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們不容錯過的香港生娃攻略~從備孕到生產,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2021-02-23 致遠 Aspiration

本期致遠文章的作者是哲妮,港漂九年的浙江衢州人,201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加入AIA香港友邦五年,連續兩年成為友邦香港澳門最佳財務策劃顧問Top 50、百萬圓桌頂尖會員(TOT)。這期文章聽她給我們講講關於她在香港生娃的那些事~

對於準媽媽來說,一輩子第一次生娃,總是充滿著忐忑和不安的,而網上的資訊多是碎片式的,很難找到完整的有幫助的信息。加上內地和香港的醫療體系不同,即使在香港生娃,公立和私立醫院的規則也非常不一樣,要想搞明白,真的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在這篇文章裡,記錄了從懷孕產檢到生產,媽媽們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與大家做一個分享,希望可以提供些參考。

內地媽媽可以到香港生孩子嗎?不可以。

從2013年起,香港出臺了限制內地孕婦到港生子的新措施,即關閉了內地「雙非」孕婦赴港生子的通道。目前在香港生孩子必須有香港合法的居留權,有香港的永居身份證或者是居民身份證。

在香港出生的寶寶立即可以獲得香港永居身份,享受香港居民的社會福利,包括優質的教育、醫療、以及政府的退休福利。

教育資源豐富,且與國際接軌。香港的學校一直沿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學生從幼稚園已經開始學習英文。未來不論孩子是去歐美國家讀書還是回到內地讀書都有一定優勢。

寬鬆的人口政策,沒有計劃生育政策,想生幾個都可以。

持香港特區護照可免籤證進入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英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等歐美發達國家,「說走就走」不需要提前辦理籤證,十分方便。

目前不論是國內還是香港,婚前檢查都不再是強制要求一定要做,但是建議有計劃結婚或者生育孩子的夫妻,一定要去做相關的檢查。婚前檢查主要是在為了讓新人清楚了解雙方的健康狀況,除了基本的身體檢查外,更會針對傳染病以及影響下一代的疾病做好篩查,以減少將來嬰兒患有遺傳病的風險。例如德國麻疹、B型肝炎、地中海貧血症等等,提早發現儘早治療,為未來家庭的生活及生育做好準備。


生育檢查主要是針對有懷孕計劃的夫妻了解雙方的生育能力和健康狀況,檢測懷孕的機會率,確保未來胎兒可以健康成長。目前在香港可以提供生育檢查的機構主要分為體檢醫療中心、醫院和家計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建議大家比較一下不同的價格,以及提早預約心儀的時間。

家計會網站:

https://www.famplan.org.hk/zh

都說小朋友是「碎鈔機」,但其實從懷孕那一刻起,就已經要開始做好財務規劃了。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坐月子,都需要一筆不低的花費。

如果選擇公立醫院生產,的確可以省下不少的一筆錢。粗略列舉一下在整個懷孕和生產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的費用:

1、在完整孕期40周時間內,總共會經歷約10次產前檢查(如果在私家醫院或者診所檢查費用合計約為1-2萬港幣)

2、生產&醫院費用

3、產後檢查費用

4、陪月嫂/月子中心的費用

5、新生兒醫生&疫苗費用

選擇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最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體驗和費用。


先做一個費用的對比,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

以養和醫院為例,最普通的生產套餐為剖腹產四天三夜,在醫院住三個晚上,整個套餐費用為兩萬到四萬,其中還不包括了產科、兒科及麻醉科醫生費用,還有各種化驗檢查費用。如果全部加在一起,普通房從入院到出院大約在8-10萬左右。

圖片來源:養和醫院官方網站

如果是公立醫院,香港居民只需120港幣一天的住院費。問了我的朋友,她說住了三個晚上,最後出院買單300+港幣,沒有任何其它收費!作為納稅人,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還是非常幸福的。

私立醫院生孩子可以指定醫生,通常大家也會找熟悉的產檢醫生來負責接生。整個產檢的過程中,B超也都是由接生的醫生來做(在國內通常B超是由專門的部門來進行,醫生負責做講解)。由熟悉的產檢醫生來接生的好處就是,醫生對於產婦的整個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對於生產的需求了解比較清楚。

