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那點錢於她們而言,是皮毛之庠;可於我們,卻是骨血之痛。
——《知否》衛小娘勸明蘭的這段話,超級適合顧佳。
《三十而已》漸入佳境,觀眾眼中的完美人妻顧佳,居然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開始出現戲劇性的一面:她被太太圈裡的人設局欺騙了,栽了個大跟頭。
顧佳進入太太圈純屬偶然,當初她想盡辦法讓兒子進入條件最好的幼兒園上學,並因此刻意結識了住在頂樓的王太太。
王太太擁有億萬身家,但苦於沒有文化,在太太圈裡處處受制於人。
她引薦顧佳,也只是為了讓自己在不受重視的太太圈裡有個墊背的,至少不用被人天天指著鼻子說是暴發戶。
但此舉對於急著為公司尋求出路的顧佳來說,無疑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是個普通的中產階級,老公經營一家煙花公司,剛剛買的君悅府第12層,就是王太太口中的「低層」;而這,還是她舉債購買的。而王太太呢,卻是一個隨便一出手,就買下莫奈的《睡蓮》,卻被她說成了梵谷。
顧佳第一次到頂樓,那個羨慕的眼神,充滿了對這種生活的嚮往。
她看重這些太太們背後的資源,為此,在公司的經濟條件最不好的時候,她擠出手裡最後一點錢,買了一個愛馬仕的鴕鳥皮包包;為的就是將此作為一塊敲門磚,打開太太們心裡鄙視鏈的敲門磚;
不再做合影裡被裁掉的那個人。
為了能夠接近於太太,拿到新訂單;她甚至當掉珍貴的限量版手鐲,用來讓兒子去上馬術課,因為「於太太每周都要陪兒子去上馬術課」。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點播了王太太幾句話之後,以「我能夠幫你站到合影的C位」作為交換條件,深得王太太的信任。
王太太也積極給她提供各種信息,包括每個太太的身家背景、興趣愛好和家庭情況。
顧佳成功地借著兒子學馬術的機會,經常和於太太碰面。第一次她直言不諱地提出,想拿下他們家樂園的煙花單子,還被於太太評論說「你還真敢說」。
她瞅準機會,積極給於太太建議,幫她成功緩和與繼子的關係後;作為交換,於太太也出手幫她搞到了自己丈夫樂園的訂單。
「不用謝我,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你跟我說的這些,是太太圈裡其他人都不可能跟我說的。」
顧佳一口氣接連拿下圈裡的兩位太太,觀眾在驚讚佩服,而她開始有點飄飄然了。
當許幻山提出來,顧家應該回來幫自己管理公司了,畢竟當初為了孩子做全職主婦,也只是一個權宜之計而已。
可是這時顧佳卻說,不,我要好好混太太圈了,說不定能幫咱們公司多拿幾個訂單呢。
嘗到甜頭的顧佳,已經徹底放鬆了警惕,將太太圈裡的人視若神明。
注意,這時她說的是拿。顧佳對這個太太圈充滿了功利性。
而且當許幻山對太太圈的虛偽表現出不屑時,顧佳也表示同感,但她還是願意為了利益而強行入圈。
由此可見,夫婦倆本質上是同類人,對自己高學歷深以為傲,且不覺得自己是圈內人。
當李太太言語中,輕描淡寫地透露自己家有個茶廠要盤掉的消息時,顧佳立馬開始行動了。
不考察,不質疑,不多問,她當機立斷湊錢,像爭取香餑餑一樣地找李太太開口要這個茶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凡她多問幾個為什麼,這局她就入不了。
只可惜,她沒有。
她是果斷的,行動力強的人,所以,入局才那麼快。顧佳不但沒接到優質合作項目,反而成為接盤俠,李太太們眼裡的冤大頭。
還是題記那段話:這個茶廠,對於李太太而言,不做也就不做了,大不了就算個虧損,這點損失還是承擔得起的;
可是對於顧佳而言,那真真是傷筋動骨,傾家蕩產,家裡所有的流動資金全部投入不算,就連經營得好好的甜品店也都快速盤出去了,她還有什麼籌碼跟人家混?
然而,哪怕對於顧佳而言,這已經是最壞的局面了,她依然逞口舌之快,十分驕傲地說這些太太們,不過是冠夫之名,根本沒有自己的名字,哪像她,叫顧佳。
這段話,看著是挺爽的。貌似給顧佳樹立了一個堅強獨立,能扛事兒的形象,但實際上呢?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表面風光之後,背後的苦痛是比不逞英雄、做小伏低來得大的。
當她發現自己被騙之後,想找李太太當面對峙。結果被太太圈裡的其他人,幫腔說她傻,說本來就想要清盤。
這時候顧佳說了一句,「自己願意為錯誤買單的話」,高調宣布退圈了。
在這裡我挺為她感到可惜的,付出這麼大代價,花了這麼多錢,就這樣簡單受氣退出,還當眾懟人。
那些話說的是很有面,可是卻徹底得罪了圈子裡的所有人。
強融一個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圈子,本身就會受挫;人家想要給你來個下馬威,給你點顏色看看,怎麼的?你還因為其中一兩個人,而徹底丟掉整片森林啊?
所以,我期待的並不是她怒懟,而是強勢翻盤。
因為這樣做除了爽之外,代價是巨大的,這樣做和許幻山有什麼區別?
