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壞無數人的《異星覺醒》,怎麼最後還招恨了?

2021-02-16 娛理

繼上周末聊了拍攝幕後之後,今天玩兒哥再聊聊《異星覺醒》(有劇透)

這部驚悚片為什麼就這麼招人恨?

事實上,在看電影之前,有人以為這是另一部《火星救援》

或者《地心引力》

甚至《星際穿越》

結果,這群懷揣著太空夢想的人一走進影院,發現看到的是——

太空版《伊甸湖》

太空版《黑暗侵襲》

甚至《活埋》(飛船艙成了棺材):

同樣在《活埋》中,「小賤賤」瑞安·雷諾茲也死得很慘。

影評人波米這麼說:在第一個主要角色死掉之前,我一直都挺喜歡這部電影的。

翻遍豆瓣微博影評,對這部電影有怨念的,也大多集中在外星異形吃人:

以及吃人導致的「喪」元素:

誠然,《異星覺醒》大概是絕大多數中國內地觀眾在銀幕看的第一部暗黑血虐結局的電影。

三重虐:

1.第一個死的居然是知名演員「小賤賤」?說好的黑人先死呢?!

2.居然全部死光了?!!

3.結局反轉居然這麼黑暗?!!!

連「小賤賤」瑞安·雷諾茲死的時候,閱恐怖片無數、深諳套路的玩兒哥,也是相當驚訝。

他不該身先士「卒」的原因至少有三:

1.刀槍不入、死了分分鐘也能再生的賤賤居然能死:

2.作為全片第一個呈現「智商在線」的角色(提醒黑人別作死),然後領了第一個便當?

3.都知道外星異形危險了,小賤賤於是決定高溫處死它,外面一堆人看著他噴火逼退怪物,而不選擇救同伴?

好吧,還是死了。《異星覺醒》目標很明顯:不是說恐怖片都是套路嗎?勞資偏不套路!讓你們驚訝!

是的,非常驚訝。但是「小賤賤」粉絲表示——

不值!

太慘!

失望!

反正衝著小賤賤去看的觀眾大老爺們,肯定不會選擇二刷了。

主角們集體下線,是觀眾不爽的第二原因。

在看到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分別駕駛飛船艙開往地球、宇宙時,不少觀眾還心懷希望:

雖然前面死得多,萬一最後一個成功反殺呢?

結果一切幻想都是一個夢。

如果二刷,其實可以看出許多鋪墊最終結局的細節:

1.當兩個船艙解體墜落地球時,一個被飛船主體的構件擋了一下,改變了角度。

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大衛此前提議:我在即將墜落地球時手動控制方向,飛向太空,帶著怪物到宇宙深淵,而你回到地球。

大衛的計劃沒有成功,因為下墜全程他都被怪物控制了雙手,無法手動操作飛船。

而撞擊細節是個煙霧彈,讓觀眾以為大衛被撞到了太空,其實是米蘭達被撞到了太空。這是預示之一。

2.當兩個貌似越南漁夫抵達墜入海中的飛船時,原本震撼的背景音樂戛然而止。這是預示的下一主題音樂(恐怖向)。

同時,這兩個漁夫也是關鍵線索。你們也許還記得《地心引力》,當桑德拉布洛克墜入海中時,電影給她設置了一個自救過程:飛船艙門打不開,從水底潛出水面時差點被繩索絆住窒息而死。

但《異星覺醒》特別神似的鏡頭中卻沒有這個設定,反而相對之前的慘烈廝殺,墜落被塑造得如此平和。

風格的不統一,讓我覺得這事兒並不簡單。果然~

雖然大家被嚇的嚇死,氣的氣死,不可否認,《異星覺醒》是內地院線這個檔期、乃至最近幾年都比較特別的新片。

當恐怖片被套上科幻片外殼,驚悚效果雙層疊加,足以讓內地觀眾有前所未有的體驗。

我以前看完《活埋》時,被暗黑結局氣到爆炸,連呼「WTF」!