公立醫院的生產醫生是不可以指定的,這個和國內比較類似,也就是產檢時候遇到的醫生和接生的醫生大概率不是同一個人。

私立醫院可以指定生產的方式,不論是想剖腹還是順產,醫生都會支持,甚至有的私家醫生出名了剖腹產刀工了得,不少名人慕名前來。香港人信風水,如果想要挑個吉時生產,那就不會選擇自然生產了。

而公立醫院更提倡自然分娩,母乳餵養。如果不是特別的情況(比如說胎位不正等等),一般不會提供剖腹產這一選擇。

私立醫院一般可以選擇普通房、半私家房、私家房、以及VIP房。

公立醫院則普遍是普通房,非常少有的VIP房選擇,但是一般也很難有機會可以預定到。

圖片來源:養和醫院官網

公立醫院的劃分一般按照居住的片區,比如說我居住在港島東,如果選擇分娩的醫院,則會劃分到東區的醫院,具體的劃分可以參考醫管局的網站:

如何查詢所屬區域的公立醫院/母嬰健康院:參考醫院管理局網站

而私家醫院的選擇則考慮一方面是居住地址,還有就是收費詳情。通常會分為港島和九龍兩個片區。港島區的私家醫院選擇較多,且多數位於中西區及灣仔區。山頂的明德醫院、跑馬地的養和醫院、以及銅鑼灣的聖保祿醫院,都是最受到港媽歡迎的。

在我懷孕的時候,因為整個孕期的反應身體極度不舒服,因此選擇了離家最近的私立醫院全套的產檢和生產流程,一方面更為省心,另一方面一分錢一分貨,整個生娃的自主選擇性更強,體驗也更佳。

相比私立醫院昂貴的收費,選擇在香港公立醫院生產則可以享受到超性價比,醫療水平一流,且價格非常實惠(據說瑪麗醫院還有無敵海景可以享受,簡直是超值),身邊也有不少媽媽會選擇就近的公立醫院,畢竟作為納稅人享受一下社會福利也是應該的。

即使決定在私立醫院生產,也不要忘記去所屬地區的公立醫院做登記(要準備住址證明)。政府醫院/母嬰健康院為香港市民提供了免費的產前唐氏症候群篩查、產前血液檢查、葡萄糖耐量測試(雙親家族患有糖尿病者)以及B鏈球菌檢查等等。

相比之下,這幾項檢查如果在私家診所做收費比較高,能省則省,享受一下納稅人的福利。同時,除了免費檢查之外,也給自己一個後備的方案,如果遇到意外狀況或者早產,都有可能需要轉去公立醫院,恰好醫院已經有了檢查的記錄,就方便許多。

結合網絡上的資訊,以及身邊在公立醫院生產的朋友的經驗,建議準媽媽可以選擇產檢在私家醫院/診所進行。因為政府是無法提供每一次產檢時候的超聲波檢查,相比之下,私家的醫生照超聲波的時候檢查得會更仔細,可以看到寶寶健康成長起來,從一粒小蝦米的大小變成一個寶寶,心裡會覺得安心許多,而且醫生也會提供超聲波相片給到準爸媽。

所以,如果經濟能力允許,建議準備在公立醫院生產的媽媽,不妨可以到私家診所做檢查,給自己和寶寶一個安心和回憶。

在私家診所驗孕,拿到懷孕證明。我和先生達成了默契會選擇私立醫院生產,於是開始上網搜索醫院和醫生的信息。考慮的因素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離家近,另一方面第一次生娃希望有一個相對舒適的體檢。如果選擇私家醫院的話,可以打電話到醫院預約一次參觀,看一看環境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如果決定在私立醫院生孩子,那麼早期的產檢就可以嘗試去預約醫生。一般來說大家尋找醫生的途徑就是網上搜集資料,或者是朋友介紹。不論這個醫生多出名都好,預約一次檢查,面對面溝通一下,就可以更加確定他/她是不是自己心儀的醫生。

