪
只是反坑壓迫和殘害,讓壓彎的脊梁挺立
在南路,海山、煙樓仔……
舉起鋤頭、舉起鐮刀、舉起小步槍……
讓血與淚做成的潤滑劑,潤滑槍膛
磨礪生命和軀體
讓每一顆射向侵略者、剝奪者的子彈
都攜帶著一朵小小的紅花
給予他們死亡的送別
四、
如今,在西南地區革命史館前追憶
唯有星火鑄造的豐碑
才永遠豎立在這片紅土上
跟隨後輩,一同構建我們安康的家園
一同構建我們強大的祖國
一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你低頭,我燦爛如春
你抬頭,我漫山遍野
你走遠,我銘記豐碑
三等獎作品
血染的豐碑
文/陳少浩
我輕輕的撫摸眼前的一座座豐碑
聽到了一陣陣海濤的聲音
裡面混雜著哭喊聲 吶喊聲 嘶殺聲 刀光棒影 子彈穿梭的聲音
如果您詢問帶著甘蔗甜味的海風
廣闊無垠的紅土地為什麼這般鮮紅
風兒默然不答
如果您詢問一棵棵高聳挺立的尤加利樹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 這裡曾經發生了什麼?
樹林穆然不答
多少次我踱步在遂溪西南一帶的地區
我都把腳步放的很輕很輕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這也是一片渴望光明的土地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黃學增 廣東最早的32名中國共產黨員之一
把革命的火種帶回到苦難深重的家鄉
他相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堅信 只要將被壓迫受苦難的人們的
枷鎖砸開 就能一把火將死氣沉沉的寒夜燃起
焚膏繼晷 他寫就《廣東南路各縣農民政治經濟概況》
奔走呼號 紅土地上的每一條村徑都留下他火熱堅毅的足跡
風雨如晦 他要讓勞苦大眾在鐮刀與鋤頭的叢林中聽到雞鳴
大革命行進轟轟烈烈 農會壯大氣勢如虹
植根於這1500平方公裡的紅土地上
1922年夏 在敦文村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
1925年8月 在海山村建立雷州地區的第一支農民武裝
1925年10月 在雷州地區建立了第一個黨的基層組織
1926年夏 中共遂溪西南地區的區鄉基層組織相繼成立
1927年1月 中共南路地方委員會在高州成立
多少土豪劣紳夜不能寐 長籲短嘆
多少流氓地痞簌簌發抖 鬼畜不出
多少惡霸土匪愁容不展 如喪考妣
多少貪官汙吏心驚膽戰 鬼哭狼嚎
劣績斑斑區長陳廣河被扣押了
不可一世的惡匪龐毓清被斃掉了
查辦了作威作福的警察署長李成林
民憤極大的鹽霸無奈地將鹽價降了一半
今日紅纓在手 何懼縛不住蒼龍?
