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視 | 面對困境,臺灣粉飾太平,大陸釜底抽薪,自欺欺人

2021-02-24 平局

平視   | 用平常心,看新視界點名關注

☣今日平說是超百萬國人關注的深度解析號;新榜原創全國前十。☣剖析真相,解讀內幕。值得關注!

文 | 指路為鹿

投稿信箱:zg5201949@qq.com

記得幾年前看到家鄉一個旅行社打出的臺灣遊的廣告,藍色調子的廣告單上寫著幾個大大的字「寶島臺灣總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雖然廣告單上面寫的臺灣人文好不好我是不大清楚,但是要說臺灣帶給我們驚喜那是一定有的!

既有驚喜又有意外,甚至還有一點想笑。

熟悉目前臺灣省情況的網友都知道臺灣省許多的青年人都爭著離島匯入大陸這塊大市場,許多的藝人也如同瘋了一般削尖腦袋跟大陸從業人員混個臉熟,許多曾經強盛的臺企如今負債的負債,破產的破產,島內人才更是青黃不接。真是怎一個慘字了得,寶島的近況甚至把大陸網友都愁壞了。

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就是不上岸啊。不止不上岸,王師的船還沉了。但是很可惜臺媒還是非常自信的。

臺媒稱:臺灣擊敗64國,奪全球2016年最佳外派地點。

該報導表示來臺灣的外國人對臺灣的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三呢,我們臺灣真的是好棒棒呢!

令人驚喜,令人意外,大陸都在擔心寶島未來,他們卻高呼我們還未狗帶。可以~這很臺灣~

網友們無疑被臺媒的自信給嚇唬到了:

@全面戰略合作夥伴: 虛頭巴腦的東西。(不要說得這麼明顯嘛,這讓人家彎彎怎麼好意思呢?)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這樣的滿意度是有可能的:

@小笨笨su:因為呆灣人見到外國人都是跪舔啊!

@隔壁你男神:自己島內的年輕人都外逃務工了,還在這秀這種東西,智商對臺灣來說絕對是硬傷!為什麼老外喜歡臺灣,一:臺妹掙著被上,二:中文地區,為進入中國市場打基礎,三:臺灣真的是個生活節奏慢的地方,真的適合養老。島內經濟都不行了,所謂的南向都有不出去,有幾個會去臺灣島做生意的。

(上面這位網友分析得這麼理性就不好了,畢竟如果臺媒都這麼理性了,我們怎麼還會有笑話看呢。)

對於這個排名,也有網友表示非常心疼,覺得呆灣人在菜大媽的帶領下已經基本陷入了經濟癱瘓狀態,居然還能掏出一筆納稅人的錢送給這樣的排名機構,真的是不容易。

@燕子黑三:花了不少錢吧?

所以我們只能:

@投機程:笑而不語

要說呆灣的蜜汁自信可謂是由來已久,尤其是綠營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以來這種自信呈指數級別增長。呆灣地區前副領導人主動叫囂島內民眾:你想當中國人那就去當吧,那你去對岸啊,別害了2300萬臺灣人。

聽完這位前副領導人的話,我沒有一絲感情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看完這條報導,我們不由的有些好奇,這個吳敦義何許人也。

吳敦義,男,1948年1月30日出生,臺灣省南投縣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結業,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代理主席,臺灣當局副領導人、朱立倫競選總部榮譽主委。

2009年9月10日吳敦義宣誓就職「行政院院長」。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吳敦義搭檔馬英九參加選舉,當選副領導人。2014年6月4日出任國民黨副主席。

履歷光鮮,一臉吊吊的樣子。

而要說到大陸網民對他的印象卻只有幾個字——白海豚會轉彎。

白海豚會轉彎這個梗源自2010年。

當時發生了這麼一個事情:

臺灣省「國光石化開發案」預定在濁水溪河口北岸4000公頃的溼地上進行填海造陸。這個舉動引發了生物學家的反對,因為如果這麼做了必定將截斷白海豚的巡遊路徑,而由於白海豚屬於珍稀物種,數量不到一百隻,所以環保團體發起了「環境信託計劃」發動臺灣民眾以每股119元的價格,買下這兩百公頃濁水溪河口溼地。