(可以找私家醫院,也可以去公立醫院預約檢查)如果是去公立醫院預約產檢,那麼一定要提早預約,錯過了時間就沒有辦法享受到免費的政府唐篩檢查了。政府醫院一般提供的時間選擇比較少,如果不好請假或者時間沒有很靈活的朋友,去私立醫院檢查可能會更方便。

按照片區的劃分,我去了公立醫院,持身份證登記之後,按照護士的指示完成了問卷,測了體重和血壓,抽血,驗尿,以及見醫生(了解家族病史和個人病史),聽寶寶的心跳。

在寶寶差不多五個月的時候,就需要去預約結構性超聲波。結構性檢查除非是高齡或者高危孕婦,否則政府醫院是不會安排照結構的,通常需要預約私家醫院。結構性超聲波與一般的產前檢查超聲波有什麼分別?一般產檢超聲波會檢查胎兒的心跳、大小、胎位、羊水量以及胎盤的位置。而結構性超聲波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會更加仔細地檢查胎兒結構和內臟器官。如果胎兒結構性超聲波測試正常,那麼98%的嬰兒都會是健全及健康的。

做結構的時候基本上通過B超就可以判斷出男女(最早懷孕七周也可以通過血液測試驗出男女)。有人喜歡保留驚喜到最後,也有好奇的爸媽早早地希望知道孩子性別。在香港基本上大家都會選擇早點知道,早做準備。

記得做結構的那天,我和隊友忐忑地問了醫生能不能看出寶寶性別?醫生很愉快地回答是女孩,我倆大概高興了五秒,美好就隨著醫生「噢,不對,應該是男孩」而破滅了。反正長大以後他不會知道,原本爸媽期待的可是個女孩!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懷孕期間臨時形成的糖尿病,因為懷孕期間體內不能產生足夠水平的胰島素或者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使血糖升高。一般來說,有家族糖尿病史、高齡產婦以及比較偏肥胖的孕婦比較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高發時期為24-28周左右,如果不是高危的情況公立醫院也不會安排做篩檢。建議大家可以去私家檢查,費用也不高,大約在200-300港幣左右。

在本人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唐篩經驗之後,總結出來,這個測試真的是非常「不人道」。需要孕婦從前一晚12點開始,到第二天接受測試的早上,除了飲水之外不能進食。測試當天需要進行抽血,飲糖水之前和飲糖水後的一小時、兩小時分別抽取三次的血液樣本作檢驗。建議糖水一定要慢慢喝,第一次喝糖水的我過於「輕敵」一骨碌全喝下去了,由於太猛,猝不及防地吐了辦公室一地,太尷尬了,只得重新再約時間再做(第二次還是因為忍受不了身體不舒服的反應吐了,以失敗告終)。

乙型鏈球菌是一種產檢的腸內菌,有10%-35%的婦女的下腸胃道或者是陰道裡面就會發現這種菌,雖然媽媽本身沒有症狀,但是如果新生兒在經過產道就有可能會感染了這種細菌。乙型鏈球菌也會引起早產、死產或者是流產等問題。如果檢測出乙型鏈球菌為陽性的孕婦,通過在醫院待產的時候會注射抗生素,在寶寶出生起四個小時就要開始施打,以降低新生兒被感染的可能。

懷孕的十個月,大概是我人生最黑暗的十個月。從第二個月開始孕吐,頭半年基本上屬於無法正常出門活動,簡稱整個人廢掉。白天精神會好一點點,但是太陽一落山整個人就開始狂吐加頭暈不能直立行走。其中有三個月的時間身體出現奇怪的現象,不停歇地分泌口水,24小時不間斷,沒錯,就算是半夜也是每分鐘起來吐口水,根本沒辦法入睡。

吃了吐,吐了吃,晚上和早上都要守在馬桶前,整個胃翻江倒海被掏空了,早上起來繼續吐膽汁。原本以為這樣的狀態只會持續個把月,卻沒想到一直持續到了生產之前。沒有當媽,絕對體會不到當媽的辛苦。懷孕對我來說,可能就是當媽最辛苦的階段了。這幾年記憶中嚎啕大哭的次數都是在懷孕的時候,在那個時刻真的覺得自己太苦了,太難了。