只有起來反抗 奴隸才能翻身做主人
1927年4月12日 整個中國烏雲密布 腥風血雨
反動派率領虎狼之群將革命的旗幟
按在地上 進行瘋狂的撕咬
上海大屠殺染紅了黃浦江
廣州大屠殺震驚中外
一具具血肉之軀餵飽了反動派冰冷的刺刀
在遂溪遂城 遂溪部委書記韓盈被殺害竹行嶺
接過韓盈手中的棒的 是黃廣淵
黃廣淵發動了海山戰鬥 打響了南路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四個月後他壯烈犧牲
不久 他二弟黃忠義在張太雷發動的廣州起義中光榮犧牲
1931年2月三弟黃廣榮在廣州灣犧牲
1931年9月,三兄弟的母親黃凌氏帶領農軍在調那山後村與敵戰鬥
寡不敵眾 犧牲
一母三子 滿門忠烈 血染黃花
接過黃廣淵的棒的 是陳光禮
1931年 陳光禮在海南島犧牲 交棒薛經輝
1932年末 在斜陽島決戰中 薛經輝被捕 犧牲
呵 犧牲 犧牲 犧牲犧牲犧牲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革命是把頭顱別在褲腰帶上 擁有必勝的信念
踏著前任的鮮血 前赴後繼
呵 喇叭聲咽,殘陽如血
要讀懂這片光榮的土地
您必須要俯下身去 親吻這經過血染的土地
親吻著每片楓葉溢出來的血色
如今 我輕輕地撫摸著
河頭鎮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史展館上烈士的雕像
我默默的念記著烈士的名字
黃學增 犧牲時29歲
韓盈 犧牲時26歲
黃廣淵 犧牲時24歲
陳光禮 犧牲時27歲
薛經輝 犧牲時31歲
他們是那麼年輕 風華正茂
他們捨棄了小家 成全了大家
不少農運的社員 即使被挖出肝臟 仍臉不改色
他們矗立成一座座巍峨的豐碑
在遂溪西南的這片土地上 轟轟烈烈的農運雖然被絞殺了
但留下來的火種
終於在後來又燃成熊熊大火
將反動派的陰森宮殿徹底燒光
1921年上海嘉興的那艘小紅船
經過了大江大河 流進了珠江
流經了鑑江 流到了遂溪河
一船上的螢火在此播散開來
今天的遂溪是中國著名的甜縣
在這1500平方公裡的紅土上
一座座標緻的洋房 拔地而起
人們安居樂業 幸福祥和 臉上有光
祖國大地一片海晏河清 歌舞昇平
先烈們如果駕在雲頭
看到如此情形 定會告慰平生
撫掌而笑
走在紅色古街上
文/尹乾
我努力
把每一步
踩在棉花上
我知道
這裡有
眼睛的尖刀
耳朵的雷達
每一扇窗邊
每一扇門後
店小二迎出來
向裡頭高聲吆喝
來客人囉
有顧客
風一樣飄出
帽簷低垂
我瞥見
一雙鷹眼
一扇門板上
刻劃著
古怪的符號
這絕不是
漢字的返祖
這是匕首
是無聲手槍
是金盾
一棵歪脖子樹上
負著一個樹洞
陰森著猙獰
它曾經
讓槍管打結
我辨認出一個身影
我加快腳步
峰湧上來的草帽
淹沒我頑固的視線
我碰見
鄙夷的眼光
仇恨的眼光
吐著火舌
我的窺看
陣陣心虛
這是一條
紅色的河流
河床上
長滿堅韌的水草
身姿旗杆一樣蓬勃
我在斑駁的磚瓦縫裡
尋覓到 許多
粉身碎骨的名字
紅了我的眼眶
夕陽流著殷紅的淚
我是一條