可愛的白海豚,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這個時候吳敦義上場了。

吳敦義語不驚人死不休,那一天在所有記者的見證下,吳敦義清了清嗓子,說出了一句名垂千古的名言:

「白海豚自然有它生存、遊水的這個路徑,它也會轉彎的呀!不是車子就是一直往直線走呀,魚也會轉彎的。它既然在臺中港那個海堤它都能轉彎,那何以在彰化這裡就不能轉彎?這也是很多論述當中,我們也必須當做一個有趣的課題來去研究的。」

後來他被打臉,畢竟這種毫無理論依據的想當然的話有人信才是怪事,更為厲害的是還真有人信了,那段時間臺灣島內的東森新聞還在追蹤報導這件事情,企圖為這位哥們洗地,然後一起被打臉了。也因此吳敦義喜獲「白賊」稱號。(白賊在閩南話裡是「說謊」的意思)

 

此外吳敦義還有另外一項彪炳的戰績,便是諷刺「大陸免籤國只有20個」。

2013年11月,吳敦義在臺「僑務委員會議」致詞表示,給予臺灣免籤的國家高達134個,「但我不好意思講,有一個國家很大很大,但免籤只有20個」。臺下有「僑務委員」響應說「中國」,現場不少人鼓掌表示認同,吳敦義則說,「大家都知道,但我不好意思說」。

吳敦義稱,臺灣沒恐怖分子、沒造成當地困擾,也沒成幫結派、非法打工問題,影響當地秩序。另外,兩岸把過去衝突對撞模式,改為和平發展,而僑界的好表現,讓國外觀光客願意到臺灣,也有更多國家願意給臺灣免籤證。

那真是很棒棒哦~可惜現在中國的免籤國越來越多,而臺灣的越來越少,這說明了什麼,綠營帶領臺灣走向新未來。

而對於吳敦義這一次又不出意外的再放厥詞,我們看看網友怎麼說:

@OMG盛夏XS光年:我想吐你一口花露水!

@騎著羊去攆狼:2300萬的臺灣同胞啊,難道就沒有有血性的人,難道真的人人都忘了祖宗在何方,為何還讓這種人活著,並且身居高位。

@灰灰哈哈笑:想當日本人,就去日本啊?幹嘛佔著我們的臺灣島?這人是不是腦子有病?

@金杯白刃:「吾以為黨國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先總理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此生深愛小龍女:人可以走,島留下來。

或許正像網友說的,你想當日本人,人可以走,但是島留下。

對於呆灣人自信的表現,我只能說「綠媒你們接著忽悠」,不過既然島民願意繼續被忽悠我們也管不著不是嗎?畢竟一國兩智,就連茶葉蛋這樣的傳聞呆灣島民都能相信,那我們還能對他們抱有什麼希望呢?只不過非常可惜的是自從大陸遊客離開了,臺灣的茶葉蛋也賣不出去了。

島民表示:沒有陸客我們茶葉蛋都賣不出去了。

可是我們明明連茶葉蛋都買不起啊,怎麼會影響你們的生意呢。

 

不得不說臺灣省粉飾太平是非常有一套的:

比如臺灣省東森新聞網5月8日報導,臺資深媒體人陳鳳馨爆料:東南亞來臺旅遊人數飆升,是因為拿了納稅人的錢補助越南客每人每天500元來臺灣玩,「你到觀光局的網站,就可以看到這些補貼方案!」

民進黨「365天我們一起完成的事」記者會公布數據:2016年赴臺旅客為1069萬人,比去年增加25萬。


則又是成為了一場「花錢買數據的實際案例」!