大概正是因為懷孕的辛苦,老天對我非常地同情,於是賜給我一次輕鬆的生產經驗(也有可能對比懷孕十個月的苦,幾個小時的生產就是長痛不如短痛了)。

沒有經歷狼狽的「破羊水」,沒有經歷開十指的撕心裂肺之痛,沒有生完孩子的精疲力盡,大概是因為全程太亢奮,感覺自己生娃的經歷有點太幸運,做夢一般就捎了個娃娃回來。這裡也給在懷孕的媽媽們一些小鼓勵,生孩子並沒有那麼可怕。

因為寶寶過度淡定,所以臨近預產期也絲毫沒有動靜。最後一次約見醫生產檢,醫生跟我預約好了催產的日期。如果在催產日期前一個晚上都沒有自然發動,那麼就要去醫院辦理入住了。

大概是生產之前的一個星期,在帶客戶籤單,小朋友還沒有一絲要「退房」的意思

一直到10月29日,絲毫都沒有動靜,於是晚上在家淡定地衝了個澡,帶上一早準備好的待產包,差不多晚上九點就去醫院辦理入住了(有種是去住酒店的錯覺)。關於待產包需要準備些什麼,我這裡就不多加囉嗦啦,網上的信息很全面。

不過到了養和才發現,其實除了出院要穿的衣服,基本上什麼也不需要準備,因為醫院已經都準備好了。姑娘很細心地為我做好了登記,然後又講解了一下入院的流程,就將我帶去了產房。考慮到明天可能會是一場「惡戰」,於是也早早地打發了我隊友回家休息,明天一早再來醫院。

辦理完入院登記,收到一沓資料

留下了我一個人在醫院,床邊的落地窗正對著跑馬地的賽場,外面還是一片燈火通明。我還記得自己當時的心情既興奮又複雜,想到明天就可以和肚子裡的小傢伙見面了覺得好興奮,再想到他到底要怎麼從我的肚子裡被「拉」出來,又覺得莫名地緊張。差不多接近凌晨,卓醫生來病房了,看到她的笑容,我突然放鬆了下來。

過去的這大半年時間每個月都準時與她見面,聽到她跟我說不要擔心,不要緊張,頓時覺得非常之安心。很幸運遇到一個超級好的產科醫生,技術一流,而且非常隨和,有她在給了我無敵的安全感。之後我也推薦她給幾個不同的朋友接生,大家都對她大加稱讚。塞完催產藥,姑娘為我做了胎心的監護。告別醫生,我一直提醒自己要趕緊睡覺養精蓄銳,但是迷迷糊糊中感覺腦袋依舊清醒著。

早晨八點多,醫生準時出現在我的病房,查看了一下宮頸開指的程度,並不算太理想。因為預測寶寶比較大,醫生又詢問了一下我的意見,是否會考慮轉剖腹。我想說都已經馬上要上賽道了,就不改了吧,繼續堅持順產好了。於是我一個人在病房繼續等待開指。 

醫生離開不多久,我就開始感覺到習慣性的宮縮,每一次間隔的時間不久,每次宮縮都讓我痛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直冒冷汗。馬上按鈴找了護士姑娘來,醫生也很快被傳喚回來幫我做檢查,終於開了一指。心裡默念,一指已經這麼痛了,十指全開怎麼能忍受得了!


醫生問我要不要直接去產房?因為是催產,所以產房一早就預備好了,去了就可以先上麻醉。我當然毫不猶豫地說YES!我要去!護士姑娘很快推來了一輛輪椅,把我扶上輪椅,還為我蓋上了一條暖和的毯子(在痛的直冒汗的時候,這條毯子一下子讓我身子溫暖了起來)。一路上姑娘很溫柔地跟我說話,雖然我已經不記得她在說什麼了,但是當時還是覺得超級窩心的。


進到產房,麻醉醫生和助產士已經在那裡等著我了。麻醉醫生問我:你一個人嗎?有家屬陪同嗎?沒錯,我的隊友還在來的路上,我一個人居然就撐過了整個過程直接進入了產房,可見有好的護士和醫生照顧,家屬其實並幫不上什麼忙。

麻醉醫生給了我一張告知說明書籤名。作為一個左右眼都高度近視的我,根本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準確畫出了名字。胡亂塗寫了一下,醫生就給我上了麻醉,幾分鐘後就完全沒有疼痛感了!在那個瞬間,立馬覺得麻醉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發明!