但《活埋》也好,《異星覺醒》也好,都在恐怖片式微的今天,給我們帶來了全新感受。

去一次影院,記住一部電影。這就夠了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異星覺醒》
    人類社會走到這一步,感覺也要開始學習怎麼跟外星生物交流。  你認為有益的事情對對方來說可能是傷害,人之蜜糖我之毒藥嘛。  《異星覺醒》要給你看如何正確跟外星生物交流,尤其面對脾氣一點就著火力全開的異形怪獸!
  • 《異星覺醒》|很不錯的驚悚片,一般般的科幻片
    迷霧的結尾堪稱神來之筆然而,讓人揪心的地方尚不止於此。最後的最後:男主角在太空艙內對著附近的漁民大喊三聲「NO!」3.主角團中往往會有人自以為看到了一線生機,脫離了大部隊,最後卻慘遭殺害。(比如《異星覺醒》中真田廣之飾演的日本人)
  • 《異星覺醒》:異形外星生命這麼驚悚恐怖,廣州人都覺得噁心!
    文/追劇者們《異星覺醒》是由美國好萊塢製片公司Skydance出品,瑞典導演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真田廣之、瑞安·雷諾茲主演的科幻災難片。此外,還有傑克吉倫哈爾,感覺他跟科幻挺有緣啊,比如《死亡幻覺》、《後天》和《原始碼》這幾部都是很經典的科幻片,不過雖然他在《異星覺醒》裡是男主角,但是存在感還不如真田廣之。科學家都呆呆傻傻很智障,處理危機像小學生,只有真田廣之的角色最好,比較搶眼。
  • 電影女巫 | 異星覺醒(Life) 驚悚程度凌駕於一般的恐怖片
    《異星覺醒》能看到許多其他電影的影子,不管是場景建構、劇情走向、外星人外型等,都有與許多前輩電影們相似的地方。不過本女巫倒不認為這是缺乏創意或老梗,而是科幻類型的電影,幾乎已把該拍的內容及梗都已拍過了。
  • 異星覺醒和異形系列電影有聯繫嗎 異星覺醒中文版預告片視頻
    ­  電影《異星覺醒》即將在中國院線上映,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關注,電影《異星覺醒》的各種物料,包括預告片、海報、劇情介紹,都讓不少觀眾來年想到了異形系列電影,同樣是根據視覺奇觀為大家營造一份恐怖驚悚的電影,讓許多觀眾膽戰心驚,那麼電影《異星覺醒》是異形系列電影嗎?《異星覺醒》和異形系列電影有聯繫嗎?一起來看下相關介紹!
  • 《異星覺醒》並不只有一種恐懼
    《異星覺醒》之所以會讓這麼多影迷感受頗深,除了它太空科幻與恐怖本質的反差感,以及杜比視界與杜比全景聲帶來的震撼視聽體驗外,還因為這部電影中的六個人,其實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恐怖形式。兩個並不能讓人狠心怪罪的人,卻毀掉了人類的最後希望,仔細想想,這就是人性上的恐懼。
  • 《異星覺醒》:跟國產恐怖片一樣「恐怖」
    《異星覺醒》海報。從很多方面來說,電影《異星覺醒》(Life)很像是經典科幻片《異形》(Alien):一隊探索外太空的科學家,發現了地外生命,並最終喪命的故事。《異星覺醒》這樣一個很容易與《異形》混淆的中文片名,本就表明該片想要搭著《異形:契約》今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順風車」賺上一把。
  • 影評:《異星覺醒》生命的意義
    我不太關心《異星覺醒》中的孕育命題,最終活下來的是否是白人的一男一女,也不太關心calvin的弒父又弒母的行為,這些都是陳舊的話題。我也無法拿它和《異形》相提並論,不管是從怪物的設計上,還是密閉空間的使用上,《異形》實在有它在恐怖片系列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 一刀未剪的R級片《異星覺醒》,可能比《異形:契約》更好看
    上周末上映的《異星覺醒》也是一部科幻恐怖片,在北美被定為R級,在影迷群體中的關注度也不算高,本以為在國內無緣上映,沒想到不僅被引進了,而且一刀未剪。大海在影院看完,感覺這是看引進R級片花錢最值的一次了。《異星覺醒》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在影史上堪稱經典的《異形》系列,所以影片構架和《異形》有幾分相似。
  • 《異星覺醒》刻畫"進化怪物"屬性 生命本就是理由
    相對照於《異形》裡,人類角色只有西格妮·韋弗扮演的雷普利這麼一個主角來說,《異星覺醒》算是用群戲塑造了一幅「群像圖」。首當其衝的,是科學派,代表是生物學家休·德利。這個雙腿殘疾的科學家,在太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對卡爾文的判斷,來自於科學素養和實驗中的認知。他知道卡爾文的智商與生存需求,所以提出了「排空氣」的自救方法。
  • 頭條|《異星覺醒》:似曾相識的太空密室殺戮
