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內網友戲稱為「京紫」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在國內掀起了不大不小的狂潮。有人把它叫為「動畫聖經」,有人稱之為「宇宙霸權」,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調侃,《紫羅蘭永恆花園》成為了話題動畫已經是不可置否的事實。究竟《紫羅蘭永恆花園》有何等魅力引爆了中文網際網路?而它的創造者京都動畫又為何簇擁眾多?本文或許能夠給各位讀者一個答案。
非常難得是,動畫保持了廣告的一切優良品質,出色的作畫細節,如衣服褶皺、頭髮光影、服裝細節,無不顯露出創作者對這個動畫的用心程度。近代歐洲的故事背景也讓動畫的背景和建築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而動畫展現出來電影感非常明顯,電影化的特效和濾鏡讓畫面看起來格外的精緻、動畫中大量使用廣角鏡頭來營造一種大熒幕的觀感,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動畫迷在討論第一話的時候,總有一種看「劇場版動畫」的錯覺。想必這也是京都動畫這兩年頻繁製作劇場版動畫所得到的寶貴經驗,並應用到TV動畫中。
採取四周模糊的形式來讓觀眾的目光集中在焦點上而京都特色式的演出形式也在動畫中得以展現。首先是通過人物的細微動作來展現出人物性格和心理。僅僅是第一話,就通過大量的動作細節和表情細節來展現女主角薇爾莉特的性格特徵和當下情感,而這是京都所擅長的。其次,動畫還通過種種「意象」來推進故事節奏,比如遠景的「輪船」描寫來展現戰爭的勝利、用與薇爾莉特瞳色相同且晶瑩剔透的寶石來展現角色傾心之意、第三話一個兔子和一個貓的玩偶的特寫也間接說明任務關係。諸多意象,呈現出的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演出手法。
正如契訶夫的那句名言——
在故事開頭出現過的物品一定要在後來用到,否則,它壓根就不應該出現。
遊輪和彩帶交代戰爭結束儘管《紫羅蘭永恆花園》在故事上略顯疲軟,被不少觀眾所詬病。但瑕不掩瑜,《紫羅蘭永恆花園》的種種細節展現出了優秀動畫的品質,以及京都動畫的動畫製作能力。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製作公司,是被國內網友親切地叫成「京阿尼」的京都動畫。關於「京阿尼」的名作,想必很多人都是如數家珍,《AIR》《涼宮春日的憂鬱》《幸運星》《輕音少女》《冰菓》等等等等;「京都臉」也在《輕音少女》名聲大噪,《日常》之後,「京都臉」基本貫穿著整個京都動畫的TV動畫中。如果讓我用一個詞概括京阿尼的特點,我毫無疑問地會使用「女性化」這個詞語。「京阿尼」近幾年動畫的主角們Gainax(「宅社」,代表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天元突破 紅蓮之眼》)、BONES(「骨頭社」,代表作《鋼之鍊金術師》《我的英雄學院》)、Production IG(「IG社」,代表作品《攻殼機動隊》《排球少年!!》)等老牌動畫公司所製作的動畫,其流暢且充滿張力的動作作畫、尤其是打鬥作畫,隔著屏幕我們都能聞到動畫人身上充滿陽剛之氣的汗味。京都動畫則更像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少女,在細心地觀察並描繪著人們的一舉一動。
京阿尼所出品的動畫所涉及的題材多種多樣,像早期Galgame改編的《AIR》和《CLANNAD》,輕鬆日常系動畫的先驅《輕音少女》,幻想題材的《境界的彼方》和《無彩限的怪靈世界》,還有電波很強的《涼宮春日的憂鬱》《幸運星》和《日常》,以及偏於描繪真實世界和人際關係的《冰菓》和《吹響吧!上低音號》。但在如此多的類型下,京阿尼的特點依舊非常之突出——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還偶爾「顏藝」的「京阿尼」我們在看京阿尼所製作的動畫時,很少能看到情感波動異常強烈的臺詞和動作,但卻總被動畫裡面的人們的不緊不慢的臺詞以及非常細微的動作感動著。在《涼宮春日的消失》中,長門有希用她纖細的手指拽著阿虛的袖子;在《吹響吧!上低音號》中,高坂麗奈用手指撥動著黃前久美子的唇尖;在《冰菓》的最後一話裡, 「我喜歡你」這句有點爛俗的臺詞變成了「我的『節能主義』正在受到致命的威脅」和「看啊,折木同學,這就是我的故鄉,只有水和土地,人們也在漸漸衰老、失去活力,我並不覺得這裡是最美的地方,也不覺得這裡充滿了可能性……但是……我想向折木同學介紹這裡。」
