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央視熱評:新生兒頻出狀況,該給月子中心"消消毒"了。
②李克強總理日前來到山西運城,一下飛機直奔鹽湖區東郭鎮年貨市場。總理強調,要保障節日市場供應充足,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③臺灣《旺報》發表社評,標題竟是"小心不要成為胡錫進們",指責老胡前段時間關於蓬佩奧若訪臺,大陸軍機將會飛到臺灣上空等警告在臺灣被廣泛轉發,加劇了島內民眾與大陸的對立情緒,"徒增兩岸誤解"。
④廣州原副市長蘇澤群被開除黨籍,曾和"億元貪官"萬慶良一起拜清官海瑞,退休6年後被查。
⑤臺當局防務部門讓兩名臺灣軍士官在"漢光演習"中扮演"黑客",攻破管理系統。
⑥科興新冠疫苗獲批上市,這也是繼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之後第二個在我國獲批上市的國產新冠疫苗。
⑦為進一步方便臺灣同胞往來出行,春節期間,凡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也就是"臺胞證"的旅客,可在廈門北站使用通行證直接刷卡進、出站。
⑧近日,湖北、四川、廣東等地出臺新規,明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不得收取掛號費。
⑨南昌市長黃喜忠調任鷹潭市委書記,曾長期任職廣東。
⑩28歲援鄂護士梁小霞獲評定為烈士。
11、"我向你們保證,如果中國越界了10次,我們肯定至少越界過50次。"印度負責道路運輸和高速公路的國務部長V.K.辛格在馬杜賴接受媒體採訪時略帶"炫耀"意味地宣稱。
12、英國最近密集釋放了一波反華惡意,在香港、新疆、南海等涉及中國內政的問題上,英國給予中國香港公民"英國海外國民護照"(BNO),炮製出關於新疆"強迫勞動"的謠言,還鸚鵡學舌說什麼"維護南海航行自由",甚至一直威脅要將航母派到南海。
13、美國戰略司令部(STRATCOM)司令警告說,與俄羅斯或中國的核戰爭"確有可能",還稱美國對手存在"破壞穩定"行為。他還聲稱,五角大樓並沒有"陷入冷戰"。
14、歐盟新冠疫苗相關工作在歐盟內部引發不滿,不過德法方面稱,支持歐盟在新冠疫苗採購等方面的策略。
15、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正在美國加速擴散,在美國感染該病毒的患者數每10天翻一番。
16、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
17、反壟斷指南出爐,明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判斷標準,細化壟斷協議。
18、市場監管總局對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金額300萬元。
2月8日,7連板新股泰坦股份上演天地板行情,僅3分鐘股價從漲停到跌停。
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3月8日對新華聯控股持有的北京銀行約5.23億股股份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高達25.13億元。這或許也是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銀行股權公開拍賣項目。
19、教育部: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高考狀元」。
20、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約談特斯拉公司。
21、2020年全國姓名報告:新生兒隨母姓與隨父姓比為1:12。
22、外交部:澳籍記者涉嫌為境外提供國家秘密,被中國司法機關依法逮捕。
23、印度人仍追捧中國手機,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份額增加。
24、國家發改委同意南京都市圈規劃,2020年經濟總量破4萬億。
25、坦尚尼亞不明疾病已致15死:患者口吐鮮血,排除暴發性疾病。
26、唯品會回應被罰300萬元:接受行政處罰決定,將進行全面整改。
27、剛果東部發現伊波拉確診新病例。
28、日本全民存錢日本銀行存款飆升至7.6萬億美元。
29、美媒:美國將作為觀察員國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30、快手給在職員工每人100股股票。
【微語】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人實幹的腳印。
放鬆一刻:
古人常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從古至今,有很多關於婚俗方面的禁忌,一旦違反了這些禁忌,不僅會給自己惹來很多麻煩,甚至還會對子孫後代有不良影響。
古人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說的就是有關婚姻方面的禁忌,蕃是繁盛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同姓男女不能通婚,否則子孫後代不會繁盛。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之後,可能都會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同姓人不能結婚呢?這本根不符合常理。
深挖這句俗語背後的含義之後,就會發現強調的,並不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婚姻,而是說同宗同族的近親婚姻,這樣理解就解釋的通了。
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這句俗語出自《左傳》,「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說的是晉文公重耳的故事。
從這段話中可以得知,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同姓不能通婚的習俗。並且這種習俗也是,繼承於更久遠的時代。
在原始部落社會中,由於生產力比較低,人們為了爭奪食物和地盤,會經常發生小規模爭鬥。
勝利的一方可以肆意侵略戰敗部落,比如,可以將男人當做奴隸,從事一些較重的體力勞動或上戰場。
而搶來的女人除了做奴婢之外,還會被部落中的強者佔有。為他們生兒育女,這樣就可以使子孫茂盛繁衍。
這其實也是一個部落走向強大的手段,而搶來的牛、羊、馬等牲畜,則會成為耕地的工具。事實上就算是部落內部,有時也會因為爭權奪利或搶女人,而大打出手。
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部族力量被削弱,所以才會禁止在本族內搶女人。進而演化成為了禁止同姓同宗結婚。
實際上隨著文明時代到來,這種所謂的同姓不通婚,逐漸變成了大家熟知的近親不能結婚。
據《晉語》記載:「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故也。黷則生怨,怨亂毓災,災毓滅姓。是故娶妻避同姓,畏亂災也」。
這其實就是再一次重申了,同姓男女不能結婚的婚俗。一般認為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同姓不婚」的規定。
但自秦漢以後,姓與氏混為一談,這個規定就就被逐漸淡化了。但是按照古代婚俗來看,「同姓」後來多代指同宗同族,所以同姓不婚說的就是,有血緣關係的男女,絕對不能結婚。
二、同姓不通婚的原因:知禮儀,強宗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規定,主要是因為同姓男女,一般都會擁有同一個祖先。他們之間有血緣關係,結婚之後生出的後代,往往都會出現身體比較弱的情況。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一代不如一代,那麼這個家族就會慢慢消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所以才會規定「同姓不婚」。
這也就是俗語「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所要表達的內在含義。因為同姓一般都意味著同族,血緣關係一定很近,這樣子孫後代就不會繁盛。
戰國時期鄭國國相子產,曾明確規定內官不準同姓通婚;而晉國司空季子也說:「異德合姓」。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在古人的思想觀念中,認為同姓通婚,對繁衍後代的危害特別大。所以古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選擇非同姓或非同族之人。
比如,周王室子女不與晉、吳、衛、魯通婚,皆因都出自同宗同族。實際上古人對同姓不通婚非常在意。
因為他們不希望破壞禮法,同時也不想讓宗族勢力衰弱。清代學者顧炎武曾說:「是知禮不娶同姓者,非但防嫌,亦以戒獨也。」
說白了娶妻不娶同姓,主要是因為「知禮」。而同宗同族的人血緣一樣,所以生出來的孩子就很容易體弱多病,這一點在現代醫學中已經得到驗證。
異姓通婚不僅是禮法規定,同時也可以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避免使宗族陷入孤立境地。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姓」皆來自於五帝,而他們之所以得姓,是因為他們本於五行。所以才有「五行有相生,故同姓不婚」的說法。很顯然這種說法缺少科學依據,並且在現代人眼中也沒有說服力。
歷史上的今天:①在80年前的今天,1941年2月9日,德國軍隊在隆美爾率領下從義大利進入北非。
②在59年前的今天,1962年2月9日,中國"特工之王"李克農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