太平時代的快樂魚
我發現我的快樂
源自於
這紅色的河流
我心底的潮汐
分明連著
水草的脈動
一種承諾,叫做前赴後繼(組詩)
文/李本明
紅色紀念館
一座端莊美麗的紀念館
一種令人瞻仰的紅
歷史的座標 指向西南
展廳擺設 低矮的土坯屋
煤油燈在風雨裡飄搖
一盞豆芽模樣的焰點
在烏黑的夜晚摸索
發芽一排排堅毅的面龐
我看見鮮血 染紅了天空
每一房間 每一角落
深深淺淺的足跡 前赴後繼
一串串衝鋒嘹亮的名字
一條條布滿荊棘的小路
每一場面都活靈活現
我在斜陽島血色的斜陽裡
神情肅穆 佇立了很久
這裡一切都異常鮮活
保鮮著歷史 交給我們
保鮮的眼光 在內心冰櫃珍藏
黃學增,一個響亮的名字
1921 一個嘹亮的數字
年紀輕輕 你就把它背在肩上
追求真理 匆匆上路
從遂溪到廣州 再到海南
每一條路 輾過的軌跡
你不是孤獨的火車頭
轟鳴一聲 背後一連串車廂
裝載信心滿滿的力量
手握鐮刀錘子 捶打
遂溪西南方向 有熱血冒出
在各地噴亮星星之火
就算一聲聲吶喊 爬起倒下
也永不生鏽
你的名字之後 無數個
這樣的名字在接力
堅韌不拔的棒 一個挨著一個
終於在黎明到來之前抵達
含笑的伊果園
許多年前 有了那條真理之路
就有這條光明的坦途
兩條路相加在一起
就是幸福生活的總和
沿著那條路 崎嶇走來
那條路無限延伸 希望
像無數條充滿活力的射線
射向廣袤無垠的土地
曾經灑滿鮮血的質壤
如今用另一種方式去延續
這裡曾經是紅色的土地
現在是含笑的伊果園
人與果樹 站成相同的姿勢
多麼像美人臉蛋的柑桔
綴掛枝頭 綠葉間
在風裡蕩著鞦韆般微笑
又像日子裡火紅的燈籠
讓美好生活 張燈結彩
鋒利的剪刀 剪摘一顆柑桔
一瓣一瓣扒開 吮吸嘴裡
我想說 今天的香甜
早已是先輩們醞釀好的蜜
優秀獎作品
有這樣一片土地
文/郭懷寬
有這樣一片土地,在粵西南
先烈們用信念鍛打,一個時代
堅挺的紅色力量,把革命
一次次,在這片土地上送往
勝利。在這裡,紅色在交匯
生命在升華,紅船
桅帆迎風斬浪,鐵錘
鐮刀,砸爛舊世界
開闢新紀元,從這裡
從遂溪西南走向神州大地
紅色,徜徉在河頭小鎮
古街綿延千米
這裡,既是古建築的
博物館。也是時光穿梭機
歲月穿越,革命走進光輝
此刻,腳下這片土地
所有青春都洋溢著革命芳華
太多的紅色,滋養
太多讓人追思的榮光
一批批主題黨日活動
在這裡,初心植入誓詞
在這裡,使命高過生命
在這裡,孕育時代奇蹟
南路農軍
——參觀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史館有感
文/葉倩
一
我的目光
剛好穿過那個年代
看見三點鐘的方向硝煙四起
槍聲在耳際「嗖嗖」作響
密集的腳步聲
由遠而近奔跑起來
他們沿著敦文村擎起的那顆火種
跑遍西南地區1500平方公裡
這是20世紀20年代初的戰場
一支支南路農運隊伍正在壯大
二
抗法、抗日、抗戰
直到最後的勝利
遂溪西南地區的戰爭年代
2800多名先烈和無數無名英雄
他們本是勤勞淳樸的農民
自法國人入侵家園後
他們從厚重貧窮的紅土地
尋找到中國革命舞臺的顏色
像一種鈣質
