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偷拿母親「宰羊刀」參加鑑寶,專家鑑定後激動:你母親是?

2020-12-27 騰訊網

山川不可望,文物盡成非。——《則天皇后輓歌二首》崔融

在鬥轉星移,朝代更迭的華夏熱土上,歷朝歷代的文化載體已在時光飛逝中沉澱為歷史,傳承至今的它們早已面目全非。

比如本期要講的,蒙古姑娘偷拿母親的「宰羊刀」到鑑寶節目參加鑑寶,專家看到相關文物時異常激動,連忙問道:你母親說誰?

那麼,蒙古姑娘的「宰羊刀」有何神奇之處,她的母親有著怎樣的來歷,這把宰羊刀價值幾何呢?

一、「宰羊刀」震驚專家:你母親是誰?

隨著網絡的發達,蒙古姑娘聽聞鑑寶節目可以免費請專家鑑寶時,不由得心生一喜。

她背著母親,帶著那把宰羊刀來到節目現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請專家進行鑑定,果不其然,專家在看到這把精緻的小刀時不由得一驚:這把「宰羊刀」來歷不小。

在經過一番仔細斟酌後,專家內心已經有了答案。他問了蒙古姑娘三個問題:你的母親是誰?這把宰羊刀是從哪裡來的?既然覺得是文物為何會用來宰羊?

在專家的問詢中,蒙古姑娘講述了「宰羊刀」背後的故事。

「這把刀原本是母親宰羊所用,母親是草原中普通的婦女,宰羊是日常勞作之事,宰羊所用刀必須鋒利無比。」

「自記事起,這把刀就尚有存在,它不僅外形精緻,所割之處也並不出血。」

「之所以一直被當做宰羊工具,是由於母親用來順手而已。」

看著專家的疑惑,蒙古姑娘不好意思地繼續回答道:「這把刀是我偷偷帶來鑑賞,母親並不知情。」

「我在讀初中時,接觸到歷史後,愈發覺得這把刀非同尋常,曾提出要專家鑑賞,母親覺得宰羊刀是文物乃是無稽之談,拒絕了我的請求。」

「但鑑寶心思一直未曾消散,直到在看到鑑寶節目可以免費鑑寶時,便帶著宰羊刀前來鑑賞,關於它的來歷,我也不知所以然,只知母親一直隨身攜帶、從不離身。」

聽完姑娘的描述,專家笑著說:「這把宰羊刀並非普通之物,從它的年代來看,它應該是誕生於清朝初期,在清軍入關時,清軍和蒙古軍都為少數民族,關係較好,清朝的達官貴人為表友誼,特意制定了一批華麗且實用的寶刀贈給蒙古部落。」

「從它的花紋來看,這把刀絕對價值不菲,外觀精緻,花紋清晰,刀柄鑲有幾顆寶石,帶有象牙筷子。」

「從它的實用價值來看,刀身雖小,功能巨多,它的刀身有凹下去的一塊,在草原想要生火時可以用石頭摩擦,刀刃採用頂級材料打造,鋒利無比,久而不鏽,是一把標準的蒙古刀。」

蒙古姑娘聽著專家描述,不由得心頭一喜:這把蒙古刀大概就是貨真價實的文物無疑吧。

接著,專家說:「現在市場上雖有蒙古刀,卻無法同清朝時期打造的蒙古刀同日而語,由於戰亂頻繁,蒙古刀已流離失所,這把蒙古刀估價約為120萬,以後就別再用寶刀宰羊了」

蒙古姑娘不由得心花怒放,這次的鑑寶果然是滿載而歸,她對專家連連感謝後帶著寶刀離去。而寶刀的市場價在網絡上也一度引發了爭議:一把「宰羊刀」真的值得120萬?

無論這把宰羊刀是否物有所值,蒙古姑娘的做法都值得敬佩,文物保護意識較強的姑娘保住了一把高價寶刀,也保住了一段歷史,眾多持寶人中,這位蒙古姑娘是幸運的。

二、道士譁眾取寵: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像鑑寶節目慧眼識寶的情況並非個例,不是每個人都像蒙古姑娘這般幸運可以如願以償。良莠不齊的文物市場中,持寶者並非都能淘到「真寶」,持寶人並非都想真心鑑寶,比如這位奇葩持寶人。