這段話,又叫「我喜歡你」細緻,莫過於此。我們可以在京阿尼每一個動畫中,都能找到一大堆類似的橋段,它細小得不易被察覺,但其迸發出來的情感,絲毫不亞於被津津樂道的「日劇跑」和歇斯底裡的臺詞。在京阿尼的動畫裡,那股非常濃鬱且隱晦的東方美,無時無刻不被展現出來,無論它故事的背景是取材自近代歐洲、幻想世界還是當代的日本。
當然,京都的特色不至於此,「SOS團」和泉此方的舞蹈直到現在依舊還有人錄製視頻、《輕音少女》的歌曲也依舊有人翻唱,《日常》在商業的失敗卻產生了忠貞不渝的粉絲在網際網路上不停地安利,更別說《冰菓》那雙魔性的大眼睛和那句「洗腦」的「我很好奇」。
讓人有些許惋惜的《日常》在京阿尼的動畫中,我們找到了日本動畫的另一種可能——用細節書寫的真摯情感、用小動作表現出的糾結感情、用種種如詩一般的意象所暗喻的人物關係。它甚至連「賣肉」都不那麼直白——千反田的鎖骨、《吹響吧!上低音號》那一雙雙「小粗腿」。
據說女性在觀察女性的時候,目光經常停留在鎖骨上京都動畫,特立獨行般地用女性視角觀察著世界、描繪著世界、創造著世界,讓她成為男性荷爾蒙迸發的日本動畫界裡,一道靚麗而獨特的風景線。而在京都動畫中,我最喜歡的監督山田尚子,就是這個風格最為明顯的體現了。
在《吹響吧!上低音號》的第四話,有這麼一個橋段。瀧老師在指導學生們演奏的時候,畫面突然切到校園的水龍頭位置,一滴水落入裝滿水的桶中,泛起了層層漣漪。這個橋段正是水滴和水,來表現瀧老師從初來乍到的被懷疑到逐漸被吹奏部的隊員們所接受。水滴「融入」了水中而負責這個橋段的演出人員,正是山田尚子。
作為日本為數不多的女監督,山田尚子在她所導演的動畫作品中實現了絕對意義的「風格化」,並影響著京都動畫的演出風格。
在《輕音少女劇場版》中,山田尚子就形成了非常電影化的演出風格和構圖方式,比如居中對稱和強烈的畫面透視。
從剛開場女主角玉子和男主角餅藏的「傳聲筒」開始,電影中反覆出現「橋」這個意象或者相似的意象(傳聲筒),既體現對稱的形式美,也體現了玉子與餅藏之間的關係,從疏遠到接近,從離開小鎮到決定留下,從不敢表達情感到成為情侶。橋成為了整個愛情故事的見證者。
山田尚子第三部劇場版作品《聲之形》更像是山田尚子這些年來動畫經驗的集大成者,瘋狂地使用「對稱」式的演出,而這一次不光是形式美,也通過對稱來講述著故事;同樣的,除「橋」這個意象外,用更多的意象講述著這個關於「欺凌」和「成長」的故事。
儘管我像許多人一樣,對《聲之形》這個故事的傾向略有不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聲之形》在電影的美感上做得非常之好。
而山田尚子的下一部作品是《吹響吧!上低音號》的外傳《麗茲與青鳥》,描繪二年級生霙和希美的故事,故事的主創團隊基本是《聲之形》的原班人馬,相信善於描繪人物情感和關係的山田尚子一定不會讓每個京阿尼的粉絲失望的。
山田尚子像京阿尼的一面鏡子,她通過日本動畫不常見的電影語言,塑造出有別於其他動畫的美感;同時,用過女性的獨特視角細緻入微地展現出人物的情感。除此之外,還用大量的意象,隱晦地推動著故事、塑造著人物。她與女性化的京阿尼無比相稱相得益彰,且自成一派。
或許,《紫羅蘭永恆花園》或許不會強大到如粉絲所說,成為「動畫聖經」;或許,京阿尼也不是「天下無敵」;或許,《聲之形》的爭議,讓山田尚子的名字無法在國內取得更好的聲譽。
但是無論是《紫羅蘭永恆花園》還是京阿尼,亦或是山田尚子,都成為日本動畫的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繼續給我們呈現獨一無二的作品和觀感,用獨特的風格書寫著故事、徵服著觀眾。
在山田尚子接受採訪的時候,被問及創作《聲之形》最看重的地方,山田尚子說的是「溫柔和可愛的地方」。或許這就是京阿尼動畫所呈現出的魅力——
用最細緻的行為描寫,呈現出動畫裡的角色們,最溫柔可愛的地方。
WF2018上海早鳥票預售已開啟。
長按選中複製本段文字,¥bXvD0NRuDau¥ ,打開手機淘寶APP,即可購買。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關注「遊戲時光VGtime」
長按圖片下載遊戲時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