終於,隊友來到了產房,上了麻醉之後的我又活過來了,就這樣我倆在產房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待開指,隊友很耐心地給我按摩水腫的雙腿(畢竟也是要做點什麼不然顯得自己太多餘了),中途還叫了個醫院的外賣(養和的食物真的好好吃,以至於之後在醫院的幾天我早上醒來的動力就是吃早餐)。

助產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來幫我檢查一次開指的情況。差不多下午兩點半,十指開全了,醫生好像從天而降似的超準時趕到,在他們的教學下很快掌握了push的技巧,寶寶呱呱落地。隊友因為不敢剪臍帶,錯過了每個老父親固定的紀念項目。一切發生得太快,現在回憶起來還像是做夢一樣。


助產士清潔完寶寶,把他抱到我的身旁,看到這個眯眯眼又帶著一股腥味的寶寶,熟悉又陌生。心想這個時候我是不是該配合著流下激動的淚水?但是此刻的我,只想歡呼終於告別了痛苦的懷孕階段,解放了!助產士比我們顯得更興奮,熟練地指揮著我們一家三口合照,啪啪啪拍了N張照片,這個生娃的流程就完整了。


是不是聽起來還挺輕鬆加愉快?如果說有什麼特別想要分享的經驗,那就是生孩子的錢可以不用省,畢竟人生也就體驗這麼一回(體驗的好壞直接影響生二胎的意願),無痛分娩麻醉的錢不能省,可以不承受開十指的痛就不要去承受了,畢竟麻醉發明出來就是造福人類的。

出生第二天的Jarvis

寶寶出生之後,除了要給他辦理身份證件、打疫苗之外,不要忘記給孩子買好保險哦!在寶寶出生滿15天之後,健康的寶寶就可以儘早投保一份高端醫療&重疾險啦。為什麼醫療險要儘早買,因為小朋友出生後往往比較脆弱,感冒、發燒、染病等等,住院的機率比較高。如果作為父母傾向於帶孩子去私家醫院,享受更好的服務,那麼,醫藥費就肯定不能省。重疾險更不用說了,從一出生就送給孩子終身的保障。希望每個寶寶都健健康康,如果用不到就當作是父母為孩子存的一份心意了。