前不久,一位道士帶著寶劍去到了鑑寶節目,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事情。

這位穿著道士服的道士請幾位專家鑑定自己的古樸巨龍刀,這把刀做工粗糙,龍形模糊,幾個專家鑑定後異口同聲地表示,這把刀絕對是現代市場的贗品,沒有價值。

本以為道士會勃然大怒或者失落離場,結果他不怒反笑,問到專家: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在一片疑惑聲中,他表示,自己是傳道的道士,帶假刀一方面是為了驗證專家的實力。另一方面是為了藉助欄目平臺傳道,以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這件事情一出,引得全場觀眾勃然大怒,他也遭到了網友的口誅筆伐!鑑寶欄目什麼時候成為了博眼球的場合。

三、「砸寶」備受爭議:贗品就該被砸嗎

鑑寶現場的奇葩事件層出不窮,只有你的想不到,沒有它的辦不到。隨著經濟的發展,文物備受關注,鑑寶節目層出不窮,除了以上兩類正常的文物鑑別外,鑑寶節目現場曾發生過「錯砸」文物的現象。

在一檔名為《天下收藏》的欄目中,主持人王剛按照節目規則將專家鑑定為贗品的文物揮捶砸爛,這檔節目喪失在錘子下的文物不在少數。

這看似草率的舉措卻也是節目的亮點之一,砸毀贗品乃是節目組對外宣稱清理虛假文物的使命。

但是文物流傳至今,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錯砸,那將會損失巨大,畢竟人非聖賢,專家也不可能保證每次都可以鑑別到位。

儘管風險較大,但依然有人冒險鑑寶,這就上演了錯砸的一幕。

明朝時期的《甜白釉壓手杯》曾轟動一時,這個價值不菲的寶瓶在鑑寶專家的誤鑑中淪為粉碎,隨後的鑑別結果更是令持寶者痛心不已:專家誤鑑,手杯是貨真價實的明朝珍品,市場估價兩個億。

其持寶者付常勇一怒之下將這檔節目和主持人一併告上法院,最終以欄目組勝訴不了了之,手杯在一片唏噓聲中黯然失色,即使它備受爭議,也不影響它的收視率。

每個持寶人在上節目前都會籤訂文物的「生死」協議。即使錯砸誤砸也是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正常進行,欄目砸贗品究竟是為了收視率還是為了找出文物曾一度發人深思。

鑑寶節目的泛濫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和初心,這讓眾多網友不由得疑問:文物原本是還原歷史的最佳參考物,怎麼在利益的相互衡量中變成了商品?宰羊刀也好、手杯也罷,任何一件文物都凝聚著時代影像。如果一味為了熱搜、流量,鑑寶的意義也就蕩然無存。

總結:

總而言之,鑑寶節目原本是惠民節目,它可以幫助不懂文物之人鑑別真假,倘若被商業化,它也會黯然失色。

長達兩千年的封建時期,朝代更迭讓中國有了厚重的文化沉澱,古人用他們的勤勞智慧為後世留下的眾多經典不衰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戰亂中流離失所,有的被當做絕世珍寶收藏,有的被暴殄天物使用,任何一種變動對文物來講,都有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