茁壯了南路農運革命隊伍的筋骨
這支農運隊伍
踩碎白色恐怖籠罩的帷幕
粉碎敵人的封鎖和反動派的陰謀
將斜陽島失守這一頁翻過去
集結號又在南路響起
一個農軍倒下去
另一個農軍接過槍桿站起來
他們放下鋤頭和鐮刀
每一位都是扛槍的戰士
三
所有的英雄事跡
都讓我敬仰
先烈們走過的每一個腳印
都烙在這片神聖的紅土地上
先烈們不在展覽館裡
不在解說詞裡
不在書本裡
我將右手放在左心室
他們在我心臟的位置
血色的信仰
——謹以此詩獻給革命烈士鍾竹筠
文/施瑞平
1.竹筠一生
再次踏上那個名叫祝君村的路
眼前浮現你英烈的一生
短暫如流星劃破夜空
轉身時已照亮世界
一百年前革命風雲起粵西
鍾家有女名竹筠
生得聰慧又美麗
十八年華赴革命
從此再也沒回頭
防城史上第一書記
振臂高呼 解放婦女
壯大革命隊伍 暗暗播下革命的火種
白色恐怖降臨
面對敵人的鐵鞭 你只是輕蔑一笑
一縷香魂隨風而逝 紅色英魂長眠地下
2.一個全新的中國,如你所願
北海風雲浪聲聲,
青冢上草兒長又生,
革命前僕後繼,
你未竟的紅色道路
後來人啊 早已走出一片自由的天地
我要告訴你 這後來的故事
後來啊,如你所說,
革命沒有完,它燒遍四野八荒,人民做主把身翻;
後來啊,如你所想,
共產黨萬歲,她挺過萬難險阻,消滅內憂外患;
後來啊,如你所願,
新思想春風化雨,新中國翻天覆地,換了人間;
你聽啊,
新中國的歡呼聲,仿佛還在世界上空響徹雲天……
你看啊,
新時代的女人們,早已是祖國建設的半邊天……
你看啊,
你留下的鋼筆,畫出美美的人間,到處是河清海晏
3.這盛世,有你血染的風華
再次觸摸英雄石碑上的紅色印記
字字泣血 聲聲迴腸
匆匆一生定格在最美的年華
未完的演講 未盡的熱情
仿佛還在人間揮灑
烈士陵園松柏翠
鬱鬱蔥蔥 年年歲歲
總有後來人
到你的墳前訴說思念
這當下之所以歲月靜好
我知道 不過是因為
曾經有你這樣的人
為我們鋪平自由與幸福之路
這當下之所以盛世榮耀
我知道 不過是因為
曾經有你這樣的人
為我們的今天流血犧牲
以致獻出最寶貴的生命
這美好中,
有你血染的風採
這美好中,
有你永恆的忠魂
我們將帶著這份風採,
鑄就你一樣的忠魂,
繼續來時的路!
挽狂瀾序曲(組詩六首)
——為遂溪西南地區革命而歌唱
文/洪三川
蕭索的長夜
大海蕭蕭,長夜沉沉
狂風捲起萬頃巨浪
放飛一隻只黑野的猛獸
南海鳴咽
邊崖海角震撼
月亮升起來了
世界依然一片慘白
太陽爬上了天空
大地依舊沒有溫暖
英國的擴張,法國的入侵
都瞄準中國的軟肋
19世紀大國已體無完膚
千年祥瑞的舞臺已琴破弦絕
大海消瘦,狂風尖厲
瀟瀟雨絲與飛霜同襲
遂邑被堵橋塞路
冷雨裹挾的夜空
饑寒者該如何訴說
沉夜夢醒
長夜裡,夢在敦文村延伸
這個夢不是淺岸悽然的輕瀾
不是無奈的哀思
它是南海驚濤的第一聲怒吼
是中華民族正義的朝往啊!
窮人要徹底擺脫苦海的浸淫
要掀翻佞臣惡棍隨意主宰
年少的黃學增已經熱血沸騰
心中的腳步已煙湧塵飛,思潮澎湃
痛恨腐敗為弱勢群族大鳴不平
仿佛身上掛滿溼鹹的苦滷和汗漬
他要正式站在一群人的前面
何懼身後嗖嗖的冷箭?