相關焦點

  • 女明星都青睞的香港私家醫院生娃體驗 在她眼中是這樣的……
    近幾年,內地娛樂圈明星赴港生子的新聞一直屢受大家的關注,孫儷、楊冪、湯唯、Angela Baby等眾多女明星都無一例外地選擇在香港私立醫院生娃。這在吸引大群粉絲吃瓜的過程中,也帶熱了「在香港生娃」這個話題。
  • 過年了,如何給娃穿搭才能更閃亮?萌娃穿搭攻略寶媽別錯過
    文|好孕姐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了,每到過年,對寶媽們來說都有一個宏大的工程。那就是給家裡的萌娃準備過年裝備。沒辦法,現在的小孩多數是打小就古靈精怪。若大人給他們準備的裝備人家不滿意,那可是分分鐘就能給你捅出婁子的。
  • 小夫妻備孕科學「算」生辰,寶寶出生有「吉時」,你的娃佔幾個?
    小夫妻備孕科學「算」生辰純純和他老公,都是非常有計劃和規劃的人。從戀愛到結婚,似乎都在按照他們計劃在進行。就在婚後一年,純純如願的生下了兒子。純純的朋友來家裡看純純,就問她:「你們是怎麼做到這麼有計劃的呢?說生孩子就生孩子?
  • 鼠年底備孕,牛年出生的娃更有福氣?娃在這些時辰出生才福氣滿滿
    如果是在炎夏和寒冬出生的話,那麼寶寶和寶媽們難免會受到一點點來自天氣的影響。就有不少寶媽在冬天生孩子,南方的冬天溼冷的時間段可是出了名的磨人,不僅寶媽感冒了,孩子更是剛出生沒多久就高燒了幾天。夏天就更不用說了,悶熱極了還容易讓寶寶身上長痱子啥的,媽媽抵抗力也會下降。
  • 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
    文丨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雖然從備孕到分娩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其中的些許細節也會隨著光陰的流逝而漸漸淡忘,但與胎寶寶第一次見面的那天,一定是媽媽們心中終身難忘的印記。其實,產婦在生娃時不僅要赤身裸體,還有很大可能遇到婦產科男醫生,甚至還要遭到眾人的「圍觀」,致使本就緊張的分娩過程變得更加艱難。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同事安安已然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了,大寶過完年就六歲了,二寶只有兩歲。
  • 『我們在香港等您』不容錯過的香港十大經典,太絕了!
    在與2021年問好之際,「安」字當選2020年香港年度漢字,李時珍當選年度歷史人物,道盡社會的期盼。風雨同舟,齊心抗疫;恢復秩序,反返繁榮。這是香港市民的希冀,亦是兩岸三地同胞共同的期許。小編想,港劇陪伴了我們這一代的成長(不小心暴露了年齡hhh),或許每個人都有香港情節吧。
  • 《產後調理院》|「哪有所謂的順產,每個媽媽生娃都是九死一生!」
    直到羊水破掉的那一刻,她還在為了訂單帶球工作,一路飆車到機場攔截外國客戶。但強悍如女主,到了產房,也依然逃不出被虐的命運,經歷著所有產婦必經的生娃五階段。破水前一秒都又美又颯地吳賢珍,一進病房就被放倒灌腸、剃毛,生過娃的集美們都懂的。咱這兒的醫院大多沒有灌腸的要求,但生產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poo出來,超級尷尬。
  • 生男生女:想要生女孩應該怎麼備孕?
    有人想生男孩,就有人想生女孩。在備孕群裡,經常會有備孕媽媽問我們,怎麼樣才可以備孕女寶寶呢?其實,備女孩並不複雜。從生男生女理論上來說,備女孩和備男孩的原理一樣,但是具體的操作相反。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生女孩的方法。
  • 不貴不累超好玩!帶娃玩轉香港迪士尼,這份最強攻略請一定收藏好!
    為了讓這篇攻略儘可能的詳實,能夠讓你們看完這一篇就能說走就走,所以我和劉先生帶著一大一小倆娃,頂著高溫烈日,跟迪士尼整整耗上了兩天一夜,人家在玩,我卻像在搞刑偵,迪士尼邊邊角角都被我摸了遍接下來這篇迪士尼攻略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起:1、準備篇——去香港迪士尼之前要做些什麼?
  • 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別錯過
    前言告別了2019年,迎來了2020年,2020年是鼠年,很多父母都在策劃著生一個鼠寶寶,很多父母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要一個鼠寶寶才是最有福氣的,在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千萬別錯過了。2、最佳的季節想要一個鼠寶寶的寶媽們應該知道在剛到春秋的時候生鼠寶寶是最好的,因為在春秋的時候,氣候比較適宜,寶媽們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天氣也是處於秋高氣爽的時候,寶媽們生下寶寶之後,這兩個季節有利於寶媽們恢復身體。
