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比特幣(BTC)走勢喜人,屢屢登上微博熱搜,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沒有登上比特幣列車的投資者,在轉身尋覓新的投資標的時,卻發現平臺幣的高鐵也開走了。
Odaily星球日報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四大交易所平臺收益均超過比特幣(最高270%),並且創下年內新高。
一些獨具慧眼的老韭菜,早在平臺幣上線時,便早早地下了手,如今已經坐上了特斯拉。
蟄伏已久的 OKB 也迎來了暴漲。用戶群裡談起了換車,特斯拉、奔馳s、寶馬x6……有些群友甚至已經行動,將車的內飾都發出來了。
「不搞輛奔馳寶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 OKB。」群友解釋道。
沒有上車的新韭菜們,一邊懊悔著自己沒有發現機遇,錯失了財富自由的機會,一邊又害怕追高,淪為接盤俠。
平臺幣的高鐵,還有上車的機會嗎?
錯過比特幣,又錯過平臺幣
觀望,觀望,總是錯過希望。
對於自己的投資判斷力以及執行力,散戶小小表示「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三月份他們說可以買平臺幣,我沒買,一直在觀望。「小小告訴Odaily星球日報,臉上寫滿了懊悔。
小小口中的「他們」,是一群加密基金投資人。
在今年三月初的一場閉門會議上,不少投資人認為 IEO (首次交易所發行)會推昇平臺幣價格,因此建議買入四大交易所(OKEx、火幣、幣安、FCoin)平臺幣。
不過,當時的小小並未在意。在他看來,「IEO有點虛」,因此選擇了觀望。
直到後來,平臺幣價格開始暴漲。BNB 突破歷史前高,OKB 與 HT 也於本周一(7 月 22 日)創下年內新高,FT更是一路飆漲翻了10幾倍。四大平臺幣今年漲幅均超過比特幣最高漲幅(270%)。
此時的小小,方如夢初醒。
那時候 OKB 和 HT 都不到 1 美元。要是當時買了OKB 和 HT 就好了,現在已經 2 倍收益了。」FT2019年元月份0.1元左右。小小表示,「當時也沒買比特幣,現在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億。
與小小不同,有的老韭菜早早地就在平臺幣上布局。「(OKB 和 HT)平臺幣剛上線就買了。」資深投資者麥子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戰績,如今他已經用幣換了一輛特斯拉。
「沒買 BNB,因為當時幣安根本不具備投資邏輯,實在是太小的平臺了。」錯過了 BNB 的幣哥解釋說。
通過平臺幣收益換車的,幣哥不是唯一一個。
2018 年 5 月中旬的一天,OK 的用戶群炸開了鍋。不少群友紛紛談論換車,特斯拉、奔馳s、寶馬x6、酷路澤、瑪莎拉蒂都在換車名單中,有些群友甚至已經行動,將車的內飾都發出來了。
「不搞輛奔馳寶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持有 OKB。」群友解釋道。
原來,換車的底氣,來自於過去一個月 OKB 價格的暴漲。彼時,OKB 從低點 0.66 美元攀升至 6.6 美元,漲幅最高接近十倍。
不少倉位較小的韭菜,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戶嘚瑟。
除了四大平臺幣,其他交易所的平臺幣今年走勢也相當搶眼:GT(86800%)、MX(9800%)、BIKI(7000%)、ZB(150%)。
相比於大部分空倉觀望的韭菜,一些眼光毒辣的投資者,在此輪平臺幣上漲之前,便已重倉布局。
LinkVC 創始人林嘉鵬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其實一直看好平臺幣的發展。「平臺幣一直是我長期持倉的品種,在整個倉位佔比超過40%。」
「平臺幣有實打實的利潤,並且數據公開記錄在鏈上,相對透明。「林嘉鵬解釋自己投資平臺幣的原因。
某資本創始人華先生則將 10% 的倉位,布置成平臺幣。相比於一些小型交易所,華先生更傾向頭部交易所的平臺幣。
「大部分平臺幣都會死掉,逃不掉的高失敗率創業定律。優質平臺幣未來,我個人比較樂觀。」華先生解釋。
對於此番平臺幣行情上揚,小小與一眾散戶始終疑惑不解。
「漲跌我覺得也很正常,只是想不通為什麼平臺幣今年表現這麼好,甚至比比特幣還搶眼。」小小問出了錯過或早早下車的韭菜的心聲。
幣市價格向來風格詭異,建議用戶也需要注意風險。
知密大學發起人劉昌用提醒,平臺幣還是要去看平臺本身是否足夠的安全可靠,是否有足夠的盈利水平及發展空間。
「平臺幣是一種中心化的密碼證券,即採用了密碼技術,以私人信用背書的權益證明。」他認為,平臺幣的前景非常依賴「人品」。「平臺幣的前景不僅依賴於平臺運營的好壞和市場機遇,還高度依賴平臺運營方的能力和品德。」
OKB 以及 HT 接下來到底會如何走,還是離不開各自平臺的發展。如果交易所業務增長不如預期,用戶也會用自己的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