這邊不由的讓我想到了一戰之前的歐洲,在德國開戰前的心頭一直籠罩著一層陰雲,那就是沙俄的大軍,而那時的沙皇俄國總是忽悠歐洲說自己有幾百萬的軍隊,幾百萬的預備役一類的,真是嚇死個人,但是真正一開戰卻沒有哪怕一丁點的戰鬥力在戰爭中反而是拖了同盟的後腿。

所以說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可謂是話糙理不糙,臺灣的真實情況恐怕綠營政客和島民自己都十分清楚。但是這些政客並沒有痛定思痛奮發圖強,反而是用各種言論粉飾太平。

但是越來越多的島民願意來到環境更好、經濟更好的大陸,所以如今的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更像是臺灣在粉飾太平,大陸在釜底抽薪。

這不,新的對臺優惠政策再一次的發布了出來,恐怕以後願意留在臺灣的青壯年和高水平人才會越來越少,而屆時根本不用我們動手,臺灣自己的經濟以及各類產業都將自動破產。

雖然有部分網友覺得對臺的優惠政策更像是餵給白眼狼,但這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計,到時候的大陸與臺灣就會像是西漢時期的著充國平定羌族一樣兵不血刃。既然島民不願意「一國兩制」那我們就「一國兩智」好了~

今日平說 | 指路為鹿 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註明

來自公眾號:今日平說(zg5201949)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①:往期經典      ②:支持我們     ③:了解我們

