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間成都高新區發生了什麼?一個來自天空視角的答案

2021-01-09 看四川雜誌社

5年前跟我一起高中畢業的方軒華,今年結束留學,回到了成都,回到他在成都高新區的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往窗外看,望著天府大道兩旁嶄新的建築,連連感嘆:「我才出國五年,成都都變成這樣了啊!」

我說,「你畢竟在國外待得久了,很難了解中國的變化,更別說成都的變化。」

「確實,修了很多高樓大廈。」他應和著說。

「才不止呢!」我說,「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1.

這麼說好像不那麼直觀,我想告訴他的是,成都這5年,尤其是高新區這5年,真不是只多了高樓。

「你把地圖打開,我們給你講講。」我讓他掏出手機。

「來來來,你先把那個夜間光亮圖打開,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地球上夜裡最明亮的地方,往往是開發度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對比下5年前和現在的成都,由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夜間亮度,一目了然。

我指了指兩張圖,讓方軒華看。

(左為2015年,右為2020年)

我說,你走的那年,市中心的亮度是最高的,這毋庸置疑,但你看,你家所在的地方——高新區,它的亮度,已經跟市中心不相上下,這裡也是成都的新中心之一了。

你走的這5年,成都高新區可是一天一個樣。

2.

我問方軒華,2015年,你還在高新區,晚上下了班想去逛逛,會去哪?

「那個時候,基本還是選擇去市中心、去春熙路,要不就九眼橋,高新區的晚上還是很冷清。」他說。

方軒華說的沒錯,那個時候的高新區,尤其是三街到五街一帶,雖說有不少新建高樓,但大多是工地,最重要的是生活氛圍還沒起來,整體感覺是「半生不熟」的狀態,最成熟的天府二街,不過就有一個孤零零的伊藤。

而在2015年之後,in99、悠方、仁和新城、世豪廣場、復城國際、天府四街的銀泰城……這些超大型商業體在高新區一一綻放、爆發。

商業的大量入駐,從側面反映了高新區的區域經濟增速。只有區域發展迅猛,才能吸引人來居住,有人居住,琳琅滿目的商業,才會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如今金融城&大源區域的商業布局,讓高新區成為了成都商業最繁華的區域之一)

而方軒華手機圖片裡亮起的燈光,不止來源於這些繁華的商業中心,更來自高新區密集的寫字樓、住宅、街燈,甚至徹夜川流不息的車燈,它們點亮著這個區域,也映照著這裡的繁華,奮鬥者的青春。

方軒華沒有在乎我的煽情,只是說:「人氣聚集、經濟的增長,肯定是需要產業來帶動、來支撐的。」

「沒錯,高新區在2015年以來的產業聚集態勢,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猛。」

3.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經濟產業,是高新區的三大名片,不僅附加值高,同時能帶動大量上下遊產業。

你看,這片區域,是高新區集中發展生物醫藥的地方,叫天府國際生物城,2015年還處於「剛在挖地基、平整土地」的階段。

旁邊除了原有的農村宅基地,沒有任何新建築,主要道路也只能看到一條劍南大道南段,以及仍在施工的立交橋。

(2015年,地處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內的天府國際生物城)

但是2020年,也就是今年,一切都變了,放大一點來看,這座以生物醫藥為驅動的產業城已經基本成型,其間的生物城中路早已貫通,為後續建設打好了基礎。

(在2020年,天府國際生物城及周邊,最直觀的變化是整體綠化的巨大提升,工地變成了建築,目前還在進一步發展之中)

對比一下更為直觀:

(左為2015年,右為2020年)

在這其中,大量生物醫藥企業被孵化、引進。今年鳴鑼上市,登陸科創板的明星醫藥企業——成都先導,就入駐在這裡。

(如今的天府國際生物城中景,遠端在繼續建設之中)

而不管是電子信息產業還是生物醫藥產業、以及其他類型新經濟產業,在高新區,都是以「人產城」的模式在生長。

在這些「人產城」模式的產業園中,則能看到一家科創企業的全周期生長曆程。

(如今的天府國際生物城近景)