    《異星覺醒》:似曾相識的太空密室殺戮   由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瑞恩·雷諾茲主演的科幻恐怖片《異星覺醒》優缺點參半,優點是製作水平強,空間站的還原度高,打造了令人信服的敘事場景,密室驚悚懸疑的氛圍營造較為成功;缺點是情節新意不足,無耳目一新的觀感。
  • 《異星覺醒》:科幻界的這股清流,略尷尬
    這就是能讓你在炎炎夏日起一層白毛汗的《異星覺醒》。《異星覺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簡單到兩句話就能概括:一個被人類命名為「卡爾文」(Calvin)的火星異種,殺光了所有太空戰船員最後來到地球的故事。沒有段子笑話,沒有敘事花活,更沒有大財團幕後黑手帶來戲劇轉折。
  • 《異星覺醒》果然是R級片,沒讓我們失望!
    ◆  ◆  ◆最適合情侶相擁體驗的極致刺激520周末的不二之選影片——《異星覺醒而一向對劇本挑剔的傑克這一次在《異星覺醒》中挑戰了一個有故事的太空人。這個太空人擁有神秘不為人知的傷痛經歷,孤獨內斂的角色與傑克的個人氣場渾然一體。
  • 《異星覺醒》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奇害死貓」!
    單從外太空這樣的取材,《異星覺醒》的票房號召力就已經秒殺許多國外電影了,更何復這部電影裡面所摻雜的元素,還遠遠不止宇宙飛船這麼簡單。怎麼說呢,《異星覺醒》是一部集冒險、殺戮、恐怖、懸疑為一體的電影,取材和拍攝手法都相當牛。
  • R級驚悚大片一刀未剪,《異星覺醒》為什麼被稱為約會必殺?附贈端午&6月大片指南
    回來就發現本片上了微博熱搜推薦,TAG是「異星覺醒 約會必殺」,不禁笑噴。然而我國電影到現在還沒有分級制度,能在電影院上映的——《驚魂繡花鞋》《碟仙詭譚》《怨靈宿舍之白紙女生》……這些豆瓣均分不過3的國產驚悚片就問你怕不怕?對製作有更高要求的怪物電影就別指望了。這部R級片《異星覺醒》曾一度傳言無法在國內上映,但實際上一刀未剪,怎會不讓人期待呢?
  • 《異星覺醒》:當《地心引力》遇上《異形》
    近幾年的太空科幻片更注重寫實質感,基於已有的太空科技和科學理論,營造出真實接地氣的科幻氛圍,《異星覺醒》亦如是。
  • 解釋一下《異星覺醒》最後的結局
    大家好,有朋友希望筆者解讀一下《異星覺醒》這部電影,老實說影片本身並不複雜,主要講述人類花費超過千億美元建立了一個空間實驗室用於研究外太空生命,但是被人家三兩下搞得機毀人亡,最後可能連地球本身也難逃滅頂之災。不過這部電影的結局還是有一些值得討論和解釋的地方,所以筆者會簡單分解一下整部電影的劇情。
  • 當你在吐槽《異星覺醒》時,智商就被拉低了
    我認為這種反應是對《異星覺醒》的誤解,而那些吐槽表面上是在嘲笑電影人物智商的低下,實際上在嘲笑自己而不自知。甚至可以說這種反應把你自己的智商都拉低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類似電影中人物的「蠢萌」現象早在79年《異形》極其後續系列裡就已經出現了,那時的觀眾多少也有嘲諷,但是還不是很明顯。
  • 索尼科幻片《異星覺醒》是怎樣被《異形:契約》毀掉的
    而作為一部純原創的太空科幻驚悚片,《異星覺醒》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異星覺醒》一開始立項,選擇的檔期是2017年5月26日,這個檔期極有價值。因為這一天是每年北美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是美國的一個紀念日,悼念在各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官兵。陣亡將士紀念日不單是對美國人展現愛國情操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民間更是代表夏季正式開始。
  • 生存,就意味著毀滅——《異星覺醒》影評
    地球作為無垠宇宙的一顆塵埃,一定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肯定會有無數的地外生命存在,只是因為地球現在的科技還不夠發達,無法探測到遙遠的智慧生命而已。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外星生命,而不是外星人。其實外星人長什麼樣,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外星人形象,都只是編劇和導演的臆想而已,歸根結底還是局限於人類的思維定式。外星人,就一定像人嗎?就一定是碳基生物體嗎?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看不見,它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