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那些經久不衰的經典歌曲,還是那些一陣風的流行歌曲,總有那麼幾首歌會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歌聲揮之不去,仿佛就在昨天,而自己的青春卻已漸行漸遠。
小學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上小學時,我沒有專業的音樂老師。在我讀小學那個年代的農村,一師一校是極為常見的辦學現象。一所學校不同年級、不同科目的教學任務都由一個老師來承擔,雖然那個年代的學習科目沒有今天這麼多,但要這個老師把所有的科目都上好也實在不容易。那個年代也沒有今天這些電子產品來輔助教學,真的就只能是靠老師的口傳心授,老師一句一句地教,學生一句一句地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學過的歌恐怕不超過十首吧,但現在還能夠記憶深刻的也就只有《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一首了。不知為什麼,第一次聽老師唱這一首歌,我的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和衝動,我竟然是一名「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這是多麼值得讓人自豪的一件事。每次唱這一首歌的時候我都會習慣性的抓住我胸前的紅領巾,感覺那就是我力量的源泉,我甚至希望我的身邊馬上出現幾個敵人,我好上前去把他消滅乾淨。
時至今日,由於工作的關係,我還經常有機會參與到這一首歌的合唱中去,它依然能夠讓我的內心充滿著力量,只是我的胸前再也抓不到鮮豔的紅領巾!
初中 《追夢人》
進入初中,電視機對於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還是屬於奢侈品,但許多單位都有了電視機,我們學校也不例外。記得每周三下午都是勞動課,雖然勞動很辛苦,但也意味著晚上不用上自習,可以全校師生一齊看電視。當時正在熱播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裡面的情節都沒有什麼印象了,只有片尾曲《追夢人》卻成了到今天都無法忘記的記憶。
老實說,當時的我對歌詞是難以理解的,只是覺得「青春、夢、流浪的足跡」總是在難以言表的觸碰著自己的某一根神經,這或許是因為初中階段正是多夢且叛逆的緣故吧。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那些曾經共同的追夢人早已進入不惑之年,有的偶爾聯繫,有的早已不知去向。曾經的追夢人,你還好嗎?是依然在追逐著夢還是早已被現實擊垮?
高中《同桌的你》
到縣城讀高中後才真正感受到了城鄉差別與時代發展的迅速,走到大街上到處都可以聽到店鋪裡面正在播放的流行歌曲;在學校,校園廣播站每天也會準點播放一些正在流行的歌曲。在當時的諸多流行歌曲中《同桌的你》絕對是一首能把人心抓住的歌,尤其是對我們這些高中生來說更是如此。
因為這首歌,我甚至在內心深處埋怨過我的班主任,為什麼每次調座位我的同桌都不是歌詞裡面的那個「你」。
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而過,仔細想來從沒有一個長發的姑娘問我借過半塊橡皮,換來換去的同桌大多都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轉眼就各奔東西!
大學《懂你》
上大學,對我們那個年代的農村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個能夠改變你生活現狀的便捷途徑。記得在我哥上班的單位通過電話查詢確認我已經被錄取的那天,我哥花了他一個月的工資為我慶祝;等到我拿著通知書回家向我父母報喜的時候,母親用她那粗糙的雙手接過通知書,摸了又摸,看了又看,臉上是從未有過的笑容。開學前一天,當父親把那由五塊、十塊面值湊成的一千多塊錢遞給我的時候,只是說「要保管好,該用就用,該省就省,你考上大學了,父母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來到一個陌生的校園,開學報到的新鮮勁一過,想家便成了我課餘生活的全部。在我用抽菸喝酒去消愁,把自己弄得近乎一個廢人的時候我聽到了《懂你》這一首歌,那一刻,我似乎才明白了母親在看我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表情;我才明白那一沓鈔票寄託的是家人的希望。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我卻不知父母心中的苦與樂。我不明白,這對父母來說又是不是一種悲哀?
所幸,我終於懂了你,從今往後我會一直懂你。
參加工作後,有過《衝動的懲罰》、有過《2002年的第一場雪》,但我都《倔強》的活著,從未對生活喪失過信心。在我為人夫為人父之後,什麼樣的歌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我只喜歡聽女兒的笑聲,聽全家人的笑聲。
到我的女兒長大成人,能夠對我說「爸爸,我其實一直都懂你」的那一天,我該是靠在陽臺的椅子上,輕輕的哼起《幾度夕陽紅》了吧!
身旁,正在做作業的女兒突然輕輕唱起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竟然發現她緊緊的抓著胸前的紅領巾,那神態和當時的我很像!很像!
【來源:保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