比如在科技成果的研發階段,有科技城、生物城內的校企合作實驗室支撐……

成果轉化階段,有高新區的保駕護航,提供孵化場所,政策扶持……

最終,創新企業得以落地,並進一步成長。

那在這裡工作,離市區這麼遠,生活上方便嗎?這曾是不少人的疑問。

確實,曾經常能聽到關於城南沒有生活煙火氣的抱怨,高新區「高科技,低生活,很賽博」「有產業,沒煙火」等說法甚囂塵上。

但如今的狀況是,在人、產、城中,被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人」。科技產業園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來了成都的科學家,再也沒搬家」。

就說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新川吧,它跟瞪羚谷一樣,位於高新區打造的新經濟活力區。

2015年,新川的一大片區域,還只能說是比較荒蕪,建築主體、路網、城市綠化等一系列基礎建設都未成形。

(2015年,新川緊鄰天府大道南段這一區域的面貌,以天府大道為界,東西兩側都還幾乎沒有建築)

僅僅5年而已,這裡就出現了一座驚人的 「新城」,它完全是以「人的步行尺度」在進行規劃建設,沒有大馬路、大天橋、大下穿,那些規整的小方格,都是「小街區」規劃的成果,除了產業,醫院、商業、學校也盡在其中,難怪新川也被人們稱為「像素之城」。

(今年新川的此區域,包括緊鄰天府大道的沿線區域,已經相當成熟,新川之心公園全然呈現,向東的土地也已整備,即將開始下一輪建設)

新經濟產業與宜人居住的無界限,讓這裡充滿了「煙火氣」、科技感。

(現在的新川創新科技園)

這或許也是近年來,滴滴、網易、字節跳動、百度、快手、亞馬遜……爭相入駐新川,扎堆高新區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還因為成都高新區,散發著一股迷人的氣質,叫「創新氣質」。

4.

2015年的天府五街,除了天府軟體園——這個從天空俯瞰形狀如同英文大寫「love」的地標之外,在天府大道的西側,其他建築都還沒有長出來,這裡,還常被人稱為「城外」。

(2015年的五街,一片斑駁,除了因為在此工作,人們一般不會前往這裡)

如今,你可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圖的工地,全部變成高樓、產業園、商場,體現了這裡魔術般的變化,其中幾棟新增的地標性建築,更成了高新區官方口徑中的「創新創業名片」,其中就包括軟體園G區、菁蓉匯等建築。

(2020年的五街,被各種外觀優美的建築佔據,幹道與支道交織,出入、行走著來自各地的青年才俊)

2018年,位於天府五街的菁蓉匯,被選作為全國雙創周主會場。大量創新人才、科技創新平臺、科創型企業聚集於此。

從2015年剛有建設雛形,到如今,沒人敢再說高新區的創新園區、科技園區不夠時髦。

你看,菁蓉匯極具幾何美感的塊狀寫字樓之下,是夢想家、創客們正在點燃靈感、寫下點子,或者說享受這裡的生活。

(左為2015年在建的菁蓉匯,右為2020年的菁蓉匯。可以看到,現在的菁蓉匯不僅成形,綠地、球場也已點綴其間)

而五街盡頭的歐洲中心,是高新區的網紅建築,經常出現在各類航拍之中,它從2015年的在建,到成形,是高新區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標誌。

據說,在這裡邊上班的人,隨便叫一個人出來,都會說好幾國語言。

(左為2015年在建的歐洲中心,右為2020年的歐洲中心)

在歐洲中心背後,是高新區對外開放合作的態勢。

要知道,除了今年掛牌成立的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新川、中韓等合作園區,都在高新區建設。

這麼說吧,國際合作在歐洲中心談商務,回頭就是蓉歐班列發往歐洲的大貨箱。

如果提到高新區的進出口商務、貿易,高新西區的5年成長功不可沒。

(2015年高新西區,基本只有大量工廠房,中間還有不少農田,綠化也並不顯著)