他是在浪峰中奔走的白條
他緊緊地追逐著霞光和朝陽
他要實踐歷史千年的詰問
毫無二念地勇往直前
要在寒暑中煉就一副格格作響的筋骨
20世紀20年代他在仰首遙望
尋找心中那最晶亮的星群
同志者築群同往省城尋求正道
他的目光隨時勢而奮力攀援
他的豪氣已跳進嚴酷速成的熔爐
他要煉成為一塊堅韌晶亮的鋼錠
「宣傳員養成所」是他速成的搖籃
先進的組織是他的指路明燈
他要經受重錘,要淬火,要風雨
要長成了一批優良的棟材
他知道了南路的險惡
他要擎起南的烽火
義無反顧擔當千鈞的救民天職
紅色在升溫
1922年黃學增風塵僕僕輾轉故鄉
當即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
組織開展農民運動
他用目光慰籍故裡,用重拳拍擊巖礁
南海不再冰涼,大地不再清冷
農運的旗幟鮮紅暖心
年青人的嚮往旗幟鮮明,他引領
要走進黃埔軍校,奔向農講所的熔爐
南路的星火已經熊熊燃燒
貪官汚吏的美夢就要成為灰燼
他們驚恐,仇恨,報復
革命的烈火卻在報復中越燒越旺
在廣州召開的雷州青年同志社大會上
黃學增帶給大家一片絢麗的曙光
西南僻靜的樂民和紀家兩地
先後成立了青年同志社的分社
國民革命軍傳來了南徵勝利的歌聲
在穗工作學習的中共黨員先後
回到家鄉開創更新的局面
1925年,韓盈,黃廣淵等中共黨員
以共青團的名義成立雷州特別支部
誕生了西南地區第一個黨的壁壘
這個核心不斷輻射,燃燒,錘鍊
同時錘鍊岀遂溪、雷州支部
根據革命的需要又不斷實行分設
形成濤聲洶湧,星火燎原之勢
滿門忠烈,天地可鑑
1925仲秋,黃廣淵成立遂溪縣首個農會
建立了五鄉聯合武裝預備隊與敵軍決戰
離離合合,迂迴變幻,誘敵於前後
革命的火越旺,敵人的心越黑
他沒有在激戰中退卻
沒有在艱難中猶豫
只有英勇,英勇,只有無比的憤恨
他一定要掩護同志和戰友
他沒有吝嗇,更沒有恐懼
將把自己的生命換取戰友們的年華
不久,烈士的二弟黃仲義
參加廣州起義也為革命獻身
三弟黃廣榮在法租界執行任務
不幸被法國軍警逮捕而鞠躬盡瘁
兄弟們一樣的英雄氣概
弟兄們一樣的大義,民族的福氣啊!
相繼痛失愛子,慈母悲憤交加
母親黃凌氏憤然擦乾悲傷的眼淚
率領農軍轉戰東海島,勇奪調那山
圍堵伏擊,明槍暗炮,巾幗不讓鬚眉
一股股憤怒的火熖燃燒在敵人的心臟
然而,終因寡不敵眾而落入敵手
南海海潮的滋養,戰場上的淬火
鑄造了華夏民族女性的英雄品格
她的芬芳沒有沉寂
她的英靈與傍塘嶺一樣萬年不朽
她鑄造的「滿門忠烈」成民族的楷模
英雄撰寫的篇章舉國傳頌
斜陽島上忠魂不朽
北部灣釋放著幾千年的愛恨
把一顆五彩的明珠鑲嵌在蔚藍綢緞中
靜靜地閃亮,默默地發光
她睡睡醒醒,吸納大海的施予
啊!斜陽島
北部灣懷抱裡的驕子
1927年某個黑夜,秋風蕭瑟
一百多名衣衫襤褸男男女女結隊來了
她們是一群北歸的大雁
來到這裡歇息
她們是一群吉祥的鳳凰
嚮往吉祥的春天
她們是一群搏擊長空的天鷹啊!
要扯開烏雲見太陽!
她們是一群追求自由幸福的起義農軍
與嗜血的惡魔展開不懈的戰鬥!
現在義軍仍然處在敵強我弱的劣勢
保存自己乃取勝的根本
義軍分組活動是睿智的選擇
遂溪縣部委委員陳光禮受命
帶領部分義軍撤往斜陽島,以島為據
教育改造盤踞於島上的海盜
同舟共濟,開展艱苦的革命鬥爭
她們用每人兩套舊衣服,一碟雞公菜
譜寫那段輝煌卓越的「紅色革命歷史」
墾荒,餵豬養牛,開展生產自救
攜手,軍民共濟,夯實革命根基
島上開始瀰漫著親密的空氣
共同經受自然災害和提防隨時來襲的敵人
所有的無法預料都在侵蝕著革命的肌體
「克服困難就是勝利」
「要看遠一點,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薛經輝激勵著,以極度的意志鼓動著
農軍還多次潛回遂溪參加戰鬥,公祭烈士
反動派對付斜陽島的革命力量
似乎是進入了夢的廢墟
1929年,敵人對沿海的清剿變得更為瘋狂
200多無辜百姓被殺,聯絡中斷
持續了五年的抗衡敵人已精疲力竭
1932年底,敵軍以飛機、軍艦作掩護
強行登島,實施「三光」悲慘手段
英雄們捨身取義,抱石沉海或英勇就義
斜陽島,革命的島,英雄的島
她們雖死猶生,渡英雄之魂不朽!
