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盈瑩被罵了,我有點詫異。
最新播出的《乘風破浪》第四期,進入了三人團賽。
藍盈瑩自薦做了隊長,黃齡和吳昕成為其隊員。
為了凸現團隊的特色,藍盈瑩提出她們可以做一個女子樂隊,她和黃齡演奏,由吳昕擔任主唱。
評委們覺得她們是&34;而不是&34;,而且認為吳昕的演唱實力不足以擔任主唱,認為不可行。
藍盈瑩又提出讓黃齡教吳昕彈貝斯,10天速成,黃齡表示&34;,此時的吳昕情緒崩潰,說了句&34;,便開始大哭,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吳昕不堪重負崩潰大哭
於是網友們不淡定了,&34;藍盈瑩不尊重人、不徵求他人的意見就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別人身上、&34;隊友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太過於強勢等。
網友們為什麼這麼激動,真的是&34;,在為吳昕鳴不平嗎?我看倒也未必。
&34;的人或許都在將自己代入,透過文字表達著自己的失意、無力和無奈。
藍盈瑩在《浪姐》的初舞臺一亮相,便以91分的高分奪得第一名,唱跳俱佳,光芒四射。
如沈夢辰所說:
她在沒有彩排的情況下,每一個機位都走得那麼精準,太完美了!
藍盈瑩在初舞臺的表現
嚴厲的評委在藍盈瑩表演完後,都報以由衷的掌聲和讚美,姐姐們在候場區更是一片驚嘆。
再往前追溯,前幾年《演員的誕生》節目裡,藍盈瑩和凌瀟肅演的《錯愛》,精湛的演技連嚴格的章子怡都讚不絕口。
生活中的藍盈瑩自律又努力,身材管理做得很好(在舞臺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時不時地會秀出自己的馬甲線,和粉絲們分享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演技棒、唱跳俱佳、會樂器還自律努力,這樣的人活脫脫地就是&34;。
但是優秀的人註定是孤獨的。
某乎上有個問題&34;,看到這個問題的當下我真是一激靈(連某乎都開始這樣刺激惡意了),網友們靠著持續的熱情讓這個問題上了熱榜。
這些人未必是真討厭藍盈瑩,只是討厭別人比自己優秀罷了!
回顧學生時代,那些學霸,遭受的嫉妒和冷遇比起讚美和羨慕要多得多。
因為他們的優秀,愈發襯託出普通人的平庸。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普通人就是行走的&34;,普通人當然不願意接近所謂的&34;。
更有甚者,會暗戳戳地找這些&34;們的黑點,通過議論別人的不好獲得心理平衡,合理化自己不夠優秀的事實。
這些人還特別容易抱團,畢竟普通人是大多數。
職場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有人過於優秀,難免就會遭人非議。他們會給優秀的人扣上&34;&34;&34;的帽子。
但是說句真心話,如果有機會&34;,誰會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裡是&34;呢?
說到底,罵藍盈瑩的人仿佛是在照一面哈哈鏡,鏡中的人是優秀的&34;,鏡外的卻是一事無成的自己,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更為扎心的是,別人的成功可能是自己付出百倍的努力都達不到的。
那種失意、落寞甚至有些嫉妒的心情最後就變成了一句句指責,還罩上&34;的外衣,唯有這樣才能掩蓋自己的平庸和不甘。
罵得有多狠,說明這些人就有多失意。
如果說平庸這件事尚可接受,那麼真正讓網友在意的恐怕是面對像藍盈瑩這樣狼性的領導,大多數人沒有說&34;的權利。
藍盈瑩在第一期節目播出時就說:
我是一個很有狼性的人。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她不但自己努力,還要求隊員們和她一樣拼命。
例如:
如果以上這些行為是團隊中的某個隊員做出,可能多少會讓隊友有些壓迫感。可是如果提出這些想法的是團隊的Leader,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業務能力強、目標明確、精力旺盛、善於激勵、勇於創新,怎麼看這都是一位優秀、負責任的領導,想要帶領團隊實現目標。
有人會說,她要求吳昕學貝斯之前至少應該評估一下吳昕的能力或者徵求一下吳昕的意見,這樣有些不尊重人。
可是換一個角度,作為一個團隊的leader,作用就是激發大家的潛能,完成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眾口難調的情況,難道讓Leader去徵求每個人的意見:你行不行?願不願意?
顯然不現實。
對於藍盈瑩團隊,目標是在八隊三人團的PK中取得勝利,隊長藍盈瑩想打破常規,用更加新奇的方式吸引觀眾,無可厚非。
藍盈瑩隊小考表現
吳昕的崩潰,一方面在於為自己的短板影響了團隊目標而深深的自責,另一方面在於想要&34;卻不能的無力。
每一位&34;藍盈瑩的人在吳昕崩潰的那一刻或許都情不自禁地代入了自己,想到了那個逼自己把大客戶拿下的&34;領導,逼自己通宵也得改完報告的資本家老闆,或許他們在那一刻也把自己的老闆罵得狗血淋頭!
可是罵過以後呢?各位還不是該裝孫子裝孫子,該改報告改報告,有什麼權利說&34;呢?
即使說了&34;,這些個狼性領導還是會想盡辦法說服下屬,而且出於責任心,大多數人也不願意將自己置於拖團隊後腿的境地。
於是,最終的結果可能就像吳昕那樣,不堪重負大哭一場,但是哭過之後繼續咬牙堅持。
小考的時候吳昕的表演很讓人驚喜,這樣來看,狼性領導看起來也沒那麼糟糕,至少讓吳昕這樣的佛系員工逼著自己前進了一大步。
吳昕在小考後採訪時,被問到面對藍盈瑩隊長這樣的訓練強度怎麼看時,她回答說:
這樣扛兩天還是扛得住的,如果這樣待一個月,我真受不了。
可以預見到:下次組隊,十有八九,吳昕是不會和藍盈瑩一隊了。
但是,在成團的當下,吳昕還是表現了很好的團隊精神,配合團隊,儘自己最大努力來完成任務,而沒有迫於壓力退出。
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她主動選擇了藍盈瑩這一隊,意味著她默認可以接受隊長的&39;風格。
退一萬步講,即使開始想像得過於美好,實際磨合時發現事與願違,處在任務中也不能輕易退出。
出於責任心也好,現實的無奈也罷,成年人,不能太任性!
最近總有人在問我一個問題:遇上一個工作狂領導,要不要辭職?
我總會反問一句:你敢辭職嗎?
提問者這時候就會陷入沉默,他們的內心活動大致是這樣的:盤算一下自己的經濟能力,看看目前的就業市場情況,然後還得像神算子一樣預測一下遇到的下一位領導是不是也是工作狂.....
最後,我沒多說一句,他們也沒多問一句,他們便有了答案。
&34;藍盈瑩的人,與其說是同情吳昕,倒不如說是可憐自己。
可憐自己想辭職不敢辭,可憐自己沒有選擇。
許飛在上一期節目中說:
成年人的溫暖是很寶貴的。
成年人的任性又何嘗不是呢?普通人如此,明星亦如此。
藍盈瑩不過是這成堆成堆的無奈情緒的宣洩口而已。
工作不易,生活還得繼續。
困難不斷,這才是常態。
平常心,正能量,不留遺憾,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