一個文物承載一段歷史,濃縮一個時代,映射一片風情,保護文物不再是個人指責。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女子拿母親「宰羊刀」去鑑寶,專家看後激動不已,忙問母親是誰
    有一個女子曾拿著一把刀讓專家鑑定,結果專家們看完後很激動,隨後開始激烈討論,並詢問這名蒙古女子,她母親是誰,蒙古女子反而問這把刀估價多少,專家說完後她比專家還激動。 女子拿出的「刀」大有來頭,據她自己說是祖傳的,傳了好幾代,而且都是作為宰羊刀。這次把刀帶來鑑定,她母親並不知道。
  • 姑娘偷拿母親「殺羊刀」去鑑寶,專家鑑定後表示:根本不敢估價
    在這一期的鑑寶節目中,前來進行鑑寶的是一位少女,通過少女的衣著打扮,就可以看出少女是一位少數民族的人,而少女所拿來要進行鑑寶的是一把殺羊刀,這把殺羊刀是自己母親在殺羊的時候所使用的。在母親那裡得知這把殺羊刀是自己的祖先所流傳下來的,而這把殺羊刀殺後已經殺過了200多頭羊了。
  • 女孩偷媽媽「殺羊刀」鑑寶,專家鑑定後說:根本不敢估價
    很多人會帶著寶貝來到節目現場,找專家進行認真的鑑定。他們想看看自己收藏的這些傳家寶到底值不值錢,也想知道這些傳家寶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一個鑑寶的故事,因為女孩偷了媽媽的殺羊刀進行鑑寶。專家仔細鑑定後表示,根本不敢評價。怎麼回事?這把殺羊刀價值幾何?那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男子偷拿母親醃雞蛋的罐子鑑寶,專家鑑定完成後:你最好捐出去
    來自祖國大地的人們拿著自家寶貝兒前來鑑寶,有的滿懷信心前來,卻得知自己收藏的不過是贗品,失望而歸;有的只不過抱著試探的想法,卻意外成為千萬富翁,這也是鑑寶類節目總是吸引觀眾的原因,足夠刺激,足夠充滿懸念。小夥子偷拿母親醃雞蛋的罐子鑑寶,專家鑑定完成後表示說「你最好捐出去」,這是為何?
  • 女子帶「牙籤」鑑寶,自稱3000萬,專家鑑定後臉色大變
    女子帶「牙籤」鑑寶,自稱3000萬,專家鑑定後臉色大變文/花花歷史屋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牙籤是經常使用的,尤其是在飯店和我們家庭的餐桌上都可以看到這些東西,市面上賣的牙籤無非都是用木頭或者竹子做成的,這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售價非常低廉,我們正常人只要願意購買就可以隨時買的來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去鑑寶,關燈之後,專家:不用鑑定了
    最近一些年,電視臺推出了很多鑑寶節目,大家都對這些節目特別關注,因為每次專家進行鑑定的時候,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女子她帶著自家供奉的菩薩前去鑑寶,專家拿到這個寶貝後,仔細看了看,關燈之後又拿著手電筒照了一下,沒過多久,專家就說不用鑑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女子拿齊白石的秋蟬圖去鑑寶,專家興奮不已,激動地說:動心駭目
    鑑寶節目中,見到齊白石真跡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就是去參加鑑寶節目,帶著《楓葉秋蟬圖》並自稱是齊白石的孫女,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看一下。《楓葉秋蟬圖》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也可能沒有聽說過。雖然齊白石的作品傳世的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傳承有序,那麼在鑑寶節目中女子拿來的《楓葉秋蟬圖》會是齊白石的真跡嗎?只見鑑定專家走上前去,細細的觀察畫作,只覺得筆法出神入化,整體構圖都渾然天成,尤其是那隻秋蟬更像是一隻真蟬落於紙上。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近年來,鑑寶節目一度火熱,就是因為這類節目中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故事,加上人們對文物藏品的價值總是感到好奇,所以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對收藏文物的人來說,鑑寶節目也是一個鑑定文物價值的平臺,讓參加節目的嘉賓更加了解自己的藏品。鑑寶節目讓人們增長了文化知識,也開了眼界,十分有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 老人帶「玉米」參加鑑寶,專家鑑定是贗品,老人問:你可知我是誰
    老人帶「玉米」參加鑑寶,專家鑑定是贗品,老人問:你可知我是誰。在仔細鑑定後,專家們的神情有些激動,專家非常高興的和老人說,他的這個「玉米」是一個「玉米」瓷器的硯臺,而像這樣形狀的硯臺是比較稀少的。專家們還為了給老人展示一下,在這個「玉米」的裡面放了一些水,裡面的水從一個小口中慢慢流下,這才證明了這個「玉米」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物件,而是一個文人所用的硯臺。
  • 小夥拿「破碗」參加鑑寶,觀眾一陣嘲笑,專家鑑定後都不笑了
    在此類節目中,各路專家幫忙鑑別文物是真是假,而鑑寶期間也狀況百出。其中就有一檔節目,有一個男子拿著一「破碗」來鑑別,引來了觀眾的哄堂大笑,而在專家鑑定之後觀眾都不笑了,這個所謂的「破碗」有何特別之處?
  • 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馬鞭鑑寶,開口要500萬,專家:你站穩我再報價