抗日烽火耀千秋
廣東南路大革命啊,你沒有失敗
你的精神永存
猶如你在陽光下戰歌嘹亮
敵人因失道而在朦朧中呻吟
沉睡的人們也醒來了
所有的眼睛都閃著自信的亮光
1938年日冦自沿海登陸遂溪
愛國青年奮起反抗
用激情的呼喚噴發強烈的情感
神聖的生命怎能由野獸主宰?
芝蘭村打響了抗戰第一槍
卜熾勇殺日冦傳為佳話
雷州半島樹起了抗日大旗
樂民青年抗日通訊站
紀家青年抗日通訊站
像兩把利刀直刺敵人的心臟
共產黨員堅守鄉村
用各種職業作掩護
建立西南交通情報網
南路特委鏗鏘發聲
全民「聯防自衛,保衛家鄉」
老馬的起義部隊迅速轉移樂民整編
抗日武裝經多次整合和重組
誕生了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二團
配合各路抗日隊伍轉戰十多個縣市
沉重打擊日偽的囂張氣焰
粉碎日冦「皇軍不可戰勝」神話
永遠的英雄
文/伊萍
一
站在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史館前
面前寂靜溫暖
背後的雲被風吹散
一道光撫著深雕凸起的文字
流動血液的紅
整座革命史館發出的光
來自歷史的瞳孔
卻有著新的光芒
落在我的睫毛和鼻尖上
令我感受到一百年後的寧靜
靜了繚亂的刀光劍影
靜了尖銳的槍聲
我屏住呼吸
搜索著英雄的名字和事跡
如果默念一個名字就有一人活過來
那是多麼的好
二
天空如此大又如此小
黃學增高高地舉起火把
點燃了南路革命的星星之火
掀起了南路革命之風
烈焰般的勇士在紅土地上燃燒
把沉重的思想枷鎖解開
以廣東四大農民領袖之一的身份
磁吸了眾多有勇之士圍過來
順著火索
爆發智慧之戰去拯救苦難的人民
用年輕的生命換取人間的美好
三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翻閱革命史資料的雙手
頓停一下
眼前浮現一群可愛的戰士
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和殘酷屠殺
接著又抗日救亡
從一場戰爭到一場戰爭
從一群戰士到一群戰士
用嶄新的力量
用最樸素簡單的生命
贏取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如果生命可以重來
我會狠狠地撕碎這些篇章
讓記載在頁面上的烈士們站起來
四
解說員說到黃廣淵時
語調緩慢低沉
黃廣淵的兄弟犧牲了
黃廣淵犧牲了
黃廣淵的母親犧牲了
瞬間空氣中瀰漫淚水的味道
眾人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
而我仰首扶扶眼鏡
欲從厚厚的鏡片中
晰清他們一家四口堅毅的面孔
銘記於心
五
走近斜陽島戰鬥的布景
凝視1:1的戰士塑像和戰鬥場面
仿佛電影的慢鏡頭在回放
自製的簡陋的槍枝彈藥
戰士浴血奮戰
把國民黨阻擋在島外
直至斜陽島失守
如果上天能看到這些英勇的人
為什麼不賜予戰士一雙翅膀呢
這樣
就不會有如此多的傷亡
幾十名戰士啊
就不必抱石跳崖壯烈犧牲
被俘的70多人也不會被一一殺害
要讓戰士們像鷹一樣飛起來
搏擊且獲勝
六
豐碑矗立
由2800多名烈士和很多無名英雄的
骨頭壘起壘高
假如呈現還原炮烙之刑和剖腹取肝
以及槍彈穿過胸膛
我會抱頭痛哭
不要這些偉大血染的豐碑
祈求把你們平凡的生命
交還給你們
沒有戰爭沒有苦難
讓你們好好地活一回
但沒有你們哪有我們的今天
我來看你們了
不只是瞻仰還要跪謝你們
是你們給了我們和平的年代
七
一輪一輪的太陽
一個一個火紅火紅的靈魂
照耀世界
我們是幸福的
因為你們永遠站在我們中間
革命者或共產黨人(組詩)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謹予此詩獻給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先行者
文/王書第
革命與旗幟
把時間的指針撥到1927
革命的火花在跳躍,在燃燒
秋收暴動的長纓,樹立湖南工農革命軍鮮明的旗幟
