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末聊了拍攝幕後之後,今天玩兒哥再聊聊《異星覺醒》。(有劇透)
這部驚悚片為什麼就這麼招人恨?
事實上,在看電影之前,有人以為這是另一部《火星救援》:
或者《地心引力》:
甚至《星際穿越》:
結果,這群懷揣著太空夢想的人一走進影院,發現看到的是——
太空版《伊甸湖》:
太空版《黑暗侵襲》:
甚至《活埋》(飛船艙成了棺材):
同樣在《活埋》中,「小賤賤」瑞安·雷諾茲也死得很慘。
影評人波米這麼說:在第一個主要角色死掉之前,我一直都挺喜歡這部電影的。
翻遍豆瓣微博影評,對這部電影有怨念的,也大多集中在外星異形吃人:
以及吃人導致的「喪」元素:
誠然,《異星覺醒》大概是絕大多數中國內地觀眾在銀幕看的第一部暗黑血虐結局的電影。
三重虐:
1.第一個死的居然是知名演員「小賤賤」?說好的黑人先死呢?!
2.居然全部死光了?!!
3.結局反轉居然這麼黑暗?!!!
連「小賤賤」瑞安·雷諾茲死的時候,閱恐怖片無數、深諳套路的玩兒哥,也是相當驚訝。
他不該身先士「卒」的原因至少有三:
1.刀槍不入、死了分分鐘也能再生的賤賤居然能死:
2.作為全片第一個呈現「智商在線」的角色(提醒黑人別作死),然後領了第一個便當?
3.都知道外星異形危險了,小賤賤於是決定高溫處死它,外面一堆人看著他噴火逼退怪物,而不選擇救同伴?
好吧,還是死了。《異星覺醒》目標很明顯:不是說恐怖片都是套路嗎?勞資偏不套路!讓你們驚訝!
是的,非常驚訝。但是「小賤賤」粉絲表示——
不值!
太慘!
失望!
反正衝著小賤賤去看的觀眾大老爺們,肯定不會選擇二刷了。
主角們集體下線,是觀眾不爽的第二原因。
在看到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分別駕駛飛船艙開往地球、宇宙時,不少觀眾還心懷希望:
雖然前面死得多,萬一最後一個成功反殺呢?
結果一切幻想都是一個夢。
如果二刷,其實可以看出許多鋪墊最終結局的細節:
1.當兩個船艙解體墜落地球時,一個被飛船主體的構件擋了一下,改變了角度。
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大衛此前提議:我在即將墜落地球時手動控制方向,飛向太空,帶著怪物到宇宙深淵,而你回到地球。
大衛的計劃沒有成功,因為下墜全程他都被怪物控制了雙手,無法手動操作飛船。
而撞擊細節是個煙霧彈,讓觀眾以為大衛被撞到了太空,其實是米蘭達被撞到了太空。這是預示之一。
2.當兩個貌似越南漁夫抵達墜入海中的飛船時,原本震撼的背景音樂戛然而止。這是預示的下一主題音樂(恐怖向)。
同時,這兩個漁夫也是關鍵線索。你們也許還記得《地心引力》,當桑德拉布洛克墜入海中時,電影給她設置了一個自救過程:飛船艙門打不開,從水底潛出水面時差點被繩索絆住窒息而死。
但《異星覺醒》特別神似的鏡頭中卻沒有這個設定,反而相對之前的慘烈廝殺,墜落被塑造得如此平和。
風格的不統一,讓我覺得這事兒並不簡單。果然~
雖然大家被嚇的嚇死,氣的氣死,不可否認,《異星覺醒》是內地院線這個檔期、乃至最近幾年都比較特別的新片。
當恐怖片被套上科幻片外殼,驚悚效果雙層疊加,足以讓內地觀眾有前所未有的體驗。
我以前看完《活埋》時,被暗黑結局氣到爆炸,連呼「WTF」!
但《活埋》也好,《異星覺醒》也好,都在恐怖片式微的今天,給我們帶來了全新感受。
去一次影院,記住一部電影。這就夠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