❣ 傳遞海外新鮮事,關注轉發正能量❣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相關焦點

  • 平視 臺灣學生來大陸受震撼後續,網友望臺灣正視現實~
    昔日許多臺灣民眾自信滿滿,優越感爆棚,認為自己所在的灣灣至少領先大陸一百年。而當他們中的一些人有幸來到大陸時,強烈的落差感往往令他們心態失衡,無所適從。就像被關在井底的青蛙,一輩子也不知道這世界天有多高地有多寬廣。
  • 臺灣陸委會: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擺明了是在自欺欺人 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貿易總額達到了1951.5美元,比去年同期要成長很多。在疫情發生之後,很多新興科技不斷興起,大陸對半導體產業的相關扶持政策等方面,提高了對機械設備的需求量,除此之外,臺灣地區陸委會方面更是提到了大陸當前需要並依賴從臺灣地區進口。
  • 平視 | 臺灣藝人表示,親眼見大陸人光著屁股排成一公裡上廁所,此起彼伏~
    平視   | 用平常心,看新視界點名關注百萬國人關注的海外傳聲筒;全國時評原創前五。
  • 「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數據 12月9日晚,臺灣陸委會公布了兩個消息。一是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11月,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貿易總額達到195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9%,其中僅11月份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44.6億美元。之所以會有這麼傲人的成績,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等新興科技開始興起,再加上美國對華為實行禁令,大陸扶持半導體政策等,拉動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
  • 「辣臺妹」撿搶亂射苦了臺灣百姓
    臺灣《中時電子報》2019年8月19日刊登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龐建國《「辣臺妹」撿搶亂射苦了臺灣百姓》的文章,海研智庫轉載如下,有刪節。香港的動亂讓蔡英文又撿到了槍,藉由向大陸嗆聲,轉移私菸案的注意力。
  • 平視 | 臺中市長表示人類起源在臺灣,連韓國都給跪了!
    平視   | 用平常心看視界。點名關注☣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
  • 臺灣人是「高級人」?黃智賢:能不能醒一醒,不要自欺欺人了
    編輯:曾印「能不能醒一醒,不要自欺欺人了」,用這句話來形容臺灣那些對大陸淺薄而無知的宣傳可能再合適不過了。大陸的高樓、生活條件、經濟發展環境早已今非昔比,但臺灣有些人和機構卻有意製造一些假象來蒙蔽臺灣民眾,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從來沒見過像臺北101這樣的高樓、大陸經濟崩潰之類的,更有甚者,居然在針對此前斐濟事件的評論中說出了臺灣人是「高級人」這樣的表達,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 臺灣陸委會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數據12月9日晚,臺灣陸委會公布了兩個消息。一是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11月,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貿易總額達到195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9%,其中僅11月份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44.6億美元。
  • 平視 臺商在墨西哥遇害,其家屬第一時間選擇求助大陸
    平視   | 用平常心看視界 點名關注☣百萬人關注最具深度的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
  • 臺媒斥蔡英文搞砸兩岸關係讓臺陷困境:應正視大陸堅定追求兩岸統一...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 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1日發表文章稱,大陸央視播出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闡述中國外交領域的新思想、新戰略、新實踐、新成就,展現北京的高度自信。相對於全球熱議的「中國大陸崛起」,臺灣過去引以為傲的經貿競爭力及優勢逐漸消減。蔡英文不能關起門來「想像」兩岸局勢,應面對現實作出務實調整。
  • 臺灣疫情進入關鍵轉折點,蔡英文為了「防疫佳績」仍在粉飾太平?
    其實,早在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通報了第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0日就在官網將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列入「顯然有社區傳播目的地」一項中。
  • 「臺獨」政客說,大陸越來越依賴臺灣了
    今年11月底,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佔總出口總額的43.8%。為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在「立法院」提出質詢。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竟然聲稱,明明是大陸方面更依賴臺灣地區的供應鏈。臺灣依賴大陸此前,「藍委」曾銘宗質詢時表示,民進黨當局聲稱要降低對大陸的經貿依賴,並且打出了名號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麼現在民進黨當局做到了嗎?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沒有做到也做不到。
  • 大陸經濟好臺灣才會好,就大大方方認了吧
    近期兩岸公布的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表明,大陸繼續作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臺灣對陸出口創下歷史新高。事實是,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然而,這對於以「抗中仇中」心態來處理經濟問題、一心要操作與大陸「脫鉤」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而言,內心滋味就有點複雜了。
  • 陳亭妃:臺灣不再「依賴」大陸
    ,招致大陸方面格外不滿,直到現在,大陸軍機還陸續赴臺海進行每日「打卡」。 近日,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時間裡,由於兩岸之間出現「對抗」局面,臺灣終於「擺脫」了大陸,而這一變化,也讓臺灣地區的經濟得到大幅增長。該媒體還聲稱,臺灣去年的經濟增長率,成為了排在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首位。
  • 平視 | 臺毒哭瞎!民眾表示:能去大陸工作的人,才會被鄰居視為有本事的人!
    平視   | 用平常心,看新視界點名關注百萬國人關注的海外傳聲筒;全國時評原創前五。
  • 洪秀柱:終止ECFA,臺灣將面臨3大困境
    倘若ECFA無法續籤,那麼臺灣又會遇到什麼問題?近日,洪秀柱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明確表示,倘若ECFA終止,那麼臺灣經濟將會面臨3大困境。今年,蔡英文的「陸委會主委」曾公開表示,希望大陸「不要停掉ECFA」,因為ECFA是「互惠互利」的。ECFA成「試金石」洪秀柱認為,如今ECFA已然成為檢驗民進黨當局是否真心為百姓謀福祉的試金石。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倘若民進黨當局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那麼ECFA就難以成功續約,臺灣經濟也就出現3個困境。
  • 令臺灣農民崩潰的香蕉真相:山上的猴子都吃胖了,「軍隊」受不了了,大陸怎麼才出手!
    這幾天,庫叔看到各大媒體都在關注這樣一則消息:臺灣香蕉、鳳梨、木瓜、西瓜等水果出現滯銷,大陸多地伸出援手,承諾採購臺灣水果,這才解了臺灣農民的燃眉之急。臺灣網友認為,這是大陸對蔡英文政府的一次釜底抽薪!
  • 平視 | 臺灣"天然獨"突然開始醒悟,蔡瑛文氣得快瘋了!
    平視   | 用平常心,看新視界點名關注☣今日平說是超百萬國人關注的深度解析號
  • 收視率導向下的臺灣綜藝節目困境
    臺灣綜藝節目一直是亞洲華人電視娛樂的標版和風向標。其幽默搞笑、明朗活潑的主持風格和內容編排風靡港臺和東南亞地區,也催生中國大陸綜藝節目開創和逐步興盛。進入新世紀以來,受制於臺灣經濟低迷、新媒體的多元並存和年輕族群的媒介偏好,臺灣綜藝節目收視大戰愈演愈烈。
  • 平視 臺灣人胡亂改名引混亂,有些人名長達15個漢字
    平視   | 用平常心看視界。點名關注☣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真相、內幕、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