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酒足飯飽,午夜夢回,在很多本不該思考的時候,總會想一些虛無縹緲的問題:
我從哪來,我要去哪,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人生第一次》的第一個篇章發生在醫院。
一個妻子懷著一對龍鳳胎27周,卻必須要在生產前做心臟手術。這樣艱難的時刻讓丈夫一籌莫展。
小醫院都不敢接收,丈夫只能帶著妻子到上海的大醫院尋求幫助。 可即便是大醫院,也不能保障百分百的安全。
心臟手術一個多月之後,妻子再次進入手術室。這時的手術室大門仿佛一道鬼門關,丈夫在外邊焦慮徘徊,只盼望母子平安。
當生產過程結束,醫生抱著兩個孩子走出來時,丈夫馬上問:「我媳婦怎麼樣了?」
在醫生回答一切都好時,我們都知道,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這裡有一群大山裡的留守兒童。
十二歲的小雲在漭水中學念初一,爸爸八年前車禍去世。媽媽為了供她和姐姐讀書去廣州打工,姐姐念大學之後,家裡時常只有小雲一個人。
有一些慰藉是,漭水中學的校長和公益組織合作,把詩歌作為必修課,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
孩子們抒發感情,自己寫出的詩句總可以填補一點關愛的缺失。當小雲和老師同學一起,坐在星空下的空地上,點燃篝火,她第一次接觸到了詩歌。
也是這一晚,她寫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詩。通過視頻電話念給在廣州的媽媽聽。
每年都會有一批二十歲左右的大男孩選擇入伍進入軍營訓練。空降兵,一個對新兵要求更高,更嚴苛的兵種。所有的新兵都要經過「三腫三消」的訓練過程才能迎來第一次高空跳傘。
但除了這些,對前路的迷茫,對家的思念,以及數不清的考核,也壓在這群新兵頭上。等到幾個月後,跳傘的前一天晚上,教官給所有新兵分配了飛機,所有新兵都激動的睡不著。
一千英尺以上的高空,是檢驗他們訓練成果的考場。
「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氣。」最終,這批新兵全部成功著陸,這樣刺激而富有成就感的人生第一次,是多麼難得的經歷。
人生的意義雖然對每個人都不同。
1.生孩子
2.上幼兒園
3.留守兒童寫詩歌
4.新兵入伍
5.殘疾人就業
6.農民工打工
7.年輕人買房
8.新婚生活
9.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10.疾病
11養老社區
12.死亡
但當我們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時,也許會在各自的路上找到相同的答案。
人生不就像一場有去無回的闖關遊戲,每個人都可以帶著不同的光彩,活出不同的模樣,一往無前的向死而生。
「第一次」遇見的風景,我還是希望我們始終能心存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