究根結底,顧佳本質上還是一個驕傲的人。
她和許幻山本來就對太太圈不認可,只是出於自身的經營需要,必須要和她們相處。所以發生這種被清盤的行為時,她面子上掛不住了,就開始驕傲地用言語反擊。
正如第一次她卑躬屈膝的去求王太太,王太太讓她去搞定行星來交換,她感覺被侮辱一樣,馬上就懟王太太。說她沒文化,行星不是說買就能買的。
可是後來為了孩子,顧佳還是死乞白賴地去找她。
我估計也只有王太太這樣的人,才肯包容她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退圈前,顧佳的整體形勢。
經常活動的太太圈裡,固定人口是6個。其中王太太和於太太已經拿下,但大家不過是利益交換而已,談不上什麼交情;此次出手整她的,是C位李太太,以及家裡生意走下坡路的劉太太。
王太太算是鄰居,住頂層的,給她提供各種信息的,而且還是兒子就讀幼兒園的名譽校董的夫人;於太太呢,目前是他們家公司最主要的訂單來源,相當於衣食父母。
這兩個人既沒出手幫她說話,但也絕對沒有落井下石。原本看她被騙了,肯定是有同情心的,只是礙於C位李太太,不好說些什麼讓場面難看。
可是顧佳那段話,可是一個髒字沒帶,但把整個太太圈裡的人都給拐彎抹角內涵了一遍。
我不太明白,她說這些話之前,是否考慮過自己兒子可能的處境,自己家公司可能的處境?不怕被聯合起來抵制,讓最後的活路都沒有嗎?
所謂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留人一線,日後好相見,何必把話說死,打擊面這麼廣?
這場景要是發生在現實中,顧佳他們家鐵定被整破產了,而且是再難翻身的那種。
爽的代價是什麼?可別再把觀眾們給誤導了。
再來看《珠光寶氣》的康雅思,第一次加入太太圈組織儷群會時,遭人使絆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小妹康雅思剛剛嫁給賀峰,拿到進入儷群會的入場券。Melissa作為她的前老闆,兼她老公賀峰的多年紅顏知己,對她肯定是看不順眼。因此,趁著她對這個圈子的人和事不了解,Melissa悄悄使詐。
儷群會準備要給莫太太的慈善基金弄一個畫展,Melissa突然提議讓新人雅思來全權負責這個宣傳活動。表面上看是一種抬舉,實際上是在挖坑。
Melissa開會的時候說:這次莫太太的遺作會拿出來做拍賣,雅思你去和莫先生跟進下具體細節吧。
看似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誰會知道有問題?雅思也就根據自己以往的公關經驗開始籌辦了。
等到雅思和莫先生談整個畫展的重頭戲——莫太太的遺作時才知道,莫先生自始至終都是想把太太的遺作當做陪葬品,而不是拿出來拍賣。
Melissa挖的這個坑,差點讓雅思被悲痛欲絕的莫先生當場轟出去。等雅思再打電話給Melissa確認時,她乾脆關機休假去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雅思怎麼辦?入會的首個項目眼看就要砸在自己手上,她愁眉不展。可是賀峰過問的時候,她隻字未提,只說,我可以處理。
為什麼她不說?不是逞強,不是大家所想像的保護賀峰,而是她不能說。
因為Melissa是他的紅顏知己,而且曾經對雅思有知遇之恩;她要是跟賀峰和盤託出,賀峰會不會信姑且不說,對雅思的挑撥離間倒是深信不疑;他還會懷疑她的能力不行,因為最重要的環節怎麼可以等一切都安排好了,才自己去確認?
雅思這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靠自己扭轉乾坤。
最後她調整主題,讓其他畫家畫了一幅莫太太的畫像,再拿這幅畫出來做拍賣。
畫展很成功,莫先生最後拍下了這幅畫,彰顯伉儷情深,又升華了公益主題。
Melissa秋後算帳,想繼續借題發揮:「你怎麼不和我事先溝通,就擅自改變活動主題?」
「我發郵件給你了,你沒有收到麼?時間緊迫,我看你沒有回覆,為了不影響活動正常開展,我只能靈活處理了。」
這件事情,她處理得漂不漂亮?
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得體了。
太太圈裡的其他人從頭到尾沒有幫腔,甚至也不會有人出來公然指責Melissa;但是大家都是明白人,心裡都有杆稱,自然是知道雅思被坑了,不自覺會同情「受害者」。
可是雅思哪怕到最後,也沒有跟Melissa撕破臉,沒有質問她,反而裝傻充愣。
連Melissa都不得不承認,「你這麼聰明,還需要我提點嗎?」
顧佳和雅思的處境可能有所不同,雅思嫁的本來就是豪門,這個儷群會自然會有她的一席之地。只是哪怕她明知自己被整了,也不會撕破臉。因為這事兒,大家心裡知道就行,何必掛在嘴上說。
如果她去質問了,大不了就是得到Melissa輕描淡寫一句,哦,是嗎?那是我記錯了。還能怎樣?吃虧的不仍然是自己嗎?
可是如果鬧大了,那在太太圈裡,她是連同情分都沒有了,還會被嘲笑,甚至還會連累自己老公的名聲。看熱鬧的總是比仗義執言的人要多得多。
所以,顧佳怒懟退圈的行為,只是看起來爽而已,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卻沒有半分幫助。
我是紫依,一個80後職場寶媽,歡迎關注我,分享深度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