(2020年的高新西區,農田變成了齊整的工業園,綠化全面提升)

位於高新西區的企業,以英特爾、京東方為代表,每年貢獻了大量進出口額。

高新綜合保稅區的5年發展,便見證了這一點,它是成都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

在這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建築之下,是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31個月全國排名第一的成績。

(2015年高新綜合保稅區已經擁有了整齊密集的園區建築外貌,但綠化、配套設施都有限)

(2020年高新綜合保稅區幹道、支道兩側以及園區其間,都有了更多綠化)

可以說,「全球每10部Ipad,有7部是成都高新(西)區出口的」。

5.

五年來的高新區,從蓄勢待發到井然有序、有條不紊,不止於經濟發展、產業聚集,科技創新,對外開放這些官方視角的東西,更在於每一個生活感受,最真切的生活體驗。

天府一街到五街的城市生活界面,便是最好的證明。

這裡有序的規劃,近乎強迫症的道路間距,完備的基礎設施,新增的學校、商業綜合體等教育、生活配套,讓人真切觸摸到了世界級園區的魅力。

整個大源,如今更可以說是大城南乃至全成都嚮往的居住地之一。

(從2015年天府一到五街的「全是工地」,到如今「全是高樓」,最能看出成都高新區的發展建設速度。而僅在一街,就有蒙彼利埃中小學,丹麥霍森斯小學,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這些名校在這五年相繼呈現)

把衛星的視角往北挪,更有一個堪稱「城市奇觀」的現象,在高新區呈現。

(沿著成都繞城高速,是一片由多個公園組成的超大面積城市綠化帶)

我說的不是環球中心,而是出現在成都環城帶上,由塊成面的錦城湖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江灘公園、體育公園。

它們所形成的城市公園,是成都最大規模的公園集群,面積比紐約中央公園還要大上5倍,這可還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CBD內。這樣的景觀,堪稱城市建設一大奇蹟。

並且,這樣的城市公園、綠道鋪排,基本上只用了5年時間。

5年前,所有綠色,還只是泥土的褐色。

(5年前的此處,能看見湖泊,但少有綠色)

現在的桂溪生態公園,是不少軟體中「成都網紅親子遊必去地榜單」的第一名,騎行、野餐、有氧跑、放風箏……是在公園中、綠道上時刻能看到的活動。

(大眾點評的「親子必去榜」上,桂溪生態公園排在第一位)

除了連片公園集群,還有各區域的公園呈現。

比如在2015年6月底,12萬平方米的大源中央公園正式開園。如今,這座公園的綠地與湖泊,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紅色的如意橋,將公園連接到更多的區域,供市民所用。

(2020年的大源中央公園)

密集的人群、崛起的時尚,掩映在綠樹、鮮花、車流之中,成都高新區的城市形態越來越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靠近。

6.

衛星圖,可以說是一個區域變化最客觀的證據,或許看上去並不足夠清晰,細節不夠豐滿,但它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並記錄下了成都在這5年發展中,每一個細微之處的真實改變。

我們看到了成都高新區,因為它是成都高速率發展的一個觀察樣本,是成都發展改變的一個縮影。

在天空視角之下,地圖上每增加一寸綠地,都是公園城市的一個印記;每增加一點夜間的亮光,都是這裡經濟活動的反映;每增加一棟寫字樓、一座產業園,都是產業聚集的象徵;每增加一所學校、醫院、體育場,都是人們生活品質上升的證明;每增加一條道路,都是公共服務進步的體現;每增加一個地標建築,都是城市名片煥然一新的信號。