南昌起義的槍聲,拉開大革命時代激情動蕩的序幕
也正是那一年
海山戰鬥,遂溪打響了南路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你們以革命者的名義,站在鐮刀錘頭旗幟下
高喊莊嚴神聖的誓詞
高高舉起磨得鋥亮的鐮刀
割去舊中國腐朽的毒瘤
高高擎起力重千鈞的鐵錘
砸爛舊社會沉重的枷鎖
革命者,你們前赴後繼
黃學增,就義時年僅29歲
黃廣淵,就義時年僅24歲
薛經輝,就義時年僅31歲
遂溪在戰爭年代,有2800多名在冊記載的烈士
還有,很多赫赫而無名的英雄
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每一條鮮活的生命,都有一副堅挺的骨頭
革命者,你是一道閃電,照亮沉沉如漆的夜空
革命者,你是一聲驚雷,抖擻半島人民的精神
革命者,你如一把號角長鳴,給了我們奮進的力量
革命者,你如一面真理旗幟,給了我們堅定的方向
節日與盛典
把時間的指針轉到1921
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
黨從這裡誕生,從這裡出徵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7月1日不僅僅是黨的生日
更是革命先驅者的盛典
在節日的焰火中
革命先行者,是璀璨四射激情燃燒的花蕾
在人民行進的行列中
革命先行者,是用熱血浸染的鮮紅的旗幟
在共和國繁花綠樹的畫卷中
革命先行者,是鐫刻在國徽上一粒粒金黃的麥穗
在新時代奮進的步伐中
革命先行者,是背景下一隻只高高翱翔的和平鴿
為了新中國的成立
為了人民的解放
偉大的共產黨人
浴血奮戰,臉上寫滿鐵血榮光
把幸福的曙光捧到了人民面前
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
訴說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榮辱與滄桑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在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
我們手捧鮮花,含苞的是青春的祝福
共產黨人
感恩你陪伴我們編織未來走過歲月崢嶸
感恩你帶領我們開天闢地奔向時代高峰
感恩你幫助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豐碑與緬懷
時間的指針已劃向2021
今天,我們不用再穿越歲月的時空
站在,黃學增紀念館前
面對面,細數著他一個個模糊的往事
他是廣東早期三十二名中共黨員之一
也是南路地區第一位共產黨員
他用沸騰的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
他用緊握時代脈搏的手,點燃了遂溪南路革命的星星之火
革命英烈們,請允許我揩一把淚水,再次捧讀你們的故事
永垂不朽的,是巍峨的豐碑
閃爍光芒的,是獻身的精神
中國革命史中有璀璨的一頁頁,記載遂溪西南地區革命先行者的足跡
無數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衝殺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
多少前赴後繼的英雄兒女,昂揚走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
豐碑永在
花崗巖下,雕刻的,堅毅的目光和臉龐
喜馬拉雅山脈一般壯厚的臂膀
感受到的,一腔黃河長江奔騰不息的熱血
這些革命者,就如同漫漫長夜天空中的北鬥星
這些革命者,就如同茫茫大海指引航行的燈塔
這些革命者,站著,分明是衝鋒的戰士
這些革命者,倒下,依舊是革命的先導
至今激勵著後輩高歌挺進,跨越建設徵途的漫道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