  • 47歲鍾麗緹為四胎備孕,身材發胖被嘲諷:女人生個孩子遠比想像難
    成為一個媽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人在懷孕生產這一關就已經望而卻步。每一位媽媽都經歷過十月懷胎的艱辛,腹開七層或者骨開十指的疼痛,她們都是將孩子帶到人間的偉人,值得每一個人去尊敬。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鍾麗緹就因為備孕四胎身材發福被一眾網友嘲諷。鍾麗緹是中國香港的一名著名女演員,曾經飾演的美人魚驚豔了無數觀眾,並因此一炮而紅。2016年,鍾麗緹三婚,盛大的婚禮在北京舉行,老公是小她12歲的張倫碩。在此之前,鍾麗緹有兩段婚姻,生下了三個非常可愛的女兒。
  • 四天三晚香港親子自由行遊記(含帶娃赴港買保險攻略)下
    家有酷愛手工繪畫的小妞一枚,每天都在嘗試不同的親子玩法,這裡把親歷過的好玩、接地氣、易操作的方法分享給大家,育兒路上有焦慮、有迷惑,ki媽相信方法永遠比問題多,也歡迎來我家圍觀,一起交流育兒經。很簡單的適合小朋友玩的項目,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在上海整整拍了兩個小時的隊,就是玩的這個項目,不值啊。不過,如果,不用排隊去玩的話,那還是相當不錯的。
  • 早生娃和晚生娃,在這三件事上有明顯差別,過來人都清楚
    芸芸根據數位不同時間生娃的寶媽經歷總結髮現,早生娃還是晚生娃,會有以下明顯差別: 經濟上會稍差一些,特別是生娃第一年,奶粉、尿不溼需求量大,經濟壓力會讓人心生煩躁,夫妻矛盾頻發。 晚生娃:此時夫妻倆工作都趨於穩定,有了一定的物質條件,相比年輕時候,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如果太早生娃並選擇做家庭主婦,過幾年出來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與社會脫節了,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
  • 不容錯過的香港十大新餐廳
    棗紅色木質裝飾與昏暗燈光為餐廳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又性感的氣氛,而這裡的美食才是重點,球形橄欖和地中海紅蝦、巧克力以及西班牙著名葡萄酒都是不容錯過的選擇。地址:灣仔區愛群大道32號愛群商業大廈2、茶茶丸餐廳Chachawan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想生水瓶座寶寶 這樣安排備孕
    想生水瓶座寶寶 這樣安排備孕2017-04-11 19:18: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有些星座迷媽,就想備孕生個自己喜歡的星座寶寶。比如水瓶座寶寶就有不少準媽青睞。那麼,想生個水瓶座寶寶要準備什麼呢?什麼時候開始備孕好?本文就為大家提供小攻略。
  • 生娃時,醫生常用的這幾個詞很容易讓孕媽誤會,提前知道避免尷尬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每個生娃的媽媽都做了萬全的準備,但與有的時候躺在產房裡大腦幾乎全是空白,醫生說的每一句話自己都非常的緊張,耳朵幾乎都要豎起來了,就怕出什麼差錯,有的時候醫生用慣的行業術語,孕媽們依靠自己對字面意思的理解,經常大驚小怪,其實這些日常非常常用的
  • 在冰島旅遊有哪些美好事物不容錯過?
    從去年春天萌發去冰島旅遊的想法開始,每一天的心情都非常激動。到冰島旅遊的具體計劃,是我和閨蜜小晴一起制定的,本來我們倆人是想要跟團遊的,後來考慮到跟團遊費用太貴,一般都需要四五萬塊左右,經濟承擔不起,後來我們決定自駕遊,既經濟划算又自由方便,而且冰島很適合環島自駕遊。
  • 超過50歲還能生嗎?別抱僥倖心理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了「晚生晚育」,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生娃可不是想生就能生。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媽媽們還有沒有「生育能力」?
  • 黃磊直言後悔生下三胎兒子,理由讓很多寶媽扎心,現在你後悔了嗎
    國家全面開放二胎的政策的確圓了很多家庭「兒女雙全」的夢想,也給那些想生又不敢生的寶媽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基於以上這麼多高齡產婦面臨的風險,如果想要二胎的媽媽一定要提早預防。比如,在備孕前一定要做孕前檢查,孕期一定要按時產檢,不要錯過任何一個環節。另外,要加強孕前的運動,注意孕期的合理飲食,千萬不要攝入太多糖分,以減少孕期高血壓、糖尿病的機率。通過這裡可以有效預防高齡產婦的孕期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