或許從某一個發展角度,所看到的隻言片語都已經足夠震撼,而在成都的5年發展全貌之下,那些生活在此地的人,心中唯有數不清的感動與自豪。

相關焦點

  • ChinaJoy,成都來了!高新區「手遊軍團」亮相上海 動魚數碼奪金獎
    (Showgirl待場,網友現場圖) ChinaJoy開幕前,成都「手遊軍團」再一次成為遊戲行業的熱門話題。作為ChinaJoy開幕前的重頭戲,2014年「Unity遊戲及應用大賽」結果於7月29日晚在上海揭曉,來自成都高新區的遊戲企業成都動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手遊產品《血戰長空》一舉奪魁,拿下本次大賽的最高獎項——金立方獎金獎。
  • 成都高新區這6個實驗室給答案
    科技創新是支撐和推動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成都高新區正通過加快建設科創平臺和高品質科創空間、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等舉措,大力扶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2020創交會暨鏈博會新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會上,發布了成都市首批3個創新應用實驗室和12個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並予以授牌。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 以「用」為綱
    趙登強表示:「我們現在的政府服務,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呢?相當於和老百姓之間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拆一堵牆,什麼牆?『怕牆』。因為老百姓來辦事的時候,怕給他辦得慢,該辦的不辦,為難他。老百姓怕什麼呢?怕相關人員為難他,不方便,怕該給他辦的,你不辦。政府部門的審批人員也有一個怕,怕什麼呢?怕你不誠信、騙我。不該給你發證,如果發給你了,將來出現問題怎麼辦?
  • 成都高新區:智慧財產權激活創新生態
    【新發展格局「闖」「試」典型】前不久,成都高新區迎來全國首個「區塊鏈智慧財產權基地」,智慧財產權出版社與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攜手在成都高新區打造具有示範性、帶動性和影響力的區塊鏈智慧財產權基地。智慧財產權,已成為成都高新區的一個標籤。
  • 成都北科細胞庫在高新區正式啟動
    本報訊 (記者 吳怡霏) 昨日,成都北科四川省綜合細胞庫和細胞區域製備中心(以下簡稱「成都北科細胞庫」)在成都高新區前沿醫學中心正式啟動,項目首期計劃每年為3萬名市民提供專業的細胞資源儲存服務,預計年產值將達5億元,未來業務量將逐步增長,年產值將不低於10億元。
  • TCL、富士康、出光電材……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復工率超9成
    TCL成都工廠目前已啟用5條生產線◎ 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做好復工復產,成都正在逐步恢復城市活力。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是典型代表。2月18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17日,隨著三零盛安、四方信息等一批企業復工,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復工率已達92%,預計本月內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將恢復至去年同期60%-70%的水平。
  • 斬獲佳績,成都高新區新光小學美術組「百花齊放」
    為促進學校美育建設,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成都高新區新光小學為教師搭建成長展示平臺,幫助教師提升自我,美術教師踴躍參賽,認真準備,獲得喜人成績。2020年12月6日,由四川省美術家協會、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成都市美術家協會指導,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和衛生健康局、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承辦的「同唱雙城記·共繪新藍圖」成渝高新主題藝術交流活動展覽在文軒美術館正式展出。
  • 成都高新區企業天箭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儀式直播 供圖 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宣傳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3月17日,總部位於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天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箭科技)首次公開發行A股上市儀式在深交所「雲」上直播廳舉行。
  • 圓滿完成世警會各賽事 成都高新區助力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每經編輯:劉豔美世警會圓滿閉幕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提供8月18日晚,2019年第十八屆世警會在成都圓滿閉幕。這是世警會首次在亞洲城市舉辦,來自全球79個國家的近萬名警察和消防員參賽。這也是成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國際化水平最高、單次入境外賓人數最多的綜合性體育賽事。為期10天的比賽,各賽場的組織、保障、運營水平也得到了諸多好評。「這是有史以來最棒的。」世界警察和消防員聯合會主席拉瑞·柯林斯稱。此次世警會,成都高新賽區項目最多,場館最多,涵蓋10大賽點、21個項目。
  • 成都高新區中小學第六屆科技創新教育節在新華學校舉行
    AR互動、航空模型飛行體驗、火箭模型展、3D列印……11月20日,由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和衛生健康局主辦、新華學校承辦的「高新學子創新成長」嘉年華——成都高新區第六屆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節盛大開幕,「黑科技」集中現身高新新華學校的校園,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家長的目光。
