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20字,圖片9張,預計閱讀時間為9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近期,我們看到關於亂港頭目黎智英的新聞,還是他被判無罪的消息。另據黎智英身在美國的助手馬克西蒙透露,滙豐已凍結黎智英的個人及其名下企業的帳戶,而他的個人及信用卡帳戶亦被凍結。
而英國外交部的表態更加耐人尋味了:英國與很多在香港經營生意的企業保持密切聯繫,並會協助他們去應對香港國安法為香港帶來的影響,及香港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樣一套外交辭令對黎智英來說,翻譯過來就倆字:敷衍。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早前已有多家媒體報導,黎智英在通過各種渠道關係變賣自己的家產,而滙豐銀行帳戶是黎智英的主要財務帳戶。
換句話說,自己主子的銀行親手掐斷了自己的經濟命脈。曾經的「傳媒大亨」黎智英,現今手中已無錢可用了!
但錢不錢的對於現在的黎智英來說,也許已經不重要了。帳戶凍結還只是個「前菜」,壓倒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是下面這件事:
在帳戶被凍結後,又有相關香港媒體界的知情人士透露,反對派勢力最近正在聯合英美在港的相關勢力,商討「解救黎智英」計劃。但商討的結果對於黎智英來說,是致命的……
為了評估解救黎智英的可能性,他們就黎智英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的案件進行了詳細推演,認為「黎智英的整個案件從上法院到終結會在一年之內,最樂觀的判刑結果是三年刑期。黎智英被判決後服刑一段時間,被驅逐出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可能的結果是,輕判的話為五年至六年,但判十年甚至終身監禁的可能性更高。」可以說,推演半天后得出的結論就是:黎智英根本無法逃脫被審判且重判的命運。既然這樣,美國的相關人士在後來出了這樣一個「好主意」:建議黎智英在下一次開庭前到英美領事館尋求政治庇護,且要「以英國駐港領事館為首選,因為黎智英是英籍」。驚不驚喜?聰明的「美國代表」毫無痕跡地把燙手山芋遞給了小弟英國。這個時候,英國代表就顯示了「責任與擔當」!他們首先對於美國代表的建議表示了充分肯定,而後話鋒一轉:
「事件還不至於到這步!庇護是可以庇護的,但政治庇護要考慮周全!」
最後,英國代表甚至還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期限——「可能三五年都不會有頭緒」。
可以想像,黎智英一定被美英代表的「真情」感動得痛哭流涕。因為相關消息人士還透露,在美英代表表態後,黎智英堅定地表示,「目前精神壓力很大,案件不可能有公正的審理!自己已經做好長期坐監的準備,但相信國際社會的壓力會傳導給北京!」
黎智英更信誓旦旦的放言,「要讓香港國安法院的審判成為國際事件、zheng zhi 迫害事件、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給中國製造強大的國際壓力。」
看看,「犧牲我一個,形成強大壓力」,這是多麼動人的「大無畏精神」。換句話說,但凡有一點辦法,黎智英也不可能講出如此「慷慨赴死」的話來。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這一次徹底被美英拋棄了……也許是為了給黎智英以堅挺下去的希望,最後,反對派勢力大佬李柱銘、吳靄儀乃至末代港督彭定康都表示,正在聯繫美英的退休法官為黎智英辯護髮聲。
對,退休法官……
黎智英為何被美英放棄了?
從黎智英自身來看,他被放棄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利用價值已經被榨乾了。其實,就在香港國安法正式落地的那一天,也就宣告了黎智英等人的氣數已盡。如今的黎智英等亂港分子不僅身背數罪,更是處於涉嫌觸犯國安法靜等最終審判的境地,還有何利用價值?
哦,更準確地來說,目前還是「自由身」的黎智英確實沒什麼價值了,但鋃鐺入獄後的他反而會殘存一些剩餘價值。因為美西方可以藉此繼續批判、抹黑、造謠中央和特區政府,也可以繼續攻擊國安法。畢竟,輿論戰正是其所擅長的最佳套路!
現在的黎智英對於美西方來說,就像電影《讓子彈飛》中張麻子對黃四郎的最終那句話一般: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再說現在的美國,哪有精力去照顧它的「棋子」!黑人命貴、病毒肆虐、總統大選……這裡的哪一項,黎智英能幫上忙的?國安法出臺的那一刻,美國的那張「香港牌」就已經輸了!
而身為美國小弟的英國為何也突然變臉了?怎麼不為大哥排憂解難呢?這個問題,要從近期的中英關係的重大轉變來看了!
的確,英國在方方面面都和美國方面步調一致,尤其在美國加緊對中國的無理打壓之後,英國也緊跟美國步伐。比如在5G問題上,英國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宣布在2027年徹底禁用華為。
但是,英國自身的困境,讓其不得不重置中英關係!所以在近期,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了一篇耐人尋味的文章——《 China and trade: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中英很難分手)。
BBC在文中不僅指出了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佔有巨大份額、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世界貿易中的消費大國等等,更特別指出:全球貿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一直由中國主導,這一點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或將成今年全球唯一保持增長的經濟體。要知道,受疫情影響,英國GDP在2020年第2季度下降了20.4%,經濟急需復甦。如何在後疫情時代發展經濟、解決就業等問題,成為了一道棘手的難題。
對此,英國工商業聯合會總幹事費爾貝恩在《金融時報》上撰文,稱英國經濟不可孤立於中國之外,並在文中提出了她的對策——必須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中國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此,總能敏銳地捕捉到「命運共同體」的需求。所以,外交部長王毅後來便與英國外交大臣拉布進行了通話,並強調中英雙方應該加強溝通,承擔起共同的國際責任與義務。中國對於英國來說,不應該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機遇。英國外交大臣拉布馬上「就坡下驢」,表示英國向來重視與中國的關係,英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一貫的且不變的,英國也對中國與英國的合作可能帶來的機遇充滿了期待。更有意思的是拉布接下來的一番話:目前關於英國想重置與中國關係的說法,完全是部分人的聲音,英國並不想走冷戰的老路,這對中英之間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知道,英國雖然可能心裡不情願,但身體卻很誠實。在解決經濟問題方面,他們太需要中國了……
英國人的心裡更加清楚,目前的香港問題特別是涉及國安法的相關內容及人士,是中國的底線,碰不得、摸不得!
所以,英國代表才會告訴黎智英:政治庇護要考慮周全,可能三五年都不會有頭緒……
看看,大國關係面前,黎智英甚至連個犧牲品都算不上。可惜他這個引以為豪的「英國籍」,根本無法護其周全!
綜合來講,從黎智英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英美還是香港的本土反對勢力,他們對於中央政府解決香港問題的決心仍然殘存著最後一絲絲幻想,更對14億中國人對亂港分子深到骨髓裡的痛恨一無所知!所以直到現在,還在進行著「解救黎智英」這種毫無意義的推演。
其實,他們完全可以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推演,比如,誰會是黎智英的第一個「獄中好友」,是李柱銘、黃之鋒、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