    就有過一位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馬鞭去參加鑑寶,開口要500萬,專家:你站穩我再報價。由於古玩市場魚龍混雜,大部分人都沒有鑑別文物的能力,也因此,鑑寶節目應運而生。在一期節目上,有這樣一個女子,她拿著成吉思汗的馬鞭去參加鑑寶節目,這女子一上節目就說自己的馬鞭值五百萬。據這個美女描述她是在一次逛古玩市場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個馬鞭。
  • 女子拿「玉蟬」鑑寶,自稱佩戴10年,專家:你膽子可真大!
    而隨著這幾年「收藏熱」不斷地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對古董文化情有獨鍾,有的人甚至不惜花重金買下了很多古代文物,更有很多老百姓紛紛拿出自家祖傳之寶讓專家鑑定真偽。 有些寶物的確是價值連城,而有些寶物卻是仿造品,為了能讓寶物重現真容,很多節目組紛紛開創了鑑寶節目,很多老百姓紛紛報名參加,我們這些手裡沒有寶物的,也能從節目中學到很多歷史知識。
  • 女子帶著名畫去鑑寶,專家稱是贗品,女子大怒:齊白石是我爺爺
    這些鑑寶節目都會邀請很多的鑑寶專家來鑑定嘉賓帶來的寶物,由於這種節目的獨特性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曾經,一女子帶著名畫去鑑寶,專家稱是贗品,女子卻大怒:齊白石是我爺爺。究竟發生了什麼?
  • 女子拿成吉思汗馬鞭鑑寶,自估值500萬,專家:你站穩我報價格
    導語:女子拿成吉思汗馬鞭鑑寶,自估值500萬,專家讓其站穩前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滿足了基本的吃穿住行之後人們便將剩餘的閒錢投資在其他地方,而古玩投資便是人們投資的一大方向,因此各大文玩市場的交易量都有所上漲,這一現象也刺激了造假行業的蓬勃發展,如今的文玩市場魚龍混雜,要想辨別古玩文物還得靠專家們的幫助
  • 老太拿項鍊去鑑定,聲稱皇后婉容御賜,專家:你偷的吧
    老太拿項鍊去鑑定,聲稱皇后婉容御賜,專家:你偷的吧 中華歷史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了很多奇珍異寶,有的隨著歷史而消失,能找到的一部分珍藏在博物館,一部分依舊流落在民間、異國被私人收藏,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也曾派過專業人員前去尋找,但是多數還是被私藏。
  • 女子拿一幅畫去鑑寶,專家卻說是假的,女子:你們可知道我是誰?
    就拿我國近代書畫大師齊白石來說,他的書畫作品,就屢屢被拍出上億元的天價。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等。186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齊白石是我國近代的繪畫大師,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美女拿家中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專家拿手電一照:不用鑑定了
    有位美女就曾拿著家中供奉的菩薩去了鑑寶節目,關燈後專家拿手電一照:不用鑑定了。這是為何?很多人都會拿著自己不確定的寶物,來節目中請專家幫忙鑑別真偽。其中便有一期節目,這位美女拿來的是一座家中供奉的水晶菩薩雕像,根據這個人的描述,這個雕像原本是一個水晶柱,當年她去東海旅行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它,看起來非常的合眼緣,於是便買了下來。回家以後她找人雕刻成菩薩像,從水晶柱到菩薩像花費了兩年的時間。這次來鑑寶,是想看看它值多少錢。
  • 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鞭子去鑑寶,要價500萬,專家:價值3000
    後清朝統治者吸取元朝滅亡教訓,對漢人明顯沒那麼排斥,因此統治長了很多。 在一些知名鑑寶類節目中,有一位女子拿著一個馬鞭,據說為成吉思汗用過寶貝前來鑑賞。當時直接獅子大開口,覺得價格應該為500多萬。專家們都被這個美女話嚇一大跳,不過事實卻打了她一巴掌。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鞭子去鑑寶,要價500萬,專家:價值3000
  • 女子資金短缺,拿佩戴10年的「玉蟬」來鑑寶,專家:你膽子真大
    女子資金短缺,拿佩戴10年的「玉蟬」來鑑寶,專家:你膽子真大前言: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的珍貴寶物,它們會伴隨歷史不斷傳承,成為人們家中的祖傳寶物,被人們放在家中珍藏,生怕擔心別人將其偷走。曾經有一位女子就來到鑑寶現場,將10年前「玉蟬」寶貝拿來進行鑑定,而這件物品已經戴在身上足足10年時間,在鑑寶之後卻讓專家感到很是意外。女子先是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家中經商。自己手中有點閒錢,都用來買古董。而玉蟬就是10年前自己去進行購買的,看到玉蟬很喜歡,於是每天進行著佩戴。
  • 尼姑拿佛像鑑寶,專家鑑定完成後,卻詢問尼姑是否會背誦金剛經
    但是也因為這一點,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文物造假者,其文物形象非常的逼真,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只有業界專家才能夠辨認真假。這不,在一個鑑寶節目上,一個尼姑就帶著佛像來鑑寶了,結果專家最後鑑定完成後,尼姑還因此笑著問專家「你可知道我是誰」,後續怎樣呢?這個尼姑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