  • 成都大學師範學院博士蒞臨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教育集團指導工作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專家引領 優質共生——成都大學師範學院黃媛媛博士、範小梅博士蒞臨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教育集團指導工作2020年12月23日下午,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教育集團迎來了貴客——成都大學師範學院範小梅博士、黃媛媛博士
  • 成都高新區新增2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12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在日前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新設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中,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華為)、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瑞人才
  • 成都高新區未來5年首選板塊是哪裡,你和我的選擇一樣嗎
    如今來看,不得不感慨高新區的位置真的太好了,無論是到達主城區還是通往未來的天府新區都十分便捷,其區位的優勢只會被進一步放大。建樹有一個預判:即使放大10年來看,高新區的依然會是成都不二的核心區域,沒有之一。無論是天府新區還是高新區,無論誰發展的好,高新區都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就是所謂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吧。
  • 成都高新區男性專科醫院
    成都高新區男性專科醫院 時間:2021-01-17 14:48:29 成都曙光生殖健康醫院 醫院推薦:【成都曙光醫院男科·呵護男性健康】特色:【男性專科·針對性治療·收費透明】要點:成都高新區男性專科醫院_男人要對本身再加留意,而一旦出現病症得話,就需要儘快醫治了
  • 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3日訊 為提高全社會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培養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營造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氛圍,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辦事處各社區結合轄區實際,圍繞「新形式、多主題、廣覆蓋」的目標,進一步豐富宣傳動員形式,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激勵全轄區居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提升轄區文明程度。
  • 成都高新區:探索律師黨建之路 用法律「回饋」社會
    在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簡稱安博成都律所),陳軍不僅是律所主任,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該律所黨支部書記。在該律所會議室裡,一本本黨員律師的學習筆記整齊擺放在桌面上。翻看著密密麻麻的筆記,陳軍說,律所每周五都會組織一次黨員學習活動,這有效提升了團隊凝聚力和管理效率。安博成都律所的黨建之路,是成都市高新區律師行業黨建的一個縮影。
  • 成都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行業服務規範發布
    據了解,該「規範」是成都高新區首個科技企業孵化行業服務規範,主要目的是規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的物理空間具備條件,引導擁有特色產業和創新... 近日,成都高新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制定並發布了「成都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行業服務規範」(以下稱:規範)。
  • 成都高新區法院開展「1+6」法治進校園品牌系列活動
    成都高新區法院開展「1+6」法治進校園品牌系列活動「高新少年·與法同行」徵文獲獎者出爐「高新少年·與法同行」主題徵文活動頒獎儀式現場林遙 本報記者 劉冰玉 文/圖近日,由成都高新區法院、高新區教育文化和衛生健康局共同組織開展的
  • 成都高新區舉辦2020年產業培育政策宣講會 區內企業最高可獲500...
    5月9日,成都高新區舉辦2020年《關於深化產業培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產業培育政策》)宣講會,暨新經濟活力區綜合黨委黨建與產業互融共促系列活動。40餘家高新區代表企業參加,超1.8萬人線上觀看直播。會上,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了政策亮點。
  • 大師杯落地成都高新區!中國代表隊陣容曝光
    9月22日,AESF e-Masters亞洲電子競技大師杯·中國賽落地成都高新區籤約儀式暨賽事首席官方合作夥伴中國一汽紅旗品牌籤約發布儀式在成都天府新城會議中心舉行。AESF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將攜手陽光媒體集團,將亞洲電子競技大師杯賽事運營公司落戶成都高新區。成都高新區是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的重要聚集地,2019年獲批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聚焦發展遊戲電競、影視製作、數位音樂、數字傳媒等數字文創細分領域,已經聚集騰訊、網易、西山居等遊戲電競企業300餘家,2019年遊戲電競重點企業實現營收238億元,推動全區文創產業增加值達365億元,佔成都市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