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對寶寶初來乍到,總會想把整個世界都給Ta。
拇指兒媽媽做為過來人告訴大家,玩具根據寶寶的每個階段給最合適的就行。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拇指寶寶2歲前都怎麼玩過來。
黑白卡訓練對寶寶的各種視力都有幫助,他們生來就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寶媽們去填充各種colour。
專家普及新生兒視力大約只有0.04,拇指寶寶兩周大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黑白卡,放在眼睛正上方25cm左右處,停留大概7-10min。
每天三張照片來回大概6.7次,每次吃飽拍完嗝放回床一會都會玩一小會。
大概一周後開始注意到念寶開始追視,那一刻心情真的很微妙
圖二兔子安撫玩偶是拇指寶寶摯愛,現在睡覺前都要抱一會。這是在二月齡用得最多的玩具。
寶寶在出完月子之後便秘,腸絞痛。一到晚上就哭鬧不睡覺,前幾晚把我們全家折騰到不行,後面買了海馬放在旁邊側身躺,才好一丟丟。
這個裡面也有音樂,也會讓她小玩一會,日夜顛倒的日子慢慢好轉。
後面我看到網評安撫玩偶可以自主入睡,拇指兒媽媽毫不猶疑買了,發現真的是神器。
拇指寶寶白天黑白卡之後換彩色卡後對粉色兔子有明顯的好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是小女生的緣故,放在旁邊一起會睡得安穩很多。
2周後也不再夜裡頻哭了。
拇指寶寶在3月已經開始白天可以玩一個小時,晚上只喝一次夜奶的天使了。
用玩具逗還能咯咯笑。去體檢把護士小姐姐逗得樂呵,各個指標都完美,護士姐姐推薦買撥浪鼓,就給買了個撥浪鼓玩玩。
不過拇指寶寶最愛玩的就是手搖鈴,可能比較好握,聲音也比較好聽。
白天可以在小床裡面看腳踏鋼琴頂的玩具,偶爾拿著搖鈴在自己玩,趴著時候看到鋼琴鍵閃閃也好開心呢。
對聲音和敏感,撥浪鼓幾乎都是我玩的,我在不同位置搖引起她注意。
4月齡開始準備萌芽了,牙膠可以減少煩躁哭鬧。
可以選擇輕便容易抓握的牙膠,可以沸水消毒,外帶一個盒子,外出或者不用的可以放起來避免滋生細菌。
4月開始手也靈活了很多,可以給布書拿著自己玩,長大也不怕撕書。
拇指寶寶在這個月歲腳踏鋼琴玩得可帶勁,咬著牙膠瞪得最用力,可能也是像大人一樣釋放出牙期的煩躁?
在差不多6個月學會坐了,開始倒騰鼓,鋼琴。
布書也開始拉拉扯,球球互動也超級實用,親子互動用途很大。老公對買布書和布球贊聲最大。
半歲白天玩的時間更加長,對食物需求也大了,輔食也要求多樣化。我用了咬咬樂,一頭可以裝水果吃,另外一頭也可以當做牙膠用。
半歲後的拇指寶寶坐不住了,剛好是夏天喜歡坐在地上,我就買了一張2cm厚的爬行墊。玩具就開始買買買,剛好有618,看到什麼都想買。
最後發現有些都沒怎麼用。
抖音紅物爬行鴨就是一個,寶寶一見到下蛋和腳一瘸一拐走路就哭,很抗拒,但是洗澡裡面的鴨子就喜歡得不行。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獨坐,爬行,扶走,甚至獨站。
有些發育較早的baby已經開始走路,精細動作發育也進一步提升。
手指可以捏起一些較小的東西。
切切樂,堆堆樂都是可以鍛鍊精細動作和空間腦力。
上圖都是拇指寶寶的玩具中出場率最高的幾種。
拇指兒媽媽比較中意開心遊樂場和畫板,這兩個比較多樣,學習內容也不會單一。
13多月拇指寶寶會走路了,對一切都好奇。
不管是什麼都想去探索下,對廚房裡的鍋鏟,客廳的紙巾,紙巾盒,遙控器,對房間放著的耳機,衣櫃裡面的一切都要動來動去。
這個階段也喜歡模仿大人。
學著大人抽紙巾,然後客廳就變成雪白雪白的紙屑,抽出來還要撕扯,多少紙巾都不覺得夠;
學著大人按遙控器,學著大人開車。
木馬是寶寶的專寵,每天都要坐在上面搖一會。買的小汽車,還不會自己用腳開,但是遙控器玩得特溜,最喜歡開著嗨歌,按著車震,坐在裡面扭屁股;學著大人插耳機.
寶寶一歲半以後除了訂早教之外,沒有買過玩具了,都是買奶粉送的玩具。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閉門不出,導致天天在家不是玩車就是玩車,已經玩膩的她倒騰以前舊玩具,這個動動那個玩玩。
現在都也習慣在家,也變得安分點,可以坐得住。
自己坐在積木桌拼磁鐵積木,東一塊西一塊不成型,對我做的成果一掌推倒,還表現出超級開心的表情。
寶寶有點好動,我給買了籃球,現在看時挺喜歡。不能出門也鍛鍊下也挺好。
以上純屬拇指兒媽媽當媽後的經歷感受,媽媽們可以一起學習交流喲。
玩具在精不在多,按照各階段的需求買相應的就行,不需要一屋子都是玩具。
挑選玩具的時候儘量做到以下原則:
1、選一些大牌子,畢竟小孩子好奇會放進口咬。我們要挑選產品質量過關,無毒無害產品。
2、選擇益智類,鍛鍊寶寶大腦發育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最後私人避雷經驗:寶媽們可以進一些大牌子玩具寵粉群,團購群,這樣買玩具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